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

引言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觉得这好像是上帝送给自己的一场大机遇,恨不得立即提兵征服新发现的土地,但是要想征服新土地就必须满足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证明那块新土地属于自己或是属于西班牙王国,因为只有这样,西班牙人才能「 ”合法”地征服、殖民和统治新发现的土地,但是这个前提对西班牙人来说并不容易满足。 哥伦布第一次航海的路线图 虽然哥伦布是在西班牙国王的赞助下才得以远航探险,并发现新土地,但是葡萄牙人却宣称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王国。 而且以欧洲当时的国际公法来看,葡萄牙的这个宣称是完全合法的,这就造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矛盾。若是西班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他们辛辛苦苦探索的新土地就等于是为葡萄牙做嫁衣。 但是西班牙人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吗?当然不愿意!而且西班牙人最终也确实统治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那么西班牙是怎么解决与葡萄牙之间的利益 ... 呢?双方又有怎样的交锋?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西班牙人在此期间使用的种种手段,以及双方最后是如何妥协的。 葡萄牙王国地图 葡萄牙王国通过《阿尔卡苏瓦什条约》宣称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土地归自己所有 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西航探险后,在回程路上遇到了大风暴,不得不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地区靠岸,并拜见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而若昂二世在与哥伦布的会面中,就强调哥伦布发现的土地不管是印度,还是世界上的其他什么地方,其权益都归葡萄牙王国所有,因为若昂二世认为哥伦布等人违反了《阿尔卡苏瓦什条约》。 条约 说到这里,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阿尔卡苏瓦什条约》。 《阿尔卡苏瓦什条约》(Treaty of Alcáçovas)是葡萄牙王国的国王阿方索五世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于1479年9月4日年所签订的一纸条约。该条约结束了双方因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问题而发生的战争,自此以后,葡萄牙国王放弃了对卡斯蒂利亚王位的宣称权,并确立下了双方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土划分,同时该条约还涉及到了双方的海外领地划分问题。 ps:西班牙在15世纪时还没有正式完成统一,分属为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但这两个国家却是共主邦联,拥有共同君主——伊莎贝拉一世和费迪南二世。 15世纪中期的伊比利亚半岛 《阿尔卡苏瓦什条约》是地理大发现时代较为重要的一个条约,开创了殖民帝国瓜分世界的先河。按照该条约的规定,葡萄牙王国放弃了对加那利群岛的所有权,并以该群岛为界线(北纬28度左右),将世界上所有待发现的土地和国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其界限的北部归卡斯蒂利亚王国开发,界限的南部则由葡萄牙开发。 加那利群岛 从长远来看,虽然葡萄牙人丢掉了加那利群岛,但却占了大便宜。 在该条约中卡斯蒂利亚王国承认了葡萄牙对北纬28度以南地区的垄断权,以及葡萄牙对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西非几内亚等地的占有。 而通过该条约,葡萄牙还能「 ”合法地”宣称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归自己所有,因为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土地处于北纬20度左右,恰好在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按照葡萄牙人的观点,哥伦布等为西班牙服务的航海家违反了《阿尔卡苏瓦什条约》。 但当葡萄牙国王拿着《阿尔卡苏瓦什条约》试图证明哥伦布在大西洋西岸所发现的新土地不属于卡斯蒂利亚,而属于葡萄牙时,为了捍卫自己权益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她的丈夫费迪南二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更改该条约。 伊莎贝拉一世和费迪南二世 西班牙的「 ” ... 活动” 当西班牙双王得知葡萄牙准备派遣舰队前往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土地探索时,为了击败这个竞争者,西班牙双王开始想办法「 ”合法地”垄断自己在新大陆的一切权益。 说道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欧洲人如何确定新发现土地的 ... 归属问题。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关于新发现地区的 ... 归属问题,欧洲的国际公法是这样认为的——基督教国家有权占领并统治异教徒的国土。除此之外,罗马教皇有权力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土地或不属于教皇所统管土地的世俗 ... 归属。 梵蒂冈 比如天主教教会为了酬谢葡萄牙人对 ... 教国家的进攻,就曾于1481年颁布教皇训谕,承认葡萄牙人在非洲发现并占有领土的 ... : 「 ”加那利群岛以南和几内亚西面及其附近将要找到的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全部归葡萄牙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 非洲地图,蓝色部分为西非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西班牙双王以这一国际公法作为依托,开始采取必要的外交措施,要求教皇承认西班牙对新发现地区的独占 ... 。 而时机对西班牙王国也极为有利,因为当时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阿拉贡王国的贵族出身,其在竞选教皇以及早年担任主教时接受了西班牙双王给予的诸多好处。 ps:亚历山大六世教皇(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原名罗德里戈·波吉亚,是个西班牙人,阿拉贡贵族出身,在天主教历史上极为臭名昭著,他公开承认自己的情妇和私生子,为其掠取利益,并用毒药、阴谋等手段巩固自己的权利,美剧《波吉亚家族》对此有深刻描述。 《波吉亚家族》中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为了回报西班牙双王对自己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西班牙权益的教皇训谕,将哥伦布在大西洋西岸发现的土地和海洋的 ... 给予了西班牙人,并将葡萄牙人完全晾在了一边,丝毫不顾及其利益。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承认西班牙对新发现土地享有一切 ...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的第一道训谕于1493年5月3日发布,被称为《中间分界线训谕》,该训谕宣称: 「 ”鉴于忏悔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已经航行到将近印度,并已发现远处一些岛屿,甚至一些迄今别人从未发现过的陆地,那里居住着许多和平生活的人民。他们 ... 衣服、不吃肉,有意信奉基督教。兹确认,凡是经卡斯蒂利亚双王及其继承人所派使节发现的每一处岛屿和陆地,如果从未属教皇管理,就归该国王及其继承人行使充分 ... 。” ps:哥伦布航海探索时期,西班牙双王和大多数欧洲人都以为哥伦布所发现的地方属于印度或是中国、日本等地方,并不知道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其实属于美洲。 《中间分界线训谕》发布以后,西班牙双王合法地获得了征服、殖民并统治哥伦布所发现土地的一切权利,但是葡萄牙国王派遣使者对教皇的这条训谕表示反对,并坚持自己的主张,认为不管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土地距离非洲多么遥远,只要其在加那利群岛的纬度以南,葡萄牙就对其享有完全的所有权。 而西班牙双王对《中间分界线训谕》也不满意,因为该训谕只提到西班牙的 ... 包括哥伦布所发现的一些土地和岛屿,并未将「 ”美洲”所有未发现土地的 ... 给予西班牙,这就意味着西班牙双王对美洲没有垄断权。 早期的世界地图 为了获得开拓「 ”美洲”的垄断权,西班牙双王再次派遣使者联络亚历山大六世教皇,以更强硬的语言要求教皇将「 ”美洲”所有发现和未发现土地的 ... 都给予西班牙。 西班牙双王的使者来到罗马后并没有直接要求教皇下达相关的训谕,而是首先斥责了亚历山大六世继任教皇以来干的诸多荒唐行为,说其臭名哪怕在西班牙也广为流传,并提醒教皇不要忘记西班牙对纯洁天主教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最后才要求教皇和教会感谢西班牙,给予西班牙更多的权利: 「 ”基督已把幸福岛(加那利群岛)置于国王们管辖之下,事实证明群岛的富饶是出人意料的,他最近又把一些通向印度的不知名岛屿赐给国王们,这些岛屿可以完全看成为全世界最宝贵的地方,可以指望王家的使节短期内就会为基督把这些地方整理好。”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用子午线界定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划分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被西班牙使者毫不留情的斥责之后,为了缓和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系不得不重新颁布一条更令西班牙双王满意的训谕。 在这一条训谕中,教皇明确地画出了西班牙与葡萄牙之间的势力范围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就是著名的教皇子午线。 第一条教皇子午线 亚历山大六世在地球仪上用一条黑线连接北极和南极,将欧洲以外的世界一分为二,分别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关于这条子午线的地理位置,教皇在训谕中这样宣称: 「 ”鉴于你们的使节和船长或臣民在航行到西方或南方时,可能在东部地区着陆,在那里发现属于印度的海岛和陆地,我们把以前讲过的礼物补充和扩大到无论什么海岛和陆地,已找到的和将找到的,在向西或向南航海或旅行中,无论它们在东方地区、西方地区或在子午线上或在印度地区……从众所周知的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中的任何地点以西及以南100里格为界,在这条界限以西将要发现之地凡不属信基督教的君主所有者,均属卡斯蒂利亚。” ps:里格(League )是欧洲人使用的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5.556公里。 这条子午线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划出来的,可以确定的是,这条子午线之所以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里格处,与哥伦布的建议有很大的关系。 哥伦布在教皇划分世界之前,曾两次跨越这条经线,他发现这条经线的东面和西面的气温、星辰不相同,而在这条经线的东面他经常遇到暴风巨浪,而经线的西面却常常很平静,因此哥伦布建议西班牙双王以这样一条气象学上的分界线作为划分世界的子午线。 哥伦布 关于哥伦布建议西班牙双王划分该条子午线的文献资料已经流失,但我找到了教皇划定分界线之前,哥伦布给西班牙双王的相关信件,在信件中哥伦布如此写道: 「 ”当我从西班牙航行去印度(其实是美洲)时,一到亚速尔群岛以西100里格之线,立刻就发觉天空、星辰、气温及海洋大不相同,我十分注意验证这点。我发现,在越过那些岛屿以外100里格的子午线,罗盘指针原先指东北,现在指西北,相差一个满罗经点。在抵达那条线时,就仿佛你已在地平线下安置了一座小山,我也发现在这条子午线上一片浪花也碰不到。到达那里时我也发现海面很轻柔、很平静,即使风烈,也掀不起大浪。我又发现,越过该子午线向西,气候很温和,冬季和夏季都无变化。” 西班牙双王接受了哥伦布的建议,将平静、便于航海的地区留给自己,把暴风巨浪之所分给了葡萄牙。 虽然葡萄牙使者对此表示异议,但教皇还是按照西班牙人请求划分了界限,并在公布训谕的同时还将过去许多教皇曾赐予葡萄牙的诸多权利一笔勾销,这条训谕的内容是这样的: 「 ”无论是对国王、对亲王、对王子做的,无论是宗教组织或 ... 组织,一概无效,即使已被占有,也照此办理。”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 ”斗争” 教皇子午线颁布以后,西班牙人对这个有利于自己的训谕很高兴,因为这不但确保了西班牙对美洲的垄断权,还让西班牙有机会获得西非地区的一部分权益。 而对于葡萄牙来说,这条在西班牙主导之下划分的分界线无异于是对葡萄牙利益的严重侵犯,但葡萄牙国王知道自已无法从西班牙籍的教皇手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训谕,所以直接找上了西班牙双王,与其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虽然西班牙的国土面积大于葡萄牙,但是葡萄牙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 通过非洲贸易发了大财的葡萄牙王国在当时很强盛,具有巨大的实力,让西班牙双王不能视而不见,但西班牙同样不想放弃到手的权益,因而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了起来,剑拔弩张大有大动干戈之势。 ps: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君主,他推动了葡萄牙人大规模航海探索的活动,并以强硬的手段保护葡萄牙王国的权益,被当时的葡萄牙人称之为「 ”完美君主”,也被其主要竞争对手——伊莎贝拉一世女王称为「 ”男子汉”。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 但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并没有爆发,考虑到葡萄牙王国的实力,尤其是葡萄牙强盛的海军后,西班牙双王最终选择后退一步,放弃兵戎相见。在与葡萄牙使者进行了唇枪舌剑的激烈探讨后,不得不将分界线向西再挪动270里格,放弃了一部分权益,以换取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航路安全。 葡萄牙在世界范围内的地盘(绿色部分) 《托尔德西利亚》的签订 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教皇的仲裁,在海外领地和势力范围问题上纠缠不清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终于1494年6月7日,在托尔德西利亚(Tordesillas)正式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托尔德西利亚条约》。 条约 按照《托尔德西利亚条约》的规定,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佛得角群岛往西370里格处,从北极到南极重新画出一条子午线,将欧洲以外的世界一分为二,分别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自此该线以西归属西班牙王国,该线以东归属葡萄牙王国。 虚线为第一条子午线,实线为最终的子午线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分布 《托尔德西利亚条约》意义重大,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将《托尔德西利亚条约》视作外交上的胜利,葡萄牙国王认为自己将分界线向西推移了270里格后,并没有丢掉任何权益,同时还有可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发现某块位于大西洋南侧的未知大陆,以及对西非、环非洲航线和印度贸易的垄断权。 虽然葡萄牙人最终没有在大西洋上发现新的大陆,但是却获得了南美洲的一部分——巴西,这对葡萄牙来说是个意外之喜。 而西班牙人则认为,自己凭借此条约完全将葡萄牙人挡在了「 ”新大陆”之外,完全占有了所有新发现和未发现的土地(除巴西以外),可以放手开拓殖民地了,不用再和葡萄牙人在领地问题上纠缠不清。 西班牙的地盘(红色部分) 那么谁亏了呢?当然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了,但印第安人的意愿显然不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考虑之列。 划分完地盘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开始专心地开拓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土地。 他们将自己领地内的印第安人文明毁灭,将本国的文化、信仰和社会制度强加给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打乱了印第安人文明的进程,并最终将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向消亡。而掠取了大量殖民地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则凭靠殖民地的资源分别建立了殖民帝国,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走向。 后记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期都不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但是他们在全球地表的完整轮廓还未被完全发现时就敢瓜分世界,这不得不让人佩服。 而欧洲人对世界的瓜分并没有因为《托尔德西利亚条约》的签订而停止,当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将目光转向海洋时,《托尔德西利亚条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纸空文,这张没有给他们留有任何权益的条约,无法阻挡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瓜分,他们最终将击败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强国,建立起新的世界性殖民帝国。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观看) 参考文献: 《哥伦布传》[西]萨尔瓦多·德·马达里亚加 著 《哥伦布航海日记》[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著 《航海图的世界史》[日]宫崎正胜 著 《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英]罗杰·克劳利 著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2.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3. 最早侵入我国的欧洲强国,如今却彻底没落,又弱又小毫无存在感

    提起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映入脑海的是...战争和八国联军,是大不列颠和明治日本。英国长达两个世纪的开挂发展,日本空前成功的明治维新,是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之一。然而在英国壮大之前,西方曾有一国远远领先世界,并成为最早入寇中国的欧洲强国,此国,就是葡萄牙。

  4.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5. 散居世界却仍能捍卫传统,蒙古人在欧洲的后裔,卡尔梅克人的历史

    提到卡尔梅克人,大家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英明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身体里也流动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族的鲜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慢慢拓展到了伏尔加河,在此生活的土尔扈特人、和硕特人和卡尔梅克人,均受到了沙俄帝国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影响。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自己的养马场委托给土尔扈特人管理,并极力想从草原猛士中挑选为他卖命的士兵。

  6. 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强盛的西班牙帝国领地横跨欧、亚、非、美、大洋五大洲,殖民地遍布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而正是这样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随着本土工商业的凋亡,债务滚雪球般增长,以及在与敌国的战争中越陷越深,这一切都在渐

  7. 18世纪开始的亚洲,大清帝国曾与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三分天下

    在当今的世界史分期中,1500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一年的前后,西方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最终称霸全球。PS:这里的西方特指西欧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的世界,其实西方并没有优势1500年的世界,亚洲逐渐形成了四大帝国:...世界的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印度莫卧儿帝国,以及中国的明朝,而当时的西方其实远不能与这四大帝国相比,奥斯曼帝国甚至是欧洲人的噩梦,时时威胁着欧洲的安全。

  8. 屯门海战掀开,亚洲第二代表明朝开始进行洋务学习序幕

    无论怎样,儒家的「”仁”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仁”成为大明内敛的「”精神”原因。因为农业文明,朱元璋等人对大海产生畏惧,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农民”,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大仁”。所以,内迁沿海军民、禁海政策、海运给辽东的军粮改为河运等,就是「”仁”的体现。明宣宗继承朱元璋的理念,疆域大撤退、大收缩,也是为了「”仁”。在农业文明下,那些地区只会让财政支出高涨,由此就会让朝廷给的救灾款、基础建设的投

  9. 史上最勇敢的澳门农民,果断 ... 死残暴的澳门总督,事后被清廷处死

    现在要介绍的这个澳门总督,他在任期间被一位勇敢的澳门农民...死,是澳门历史上震惊中外的事件。亚马留的所作所为,堪称历史上最残暴的澳门总督。愤怒的沈志亮决定...死这个残暴的澳门总督,为自己的同胞除害。葡萄牙...得知亚马留被...,立刻向大清要求交出凶手。由于当时的大清已经...无能且害怕西方列强,在葡萄牙的强大压力下,大清朝廷下令处死沈志亮,震惊中外的澳门总督亚马留被农民沈志亮刺...身亡的事件至此结束。

  10.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有三个历史人物既是一个国家的亡国皇帝,同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越南的阮福晪、中国的溥仪。溥仪退位后得到优待仍住在皇宫,1917年在大清遗老张勋扶植下短暂复辟大清王朝,随后段祺瑞打败张勋而被迫再次退位,并被赶出皇宫,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因此溥仪既是中国大清王朝亡国皇帝,也是伪满洲国开国皇帝。

随机推荐

  1. 调情与丰收

    一位神甫起身对自己的教徒们宣布:“今天我发现这里有个人跟别人的妻子调情。如果不把五美元放进盘子里,我就在经坛上说出他的名字来。”当盘子绕祈祷人群走过一圈并返回到神甫面前时,结果盘子里出现了十九张五美元面额的钞票,另外有一张二美元附有一张条子:“三美元我明天一定带来。”

  2. 韩信被 ... 后,萧何说了什么话?

    韩信被...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感概万千,说了一句肺腑之言,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韩信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对刘邦效忠。所以刘邦称帝后,将韩信封为了楚王。韩信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萧何是韩信的老领导,他能够登台拜将、名留青史,全凭当年萧何的举荐。>>韩信死后,萧何感概万千,看着他的尸体说了一句:“我萧何计...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3. 元宵祝福语_2018元宵节幽默祝福短信_元宵祝福

    元宵包裹的是甜蜜,彩灯带来的是黑夜的光明,祝福送去的是我对你的关切,这条短信是祝福你:元宵节快乐!20**元宵节祝福短信元宵节祝福短信大全喜迎元宵:日圆,月圆,团团圆圆!今晚元宵夜,短信祝福依旧,为防止网络堵塞,提前几个小时给你送去,祝元宵节吃得舒心,看得适心,玩得开心!

  4. 人生感悟日志

    人生感悟日志日志精选一:人生感悟日志经典人生感悟一: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人生感悟日志精选二:人生感悟日志还灵魂一个自由的步调咱们急着买房子,急着学车,急着学习并领悟理财,急着去懂得怎样保养成天山童姥,急着学习并领悟了解男生,急着学习并领悟看透世界,急着学习并领悟驾驭奢华……男生也好,职位也罢,房产,车子,基金,恋情,保养,所有的资源,都在需要不断地去抢夺。

  5. 明武宗是怎样一个皇帝?荒诞的武宗

    坚持一夫一妻制的模范夫君孝宗,终于有后了。这些托孤大臣拿着这把尚方宝剑,强迫武宗学做一个好皇帝,每天埋头处理堆积如山的军国大事,全然不顾身为孩童的武宗的感受。可大臣们却是如临大敌,认为这些太监引导皇帝误入歧途。面对武宗的无理取闹,韩文也拿这个小皇帝没办法,一气之下告老还乡。可是武宗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予理会。从此,武宗的出行就成了家常便饭。

  6. 包拯曾弹劾三十余名重臣 唾沫星子溅皇帝一脸

    包拯在家5年有余,二老离世后,他守孝3年。罪犯一听,以为事已败露,只好招供认罪。这就是包拯断的第一个案件。包拯正直、不畏皇权,唾沫星子能溅皇帝一脸开封包公研究会副会长李良学说,包拯进入中央,正赶上范仲淹掀起“庆历新政”。此举引起群臣争议,包拯首先冒出来弹劾,随后一些谏官也争相抨击。在争执到达最...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拂袖而去。

  7. 梦见杨柳_周公解梦梦到杨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杨柳好不好

    做梦梦见杨柳好不好?梦见杨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杨柳的详细解说吧。男人梦见杨柳,最近最好不要出游,以免遇到不好的事情。梦见枯萎的杨柳,预示着你可能会发生不幸。梦见杨柳,主与友人相别或有章台之恋。梦见香桃木_周公解梦梦到香桃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香桃木好不好原版历史新知梦地生柳,主诸事悠长之象。《梦林玄解》梦倒垂柳,凶。《梦林玄解》梦杨柳。

  8. 懒惰的人,是比较幸福的

    他们不愿意努力去寻觅,自然也不会有痛苦和失望。

  9. 心累伤感的文字感悟语录-感人的情话

    把阑珊的心事零落成曲,浅唱那些往事烟云,缠绵流连成细瘦的忧伤,徘徊在流年的渡口,飘洒著连绵不绝的落寂。心里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只有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爱情才不会有遗憾。原来我们的爱情败给了。人的一切烦恼来自执著。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虽然你活的很差劲,但是你的情敌活的很好呀。

  10. “时刻归零”与“空杯心态”

    其实,一个人,外在的“松手”来自内在的“空杯”。我为此写过一本《空杯心态》的书,明确提出“空杯的心态比一百种能力更有力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