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解冻:格陵兰岛曾经28万年不结冰

格陵兰岛西部库勒苏亚克附近,从艾利森冰川排出的冰山漂浮着。玛吉·图林/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

一百多万年前,寒冷的格陵兰岛是没有冰的,研究人员发现,它 ... 的基岩暴露了28万年。

在暴露期间,岛上的整体冰盖可能下降了90%以上,科学家们今天(12月7日)在《自然》杂志上报道,

先前的研究报告说,格陵兰岛的冰在遥远的过去收缩了,但是这项研究是第一次解释格陵兰岛在没有通常的冰冻覆盖的情况下可能经历了多长时间。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暗示,它的表层冰比以前想象的更加多变,这对它在一个变暖的世界中的未来稳定性不是好兆头。[照片:格陵兰岛的古代景观]

和月球岩石

一样有价值,研究人员从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原子,但中子数量不同)中收集数据,这些同位素是从基岩矿物中提取的。铍10和铝26这两种同位素只由宇宙射线产生,这意味着它们只有在岩石暴露时才会出现;因此,它们可以提供有关岩石何时没有冰,以及岩石暴露多久的线索。

这些同位素起源于从格陵兰冰下陆地提取的唯一岩石核心,在1993格陵兰冰原(GIS)峰会上钻探,“KDSPE”“KDSPs”矿物来自这个孤立的岩芯,仅次于月球岩石,稀有和重要,因为它们是格陵兰岛冰盖的现存基岩的唯一现有证据,据Joerg Schaeffer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的古气候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的教授。

几十年前首次检查这个核心时,研究人员能够探测宇宙射线产生的沉积物中的同位素,但他们的设备不够灵敏,不足以谢弗告诉《生活科学》,收集精确的气候数据。为了得到同位素,“我们确实消化了那些岩石,”他说,描述了他和他的同事如何用酸溶解矿物,以便他们能够观察原子。

科学家钻了近两英里深的格陵兰冰盖(白点,左)的山顶,到达基岩。岩石中发现的同位素表明,在最近的地质历史中,这个地点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冰(右)。(Schaefer et al.,Nature,2016)

原子同位素铍10告诉科学家,岩石曾经一度没有冰。为了衡量这一时期的持续时间,他们将铍的数量与铝26的数量进行了比较。它与铍10的比例为7:1,但衰变速度是前者的两倍。与铍相关的铝原子的数量告诉科学家,一旦冰盖融化,岩石就暴露了28万多年,直到大约110万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陵兰岛的冰可能已经涨落的程度是今天(12月7日)发表的另一项新研究的主题在本质上。主要作者、佛蒙特大学地质学教授保罗·比尔曼告诉《生活科学》,这项研究发现了覆盖该岛750万年的冰的证据,比以往任何研究所描述的时间都要长得多。

是一个拼凑的历史

虽然许多科学家已经对格陵兰岛的冰层进行了调查,寻找其随时间变化的线索,但一个全面的画面长期以来仍然难以捉摸。比尔曼说,格陵兰岛本身就是这一不完整景观的罪魁祸首,因为冰盖的反复变化一次又一次地冲走了地质证据。[“黑冰”加速了格陵兰的融化(照片)]

格陵兰冰盖在库卢苏克附近的格陵兰岛东部的一个冷冰冰区向崩解边缘倾斜。
(Paul Bierman)

“每当冰膨胀时,它就会抹去上次所做的一切,”Bierman对我要活科学。”就像看着一块被抹掉的黑板,你必须弄清楚三节课前发生了什么。

比尔曼和他的同事分析了来自东格陵兰岛的风化基岩岩芯的深海样品,这些岩芯被带到了海岸外的海洋中。

他们的检查显示科学家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在过去750万年里,格陵兰岛的冰层是“持续的”,但也是“动态的”,这使得冰盖可能会因全球温度变化而缩小。

解决了不确定性

,而比尔曼的研究表明,格陵兰岛一直被冰层覆盖,这并不一定排除岛上某些地方有时是无冰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的副教授金妮·卡塔尼亚说,即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东部的高海拔地区也可能保持冰冻状态,而格陵兰岛的其他地区则失去了冰,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现场科学》,这两项调查都支持格陵兰岛过去减少了冰,但需要更多的数据来了解导致大规模和快速冰流失的过程,以及它们如何推动未来融化。[已经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5个地方]

峡湾在6月间被东格陵兰岛融化的海冰和冰山堵塞。卡塔尼亚说:“这些不确定性限制了我们准确预测冰盖未来的能力。”我们在格陵兰岛的未来会有很多变化。问题仍然是——这种情况会以多快的速度发生?”在这两项研究中使用的

技术引入了观察格陵兰冰层变化的新 ... ,但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根据地球学院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副教授安德斯·卡尔森的说法,更精确地确定历史冰层损失发生的时间和原因,可以极大地改进计算机模型,从而找到格陵兰冰层不稳定的临界点,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海洋和大气科学。

“不管格陵兰岛什么时候有无冰条件,过去冰盖一直不稳定并坍塌,”卡尔森告诉《生活科学》这可能发生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低于现在的水平——这预示着未来的恶性循环,“他说,”KDSPE“KDSPs”和时间可能很短。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数据,2016年格陵兰岛的季节性融冰量高于平均值,是38年来卫星观测的第三大冰面质量损失。如果格陵兰岛失去了大部分的冰,就像过去一样,释放到世界海洋中的水可以产生大约23英尺(7米)的海平面上升,谢弗补充说,

“我们从未见过地球像现在这么快变暖,我们必须尽可能做好准备,”谢弗告诉《生活科学》我们需要很快地组织起来,希望这有助于说明问题

解冻:格陵兰岛曾经28万年不结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横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天才化学家晚年又为何沦为被嘲弄的科学家

    20世纪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世纪之初的量子论、相对论、波粒二象性等物理学革命成果促使化学面貌焕然一新,鲍林这样一位天才化学家生逢其时,研究兴趣横跨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并且成果丰硕,此外他还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积极推动反核事业,赢得「”和平老人”美誉,他的一生精彩无限,值此鲍林逝世25周年之际,谨以本文缅怀一代化学大师。一、人物生平1901年2月18日,鲍林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他

  3.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4. 王大珩:863计划有多逆天?苏联军界:这个计划可抵十个集团军

    1950年,钱三强写信给老同学,当时在大连大学工学院教书的王大珩,请他到北京来一趟,说有要事相商。王大珩知道钱三强很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找他的。因此他读完信,就风尘仆仆赶到了北京。

  5.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又是谁算出来的呢?

    答:其实,出处不详,很有可能是古希腊人。

  6. 观天象,是迷信还是科学?请看史书记载事例

    观天象,诸葛亮归天。

  7. 怎么用科学的 ... 来证明人的灵魂是不存在的?

    托梦、濒死体验、灵魂出窍、轮回转世、前世记忆……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想证明灵魂是否存在,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灵魂是存在的。科学研究讲的是实验和证据。灵魂这种东西我们既无法感知,又无法通过其他办法间接证明其存在。

  8. 当今时代的历史困境:世界大同中的民族主义和科学的潘多拉魔盒

    几内亚前总统塞古尔·杜尔曾宣称「”「”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民族主义这一当今时代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个日益统一的世界里,正在迅速发展。这一问题也可以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随着欧洲的扩张而在全世界蔓延。事实上,民族团结和好战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人成功地确立了他们的全球统治地位。征服者的群体性的冷酷无情使他们很容易在美洲大陆

  9. 牛顿犯了一个错误,制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我们现在还在用

    牛顿可以说一个天才型的科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30岁之前就已经全部奠定了,尤其是在23岁左右他就发现了光学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是如此的惊人以至于牛顿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又是因为这个错误,让它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

  10. 为何玛雅人的历法如此准确?地球历基本和现代相同,还有外星历法

    玛雅文明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和「”神秘”这个词联系到了一起。它带来的很多谜团是现在科学都解释不了的。比如为何它处于新石器时代,但是却在天文、数学、艺术、农业和文字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成就;还有它建造的金字塔以及它们壁画上的奇怪图案;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也好似非常突然,所以很多人猜测它们可能是外星文明到地球上暂时落脚,或者得曾经和外星文明有过接触。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令科学家费解的谜团,它们的历法也同样让科学

随机推荐

  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保存,这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艺术品仍然给人以战争的震撼

    在拒绝参与欧洲大陆酝酿中的全球冲突近三年后,美国终于在1917年4月6日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美国人决定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他们以一种巨大的方式这样做了,这个国家永远被它所改变。1918年,50多万士兵抵达法国,许多人认为,美国承担了目前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角色。与相关的内容在美国国内以典型的方式发明了第一个防毒面具,这个曾经分裂严重的国家现在为战争提供了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公共战线努力。30岁的哥伦

  2. 美人鱼与美人鱼:事实与传说

    1866年的俄罗斯版画上有一个美人鱼和一个美人鱼。公共领域)美人鱼和其他海洋怪物,我们的蓝色星球大部分被水覆盖,难怪几百年前,海洋被认为隐藏着神秘的生物,包括海蛇和美人鱼。当然,美人鱼是半人半兽传说的海洋版本,它们吸引了人类多年的想象力。《天方夜谭》一书描述美人鱼有着“像女人一样的月亮脸和头发,但它们的手和脚在肚子里,尾巴像鱼。”

  3. 莴笋的营养价值-吃莴笋的好处

    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此外,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吃莴笋的好处莴笋可以提高人体血糖代谢功能: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多食莴苣引起的夜盲和眼疾只须停食莴苣,几天后就会好转。

  4. 中国高僧X档案1号:失踪的安息国王

    纵观中国历史规律,像这种乱世,一定都会出现天才的。因此,如果没猜错,后半生都云游在中国不断玩奇迹的神僧安世高,就是那位在帕提亚帝国历史上“名字失传的国王”。(关于这段历史,慧皎说安世高“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龙是掌管水域的。《高僧传》记载安世高译经三十九部,《开元释教录》记载他译经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

  5. 揭秘珠穆朗玛峰有没有可能是巴别塔遗址

    说到珠穆朗玛峰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世界最高峰,很多人都想征服却征服不了的一个地方,但是这些也都不是问题,话说最近有人脑洞大开了,觉得珠穆朗玛峰会不会是巴别塔的遗址呢?巴别塔,又称巴比伦塔。这样看来两地相距甚远,就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古巴比伦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大规模迁移到珠峰一带,就算能迁移,也没有能力修建。

  6. 从1943年日本开始缩短大学年限,看二战后期日本教育制度的崩溃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学习了...国家的先进制度,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在教育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进行提出了各种教育主张,在江户时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

  7. 裁员

    两个小资本家哀叹生意清冷,经济萧条。“我只好把职工裁减一半。”>“你不是只有约翰森太太一名女雇员吗?”“对!我用二十五岁的安德森小姐替下了五十岁的约翰森太太。”

  8. 隆庆二年中进士 累官南京刑部尚书王用汲简介

    王用汲,字明受,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推官、户部员外郎。张居正死后,起补刑部,累官南京刑部尚书。>就在张居正归葬之时,户部员外郎王用汲上疏,弹劾张居正擅权。张居正死后,海瑞、王用汲,几乎同时被起用,而且官职有加无减。王用汲见此情景,深受感动,抑不住泪如雨下。而王用汲的墓穴也遭...。

  9. 梦见雨

    周公解梦梦见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南霁云是怎么挽救了大唐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南霁云射瞎了这人,最终挽救了大唐帝国,后人称为双国士,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南霁云,魏州顿丘,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是年十月,睢阳陷落,张巡、南霁云被虏。所以在张巡死守睢阳的时候,唐军在广平王李俶的带领下收复了长安城沉重的打击了安史叛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