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近代大家胡适曾有个看法:整部《后汉书》,只有一篇《马援传》可读!

近代大家胡适曾有个看法:整部《后汉书》,只有一篇《马援传》可读! 倒不是说《马援传》写得多好,而是马援这个人在整个东汉史上别具一格,非常「 ”有料”。 马援,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后。他12岁就成了孤儿,跟着大哥马况生活。马况官任太守,府里有位常客叫朱勃,与马援年龄相仿,熟读诗书,才华横溢。马援每次见到他,都自惭形秽。马况深知弟弟的心思,说:「 ”朱勃小器早成,总有一天你会超过他的!” 在大哥的鼓励下,马援开始埋头读书。可没多久,他就读不下去了,萌生了一个怪想法:到边疆种田放羊!当他把想法告诉马况时,当大哥的淡定地说:「 ”大器晚成,不要把没琢好的玉随便给人看,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谁料,马援的计划因马况突然去世而流产。为大哥服丧一年后,马援谋了个郡督邮的官职。 陶渊明当县令时,因见郡督邮,「 ”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巧的是,朱勃这时候也当了县令,若他见了马援,恐怕也只有「 ”折腰”的份了。 但不知为什么,马援这官当得很不得劲。在一次押送囚犯途中,他因同情囚犯,把人放了,自己逃亡到北部边疆,开始种田放羊了。 马援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居然很快积累起牛马羊几千头、谷物几万斛的巨额财富,数百户人家为他打工,此外他还养了不少宾客。 一次,马援跟宾客提到了他那有名的八字箴言:「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认为,大丈夫就应该立志做这样的人。 现在马援是远近闻名的大农场主了,可是他又不得劲了,感叹道:「 ”凡经营致富的人,贵在能赈济别人,否则不过是守财奴罢了。”说完,他将全部财产都送给了亲戚、朋友,自己只留下套羊皮衣裤。 马援忒任性了,有没有? 什么叫「 ”大器晚成”?所谓「 ”大器”,是必有大用的!马援在乎的根本不是钱,他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也远远不是一个财主。那时王莽新朝已摇摇欲坠,天下大乱,所以在马援的内心,他此生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 ”救世安民”。 「 ”裸捐”以后,马援积极从事「 ”救世安民”的大事业,历经波折,最终遇上了明主光武帝刘秀。马援为东汉的建立和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伏波将军”的威名流传至今。 后世军家常常引用马援的另一名言:「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 主席曾多次提到马援,还提议高级干部都读读《马援传》,学习他「 ”马革裹尸”的精神。 果如马况所言,马援拜将封侯名震天下的时候,朱勃还不过是个县令,他又成了马援府上的常客。 马援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永远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要做书生,就好好读书。要做财主,就好好经营。要像马援一样纵横天下,没有他那种「 ”马革裹尸”的精神,恐怕也很难。 但不管我们作何选择,都应牢记那八个字:「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本文标签:马援传马援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