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对于「”良禽”和「”贤臣”,工作环境和领导者是一个大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环境,选择什么样的领导,也许就会决定你的一生。当环境和领导不适合你的时候,摒弃迂腐的固守,勇敢地走出困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马援是东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家,他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巩因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不仅因为马援从小就非常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择明主而事

俗话说,「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对于「 ”良禽”和「 ”贤臣”,工作环境和领导者是一个大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环境,选择什么样的领导,也许就会决定你的一生。当环境和领导不适合你的时候,摒弃迂腐的固守,勇敢地走出困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 马援是东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 ... 家,他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巩因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不仅因为马援从小就非常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择明主而事。 马援少有大志,但却是大器晚成。在没有遇到贤明的君主之前,他虽然有着满腹才略,但是却并不急于施展,更不想随波逐流。在这段时间,他主要从事交游以开阔视野和胸襟。 后来,他又到了北郡畜牧,过着简朴而惬意的生活。不过,马援的志向并未被这逍遥惬意的生活消磨掉,他一天都未曾忘却自已的志向。 马援曾对宾客说:「 ”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可见其志向的远大。 王莽末年,天下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割地称雄。当时刘秀称帝,其他很多人也纷纷效仿,自立为王。 这个时候,有人得知马援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了王莽。盛情难却之下,马援只好接受。但是过了没多久马援就发现王莽是一介武夫,报本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于是他辞职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地方,重操旧业与此同时,他还十分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当前的形势,以便找到真正贤明的君主。 没过多久,天水(今甘肃一带)的隗(kuí)嚣(xiāo)听说马援之名,来请他出山帮忙,实立对马援可谓是言听计从,但是马援却不满意,觉得隗嚣没有远大的志向,只图偏安一隅,且缺乏实力。 当时还有一个十分强大的势力,即称帝巴蜀的公孙述。隗嚣便让马援去公孙述那里打探虚实,以便决定到底授奔谁。 马援同公孙述小时候非常要好,但是这次相见,公孙述却对马援大摆帝王架子和排场。这种作风让马援极其厌恶,因而婉言拒绝了公孙述的挽留。 回去后,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实在是井底之蛙,却又妄自尊大,因此不能跟随,所以,他好意劝说隗嚣归顺刘秀。 马援说服隗嚣后,直奔洛阳。刚到洛阳,就受到刘秀不设警卫而便装相迎的礼遇。刘秀这种礼让相待的做法让马接一见如故。 自此之后,马援常常与刘秀深谈,并且经常跟随刘秀外出巡视,这些经历让马援获益良多。时间一长,马援认定刘秀是个贤明之主。 与此同时,隗嚣却野心膨胀,想要妄自称王,准备和刘秀公开抗衡。对此,马援又一次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刘秀志远而礼贤,隗嚣短浅而粗野,最终,马援选择了辞别隗嚣去投奔刘秀。 自此之后,马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开始跟随刘秀踏上了东汉的统一之路。在刘秀身边,马援如鱼得水,充分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并屡建奇功。虽然这个时候的马援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最初的远大抱负却终成事实,成为一代名将。 在那种动荡不安的时局下,面对此消彼长的各方势力,马援能够明智地选择投奔明主刘秀,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如果当时跟随隗嚣;马援也依然会被器重,也会有优厚的待遇:但是马援能够认识到这样的情况不会长远,因为当时天下「 ”百姓思汉”而渴望统一,而刘秀恰恰是这一趋势的杰出代表。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隗嚣给予的优厚待遇,转而投奔了刘秀。 马援的成功在于他的取舍得当。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应该明白,只有和志同道合者一起构成一个智慧超群、饮誉天下的团体,才能共同发光放热。 我们说,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因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人的确是值得称赞的;但当遇到真正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时,我们更应该像马援一样,果断而及时地摆脱现状,投奔到更广阔的天地错过眼下,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 史道智慧 「 ”人往高处行,水往低处流”我们要摒弃迂腐的固守,舍去鼠目寸光的领导者,选择有远大之志的同道者。 只有这样敢于摆脱束缚,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贤明君主,才能真正奔向更有生命力的新天地,尽情施展自已的才华!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暂时利益束缚住,要时时保持开阔的视野,为自已今后的发展做好规划。 关注小鱼,每天带你读历史
本文标签:光武帝刘秀王莽汉朝马援公孙述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