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朱元璋剧照明太祖朱元璋算是历代开国之君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从一贫如洗的放牛娃,逆袭成坐拥天下的皇帝,堪称励志典范。

朱元璋剧照 明太祖朱元璋算是历代开国之君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从一贫如洗的放牛娃,逆袭成坐拥天下的皇帝,堪称励志典范。但就是这样的朱元璋也有三大憾事,一是王朝正统的象征,传国玉玺一直没拿到手;二是元朝正统继承人,元顺帝的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一直没抓到;三是「 ”天下奇男子”王保保一直没有臣服,今天就说说这位元末明初的奇人王保保。 王保保剧照 王保保「 ”天下奇男子”的称号是哪来的呢?说是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聚集手下将领喝酒聊天,就问:「 ”谁是天下奇男子?”众位将领都说:「 ”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朱元璋却笑着说:「 ”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开平王常遇春是明朝战功仅次于徐达的开国功臣,一生从无败绩,被朱元璋赞为「 ”虽古名将,未有过之”。那王保保凭什么在朱元璋心中比常遇春更符合「 ”天下奇男子”的称号呢? 别被「 ”王保保”的名字迷惑了,他是纯正的蒙古人,父亲是元朝翰林学士赛因赤答忽,年幼时体弱多病,寄养在舅舅察罕帖木儿家,后来更是直接过继给察罕帖木儿当养子了。王保保的父母两个家族都是久居中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因此王保保从小除了接受传统的骑射教育之外,还学习 ... 的兵书战策、治国方略,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为他后来征战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础。 察罕帖木儿剧照 要说清王保保这个人,就要先讲讲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人,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儿(《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爹汝阳王的原型),这是一位以平定天下、匡复社稷为己任的人物。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红巾军起义爆发,一时间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等多路义军声势浩大,元朝百万大军、多次征讨基本以失败告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察罕帖木儿投笔从戎,于1352年率先组织数百人的地主武装征讨红巾军,在罗山大破红巾军一部,受到元廷重赏。此后察罕帖木儿连战连捷,越打越强,短短十年间横扫中原,几乎将北方百万红巾军全歼,让红巾军起义以来四分五裂的北方地区又重回元廷统治,被视为元朝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 1361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处于江南的朱元璋都主动派出使者,结好察罕帖木儿,差点接受了元朝招安,可见察罕的威势;可惜1362年的时候,察罕帖木儿因为轻信部下的话,被叛将暗 ... 。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儿的死讯后感叹「 ”天下无人矣”,再次高举反元大旗,拒绝了元朝的招安。察罕帖木儿可以说是挽救元朝统治的重要希望,他死后朝野震动、元顺帝不禁恸哭,元廷任命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当时不到20岁的王保保全部承接其父的兵马,而就是这位「 ”孺子”、「 ”小总兵”的表现超乎所有人意料。 王保保剧照 实际上元廷内部争权夺利非常激烈,让王保保继承养父的位置也不是出于好心。察罕帖木儿的部队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属于军阀武装性质,元廷根本难以插手;而且察罕帖木儿死后,部队已经分裂成数个部分,让王保保接手的只不过是个名号罢了。但王保保刚上位就打起了为养父报仇的旗号,将察罕帖木儿的死忠拉拢到身边;然后迅速出兵击败叛军,将 ... 害察罕帖木儿的叛将田丰、王士诚 ... 死祭奠养父;稳住军中局势后,王保保短时间内再次平定中原,驻军防守汴梁、洛阳一带,继承察罕帖木儿的志向,成为元朝安全屏障。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看重王保保?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主将徐达、副将常遇春率军北进中原,这支北伐队伍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一路上势如破竹,各地元军要么投降、要么不战而逃,就连元顺帝都狼狈逃离大都。就是这种不利局面下,王保保成了元廷唯一的亮点,1368年在韩店大破汤和,明军惨败;1369年在兰州围点打援,全歼明朝援军, ... 徐达先锋大将于光。1370年明太祖第一次北征草原的时候,徐达等将领都不愿意和王保保直接交锋,而是依靠兵力优势逼迫王保保后撤,可见徐达等人对他的忌惮。 王保保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岭北之战。1372年(明洪武五年),为了彻底扫平北元、永清蒙古大漠,明朝精锐尽出,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率领骑兵15万,分兵三路进攻,蓝玉、汤和、傅友德等将领随军出征。王保保采用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歼灭一路的战略,设伏徐达率领的中路军主力,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徐达被迫后撤;此后两军互有攻守,但因为中路军的失利,明军难以挽回局势。岭北之战是朱元璋统治时期最大的惨败,指挥同知章存道等多位将领阵亡,最严重的是明军骑兵损失殆尽,失去了彻底扫平北元的能力,北虏成为困扰明朝两百余年的边患。 王保保 其实随着明朝统一全国,大批元朝王公贵族纷纷投降,其中就包括王保保的外祖父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阿鲁温,可以说良禽择木而栖,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投降并不可耻,但十多年间,朱元璋七次写信招降王保保,都遭到拒绝。为了拉拢王保保,朱元璋巡视河南时曾祭拜其养父察罕帖木儿的陵墓;在1371年(洪武四年),朱元璋还将王保保的妹妹许配给秦王朱樉(朱元璋第二子)当正妃,这种待遇是独一份。 《明史》记载「 ”王保保百战不屈,欲继先志,而赍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可以说王保保一生都在践行养父察罕帖木儿的志愿,以一己之力支撑住了摇摇欲坠的北元朝廷,一手埋葬了明朝彻底扫平边患的希望,奠定了明、蒙长期对峙的格局,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本文标签:朱元璋王保保明朝中国古代史历史察罕帖木儿徐达明朝历史元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