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辛沪光和她的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

  交响诗《嘎达梅林》,是辛沪光1956 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时的毕业作品。

  1956年,年仅22岁的辛沪光,以气势磅礴的交响诗《嘎达梅林》震动了整个乐坛,几十年来长演不衰,唱片一版再版,并被东欧许多国家誉为可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媲美的“二珍”,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交响乐作品。

  辛沪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有成就的女作曲家,也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之一。

data-filtered="filtered" 辛沪光

  辛沪光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辛沪光在上海念完小学,接受了比较正规的音乐启蒙教育。1948年,来到南昌进入当时的一个教会中学(南昌一中的前身)读书。在这个教会中学,辛沪光接触到了钢琴,聆听老师弹奏的琴声,心里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辛沪光跟着江西师范大学的钟立民学钢琴,接受了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

  1951年,辛沪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解放后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批正式面向全国招收的学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 期间,她开始接触并深深爱上了蒙古族音乐。

  当时班上只有两名来自内蒙古的同学——美丽其格和包玉山。当时包玉山是管弦乐系学习黑管的学生,他经常和美丽其格到作曲系的自修室与辛沪光等人聊天,一来二去双方就熟悉了。在与包玉山的交往中,辛沪光获得了一些关于内蒙古音乐方面的资料,她渐渐对内蒙古生发了浓厚的兴趣,两人的感情也渐渐升温,后来就成为辛沪光的终身伴侣。

  因此,辛沪光对蒙古文化的接触也就更多了,也了解到了《嘎达梅林》的故事和动听的蒙文民歌。1956年,23岁的辛沪光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并写成了《嘎达梅林》。一个小女孩写出了一部大气磅礴的交响作品,令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

  1956年毕业时,辛沪光与包玉山一同回到内蒙古学蒙古族音乐。对于当年的决定,辛沪光坦言,“那时候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喜欢那里的音乐,一心就想真正到草原上去”。听说辛沪光要到内蒙古去,她的家人也没有特别反对,而是尊重她的选择,“既然选了蒙古族对象,那就过去吧。”

  辛沪光追忆:“我的老家在江西,生在上海,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很多媒体常常在采访后用一句歌词‘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做标题,更多人还认为我当初选择到内蒙古大草原深造蒙古族音乐是受了爱人包玉山的影响,实际上根本不是这种情况。”

  在内蒙古的26年

  从1956年来到内蒙古,到1982年因工作调动前往北京,辛沪光在内蒙古整整待了26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都留在了草原上。

  26年来,辛沪光所走的道路可谓一言难尽。

  当文革开始后,由辛沪光完成的草原史诗作品《嘎达梅林》被定性为大毒草,且禁止公开演出,更让她忧虑的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马头琴艺术也少人问津,她在痛心的同时,尽己所能地对其进行保护。在那样特殊的时期,辛沪光还偷偷记录和搜集了很多与马头琴相关的资料。

  从1973年开始,辛沪光开始做另外一件事,为马头琴谱写一首作品,并于1980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初稿,后又经精心修改,于1983年9月在第二届华北音乐节“晋阳之秋”音乐会上首次公演。《草原音诗》一经公演后,好评如潮。

  1987年,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辛沪光创作完成了四幕舞剧《蒙古源流》。这是一部追述蒙古民族历史,寻找民族之根的鸿篇。

  母子首次同台合作《嘎达梅林》

  在辛沪光在艺术上不断追寻时,她的3个孩子相继降临人世。辛沪光对三个儿子采取的教育是“各取所长、因材施教”的方针——大宝作曲(已故)、二宝拉小提琴、三宝指挥兼作曲。

  二儿子二宝在美国。1991年,辛沪光在美国住了近一年,除了探亲,她还有一个目的是为自己挣够开作品音乐会的钱。她给一个华人家庭当管家,教孩 ... 钢琴学习音乐,给婴儿喂饭,做家务。闲暇时间,给教会弹钢琴。当她挣了近5000美元,满怀欣喜地憧憬音乐会时,接到儿子三宝的 ... :“大哥失踪很长时间了。”

  紧急回国后,公安局通知她,大宝被人害死了。“这是个谜案,直到现在都没有破。”辛沪光垂下了眼帘,“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大宝很有才,他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很有功底和内涵。”

  在巨大的丧子悲痛中,筹办作品音乐会的计划被搁置下来。

三宝

  著名音乐人三宝,原名那日松,是辛沪光的小儿子。

  辛沪光说:“三宝自小就很有音乐天赋,当时收音机里播放歌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三宝就能够想象出节奏和动作,诸多音乐曲调,他基本都能记住。更有趣的事,我的很多唱片竟会不知不觉的丢失,日后一打听才知道是三宝偷偷拿去听了。现在三宝的名气很大,但他的压力也很大,他很清醒,他说要创作出有分量的作品。”

  2001年,著名导演冯小宁拍摄《嘎达梅林》,特别邀请了三宝为影片作曲。命运在此时向三宝显现了惊人的力量,可以说“嘎达梅林”为三宝开启了一扇在音乐里向着故乡的回归之门。为电影作曲的《嘎达梅林》经过美国加州 ... 一年的考评,还获得了加州 ... 杰出贡献奖,以表彰这部能让他们听得懂的民族音乐力作。这是该项奖设立以来第一次颁授给华人作曲家。

  有人认为重写三宝的《嘎达梅林》太过抒情、柔情,没了当年母亲那种豪放与强悍,刚烈变成了阴柔。辛沪光似乎有些“护犊”,她认为儿子的版本是既有抒情,也有壮烈,他把民歌的弦法、特点感性地融在自己的音乐感觉里。

  2007年6月24日,辛沪光作品音乐会在京演出,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此后传为一时佳话。音乐会上,随着三宝扬手挥棒,交响诗《嘎达梅林》再次奏响,充满深情的这对母子首次同台合作《嘎达梅林》。

  在50年创作生涯中,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部(首)作品。将原生态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完美融合,是她最大的艺术成就。

  谈到《嘎达梅林》她说:“我当初看到嘎达梅林民间叙事长诗以后特别感动,所以就写了部交响乐。”言语间不乏自豪,不过随即话锋一转,“现在一提《嘎达梅林》,我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写了那么多作品,只有这部被人们记住了,很惭愧啊!”

  2011年10月17日,辛沪光在美国纽约不幸逝世,享年78岁。(非常历史)


 民间说唱曲艺“相声”是怎么诞生的?

 国民革命军为什么喜欢唱《两只老虎》?

 古代最牛情诗《我侬词》: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辛沪光和她的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4.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5. 从中外历史上的文人看 你们认为的所谓「 ”斜杠青年”能有多跨界

    要学习鲁迅先生,永远对青年充满希望,爱接近她们,爱向他们学习。斜杠青年不知道按谁的定义,比如学艺术史、当过策展人、然后写小说、而且研究文艺复兴,还出了书,在美院上课。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斜杠青年了吧。

  6. 《烟花易冷》这首歌唱出了对历史沧桑、兴衰无常的追问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

  7.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8.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9.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10.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随机推荐

  1. 隔姜灸治腰痛,夏季在家做最适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复发了怎么治疗又快、又好?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也可以试试隔姜灸。尤其是在夏季进行,能让效果翻倍哦。隔姜灸简单有效,只用到两味药:生姜和艾绒。

  2. 汉宣帝统治的这个阶段才是汉朝真正鼎盛之时?

    在汉宣帝统治的这个阶段才是真真正正汉朝走向鼎盛的时期。然而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但是综合利弊来说汉武帝统治阶段的老百姓过得并不好,同时国家也并不富裕,而且由于常年征战赋税很重,百姓民不聊生。当然汉武帝统治阶段治理了很多边境上的骚扰,也给汉宣帝减少了一些负担,不过汉宣帝登基之后也没有坐享其成。因此刘询统治期间综合国力才是最强盛的。

  3. 秋凉蟹香吃大闸蟹四个禁忌

    这四个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乱嚼一气,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4. 要了解你的女儿

    要了解你的女儿这是一九八五年的事,贾君出差到台北,办完公事,应酬完毕,回到饭店,饭店特地代他找一位女郎陪宿。女郎挺大方的,也不隐瞒,贾君听到后来,却在心中暗暗的打鼓,这位女郎竟然是朋友的女儿!她走了以后,贾君彻夜失眠,他想:‘我的女儿是否也会背着我做出这种事?’现在的孩子半夜回家是平常事,况且学校的课业并非全日排满,有时说是同学聚会、上图书馆、郊游……

  5. 圣安东尼花园考古

    圣安东尼花园位于法国区中心的地标圣路易斯大教堂后面。大铁栅栏和伸出双臂的耶稣雕像在大教堂的后墙上投下了显著的阴影,很容易辨认出这个空间。圣安东尼花园的历史是复杂的。这座花园直到1845年才开始形成现在的样子。最初,奥尔良大街一直延伸到后来成为圣路易斯大教堂的后面,这意味着今天花园的上游和下游在18世纪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例如,花园的下游是卷尾猴僧侣在城市早期维护的一个花园的位置。后来,西班牙策展人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成语故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成语故事_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拼音】 zhìzhěqiānlǜ,bìyǒuyīshī  【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故事】  刘邦派韩信去攻...

  7. 【罗纨】的意思是什么?【罗纨】是什么意思?

    ●《战国策齐策四》:「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淮南子齐俗训》:「有诡文繁绣,弱緆罗纨。」高诱注:「罗,縠;纨,素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唐杜甫《园官送菜》诗:「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罗纨」在《汉语大词典》第12205页第8卷1049参见:罗纨罗纨是什么意思罗纨luówán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8. 米开朗琪罗简介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傅雷译为“翡冷翠”)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米开朗琪罗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

  9. 闲言闲语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iányánxiányǔ【解释】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闲言闲语”

  10. ... 的早餐

    2007年8月29日,德国...安格拉·默克尔结束了对南京的访问。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默克尔...没有入住酒店顶层400多平方米的总统套房,而是与商务客人一样,住进了面积70多平方米的普通套房。早餐时,默克尔...婉言谢绝去专门为其準备的私密性强的索菲特会所的邀请,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样到7楼西餐厅用餐。她没进VIP包间,而是和随行的德国工作人员一道在大厅吃自助早餐,像个普通人一样自己取食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