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军训已有四千年历史:孔子也曾当过教官

又值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军训成了每个大学新生的必经之路。其实军训对于每个走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不陌生,无论是80、90后,还是60、70后,军训都是学生生涯抹不去的青春记忆。那时,我们最讨厌的人是教官,最讨厌的事是站军姿。其实并非只有我们在青葱岁月“遭受”军训磨砺,中国军训古已有之,且绵延传承四千余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 先秦:军训成学校“香饽饽” 孔子也是一名军训教官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国更加重视军事人才教育和训练,军训成为官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连孔子的“民办学校”私学也很重视军训。孔子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容。孔子说,“射御足力则贤”,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曾在矍相的园圃亲自教弟子学习射箭的事,他在教弟子习射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对民众进行礼的教育。可见,孔式教育理念是讲究文武兼修的。 秦汉:军训渐“失宠” 百姓几家共用一把菜刀 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其实,秦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仍对军训十分重视。但在一统天下之后,除加强边防,用兵的机会变得极少。为防范平民造反,便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 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逐渐萧条,却并未废止,因为在地方学校教育中仍有军训的内容。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五百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也就是说,当时连民办学校都不能从容搞军训了。不过可见,私学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 隋唐宋:学生忙于“备战”科举 无暇顾及军训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力装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唐朝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 ... 于贞观元年(627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 ... 轻活动的教育理念。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生们无暇学习军事课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 ... ,武将地位被书生士子全面赶超。宋太祖认为,武将握兵权而强,君主失军权而弱,为保赵氏江山稳固长久,必须铲除藩镇割据势力,坚持崇文抑武的国策。而且宋代程朱理学主张“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憎恶尚武之风,把习武与赌博等同,视之为无益之事,禁止学生参加。学校以科考为主,一切以中举为导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训自然废止,尚武之风偃旗息鼓。明清之际的教育家颜元曾对此深恶痛绝地说:“朱子重文轻武,……,其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 明、清两朝开国皇帝都以武得天下,自然重视学校的军事教育,朱元璋力图在学校恢复孔子的“六艺”。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批示,要求国子学和县学学生都要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并在科举考试中加试“射”、“骑”科目,有了考试的引导和 ... 对器械的投入,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发展。 清承明制,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文科考试,风气所及,学校军训热情大为高涨,民间也竞相效仿。一些学校除了开设骑射课,还开设武术、举重等必修课,致力于培养文武全才。但是,武功根本敌不过科举八股,军训成了 ... 。 明、清初的学校军训终究未能从复兴走向发展,这是因为程朱理学仍是明清社会的显学。终明一代,程朱理学都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极力推崇,仍是“半日读书,半日 ... ”。 清末民初:屡吃败仗致使全国兴起尚武小 ... 到了清末,清 ... 惨遭列强羞辱,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更是让全国上下意识到了“强兵尚武”的重要性,遂又兴起一波尚武的小 ... 。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 ... 于1906年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然而,一战结束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 1919年,一项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随后,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又随之停滞。 民国:军训不及格 不能考大学 军训的再度复兴是在1929年。当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军事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 当年1月,国民 ... 颁布了《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其中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期内,各校学生应受连续三星期之严格训练”。 1931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中以上学校加紧军事教育的通令》。希望通过军事训练,“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 当时,所有大学、高中等学校的男生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进行连续三周的军训,教官则由陆军学校毕业生担任。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 当时的军训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统一的军训中断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重新开始。 文/ 安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军训已有四千年历史:孔子也曾当过教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3.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6.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7.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8.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9.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10.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随机推荐

  1. 冯巩:在母亲患老年痴呆症的日子里(图文)

    >冯巩:在母亲患老年痴呆症的日子里2007年9月,冯巩在...里无意中告诉妈妈:“我小时候最爱吃你做的酱黄瓜,现在还回味无穷。”在赶赴医院途中,大姐冯幸耘拨打冯巩手机,将母亲的情况告诉了弟弟。但冯巩的心依然沉甸甸的,母亲的语言和肢体功能受到影响。这样坚持了3个月后,冯巩将拼图打乱,让母亲独立恢复动物拼图。2008年4月中旬,冯巩夫妇带母亲重返天津,参观当年的老宅子。9月2日,冯巩和艾慧赴天津看望母亲。

  2. 清朝的普通话是什么味儿?这段珍贵历史视频告诉你!

    大清朝灭亡后,高贵的格格们沦为普通百姓都在做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古代各朝“普通话”:古代普通话是什么?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3. 文字控个性空间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你还是爱着这个人的,然后再创造。

  4. 梦见偷葡萄

    周公解梦梦见偷葡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偷葡萄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孕妇梦见喝汤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喝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喝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2017搞怪个性说说短语签名-感人的情话

    二十四、你的长相,影响了我滴健康成长,我看到你,心情比上坟还要纠结。

  7. 梦见被关在笼子里

    周公解梦梦见被关在笼子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关在笼子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幸福 梦见幸福什么意思

    梦见幸福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幸福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过上幸福的生活,意味着不幸和忧愁。梦见别人兴高采烈会前途光明。梦见相爱梦见相爱什么意思老人梦见喜气洋洋,会卧病不起。梦见夙敌对自己的不幸幸灾乐祸,生意会大赚。梦见亲人心情愉快,家里要闹别扭。

  9. 敌国俘虏明朝皇帝后要钱要地,明朝回复此话,敌国乖乖送回皇帝

    在明朝,英宗与代宗之间的故事,算是比较有戏剧性的一幕了。在此期间,吃了败仗的瓦刺派来使者想要明朝割地赔款。明朝一拒再拒,还让瓦刺知道明廷已经立了新皇,明英宗已经被遥尊为太上皇。所以,又多次派兵骚扰明朝边境,但都吃了败仗。但他们没有提及赎回明英宗一事,瓦刺的使者也没有任何表示。并且,大部分朝臣认为明代宗有贪恋皇位的嫌疑。大明一度索要英宗的话,会让敌人觉得明英宗的性命相当重要。

  10. 梦见屠宰场杀牛

    周公解梦梦见屠宰场杀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屠宰场杀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