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乡勇,中国清代用兵时临时招募的辅助部队。以后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及川楚白莲教起义时,朝廷除了命地方举办团练外,都招募乡勇,官给口粮,在绿营之外别自成营,随军战守,时称勇营。咸丰二年曾国藩在原乡勇基础上创建营哨之制,编练了一支有独特制度的正规军,称为湘勇,通称湘军。随后其他各省也相继招募乡勇,仿照湘军营制编练部队,使勇营成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主力军。
乡勇(汉语拼音:Xiangyong),中国清代用兵时临时招募的辅助部队。源于清代前期的乡兵。乾隆末年,由于八旗兵业已腐朽,绿营兵也暮气日深,福康安镇压台湾省林爽文起义时 ,不得不招募地方“义勇”,与官兵并用。以后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及川楚白莲教起义时 ,朝廷除了命地方举办团练外,都招募乡勇,官给口粮,在绿营之外别自成营,随军战守,时称勇营。从此相沿成例。但在咸丰以前,勇营额数多寡不定,武器良窳不一,没有创建营制,绿营有事招募,事后即予裁撤,不过是一种临时性质的非正规部队。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在原乡勇基础上创建营哨之制,编练了一支有独特制度的正规军,称为湘勇,通称湘军。咸丰十一年(1861)李鸿章遵照湘军的营制、营规组建了淮军。随后其他各省也相继招募乡勇,仿照湘军营制编练部队,使勇营成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主力军。太平军、捻军失败后,部分勇营改为防军,后又改为巡防队,直至清末被编为陆军,最终代替了经制的绿营兵,成为清代后期镇压反抗和维护统治的极为重要的武装力量。
“乡勇301531”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