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教小故事:鸟窠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沈,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这首七佛通偈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够消极的不为恶,并且积极地行善,人间那里还有邪恶?社会那里不充满爱心和乐呢?也因此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教小故事:鸟窠与白居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香山九老」那些与酒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喝酒这事儿,有人喜欢独酌自饮,有人喜欢拉帮结伙,图个热闹。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今日历史】9月2日大事记,越南独立日

    1914年9月2日日军在山东登陆104年前,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自9月1日起,日军分二路开始进攻,23日占领梧州,28日攻占丹竹空军基地,从而对桂林、柳州形成夹击之势。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73年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1957年9月2日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发生61年前,1957年9月2日,美国阿肯色州州长动用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

  2. 夫子自道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3. 寒腹短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ánfùduǎnshí【解释】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例子】无【相关】百度“寒腹短识”

  4. 骇人视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àirénshìtīng【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出处】《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例子】唯府兵之设,敛千岁已散之民而系之兵,庶几得三代遗意,能不骇人视听以就其事,而效见于后世。宋·安焘等《〈周书〉序》【相关】百度“骇人视听”

  5. 学识渊博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uéshíyuānbó【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出处】无【例子】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相关】百度“学识渊博”

  6. 【类别】的意思是什么?【类别】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类别lèibié1.不同的种类。

  7. 西汉名将霍去病突然去世,并非瘟疫染病,真正原因司马迁不敢写

    说起西汉的战神,可能大家都会想到霍去病。有人推测霍去病是染上瘟疫去世的,还有人认为他选择功成隐退,以至于后来无人知道他的踪迹。若是霍去病染上,那必然是只有死路一条。卫氏和霍去病的关系自然就越来越差了,但霍去病很注重情感。看着和亲人日渐疏离,对霍去病来说是很大的打击。这一生就是为什么当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并没有怪罪任何一个人,很有可能他是知道其中的缘由的。

  8. 龙泉宝剑 | 宋朝的这件神器,竟可以在千米外精准狙 ... 敌人首领?

    龙泉旅游随时随地了解龙泉旅游那些事儿一提到宋朝,大家总冠以「”弱宋”的称呼。有意思的是,人们口中这个羸弱朝代居然延续了319年,仅次于夏商周和汉朝。如果真的弱,为什么没让北方虎狼之国一口吞下呢?弱不弱其实还要看怎么比,单看老被少数民族欺负这事,确实窝囊。大家想一下,那会可是北方最群星闪耀之时,猛将牛人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窝阔台、忽必烈、阿骨打、金兀术等哪一个都不是抢一把就满足的爷。宋朝能够

  9. 蕙心兰质造句_蕙心兰质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蕙心兰质huìxīnlánzhì蕙心兰质的意思和解释: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蕙心兰质的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蕙心兰质的例子蕙心兰质造句你对我细数着她的温婉,她的随和,她的兰心蕙质…Itislikethemanybeautifulearthlylife,withitsownmassLanLohheart,insomeoneelse’slife,hasleftthemostbeautifulfragrance,leavingmanypeopleva

  10. 梦见别人怀孕

    梦见别人怀孕以下是梦见别人怀孕的周公解梦大全: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一:周公解梦详细说关于梦见自我怀孕,梦见别人怀孕,梦见兄弟姐妹怀孕的梦境预兆各是什么意思:1、梦见自我怀孕:梦见自我怀孕有多种解释,可根据梦见的状态分析。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二:"女性梦见别人怀孕,预示著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