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重要。三世因果所传达的是真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佛教劝善的语言,说教之词,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生命轮转的观念,我们的神识不会随着肉体的消灭而消亡。如果一个人接收了断灭见,人死灯灭,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那他就很难接受三世因果的法则。实际上生命是流转轮回的,人死之后,神识(阿赖耶识)离开身体,它又要找寻一种生命的载体,在六道中轮回。投到哪一道里去,是根据业力来决定的,重者先牵。所以一个人前世所作所为,如果是善业多,就投生到三善道,福报就比较大一点,享受人天福报。如果前世的恶因多, ... 盗淫妄五毒俱全,那恶业牵引,就到三恶道。如果造作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那就直接下阿鼻地狱。一般人的心是波动的,他即便行善,善里又有恶,所以是善恶交杂。善恶交杂,善多恶少,那他享受的福报就不是纯一的乐报,乐报里又夹杂着苦果。因此因果关系绝大多数是错综复杂的。有的人可能很有钱,甚至很有地位,但是身体不好,甚至寿命短暂。有的人可能很贫贱,经济很潦倒,但是可能身体比较健康,活得很开心、长寿,但是确实很贫穷。还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作官、经商都很顺利,得到上级的宠爱、重视,但是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顺。所有这些,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就是我们命运的状况。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力量,都是来自于自己作为造业主体因得果报的自然报应。随着他前世所作所为,今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业因果报的对应关系是不差一毫的。但是我们看不清楚。因为我们的眼光只能看到这一期的生命,对于过去世、未来世这么长时间的业因果报我们不了解,所以常常不相信,常常觉得是空洞的劝善之言。不仅因果丝毫不爽,而且种小果大。这就好像你春天播种一粒粟米,秋天收获的是几万颗粟米。同样,我们在造作善恶业的时候,举心动念做的事情好像很微小,但是下一辈子得到灾殃或者福报的报应却很大。所以佛一直叮嘱我们要善护其念,要谨慎自己的行为。这就是造化自然之理,是法尔自然的。没有人去操纵、去主宰、去运作,它自然而然就会显现业因果报相对应的法则。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史上8大低调名将,低调得知晓他们的名字只有少数人

    >>这些人的名气,除了自身的不俗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就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现在盘点在历史上八位低调的名将,有人战绩不逊于白起和岳飞。于是就饮毒酒而死,年仅33岁。仅率麾下200骑奔袭,破其前锋,旋引还,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旋于考城大败魏将元晖业2万人。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2. 五毒俱全是什么意思?

    【拼音】wǔdújùquán【解释】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五毒俱全”

  3. 看到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渊不悲痛反而冷冷说10个字?原因不简单

    然而在这些赞赏之外,还有一些不谐之音,那就是...发动的那次血腥暴力的玄武门之变。而在玄武门之变中,...屠兄...弟,还架空了父亲李渊的势力。这使得父子关系一度紧张,甚至感情都快破裂,因此...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件事被后世人诟病。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面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孙子被...之后,他非但没有悲痛反而冷冷地说了10个字,正是因为这10个字,才将这场政变可能引发最大影响给压了下来,争取将影响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4. 人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 ...

    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很善于知道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有一个例外:他们是否是个...。但人们并不太善于判断自己是否粗鲁。但是,孙和她的研究生顾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西米娜·瓦齐尔,想调查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理解程度,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的发现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和九年的工作。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之间的微弱一致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是否是个...持防御态度,而宁愿否认这一点。

  5. 梦见火车站

    周公解梦梦见火车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车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周桓王为什么要打郑国 二. 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

    想着削弱郑庄公,居然因为郑庄公上朝,一下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更令人惊讶的是周平王提出这一方案后朝臣非但没有一个阻止的,反而都全力促成此事。 显然周平王和群臣们早已达成了一致,周郑交质是之前就安排好了的。 郑庄公上朝前后并没有其他可以影响周平王决定的事情发生,那么对于...

  7. 放下屠刀

    某日的清晨,戴火狗在自己的门口,照例把猪肉和屠刀等装上推车,准备送到市场自己的肉摊上出卖。戴火狗摸摸头,接着赶到市场,把猪肉和屠刀等放在屠案上,继续营业。戴火狗举起屠刀,用力猛砍。戴火狗一看,知道自己闯下大祸,把屠刀向案上一放,上前来抢救,不料急忙中被屠案绊了一脚,屠案也被绊的前后摆动,那把砍猪脚,猪头,人头的刀,滑下来正好砍在戴火狗的头上!

  8. 情话绵绵短信,只愿此生我们的爱平平淡淡,携手相伴一生。

    7不管生活是闯荡还是流浪,我都会把你放在我心上,让深情天天冲击着我的心脏,让脉搏跳动着所有怀想,让信息传送著永远爱你的希望8不求我们的爱有多么轰轰烈烈,不求我们的爱有多么缠绵悱恻,不求我们的爱还有来世三生,只愿此生我们的爱平平淡淡,携手相伴一生9每块石头,都有一座高山;每朵云彩,都有一片天空;每声问候,都有一份关爱;流逝的每分每秒,都凝聚着我对你无限的眷恋。

  9. 顿首再拜是什么意思?

    【拼音】dùnshǒuzàibài【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例子】【相关】百度“顿首再拜”

  10. 战场环境稍纵即逝,春秋战国三晋内斗错失灭秦良机

    一部春秋史,半部说秦晋。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晋两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占有很大的比例,虽然魏赵韩灭晋以后,却仍然没有改变秦国与三晋交恶的状况。一方面,说明秦国自始至终把向东发展作为建国方针;另一方面,也说明自晋国到三晋都感到来自西秦的潜在威胁。在这之前,秦国的实力一直处于落后地步,即使晋国灭亡,三晋的实力也比秦国要强。但这时候,在魏国内部,包括三晋之间却突然生出许多事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