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南天中华:越南华夷观如何影响越南版图

导语:华夷观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观的重要内容,华指的是华夏,夷指的是中华周边的民族,其本质在于强调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区别,也是支撑起传统中国藩属朝贡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华夷观中,中央朝廷以天朝大国自居,处于文明的中心,而周边其他民族是游离于文明之外的夷狄。越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称「 ”南天小中华”,在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发展出了一套华夷观,既与中国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特点。 越南 1.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华夷观源自中国的传统思想,越南在建立自己的华夷观体系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解释与中国关系。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虽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很多时候仍然被视为夷狄,比如1831年越南时臣李文馥中国时,其在福州的接待所被称为「 ”越夷会馆”。但在越南人的观念中,始终认为自己也是具有华夏身份的,并以自己为中心建构起一套华夷观体系。 华夷观 一是强调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大越史记全书》中记载了一个越南的民族起源传说,在这个传说故事里,越南是中国圣人炎帝神农氏的后代,神农氏三世孙帝明南巡至岭南时,生下了泾阳王,深受父亲喜欢,帝明想让泾阳王继承自己的国家,但泾阳王坚持要其兄长帝宜继位,于是帝明立帝宜为嗣治北方,泾阳王治南方。泾阳王后来生下了雒龙君,雒龙君又和帝宜的孙女「 ”妪姬”生下一百颗蛋,一百颗蛋化为一百人,其中五十人统治陆地,五十人统治水域,于是雒龙君就成了百越之祖。在这个故事中,越南塑造的祖先是与中国同源的,同为炎黄子孙,是中华文化的共同继承者。因此,自己当然是为华夷观体系中的「 ”华”。 二是强调与中国的独立关系。上面讲的越南民族起源传说,在文化上强调与中国同源,而在政权上强调自身独立。帝宜和泾阳王是兄弟,双方各治一方,而帝明本来是想让泾阳王继承自己的国家,泾阳王拒绝了父亲的请求,自己甘愿到南方。在这故事中,越南认为自己更具正统性,中国是僭越。在他们看来,中华可以分为两部分,中国是北边的中华,越南是南边的中华,双方分地而治久已。越南借用中国的「 ”南北朝”来描述中越关系,中国是北朝,越南是南朝,双方是对立平等的。在越南的重要文献《平吴大浩》中说「 ”我国与汉、唐、宋、元各帝一方”,虽然越南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郡县,但其始终强调自身政权的独立性。 大瞿越建立者丁部领 越南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在文化上强调与中国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政权上始终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因为在华夷体系中,是否接受中华文化是区分华与夷的关键,越南通过强调自己的中华文化继承属性,获得优越感。而在政权上,越南长期是中国的郡县,脱离中国的统治,各个朝代也曾多次试图重建在越南的统治,因此越南在强调文化上与中国联系的同时,在政权上强调自己的独立性。 2.越南如何对待蛮夷 对比周边民族,越南具有极强的优越感,而将中南半岛上的其他民族视为夷狄。经过历史的长期发展,越南的华夷观逐渐发展成统御四夷的想法。 阮朝都城顺化 越南阮朝的一篇征讨檄文里「 ”我朝受中华眷命,奄有孔孟,薄海内外,尔等化外蛮夷素不服中华王道教化,今蕞尔蛮夷,犹梗王化屡犯天威,帝将亲帅六师巡于尔等南蛮之地,占城、真腊、暹罗、诸蛮酋届时需各奉方物出迎,如有逆酋执迷 ... 不朝者,我大越天兵将伐之”。这篇檄文的大概意思就是越南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衣钵,而你们这些地方都是蛮夷之地,不受教化,占城、真腊、暹罗、诸蛮必须向越南提供贡品,否则就派兵征伐你们。 越南领土扩张图 越南要求这些藩属国定期朝贡,对越南入贡并表示恭顺的藩属国成为越南名义上的臣子。对于拒绝入贡的藩邦,越南直接采取 ... 讨伐的方式将其消灭。此后,越南会通过派公主和亲、设立羁縻府州、改土归流等方式将一部分藩属国变为自己的固有版图。 最典型的为占婆,占婆最初与越南维持着藩属关系,虽定期朝贡,但仍然保持者独立地位,期间也曾多次入侵越南边境。1449年,占婆新国王派遣使臣来越南入贡,被越南拒绝入境,因为占婆新国王是篡位自立的,不符合儒家礼制,这便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对篡逆的藩属国屡屡拒绝册封。这一时期,越南是以藩属关系处理与占婆的关系的。 占婆寺 1470年,越南发动了对占婆的战争,理由是「 ”为人凶暴、慢神虐民、不修职贡、 ... 朝使、侵扰边堪”,具有明显的华夷观思想。越南攻占占城都城后,将大部分领土变为越南版图的一部分,剩余领土设立羁縻府州加以挟制,占城彻底失去了对抗越南的实力。到1832年,越南阮朝明命帝实行中央集权政策,下令改土归流,占婆彻底灭亡。 李公蕴 越南的华夷观思想始终伴着其领土扩张过程。 3.蓑翁说 越南的华夷观是支撑其对外扩张的重要理论基础。阮朝建立后,越南的领土扩张达到顶峰。之后随着法国殖民越南,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儒家思想影响衰退,伴随儒家思想发展的华夷观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华夷观的某些意识仍然存在于越南此后的具体实践中。在越南官方出版的的历史书中,格外强调越南与中国封建势力政权作斗争的历史,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使得越南大国意识又起。1975年越南战争胜利后便入侵柬埔寨扶植韩桑林政权,并积极试图重建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则是其中的主体和领袖,让人怀疑是不是就是古代的华夷观在作怪。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越南)黎文休:《大越史记》 2.邓诗钰:《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演变与由来》 3.孙建党:《「 ”华夷”观念在越南的影响与阮朝对周边国家的亚宗藩关系》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南天中华:越南华夷观如何影响越南版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苏联解体后,与苏联交好的越南为何没「 ”改旗易帜”?应感谢我国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很多...体制的国家,因为受到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国家体制纷纷发生变化。再加上西方内部不断瓦解,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全部改旗易帜。在苏东剧变后,越南与苏联关系一直很好,而且一直得到苏联很多援助与支持。那么苏东剧变后,越南为何没有发生变化,而能保住其国家体制呢?波动越南作为苏联在东南亚的一个友好而重要国家,曾是苏联在亚洲的「”一枚棋子”,越南得到苏联援助很多,无论体

  2. 1917年,那个枪口对外的英雄死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作者:最爱君1895年10月21日,膏药旗插上了台南城头。随着台南的陷落,日本人终于把他们觊觎已久的肥肉——台湾省,给吞下肚。然而,这个吞咽的过程,却让日本人非常不爽。

  3. 越战老照片,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越南战争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

  4. 为何说越南北部是古代中国丢失的唯一一块核心疆域?

    由于古代农耕民族的特性,以及近代以来所受的国耻,中国人对于「”土地”是非常看重的,版图的大小往往被作为评判国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正所谓「”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经过数千年的你来我往,中国最终形成了现代的版图。那么,现代的中国版图是大是小呢?其实,某种程度来说,现代的中国版图是历史上最大的,有人可能就困惑了?怎么可能,历史课本都讲得清清楚楚了,清朝鼎盛时期面积有1300万平方公里啊

  5. 曾令大唐分疆裂土,元军节节败退的占婆,如何作掉自己1600年国祚

    由此象林县作为今越南的领土率先脱离中国独立,建立了以占族人为主的国家,中国称之为林邑国。然而随着其国力的增加,难免和周围国家发生摩擦。在这个背景下,1831年阮朝明命帝下令改土归流,即把越南境内所有的土地都归为国家所有,废除了此前给予占婆国自治地位的领土顺城镇,占婆国彻底亡国。只是从其崛起到灭亡的过程中,倔强的占婆人最终是亲手给自己挖了一条亡国路,存在了1600多年的独特文明便宜给越南。

  6. 越南有种人,被越南人民崇拜,个个都曾死磕中国,靠抗击中国得名

    之所以将越南再次纳入中国版图。这一年,朱棣派遣都督黄中护送陈添平归国即位。朱棣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决定攻打胡朝。于是,他命令谋臣兼好友阮廌起草《平吴大诰》,目的是宣布黎利复国有功,理应成为越南的新的统治者。黎利也因复国有功,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明朝统治,而被越南人民尊为民族英雄。不仅如此,在黎利之前还有陈国峻、李常杰、征侧、征贰等人,也被越南人民尊为民族英雄,都因他们曾死磕中国。

  7. 美国人无法理解:东方民族被西方殖民统治一百年后爆发的战斗力

    已经结束40多年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卷入的最具有争议的战争,美国为什么要卷入遥远东南亚丛林中的一场战争?如果摆脱政治上的束缚,美军是否能赢得这场战争呢?

  8. 越南教科书上的历史,是如何描述中国的?看完让人感觉学了假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悠久的灿烂历史,期间内也经历过很多朝代,我们经历过汉唐盛世,但也经历过...的清朝,曾经的全球第一文明不复存在,国土也丢失大半,以至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才重新站起来了。但你知道越南教科书上的历史是怎么描述中国的?看了之后让人感觉学了假历史。我们继续往下看。

  9. 越南人和中国古代的越人有关系吗?

    越南人和赵佗的南越国是否有关系?今天越南人是不是南越国的后人?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在古代的时候,把所有的南方不属于我们的土地都叫做越地,当地的人都叫做越人。

  10. 占城国的兴起:趁着老虎打盹咬块肉就跑 ​| 中越情仇史03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是: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我国领土。对于中国而言,越南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渊源。如果说:越南北部的历史绕不开中国。那其南部的历史

随机推荐

  1. 唐朝大诗人的文才是怎样得来的?

    唐朝大诗人的文才是怎样得来的?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意境。  刘禹锡,字梦得,曾任监察御史;白居易,字乐天,曾任刑部尚书,二人同年,且都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们常以诗歌对答互相鼓励,二人均辑录《刘白唱和集》,人们将他们并称为“刘白”。  二人有许多相近的经历,...

  2. 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 他有没有卖过卖国

    李鸿章不是投降派卖国贼,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是清朝的替罪羊,是慈禧太后的背锅侠。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有没有卖过国?为了大局,适当的妥协和退让是必须的,但是李鸿章确是坚持不懈的妥协退让,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在所不惜以求苟安。李鸿章对北洋水师舰队提出“保船避战”的政策,结果就是全军覆灭。据记载,俄方先后三次给李鸿章、李经方父子支付款项,其中一笔是俄国专使吴克托穆亲王到北京交给李鸿章的。

  3. 梦见亲人吐血是什么意思 相信自己感觉更重要

    其实相信自己的感觉更重要哦!不同的人梦见亲人吐血出行的人梦见亲人吐血,建议顺利出行,途中身体不适,宜小心保养。怀孕的人梦见亲人吐血,预示生男顺利,南方勿往。本命年的人梦见亲人吐血,意味着夫妻感情不睦,将近分离,必须有信心重新再来。旅游者梦见亲人吐血,这次的旅行,会有意外的收获,会是比较顺利的旅程。

  4. ... 是怎么回事 9.30 ... 始末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是怎么回事9.30...始末”的详细内容!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9.30...事件,这场因印尼和西方国家的阴谋而导致的悲剧,看清楚这些洋鬼子都有着怎样的嘴脸。他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以及支持者进行了大肆镇压,印尼军方在这场镇压中随意屠...印尼...,据估算有数十万无辜华人因此丧命。

  5. 别致复古婚礼 明亮田园风的红色复古婚礼

    当今时尚又呈现复古风,再加上小碎花和户外的绿树落叶又给人清新的田园风。就这样,一场复古搭配田园,喜庆的个性婚礼完美呈现。下面是别致复古婚礼介绍,来看看吧!

  6. 伐罪吊人是什么意思?

    【拼音】fázuìdiàorén【解释】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例子】无【相关】百度“伐罪吊人”

  7. 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有哪些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钱镠?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是吴越王钱镠于公元907年所建。吴越国以杭州为国都,历三代五王,一共存在了72年。在历史上,两浙百姓都习惯称呼吴越王钱镠为海龙王、不睡龙。  作为吴越的开国皇帝,钱镠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又神奇的事。比如,年轻时候的钱镠很喜欢和临安县录事...

  8. 【今日人物】6月15日,谢觉哉、蒋筑英,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卒]48年前,1971年6月15日:data-filtered="filtered"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在北京病逝。[卒]37年前,1982年6月15日:data-filtered="filtered"蒋筑英由于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去世。[生]89年前,1930年6月15日:data-filtered="filtered"平山郁夫出生于日本广岛县。平山郁夫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1975年起频繁访华和举办个人画展。被授予“中日友好使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在中日民间,平山郁夫被誉为“当代唐玄奘

  9. 泄密与法律:托马斯·德雷克的故事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从2011年7月/8月出版的杂志的版本中更新的,以反映托马斯·德雷克6月9日的认罪协议和7月15日的判决。从这篇文章中[×]关闭泄密者,这些泄密者根据《间谍法》被...,其中包括丹尼尔·埃尔斯伯格,1975年对他的审判以撤销指控结束。(HultonArchive/GettyImages)今年5月,在华盛顿特区,托马斯·A·德雷克说:“我不会沉默地生活。”。他被指控保留国防情报。(

  10. 关于改革:张居正与海瑞水火不容

    万历首辅张居正对海瑞的看法亦大抵如此。然而张居正甚至对海瑞“镇雅俗,励颓风”的作用也视而不见,当国十数年,“惮瑞峭直,卒不召”。对于海瑞的症结,张居正看得很清楚。张居正和海瑞所处的年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就改善民生、振作国威而言,张居正和海瑞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身上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上下求索”、“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