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安南国是远古交趾地区。唐虞时代称南交,秦设象郡。汉初,南越王赵陀占据这个地区,武帝平南越设置交、九真、日南三郡,设刺史。任延、锡光做郡守时,教民耕种,制冠履,渐立学校。后徵侧、徵贰反叛,马援平定了叛乱,立铜柱为界。建安时期,吴国分立广州。唐初,改安南郡都尉府,属岭南管辖。“五代时,始为士人曲承美窃据。宋初,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三传为大臣黎桓所篡。黎氏也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元时,屡破其国。”①> >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派汉阳知府易济招抚陈日,日遣少中大夫同时敏,正大夫段悌、黎安世等,奉表来朝贡方物。第二年六月,使臣到达京师,朱元璋非常高兴,赐宴,让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籍牛谅前往册封陈日为安南国王,赐驼纽涂金银印,下诏书说:“咨尔安南国王陈日,惟乃祖父,守境南陲,称藩中国,克恭臣职,以永世封。朕荷天地之灵,肃清华夏,驰书往报。卿即奉表称臣,专使来贺,法前人之训,安遐壤之民。眷兹勤诚,深可嘉尚。是用遣使赍印,乃封尔为安南国王。于戏!视广同仁,思效哲王之盛典;爵超五等,俾承奕业之遗芳。益茂会猷,永为藩辅,钦哉!”②还赐陈日《大统历》、织金纹绮纱罗四十匹,同时敏以下尽予赏赐。日死后,其侄日嗣位。日遣上大夫阮兼、中大夫莫季龙、下大夫黎元普等谢恩,贡方物,朱元璋嘉许,并加赐莫季龙等。后日又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叔明畏罪,贡象及方物,被朱元璋得知其实,下诏退回贡物而不受。叔明自称年老,请求让其弟陈(tuān)摄政,得到应允。陈遣使谢,请贡期。诏三年一贡,使者勿过三至四人,贡物无厚。洪武十年(1378),陈侵犯占城,大败阵亡。其弟陈炜,遣使告哀,朱元璋遣中官陈能前往吊祭,当时安南自以为强盛,想吞灭占城,反而招致丧败。洪武二十一年(1389),朱元璋命礼部尚书邢文伟,带着敕命及钞币前往赏赐。陈炜遣使答谢,进贡大象。当时,国相黎季(máo)独擅权柄,废其主陈炜,立叔明之子陈日主持军国大政,仍用陈炜的名义进贡。明廷不知其情,收了贡物。过了几年,才发觉安南国朝廷政变,陈炜已死,于是命令广西守臣拒绝安南使节入境。黎季大惧,于洪武二十七年(1395),派使臣从广东入贡,朱元璋大怒,派官员谴责使臣,并退回他们的贡物。黎季更加害怕,明年(1396)再派使臣诡辞解脱苦求入贡。朱元璋虽然憎恶黎季弑逆之罪恶,但又不想劳师远征,便接受了黎氏朝廷的入贡。洪武二十八年(1396)黎季嫠讣告其主陈叔明去世。朱元璋认为陈叔明原是篡弑贼臣,遣使往吊,等于奖励叛乱,于是不遣使节吊祭,并传檄安南国使者告以天朝不吊之因。> >   建文元年(1399),黎季杀死陈日,立其子陈为王,既而,又杀陈,立其弟陈(hài)为王,陈年幼,方在襁褓之中,再被杀害。于是他大杀陈氏宗族而自立,变更姓名为胡一元,给他的儿子黎苍起名叫胡(dī),自称自己的血统出自古帝舜的后代胡公之后,僭国号大虞,年号元圣,不久自称太上皇,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胡,明廷对此毫不知情。不久,安南故臣裴伯耆告急,请讨黎季,愿为前驱效死。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安南国遣正旦使者至,成祖命礼部尚书带安南国故王陈天平(当年八月由老挝军民宣慰使安南王孙陈天平来朝)见安南正旦使,使者见陈天平为故王孙,皆下拜。> >   永乐三年(1405)六月,敕命行人聂聪送陈天平归国。征南副将军黄中、吕毅、大理寺卿薛(yán)将兵五千护行。永乐四年(1406)三月,陈天平等度隘留、鸡陵二关,将至芹站,山路险峻,林木蒙密,军行不成列,会雨潦,安南胡所布伏兵突发,杀陈天平、薛,聂聪遇害。黄中等急整兵击之,桥断不得前,中等引兵还。奏闻,永乐帝大怒,以胡欺君罪名遣成国公朱能率二十五将军,以两京畿、荆、湖、闽、浙、广西兵出凭祥讨逆。永乐五年(1407)九月,生擒黎季、黎苍等至京,安南平。诏以黎季及其子黎苍下狱,赦其子黎澄及其孙黎芮等。后黎季及其子黎苍出狱,谪戍广西。黎苍及黎澄以善兵器,赦用之。> >   永乐六年(1408)八月,交趾简定反。简定是陈氏故臣,不肯事黎氏,曾随官军下安南为别将,颇有功。后知成祖不想复陈氏政权,就自己逃走,纠集旧部,自称日南王,改元兴庆,始扰边,而陈季扩、邓景隆尤为猖獗。永乐帝遂命黔国公沐晟发云南、贵州、四川兵数万往征,命兵部尚书刘往赞军事。十二月,沐晟与简定战于生厥江,失败。简定益猖狂,攻陷许多郡县。> >   永乐七年(1409),简定自称上皇,立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季扩自称是陈氏之后,安南民不忍弃陈氏,则相率归季扩。八月,邓景异攻盘滩,守将徐政战死。英国公张辅兵至交趾,于咸子关、太平海口等处,斩首数千,溺死无算,生擒潘抵等二百余人,获船四百余艘。首领阮世美、邓景异投奔陈季扩,安南陈季扩自称为王族陈氏之后,请成祖封。张辅不允,进兵清化。当时陈季扩据地稍远,明军全力以赴,穷追简定于演州,分沐晟兵从磊江而南,都督朱荣舟抵牛鼻关,张辅自率骑至美良。简定弃马走吉利深山,明军经搜山终于擒获;同时擒其将陈希葛、阮宴等槛送京师,唯陈季扩、邓、景异逃至义安。简定至京后被处死。永乐八年(1410)、九年(1411)明军继续追击陈季扩。永乐十一年(1413)十二月,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合兵攻安南兵于爱子江。当时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等进兵顺州,陈季扩党人阮师桧屯爱子江,设象伏兵候官军。张辅侦知,告诫先驱。群象来冲,明军以矢石伤象鼻,群象奔回本阵,自相蹂践,明军乘机蜂拥而上,斩安南将阮山,生擒将军潘经等数十人,其众死伤者无算。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明军至政和县罗蒙江,两边都是悬崖侧径,英国公张辅舍骑步行,大索,射中邓景异,将其俘获;并获阮师桧于南灵州。陈季扩遁走老挝,都指挥师追赶,进占老挝三关,蛮人溃散,弃陈季扩及其妾于南磨,生擒以归。八月,交趾陈季扩被处斩。> >   永乐十三年(1415)四月,命英国公张辅镇守交趾,加陈洽兵部尚书,赞理军务。张辅下交趾,三擒其伪王,威镇西南,交趾人服从管制,安南初定。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召交趾总兵、英国公张辅还京,命半城侯李彬代镇守。张辅经营交趾前后十年,命监察御史黄宗载巡按交趾。交趾营房都覆盖茅草,多处起火焚毁,黄宗载命三司募官伐木陶瓦,半年后,营房皆覆瓦,火患遂息。中官马骐以采办名义到达交趾,拼命搜刮境内珍宝,人情骚动,明军刚刚撤走,即又同时叛乱。陆那阮真、顺州黎核、潘强与土官同知陈可论等一时并反。李彬派将军讨灭叛乱,可是反叛事件仍然制止不住。俄乐巡检黎利,四忙故知县车绵之子车三农等,也乘机作乱,自署官爵,杀将吏,焚庐舍,有杨恭、阮多者,都自称王,署其党为太师、平章。> >   潘僚,是过去安府知府番季之子,承袭父职,不能忍受马骐的暴虐,于是起兵反叛。范玉是山寺僧人,自称上天给他降下印剑,于是僭称罗平王,纪元永宁,与范善、吴中、黎行、陶承等一起,署置相国、司空、大将军,攻掠城邑。李彬东征西剿,日不暇给。朝廷认为叛贼久乱未平,加派荣昌伯陈智为左参将帮助他平叛。永乐十八年(1420)五月,敕命丰城侯李彬说:“叛寇黎利、潘僚、车三农、文历等,迄今未获,宜尽正画方略,早灭此贼。”③交趾左参政冯贵、右参政侯保讨黎利战死。侯保,河北真定人,由国子生知广城县,有善政。明设交趾郡县,择人抚治,升侯保为交州知府、迁参政。时黎利剽掠郡县,侯保率民筑堡于要害处抵抗,黎利率众攻打,侯保战死。冯贵,武陵人,举进士为给事中,旋升交参政,能抚辑流民,归附甚众。有士兵二万余人,劲勇善战,每出阵皆有功。后中官马骐疾之,尽夺其兵。及黎利反,众人强求冯贵剿捕,只予羸卒数百迎战黎利,贵力战而死。侯保为政清廉,冯贵有方略,对于他们的阵亡,大家十分痛惜,也为此后平定黎利,带来极大不利。九月,召李彬还,以荣昌伯陈智代之。> >   黎利当初在陈季扩手下当官,为金吾将军;后归正,用为清化府俄乐县巡检,郁郁不得志。等到明大军撤回,他就起来反叛,僭称平定王。他的弟弟黎石做相国,与同党段莽、范柳、范晏等放兵肆掠。明军前来讨伐,生擒范晏等,黎利逃走。过了很长时间,黎利又出据可蓝栅,行劫。方政、师等出兵剿捕,擒获其伪将军阮立等,黎利败逃至老挝。待方政等班师,黎利又暗自潜出,杀死玉局巡检。不久,黎利又出来寇掠磊江,遇明军追击,他就逃走。等到其他叛军都被消灭,黎利就潜伏得更深了。> >   当初,李彬曾上奏说:“利窜老挝,老挝请官军勿入,当尽发所部兵捕利,今久不遣,情叵测。”④成祖怀疑老挝隐藏黎利,令李彬护送老挝使臣到北京诘问,老挝于是驱逐了黎利。永乐二十一年(1423),陈智追击黎利于宁化州车来县,大败黎利,利远逃。黎利未叛时,与镇守中官山寿交情深厚,到此时寿已还朝,多次强调黎利与自己友善,互信无猜。现在我若前去招抚他一定能归顺朝廷。成祖说:“此贼狡诈,若为所绐,则其势益炽,不易制也”。⑤山寿叩头答道,如果我前去招抚,黎利不归降,我当万死。成祖答应了山寿,并派他带着皇帝敕命授黎利清化知府,慰谕甚至。“敕甫降,利已寇清化,杀都指挥陈忠。利得敕,无降意,即借抚愚守臣,佯言俟秋凉赴官,而寇掠不已。”⑥永乐二十二年(1424)秋,陈智奏报成祖说,黎利初败逃老挝,后被驱逐回到瑰县。官军进击,他的头目范仰等已率男女一千六百人归降,黎利虽求安抚,愿领所部归附,而按兵不出,不停地暗自打造兵器,必当其兵。奏至朝廷,适逢仁宗践祚,大赦天下,下诏命陈智好好地安抚黎利,不料,黎利竟犯茶龙州,打败方政军,杀死都指挥伍云。> >   宣宗宣德元年(1426)三月,总兵陈智、方政讨黎利,进至茶龙州兵败。十月,黎利弟黎善据广威州,拥众数十万,分道攻交趾。十一月,平州知府何忠怀奏潜请王师,夜步出城二百余里,为黎利所得,大喜,认为何知州名闻远近,乃置酒劝忠。“能从我,同享富贵。”何忠大骂:“贼奴!吾天朝朝臣,岂食汝犬彘食!”⑦夺杯掷黎,流血盈面,遂遇害。事闻于朝廷,宣宗深为悼惜,敕旌其门,赐谥忠节。宣德二年(1427)二月,黎利攻交趾城,总兵王通猝击之,大败黎利军,斩其司空丁礼、司徒黎豸以下万余人,利惶恐,不能军。诸军请乘胜急击,通,给黎利以喘息之机,不久,势复张。四月,黎利攻昌江。七月,黎利猛攻隘留关,镇远侯顾兴祖拥兵南宁不动,隘留城陷,朝廷逮兴祖下狱。九月,安远侯柳升等率师至交趾隘留关,黎利等乞罢兵息民,立陈氏后主其地,不许。升与黎战败绩,七万人皆没。王通知升败,决意与和。工部尚书黄福被俘,黎利等皆下马罗拜说:“我父母也,公向不北归,我曹不至此。”⑧说罢都哭泣,黄福劝他们归顺朝廷。黎利等终不忍加害。他们的渠长送给黄福干粮,赠金币出境,到龙州,黄福把黎利所赠之物悉归之官。十月,王通与黎利立坛为盟,退师,遣指挥阚忠与黎利所遣之人,奉表及物至朝廷。宣宗敕王通等即日班师。内外镇守、三司、卫、所、府、州、县文武吏士,携家来归。> >   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安南国王黎灏侵占城。先是,黎利死,子黎麟立。麟死,子黎立,为庶兄琮所杀而自立。琮侵老挝,败,黎寿域等杀琮而立弟灏为安南国王。中官钱能镇云南,复私与灏通,与之结为金兰,奸宄行于边境,危及云南,巡抚王恕发其奸,乱乃免。> >   先是,安南人入贡,多携私物,路经凭祥、龙州,转运人不足,于是产生仇怨。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冬,黎灏派兵八百余人,越过云南蒙自界,声言捕盗,擅自结营筑室居住。边疆守臣力止,始退。黎灏攻破占城后,更加野心勃勃,亲自督兵九万人,开三条山路,攻破哀牢,侵犯老挝,大打出手,杀死刀板雅、兰、掌父子三人,刀板的小儿子怕雅赛逃避到八百处才得以身免。灏再次积粮练兵,在车里地方颁发假敕命,集中兵力合攻八百,将士横尸于野数千人,都说是被雷霆所击。八百就阻挡住他的归路,突袭杀死一万多人,黎灏才开始收兵回去。宪宗皇帝下廷议,让广西布政司传檄令黎灏敛兵,云南、两广守臣严守边疆。不久,黎灏上书说没有侵犯老挝,同时也不知八百的疆宇应从哪儿到哪儿,言词极其傲慢狂诞。孝宗践祚,命侍读刘戬诏谕其国。安南使臣来贡,因朝廷大丧未毕,免引奏。弘治三年(1490),占城王古来依明朝力量得以回国,对安南的入侵仍心怀恐惧。兵部尚书马文升,召安南使臣说:“归谕尔主,各保疆土享太平。不然,朝廷一旦赫然震怒,天兵压境,如永乐朝事,尔主得无悔乎。”⑨> >   世宗嘉靖元年(1522),莫登庸立黎广,僭号统元,追谥黎明为襄翼帝。嘉靖六年(1527),莫登庸鸩杀黎广,并其母而身立。时黎尚据清华、义安、顺化、广南四道,其旧臣不服莫登庸者,分据险阻,为之声援。后莫登庸率兵击黎,占清华。黎败走老挝。嘉靖九年(1530)九月,黎愤悒死,众立子宁,号曰“世孙”,有兵三千。莫登庸阴结土帅郭辽鹤,使袭宁,大败之,擒宁妃淑宝沉于江,宁与郑绥,子惟走老挝,聚兵八千人,保漆马江。莫登庸以其子方瀛为大王,改国号大正。嘉靖十六年(1537)朝廷议讨安南。二月,钦州知州林希元,上书陈奏讨安南策,广东廉州知府张岳上书言:“自古夷狄,惟猾夏则诛,逆命则诛,未闻以不通贡劳问罪之师也。今用兵之声先已传布,诚恐往勘之使,生事乐祸,迎合附会,谋动干戈。”⑩他力陈目前不可动兵者六事。四月,兵部议讨安南,兵部侍郎潘珍上谏说:“陈、莫登庸皆弑逆之贼,黎宁与其父,不请封入贡亦二十年,揆大义,皆所当讨,何独徇宁请为出师耶?且其地不足郡县,叛服无与中国。今北敌日蕃,联帐万里,烽警频闻,顾释门庭之防,劳师袭远,非计之得。宜遣大臣有文武才者,声言进讨,赦其胁从,且令黎宁合剿,使一国之人,借我天声,壮彼士气,可坐收其功也。”户部侍郎唐胄认为:“帝王之于荒服,以不治治之。自安南内难,两广遂少边警,不必疲中国以为黎氏复仇。”无奈世宗南伐之意甚锐,不可挠。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命咸宁侯仇鸾为征彝副将军,兵部尚书毛伯温参军务,讨安南。嘉靖二十年(1541),以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最初,毛伯温上疏说,莫登庸畏威,而黎宁称黎氏后,谱系不详,不能作证,请求收纳莫登庸,削去故爵,量授新职,使其安抚安南。廷议,同意毛伯温主张,乃降安南王莫登庸为安南都统司,子孙世及,别给印章。六月,毛伯温班师。> >   神宗二十四年(1596)四月,黎维潭来降。先是,毛伯温班师,莫登庸死,授其孙莫福海居南海上,朝廷亦置不问。后来莫福海子又势大,最后逐黎氏出其国。万历九年(1581)之子莫茂洽来贡。因为莫被部下黎伯骊所逐,死于海阳,至是,茂洽始得袭位。黎氏自宁死,其旧臣郑简立宁子宠于西部。简是郑惟僚之子,简等共立黎晖四世孙黎维邦为主。维邦死,次子维潭立。诏以维潭为都统使,安南复定。安南国中设十二道,道不过中国一县。自黎氏以来,虽奉贡称蕃,然在其国中称帝,死后加谥称宗。黎被杀,有人说是郑维铲所为。郑氏势大,亡黎氏复黎氏都是郑氏所为。维潭死,子维新嗣,维新死,子维祺立,均对明纳贡。> >   注释> >   ①②《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 >   ③《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   ④⑤⑥《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 >   ⑦⑧《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   ⑨《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 >   ⑩《明通鉴》卷五七,世宗嘉靖十六年。> >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安南叛服》。

明代安南叛服是怎么回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10.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随机推荐

  1. 古代公务员上班若迟到后果很严重 甚至被活活打死

    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

  2. 祝福语_对教师60大寿祝福语

    老师六十大寿,我们应该为他高兴,为他庆祝,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教师60大寿祝福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对教师60大寿祝福语(一)尊敬的郭老师、胡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好友,各位同学:春秋迭易,岁月轮回,当20xx年的夏天迈著轻盈的脚步向我们款款走来的时候,我们欢聚在xxxxx大酒店,为我们的班主任xxx老师共祝60大寿。对教师60大寿祝福语(二)瑞雪、红日、苍松、喜气、笑语、欢声……

  3. 梦见耳环太重使耳朵发痛

    周公解梦梦见耳环太重使耳朵发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耳环太重使耳朵发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修补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修补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修补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绿豆汤是消暑神器,但你喝对了吗?

    绿豆汤,不仅解渴、清热下火,而且绿豆本身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酚类、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所以还有利尿、平稳血压的功用。所以,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粥,美味又健康。

  6. 寒食节的由来

      传说周朝的时候,阴历十月初一就是腊祭日,这一天,周王要举办隆重的祭奠活动。周王要祭奠,祭品就要提前准备,那这些祭品从哪儿来?自然是搜刮黎民而来。每年九月初一,周王便下诏让诸侯筹划祭品,九月初十之前务必送到镐京。正因为有了周王这道诏令,各诸侯国的官吏们才借机敛财,大举...

  7. 梦见下雨路很难走

    周公解梦梦见下雨路很难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下雨路很难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临川逝世

    汤显祖,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宰相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败,于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汤显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同时期,所以也被现代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的作品代表着一种典型的东方戏剧风格。

  9. 唯美说说控 经典图片说说大全 等待。是美好的-感人的情话

    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当彼此分离的那一刻,谁又曾回头望去。总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微微的惶恐。生活就是做出选择。人生就像杯中酒,会喝的人是享受,不会喝的人是受罪,喝的人不同,各种滋味亦不同。不论跟他们的关系,是爱或恨。是美好的,但却不一定会是值得的。有的人会说,我愿意不求结果的等待。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呢?有人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人保留着孩子的脑筋。借口靠近,借口拒绝,借口离开。

  10. 濮英生平简介 濮英后人

    濮英别名濮真,字子雄,生于庐州,是明朝初年将领。濮英征战四方,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1387年,他被元军俘虏后破腹...。濮英>濮英生平简介>濮英(?>初为百夫长,升至西安卫指挥。洪武二十年,随冯胜北征,回师时率军殿后,中元军埋伏,力战不能突围,被俘后剖腹...,追赠金山侯。>洪武二十一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濮玙为西凉侯。洪武二十三年,加封三代为爵。>濮英后人>子:濮玙,封西凉侯,坐蓝玉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