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德战争中美国为什么不援助德国?不是因为正义,国家利益是根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苏联军民经过顽强奋战,终于赢得了战争胜利,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转折点。大多数人认为德军输在了对手广袤的战略纵深和冬季的严寒,但很少有人关注到盟国的支援,是苏联赢得战争的关键。 战争伊始,德军很快吞噬了苏联大片领土。在随后的半年战争中,近300万苏军阵亡,20000多辆坦克被击毁,战机损失17900架,原本550万的常备军,基本消耗殆尽。也就是说,单靠苏联自己很难再有作为,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外援。 「 ”北极熊”的示好,遭到西方社会的拒绝。 早在纳粹德国横扫欧洲,准备入侵波兰时,「 ”北极熊”并没有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他们刚刚脱离一战的煎熬,又忙于复杂的国内斗争,再加上百年不遇的经济大萧条。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 ... 实力很难与德国抗衡。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同在欧洲的英法等国,频频伸出「 ”橄榄枝”,试图结为同盟,抱团取暖。然而,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和矛盾,以及西方社会的「 ”祸水东引”政策,让双方的谈判成为了「 ”各怀鬼胎”的闹剧。 但希特勒抓住这机会,迅速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即打破了他们的联盟,挑拨他们之间的矛盾;又避免了两线作战,专心入侵波兰。这种「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做法,最终导致法国投降,英国疲于应付天上的德机,苦苦支撑。 老奸巨猾的丘吉尔一面求援于同宗同族的美国,一面不断向苏联传递假情报,挑唆「 ”北极熊”进攻德军。这种把戏自然遭到斯大林的嗤之以鼻,但对德国的威胁也不得不防,于是进攻芬兰等国,建立了一条东方战线,防范可能的入侵。 罗斯福的再平衡战略。 深谋远虑的罗斯福敏锐的感到欧洲的战事,将触碰到本国的长远利益。纳粹德国的嚣张跋扈和不得人心,已经打乱了欧洲的秩序和平衡,唯有「 ”以暴制暴”才能解决。但是,国内的孤立主义让他举步维艰,只是通过「 ”租借法案”提供军援。 然而,只是军援英国显然不能遏制德国的势头。所以,英美两国同时将希望寄托于「 ”北极熊”的参战。斯大林对希特勒这么快撕毁合约发动战争,确实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致使战争爆发后,苏联遭受了重大损失。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随即声援苏联。原先一贯反苏的丘吉尔,自然出于英国自身的安危考虑,早就盼着苏德两国打起来,好让英国摆脱困境。而尚未受到威胁的美国也支持苏联,一副积极介入欧洲战事的样子,但为什么不支援德国呢? 首先,再平衡战略是谋求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其国内所谓「 ”不与任何国家缔结纠缠的同盟”的孤立主义和「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绥靖势力相当有市场,上上下下都希望借机从中渔利,发战争财。 当然,这种短期利益是罗斯福不屑一顾的,他看着更远、更大的利益。在他看来,德国称霸全球的野心一定会给美国带来威胁,遏制的办法就是扶持一个和其相当的对手,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可以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其次,德国的崛起引发了不安。上世纪2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中,美国依靠新政摆脱危机,而德国依靠强军策略在欧洲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工业生产能力方面,都跟其相媲美,这是罗斯福最不安的事情。 而苏联也只是刚刚起步搞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实力与其相距甚远。也就是说,对「 ”北极熊”的援助,一时半会儿不会构成威胁,更不会发生利益冲突,而德军在与「 ”北极熊”的拼耗中,一定会走向衰落,华盛顿可以坐享其成。 当然,东、西方的矛盾主要还是价值观的不同,并没有想「 ”取而代之”。而德国人是要灭掉除了雅利安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这可是涉及生存的大问题,这是和全世界的人们作对,自然少不了遭到美国人的反对。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要称霸全球。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也试图在欧洲获取一定话语权。然而,法国、英国这些老牌的欧洲国家自然看不上这个「 ”后起之秀”。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插手欧洲事务的建树并不大。 二战的爆发,在罗斯福看来,这可是难得的机会。通过援助可以成功对欧洲各国的经济进行控制,从而使得美国获得资本市场的霸主地位,继而称霸全世界。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影响,主导和掌握欧洲经济的命脉,这才是援助背后的根本原因。 当然,美方的援助,「 ”北极熊”不但获得了胜利,而且迅速崛起。 此时苏联可谓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主要的工业与农业产区相继沦陷。截止到41年底,多达71%的铁、58%的钢以及63%的煤,伴随着大量土地沦陷而丧失;粮食也遇到了危机,如:一位普通工人的口粮降至500克/天。 由此可见,他们现在是除了人,要钱没钱,要枪没枪。危急时刻,大洋彼岸的美国援助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以,斯大林对英美两国的声援和援助表示欢迎。开战不久,就向美方提出了一份18.4亿美元的军购订单。 随后大量的物资从伊朗、北极航线和太平洋三个方向,源源不断的运往东方。尤其是铝,它是生产飞机和坦克发动机的重要材料。战争期间,美军共计支援了300多万吨铝,以及大量的武器装备,仅飞机就援助了18000架。 令人称奇的是,既然工业损失很多,为什么大量的坦克、飞机、卡车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呢?其实,这背后的「 ”功臣”依然是美国的援助,他们提供了近60000台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等大量机械制造设备。 截止到战争结束,英美根据《租借法案》,共向苏方交付了超过1700万吨,大约98亿美元的物资。因为是有偿的援助,所以苏联人并没有对其有个公正的评价,同时还一直淡化《租借法案》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美国的机械加工、先进的战机和坦克等物资,让苏联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了一个 ... 强国和工业大国。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 ”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苏德战争中美国为什么不援助德国?不是因为正义,国家利益是根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中国三大不腐女尸 各个貌美如花

    经考古学家对一起出土文物的研究,发现这具女尸是在明朝下葬,距今现已有数百年。结合前史因素判别,姜寨中学所在地是一座坟场,曾经是明代的大型宗族墓葬群,据此推测女尸的隶属时代应该是明朝。棺材成为这具女尸不腐的重要原因。柏树质地,以及底部的赤色朱砂颗粒,成为大多数人认可的不服腐之谜的答案。不腐女尸惊天美貌疑为乾隆情人十几年前的2001年3月24日,安徽砀山一处乱坟岗出土了一具特别的女尸。

  2. 姓朴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朴慧茹朴晓芬朴婧泽朴力文朴衣文朴普文朴邦蓉朴金花朴素芬朴多玲朴得英朴璐瑶朴雪倩朴胜英朴燕妮朴秋琳朴凌燕朴瑞莹朴欣艳朴蓓怡朴明怡朴桂丽朴巍琼朴笑妍朴秀芹朴筱茹朴晓红朴伟洁朴之悦朴婉萍朴镐文朴琳勋朴萱蓉朴妍琪朴英莹朴智红朴洁朴忠梅朴春玲朴婧瑶朴妍青朴煜文朴婷智朴峰琳朴丽花朴妍昕朴婵乙朴利芳朴延怡朴世蓉朴颖颖朴雯琼朴萍铫朴艺颖朴喜红朴春梅朴蕊婷朴晓媛朴雅娅朴悦朴欣婧朴家艳朴怡馨朴萍朴秀新朴励文朴美艳朴伊

  3. 他实施了迫使清廷退位的最后一击,被追赠大将军衔名垂青史

    给予清廷最后一击的彭家珍烈士1912年1月12日,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召开秘密会议,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被称为「”宗社党”。成员胸前刺有二龙图案,满文姓名为标志,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企图夺回袁世凯的内阁...职权,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并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对此,京津同盟会专设北方暗...部,

  4. 梦见猫抓老鼠

    周公解梦梦见猫抓老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抓老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房子翻新

    周公解梦梦见房子翻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子翻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玉断了

    周公解梦梦见玉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玉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滕代远 上党战役_滕代远为何得不到重用_滕代远 火车头

    1931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参与指挥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铁道部部长。1954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65年在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长期主持铁道部门工作,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74年1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8. 温静文之妻念佛莲花现前(图文)

    静文教念阿弥陀佛。一日忽告静文言。便当相见于净土。温静文的妻子是并州人,卧病在床已经很久。静文就教她念阿弥陀佛,她就每天默念佛号,两年都没有停止过。有一天,她忽然告诉静文说:‘我已经见到佛了,下个月就要走了。’往生前三天,莲华就出现在眼前,有如太阳般大。临终前,她托盘献饮食给父母说:‘我今天得幸能往生净土,希望父母和夫君,都能专心念阿弥陀佛,那样我们就能在净土相见了。’讲完话之后,她就命终了。

  9. 为什么张仲景基本上没有被三国时期的史书记载?

    《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完成没多久就失传了,只留下了后人收集整理出来的《伤寒论》,于是关于张仲景的一切信息没有任何有效可靠的史书证明,仅有一些不怎么靠谱的记载,兴许张确实写了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很厉害后人陆续加上去,最后汇总归到张的头上。

  10. 发掘他的人是唐太宗 ... ,重用他的人却是唐高宗李治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生于隋隋炀帝大业九年,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入伍。>而玄武门就是这个世界上见证了太宗皇帝心结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所以可以想象这一个地方对...会有多么重要,而能在这个地方镇守也是唐太宗对于薛仁贵的信任和重视,真可谓“守天下之门”。随着这一救命之恩,薛仁贵开始进入了唐高宗的眼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