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圣贤|夫子门前规矩多,一块石碑,竟然能让文武百官驻轿下马

进入礼法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后,历代君王都沿袭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己任",到董仲舒的"诸子百家儒术至上",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成为了无可替代的万世师表,也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唯一圣人。 虽然孔子在世时,"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他带着优秀的弟子们,屡次奔走于列国诸侯,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仁"和"礼"为主体的治国思想,但是不被接受。直到他去世以后,他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体系,才得到后世帝王将相的尊崇与效仿,并把四书五经作为国家抡才的最高标准。 古代君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无上权威,都倡导以儒学治国,尊师尊孔成为思想引导的第一要义。这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除了引导人们"克制"和"崇礼",用"仁、义、礼、智、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道德,还进行"君臣父子"教育,使等级观念深深印刻在民众心底,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借以强化君主的统治地位。 孔庙门前的下马碑 作为尊师尊孔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文庙门前的下马碑。在有着"东方圣城"之称的山东曲阜,那里有一座孔庙,是历代孔子后人的家庙。孔庙门前有下马碑两通,位于棂星门外东西两侧,上面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现仅存东面一幢),意思是,所有来到曲阜孔庙门前的文武官员,无论职务和身份高低,到了这尊石碑面前,都要下轿、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敬仰之意。 下马碑的设立,起于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金章宗下诏,敕令在文庙(即孔庙)的门前设置下马碑,碑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是这一制度的初创者。 至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宪宗颁布诏令,要求各地在文庙正门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立下马碑,规定所有文武官员,在经过两通下马碑之间,必须下轿下马步行通过,随行的仪仗也要偃旗息鼓,以表示对孔子的崇敬。从此以后,全国各地的文庙都执行宪宗诏令,给予孔子和文庙崇高的礼遇。 清兵入关之后,为了淡化"胡人治国"的印象,从顺治皇帝开始,就把汉学作为重要的治国手段,并且给予读书人以极高的地位,比如拥有科举身份的读书人,县衙过堂可以不跪,并且拥有座位。在这种风气的倡导下,之后历任清朝帝王,都是汉学、儒学的大家,特别是康熙、乾隆二帝,汉学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一品大员和社会贤达。 在这种环境下,尊孔的制度自然延续了明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朝廷再次颁布命令,"文庙前左右竖下马碑,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对尊孔的礼制再次在诏令中予以体现。 清代皇家设立的谕令碑,不仅有汉字,还有满、蒙、回、藏文字镌刻,以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圣贤的恭敬有嘉。虽然下马碑的碑文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作为朝廷的正式文告,确实彰显了各代 ... 对孔子地位的同等重视程度。 孔夫子尊号的由来 历代所定孔子尊号各有不同,在各位帝王的慷慨颁赐下,孔夫子一步一步由最初人的身份,逐渐走上了神坛,成为万众崇拜的圣人。孔子墓地碑刻的尊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这一称呼从何而来呢? "大成"是"集大成者"的意思,古乐一变称为「 ”一成”,九变而九成,乐终至此完毕,称为「 ”大成”。亚圣孟子曾经评价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对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终年七十三岁。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尊称孔子为"尼父"。把孔子看做是整个鲁国的「 ”国父”,给予崇高的地位。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朝廷下诏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获得的第一个正式封号。"褒成"是地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按照汉制,"褒成侯"享受食邑八百户,孔子封侯,他的后裔也都可以世袭这个待遇。 至唐代,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赐孔子封号"文宣王",将孔子树立为文化教育体系的最高者,仅次于帝的王者一级。 后周时期,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敕封孔子为"至圣文宣师"。"至圣",指道德智慧最高的人,从此以后,「 ”至圣”二字专指孔子,他人不得妄用。 西夏仁宗三年(1146年)孔子被封"文宣帝",并且"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西夏给予孔子以「 ”帝王”的身份,并建造与皇宫同等规制的庙堂殿阁,孔子历朝的封号中自此级别达到顶峰。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出现了"至圣文宣王"的孔子封号。元代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孔子晋位"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引申为集先人学问见识于一体的意思,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诏令敕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使用"大成至圣先师"的称号,沿用至今。 从历代王朝给孔子的封号,可以发现他们对孔子这位大圣人,始终保持着最高赞誉和敬意,这实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也是借用 ... 的最高贤者,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以此目的,孔子的府邸、家庙和陵园,能够始终保持不受损坏,保持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地位,后代子孙也屡屡嘉奖。 孔子神位如本尊亲临 清代初期,入关不久的朝廷急需各种人才,选拔的标准,就是明代延续下来的科举考试八股制度。作为当时唯一可以改变前途命运的途径,读书人为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寒窗苦读岂止一个十年,比如淄川的蒲松龄先生,为了区区功名,从少年秀士熬到了皓首穷经。 历朝历代,权力与利益都是可以等价交换的,双手干净的纯粹清官只生活在小说中。各地的科举考试,都是当地利益集团的手中羹炙,官员们上下其手,用权力换金钱,成为常态。民怨沸腾,只瞒着朝廷顶层的那几个人物。 某次,江南秋闱,发生了严重的考官舞弊案,以主考官为首的地方教育体系,被整体收买利用,考试榜单一出,"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没有一名寒庶子弟进入名单,江南大众哗然。 这是明目张胆的钱权交易。有道是,压迫与反抗总是同步的。被激怒的江南举子们,聚集起来冲进文庙哭诉祭拜,把孔子的神像抬出来,与财神爷神像一起游街示众。数千名读书人,把财神放在孔子的神像之前,控诉江南贡院的考官们中饱私囊,把钱财看得比圣人道理更重要,断送了布衣学子们寒窗苦读的进阶之路。 江南地方闻报,迅速组织力量前往安抚处置。但搞笑的一幕出现了,这些有功名的官员,见到孔子神像后,也只能跪下行礼,因为天下官身学子都是孔子的门生,朝廷早有御令,不尊师重道也是"逾制"。官员这一跪,气势上就矮了一半,自然没有力度处置举子的闹事。 江南秋闱的事件,到底还是瞒不住朝廷,一直上报中枢,康熙帝听闻大怒,科场官员舞弊,丢了朝廷尊严,失去了国家公信,是人才选拔的极大耻辱。他立即下令,对涉事官员依律严惩,平息学子众怒,当年秋闱重开。 即墨文庙被毁引发 ... 作为曾经的胶东重镇即墨,当地的文庙规模虽小,但是名气颇大。特别是清代光绪年间,发生了文庙被德兵毁坏,导致当地学子 ... 皇帝的大事,让即墨文庙成为关注的焦点。 即墨文庙,始建于元代,最初设计时庙宇规模较小。至明代嘉靖年间,由即墨地方名流贤达倡议,行尊孔重教之道,集资重修殿宇,扩大占地面积,并在庙前临街显耀处,建造一座石雕牌坊,通高六米、宽逾四米,牌坊匾额上的 "圣门"二字,是即墨名士蓝田的墨宝。 在风雨飘摇的光绪时期,即墨文庙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1898年1月,抢占胶州湾的德国人派兵进驻即墨,共有一百多名士兵,分成几组驻扎在城中各处,大肆劫掠,抢夺物资。当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德国军队冲进了即墨文庙,把主殿内大成至圣先师塑像捣毁,并将孔子肋侍弟子的塑像多处损坏,把先贤仲子(子路,孔子亲传弟子)双目挖去。在儒家至上的时代,这件事引发地方震动,但时任即墨知县的朱衣绣担心因此诱发与洋人冲突,对捣毁圣像这样极大羞辱的事件,竟然压下隐瞒不报。 当年春天,适逢戊戌科会试,各地应考的举子云集京城。即墨当地的举人黄象毂联合了山东举人共百余人, ... 至都察院,把即墨文庙发生的德国兵卒毁坏圣像,以及地方县令隐瞒不报一事,原原本本的呈报朝廷。同时赴京赶考的孔氏后裔孔广寒、孟氏后裔孟昭武等十余人,也联名书写了奏折,将这一情况呈递给都察院,要求朝廷公论。 都察院连续接到两份"德兵残毁圣像"的呈文,认为事关重大,当即由都御史史裕德带领,全台署名,将两份上书并呈光绪。消息传出,京师哗然,纷纷要求严惩肇事者。维新派的康梁果断抓住这次时机,发动了"二次公车上书"。 之后不久,以麦孟华、梁启超等康门弟子为代表的广东举子八百余人上书 ... ,称"割胶澳不过失一方之土地,毁圣像则失天下之人心",认为圣像损毁比割地求和更加严重,是事关国家命运、民心存废的大事件,必须"绝祸萌而保大教,存国体而系人心"。 在康梁的鼓动下,即墨文庙事件变成了轰动京城的重大事件,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终究晚清孱弱,雷声大而雨点小,文庙被毁的结局,以德国军队首领道歉和即墨知县朱衣绣革职而草草收场。 此事获利最多的是维新势力,康梁借此东风,为维新变法的实施,着实推波助澜了一把,最终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图文资料来源:互联网公众网络,侵权即删)

圣贤|夫子门前规矩多,一块石碑,竟然能让文武百官驻轿下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7.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8.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9.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10.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随机推荐

  1. 国庆贺词

    ·要不要我为你唱首歌,解解你心中忧伤寂寞;要不要我为你倒杯水,暖暖你手心细细寒意;要不要我陪过国庆,成为你一生的伴侣。每年国庆我都会想起你,愿你年年快乐!那就打个...听我亲口祝福你:国庆快乐!无论国庆你去何地,我的心都伴在你身旁。这个国庆让我们一起度过可以吗?国庆七天乐不停!今天我要大声对我说:祝国庆节愉快!

  2. 西式婚礼常用曲目推荐 婚礼浪漫歌曲

    西式婚礼常用曲目:《惊奇》Amazed——-Longstar《从今以后》FromThisMoment——ShaniaTwain《我所做的一切》EverythingIdo——-BryanAdams《最近我是否告诉你》HaveIToldYouLately——-Stewart/Morrison《无法克制坠入爱河》Can’tHelpFallinginLove——-Elvis《终我一生》AllmyLife—

  3. 何谓超标蔬菜?

    有毒有害物质是农药残留、亚硝酸盐、激素等和有害生物。

  4. 雍正生母死亡之谜

    雍正生母死亡之谜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生母太后乌雅氏带着困惑、忧虑离开了人世。她的死是痛心也是一种牵挂,因为她在临死前也未能与亲生儿子、日夜牵挂的十四阿哥诀别,更没有能够阻止雍正帝放弃骨肉相残。对于乌雅氏之死,高阳先生在《干隆韵事》中曾有如下一段...

  5. 梦见被捉奸在床

    周公解梦梦见被捉奸在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捉奸在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则下持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7. 中华吉祥画与传说:白头偕老

    头部的毛黑白相间,老鸟头部的毛变成白色。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牡丹花谓富贵花,“白头富贵”指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两厢厮守到老。

  8. 梦见与死去的人干活

    周公解梦梦见与死去的人干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与死去的人干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伤心的qq说说大全 主动久了会很累, 在乎久了会崩溃-感人的情话

    即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的,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十六、当每个人都说著自己有多寂寞的时候,我会认为他们是快乐的。

  10. 同昌公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谋 ... ?揭秘咸通年间那段血腥的必 ... 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咸通年间那场精心构筑的必...局,真是步步惊心,环环要命。本来即位无望的李温得到了这个许诺,自然兴奋异常,双方立刻一拍即合,便私下达成了政治联盟。登极后钟爱之,封同昌公主。女凭母贵,因唐懿宗登基后并没有册封皇后,郭淑妃此时的地位可以算得上宠冠后宫,在母亲光环的照映之下,同昌公主享受着特殊的宠爱也是十分正常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