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张乃骅不幸去世后,张石铭对张葱玉这个孙子就格外疼爱,整天把他带在身边跟进跟出,生怕再出意外。张葱玉5岁就开蒙读书了。这下可发了张葱玉。迅速崛起的青年书画大藏家张葱玉20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棋画,无所不能了。这幅《戏婴图》相传清末从皇宫中流出,张葱玉花重金从北京买来。说明在1947年的时候,起码这一批书画还是张葱玉韫辉斋里的宝贝。
张葱玉:公子哥到鉴定大师
张葱玉名珩,字葱玉,又字希逸。其父张乃骅(字仲平)是张石铭的第四个儿子。张家的世交、常熟人曹大铁先生曾介绍张乃骅说:“张四仲平,石铭仲子,即葱玉之父。工诗文,以豪侠著,有小孟尝之誉。清末与南社诸君友契。于右任先生主办《民吁报》即由其出资。”张乃骅很不幸,1918年有一天他和族兄张秉三一起从上海乘船去杭州(那时沪杭间还没有通火车)时,途中不慎失足,竟溺水而逝,年仅26岁,而他的独生子张葱玉才4岁。
张乃骅不幸去世后,张石铭对张葱玉这个孙子就格外疼爱,整天把他带在身边跟进跟出,生怕再出意外。张石铭的晚年是在书房和古董中度过的,来往的朋友都是些很有国学根底的老夫子,他们不是到张家来欣赏新得手的字画和古籍版本,就是怀揣着什么珍籍秘宝,乐滋滋地前来共同鉴赏。张葱玉整天泡在古董堆里,从小过眼的文物不知其数,耳闻目睹,日夕熏陶,加上祖父在旁亲自指点,其练字、读书、品画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张葱玉5岁就开蒙读书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对中国古代绘画已经很有心得了。他对古代书画艺术的热爱,使得他没有时间和兴趣跟小朋友玩,而喜欢跟大朋友玩。以至于他的朋友基本都是些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
在他1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也去世了。张家请来了经济界著名人士张文进进行资产评估。结果张文进调查后作了两句结论:其一,除去在常熟、苏州、湖州等地的田地、盐场、房产以及古籍、字画不算,仅在上海的房地产和其他产业,价值即达银元2000万;其二,与此同时,负债达银元900万。所谓负债,据说是指做地皮生意被“套”住的部分。算下来,实际财产仍有一千多万两,由此可知,南浔张家“大象”的地位保持了半个世纪,至1931年仍旧没有动摇。于是5房儿孙分析,各房可得银元200余万。
这下可发了张葱玉。因其父亲早逝,他又是独养儿子,所以四房的财产就该着归他“独吞”。那年他才17岁,小小年纪一夜之间有了200万身价,成了双份儿的百万富翁,这就不能不使他抖豁豁起来。张家人怜他小小年纪就没有了父亲,还特意把大世界那块地皮分给他,好让他坐收租金,旱涝保收,一辈子衣食不愁。但这一夜间的暴富,也为他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和麻烦,使他后来的生活就格外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
迅速崛起的青年书画大藏家
张葱玉20岁的时候,已是诗书棋画,无所不能了。他藏书固然不少,古钱古瓷也都玩过,而最有成就的还是古画。他最初的藏品是他祖父传给他的一批字画。祖父去世后全靠自己给自己“掌眼”。他开始买画时常上人家当,广东路上的古董鬼子见他年轻,手里又有的是钱,就拿假货欺骗他。他性格倔犟,明白真相后从不认输,所谓“输了钱也不能输人”,于是发愤研究,刻苦磨练,买进卖出,广交朋友,真货假货都拿来比较,全部的心思加上全部的钞票,终于练就了“目光如炬”的真功夫,1934年他20岁的时候,就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 ... ,后来在1946年再次被聘为故宫鉴定 ... 。
他的藏品最负盛名的有: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轴(绢本设色)和唐代周獉P的《戏婴图》卷(绢本设色),以及大宗元人绘画。张萱是盛唐时代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题材,常以宫廷游宴为题作画。这幅《唐后行从图》即是皇后宫廷生活的写照,各色人物几十人,面目各一,栩栩如生,极为名贵。周獉P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之一,他画人物“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题材亦多表现贵族阶层的生活。这幅《戏婴图》相传清末从皇宫中流出,张葱玉花重金从北京买来。
其他著名的古画还有:宋易元吉的《獐猿图》、元倪瓒的《虞山林壑图》轴、元王蒙的《惠麓小隐图》卷、元赵原的《晴川送客图》轴、元方从义的《武夷放棹图》轴、元陈汝言的《罗浮山樵图》轴等。这些图画展卷处处朱印累累,有的画卷有历代古人题识长达数尺,可知皆为流传有绪的珍品。至于明代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姚绶、文嘉、居节、董其昌、丁云鹏等,以及清代王时敏、石涛、吴伟业、渐江、王原祁、龚贤等人的作品就更多了。
这些画件,真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和钱财。
他年纪轻轻手里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又喜欢买画,自然就成了北京和上海古玩商们追逐的对象。北京琉璃厂的古董鬼子常常带了成箱的货,南下专敲他家的门。另外他有一帮玩字画的朋友,除了收藏家,还有不少上海滩喜欢玩收藏的小开,他们三天两头在一起不是看字画就是吃饭、打牌,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有时一天中就有好几个节目,上午喝茶,中午吃饭,下午看画,晚上打牌、跳舞或者打桌球。当然也常有文化节目,或者到谁家看字画,或者人家把字画拿到他家来鉴赏,或者看戏、看电影,忙得也算不可开交。小开中有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法租界的闻人魏廷荣、广东房地产巨商谭家后代谭敬、乌镇首富的后代徐懋斋、电影界著名人士张善琨,还有著名画家吴湖帆、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等等,全是上海滩有脸面的人物。
翻开张葱玉1938-1941年间的日记(这是目前保存在他夫人顾湄女士手中的仅存的几本日记,其余均散失于十年浩劫),其中有不少是他买画的记录,从中可以知道他曾经拥有过的另外一些古画和古籍,也可窥见当年他支票漫天挥洒的豪迈情怀。他做事又很细心,凡是买下的画都录下了当时的价格,以及当时人物活动的情况。他几乎每天都记日记,少有间断,虽然一般只有几行字,但对今日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后来,这些画由于种种原因,抗战胜利以后已经不全在他手里了。
1947年,张葱玉的好朋友郑振铎为他编印了他的藏画图录,名为《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宣纸精印,彩绫装潢二巨册,印制极为考究,共著录其藏画中的精品70幅。说明在1947年的时候,起码这一批书画还是张葱玉韫辉斋里的宝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