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原来,翁同龢在殿试前夕,被孙瑞珍尚书以父辈世谊殷勤款待,频频劝酒,絮絮畅谈。自以为这次状元,必让孙尚书之子孙毓汝夺去无疑。>到了传胪前夕,翁同龢与孙毓汝两本卷子,都在十名之内。读卷大臣排定名次,结果是翁第一,为状元,孙第二,为榜眼。>后来,翁同龢自认当日若不是人参助阵,一定会失去抢元夺魁的机会。因此,知道内情的人,便戏称翁为“人参状元”。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中过状元,任过光绪皇帝的老师,曾支持戊戌维新。他考状元时,多亏人参。“帮忙”,故人称“人参状元”。 原来,翁同龢在殿试前夕,被孙瑞珍尚书以父辈世谊殷勤款待,频频劝酒,絮絮畅谈。席散之后,孙尚书又邀他到书房里,把殿试的一切规例,不厌其详地一一指点。直到深夜,睡不一刻,庭前爆竹之声大作,接连不断,因此翁终夕未能成寐,寅刻起身入朝赴考,精神萎靡不振、困顿之至。 >会试之时,翁写好了对策,执笔抄正已毫无精神,竟要摇摇欲坠。自以为这次状元,必让孙尚书之子孙毓汝夺去无疑。心里一急,猛然记起他父亲给他的老人参两枝,还藏在卷袋里,于是找了出来,折下半枝,含入口中,略加咀嚼。顿觉清醒,神志奋发,手不停挥,一气呵成,竟然如时交卷。 >到了传胪前夕,翁同龢与孙毓汝两本卷子,都在十名之内。读卷大臣排定名次,结果是翁第一,为状元,孙第二,为榜眼。翁在事后想起,始悟当日孙家留宿劝饮之意,不免心生芥蒂。 >后来,翁同龢自认当日若不是人参助阵,一定会失去抢元夺魁的机会。因此,知道内情的人,便戏称翁为“人参状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翁同龢人参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