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皮定均如何用“蒋干盗书计”夺下日伪重兵把守县城

核心提示:太行军区第七分区成立后,始终坚持把对敌斗争摆在第一位,与日、伪军展开了“蚕食”与反“蚕食”的激烈斗争。智取林县县城,是皮定均和张力雄指挥的经典战例。 皮定均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皮定均与张力雄友情深厚:曾欲赠唯一 ... 机鏖战太行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对侵占河南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的广大地区。林南战役结束后,成立了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和太行第七地委,辖区包括林县、辉县、获嘉、安阳、汤阴、淇县、汲县、滑县。为贯彻精兵简政原则,太行军区第七分区的领导只有司令员皮定均、政委高扬(兼地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张力雄3人。这一年,皮定均29岁,张力雄30岁。共同的理想,相似的经历,使他们在工作中迅速形成了合力。 太行军区第七分区成立后,始终坚持把对敌斗争摆在第一位,与日、伪军展开了“蚕食”与反“蚕食”的激烈斗争。智取林县县城,是皮定均和张力雄指挥的经典战例。 林县驻有日军1个中队和伪军3个加强团,城外的堑壕深9尺、宽8丈,城墙高10丈,城墙四周修筑了炮楼。在缺乏重武器和攻坚经验的情况下,皮定均和张力雄反复研究,决定智取林县县城。他们大造八路军主力要攻打林县的舆论,组织部队大张旗鼓地开展攻城训练。在活捉了敌参谋长李大用后,采用蒋干盗书之计,让李大用误认为八路军要调20个团攻打林县县城,故意让他连夜逃回林县送消息。城里的日、伪军听了李大用的报告后,胆战心惊,决定留下1个团守城,其余部队在黄昏时突围。我军趁敌突围之机,向县城发起猛烈攻击,以少量兵力佯动追击突围之敌,主力一举突入东门,全歼守敌。逃窜的敌人也遭到我地方武装的阻击,损失近半。 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皮定均与张力雄组织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蚕食”、“扫荡”和破坏,成功创建了有数十万人口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皮定均(1914—1976),安徽金寨人,开国中将,曾任 ... 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 张力雄,1913年出生,福建上杭人,开国少将,曾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是我军屈指可数的百岁老红军。 1943年,侵华日军在先后“扫荡”豫北和豫西的同时,采用“以华制华”的伎俩,将 ... 孙殿英、庞炳勋两个军收编为伪第五方面军和第六方面军,向我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八路军太行军区针锋相对,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命令主力部队开进伪军控制区,坚决打击敌人,解放豫北人民,建立地方政权,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时任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奉命创建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这是他俩第一次搭档共事,并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残酷的战斗中,皮定均和张力雄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4年9月,皮定均调任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员,奉命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分别之际,皮定均要把唯一的一部 ... 机送给张力雄。张力雄知道皮定均指挥作战离不开 ... 机,坚决不要。皮定均便以一架德国望远镜相赠,这件珍贵的礼物被张力雄一直珍藏。 1945年初,张力雄调任河南军区第6支队政委,皮定均担任第1支队司令员,两人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同年初夏,河南军区发起伏牛山战役,皮定均任前指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他俩率领第35团和第37团直插伏牛山西段九道梁,先歼灭傅店之敌,再 ... 个回马枪,消灭龟缩在车村之敌,最后攻打背子街。背子街是一个大土围子,四周都是明碉暗堡,工事构筑坚固。战斗打响后,第37团首先在城西打开一个缺口,紧接着第35团也从东面攻入城内。皮定均和张力雄不顾危险,冒着密集弹雨,跟随突击队冲上围墙就近指挥战斗。只用了40多分钟就全歼敌人1个团,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快速歼灭战,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 1945年6月上旬,河南军区发起登封战役,决定组成野战支队,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张力雄任政委,率领3个团先攻打 ... 军在豫西的最大据点——大冶镇。 ... 军游击司令刘光华、 ... 登封县党部书记长崔鼎甫率反动武装1000余人,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抗。我军围攻20余天,仍未攻下。皮定均在战斗中负伤,张力雄再三劝说,他也不愿离开战场。直到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下了命令,皮定均才勉强同意到后方治疗,但没过几天又重返前线。他们找来挖煤工人,挖掘地道,实施爆破,炸开寨墙,终于攻克大冶镇。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登封县城的日军弃城向临汝、许昌逃跑。伪军趁机逃入登封城。皮定均、张力雄立即率部包围登封县城。战前,皮定均与张力雄在离城墙不到300米处观察地形。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张力雄仰面倒地。众人大惊,忙赶上前去,仔细一看,只见 ... 洞穿张力雄的草帽,人却没有受伤,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8月23日拂晓,皮定均、张力雄指挥各团发起总攻。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俘虏敌2000余人,缴获机枪、 ... 1000多支,解放了登封县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皮定均如何用“蒋干盗书计”夺下日伪重兵把守县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 ... 领导人都有哪些雅号?周恩来被称「 ”胡公”

    何谓「”雅号”?「”雅号”就「”绰号”而言,即「”外号”。本文所说的一些著名...人的「”外号”不含有「”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下面笔者将所搜集到的一些著名...人的「”雅号”的由来实录如下,以飨读者。一、...曾有「”毛奇”的雅号,周恩来的雅号是「”胡公”...曾有「”毛奇”的雅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同学们

  2. 他曾任军分区司令员,为保障部队有饭吃亲自种地,表率作用显著

    提起开国中将皮定均,人们一般想到的都是他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但其实在战场之下,皮定均也留下了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皮定均一听就不高兴,说只要我们多种出一斤粮食,群众就可以减轻一斤的负担。在皮定均的表率作用下,军分区粮食大丰收。他让宋渭清顶替这个饲养员,去太阳底下站上一个小时。此时皮定均的怒气还没消,继续训斥宋渭清,说官兵要一致,不能因为当了官就搞特殊。

  3. 战斗功臣 ... 民女,该当何罪?皮定均司令沉默良久:枪毙!

    作者:李金钖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张自忠曾经因手下爱将欺凌妇女,忍痛将其枪毙,「”挥泪斩马谡”。而在我军创建豫西根据地时,也曾发生了类似事件。面对这一事件,司令员皮定均是如何处理的呢?一、老兵王铁山在我军挺近豫西之后,当地很多情况都不是很熟悉。部队到达了河南新密市的申沟村附近,发现村里有个原县(新密县)的一个文书,于是上级派王铁山和一个小战士一起去询问那个文书,想要了解新密县的相关情况。当时这个

  4. 皮定均空难逝世之后,张力雄轻抚皮定均的脸庞不禁失声痛哭

    皮定均对党、对人民、对军队、对革命事业忠贞不二。此时的皮定均并没有忘记在太行山一道浴血奋战的张力雄,多方打听他的下落和情况。他深知皮定均的关心是自己复出的关键,从内心深处对皮定均充满了感激。在极为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皮定均多次从福州打...给张力雄,交换对形势的看法。对此,张力雄坚决贯彻执行。

  5. 开国中将皮定均是怎么去世的?妻子怀疑他被暗 ...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军事演习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皮定均是为了去参加东山岛三军军事演习,座机撞山而遇难的。>皮定均牺牲一年后,骨灰送往北京八宝山。皮定均心中的情弦,竟然一下子就被拨动了。>关于皮定均,张烽早有耳闻。>散会了,她打听起皮定均的情况。>皮定均当然不知道,他的一次寻常的报告会在姑娘心中种下一颗珍贵的种子。>皮定均也觉得,自己在这个姑娘面前,心情总是特别的好。

  6.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后代跟夫人现状如何?

    皮定均,1914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1976年7月7日,亲临福建沿海前线视察指挥军事演习,因直升飞机失事以身殉职,终年62岁。>>皮定均将军的夫人是张烽,她是1925年出生于河北涉县。在太行山区皮定均遇到亭亭玉立的张烽,一见倾心,此时她任涉县妇救会主任。时任太行五分区司令的皮定均请县长做媒,却遭到很有个性的张烽的回绝,第一次求爱吃了闭门羹。夫康荣平,是开国少将康林之子。

  7. 皮定均为什么会得到毛主席的特别提拔?皮有功少晋中六字背后的大文章

    毛主席所称的“皮有功”,正是发生在皮定均任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这段时间里。中原军区研究决定留一个旅佯装主力,拖住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及军区直属机关突围,这个留守的旅就是皮定均的一旅。>对于完成3天阻击任务,皮定均很有信心。皮旅身后一直有几个师的敌军“护送”,特别是在淠河边没有捞到大便宜的桂军行动最积极。

  8. 皮定均将军为什么你会被叫皮老驴?原因是什么

    比如在中原突围时期创造军事奇迹的皮定均将军就有一个外号叫“皮老驴”。皮定均将军所指挥的皮旅奉上级命令防守涟水南部,与整编第七十四师直接交锋。经过再三考虑,皮定均将军还是决定调一个机枪班上塔。原来皮定均将军没什么官架子,当时长得又黑瘦,像个勤杂老兵。因此这位机枪班长把皮定均将军当成了送水的。于是皮定均将军问道:“你见过皮老驴吗?”

  9. 抗战时少林武僧对皮定均想动武 却被皮几句话说服

    皮定均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历史客栈,中将去少林谈判少林武僧想动武被一句话吓退皮定均,虽然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但做起思想工作来,也丝毫不比政委差。皮定均带队奇袭60里,抄了反动会道门的老窝,抓了一批活的,经过皮定均感化,他们都表示愿意投降。少林寺的知客和尚素典,虽然上茶款待皮定均,但谈吐语气上明显有戒备。皮定均则向和尚们解释八路军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和尚们这才放了心。

  10. ... 哪支部队在 ... 统帅部挂上号 ... 高度评价

    对中原军区进行包围,首先对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致使全面内战爆发。皮定均不得不命令在部队后面扔手榴弹,免得睡过去的战士被敌军俘虏了。中原突围,皮定均的部队不仅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统帅部挂上了号。双方都习惯在电报中称之为皮旅。毛主席给予皮定均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在1955年...授衔时,曾被初评为少将,毛主席念及皮定均中原突围有功,在授衔名单上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随机推荐

  1. 梦见给别人拖地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拖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拖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到处是路 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六道、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里一条是正路,不是人人能找得到。德照安心地入灭,这正显示他已找到出路,可是洞山禅师说他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就算禅者,如果要能来去自如,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华发苍颜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4. 小威廉·皮特简介

    职业:英国首相国籍:英语为什么出名:老首相威廉·皮特的次子,小首相威廉·皮特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年仅24岁,当时他被乔治三世国王任命为首相,他在1783-1806年间服过三次役,主要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支配。为了弥补这些冲突,他重新组织了英国的财政和税法。英国最讨厌的税收之一,已经实施了250多年,终于在这一天废除了。

  5. 司马懿夺权的时候,曹操的旧部下为什么不阻止?

    司马懿夺权,主要自高平陵事变起,之后司马家族就掌握了朝政大权,司马懿也开始像当年的曹操那样建立自己的班底,谋图代魏。当年跟随曹操打天下的那帮英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不制止司马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其实很多是帮助司马家夺取曹家天下的功臣。>>曹爽和司马懿并受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其中曹爽占主导,司马懿一度被剥夺了实权,当了一个虚名的太尉在家养老。

  6. 霍氏家庙:明代礼仪革命与广东社会变迁

    现今位于广东佛山一处不起眼的叫做石头村的地方,完整保留着一座大型的宗族祠堂建筑群落,它便是建于嘉靖四年的霍氏宗祠,又称霍氏家庙。

  7. 东汉军事家马援的简介 马援最后为何会身死蒙冤历史名人

    马援人物生平简介马援字文渊,是东汉初期著名军事家,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席间,公孙述表示要封马援为侯爵,并授予他大将军的官位。马援的随从宾客以为受到了礼遇,都愿意留下来。马援的家人不知皇帝为何如此震怒,不知马援究竟身犯何罪,惶惧不安。葬完马援后,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到朝廷请罪。刘秀拿出梁松的奏章给他们看,马援夫人知道事情原委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

  8. 苍翠欲滴造句_苍翠欲滴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苍翠欲滴cāngcuìyùdī苍翠欲滴的意思和解释:苍翠:深绿。苍翠欲滴的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苍翠欲滴造句大地披上了苍翠欲滴的绿色斗篷。Itissurroundedbyverdanttreesonthelakesideandintoxicatestensofthousandsofpeopleinitsarmswiththeirwonderfulcharmanditsradiantandenchantingsceneryinlakewa

  9. 梦见等飞机

    周公解梦梦见等飞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等飞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申公豹被塞北海眼是怎么回事?北海眼在哪里

    北海眼并不是北海,而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据说是在地下与北海相连,但实际上,北海眼是一所淡水湖泊,而且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这最深的淡小湖泊里,却有着最全的海洋生物之淡水版,例如淡水海绵、淡水海豹、淡水鲨鱼、淡水海螺、淡水龙虾等,之所以说是最全,因为淡水海洋生物,除此之外,别无分号。所以说,认为北海眼的尾部与北海相连,不是没有道理,至少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