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刘澄清,平埔道卡斯族新港社人,生于1849年,22岁当秀才。这人曾听过秀才及中港传道陈参十个礼拜日的讲道云。我再引录日记一则:1896年7月8.9.10日晚,在淡水牛津学堂有「天路历程」三幕演戡,饰演主角「基督徒」的正是刘澄清。我应该也不需要重述马偕的《中西字典》,其汉字编列是由连和与刘澄清所负责的。我曾谈了竹堑教会早期的发展,刘澄清曾是其传道无误。

刘澄清,平埔道卡斯族新港社人,生于 1849 年, 22 岁当秀才。当马偕初到新港社传教时,他极力反对,但后来却成了马偕的学生,而以传道终至一生。 关于他尽忠的生涯, 1923 年刊行的《北部台湾省基督长老教会的历史》云:刘澄清是秀才,人长得非常高大,口才亦好,他住在后垅(后龙),那里有礼拜堂(按后垅礼拜堂开设于 1879 年 10 月 1 日,参见《教会史话》 566 ),他常和传道师辩驳道理,认为儒教该占上风,但经一年多辩论,每次都输,心里很不甘愿。他一位亲人是会友,对他说生气没有用,参加礼拜听看看。澄清仍然准备了一些话,准备要与传道决一胜负。他参加礼拜,那日传道人正好谈到人的荣华富贵如花草 …… 。礼拜毕,他对传道人说:「你讲的这个道理真好。」传道人留他一起午餐,他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他每个礼拜天来教会,也烧他事奉的孔子、墨子的像。他的妻子、孩子也来礼拜。他信主之后,遇到许多难处;他的兄弟亲人欲加害于他,那些文人要逼迫他,不与他来往,儿童也不来他这里上课,许多年之久,他 未受聘去教书,以致毫无收入。虽然如此,他亦不气馁。淡水开设神学校后,他来做学生,后来担任传道终其一生(载于该书白话字原本, p.91 ∼ 92 ;陈宏文 1997 年汉译本, p.73 ∼ 74 )。 他受洗是什么时候?我查得 1888 年 10 月 21 日刘澄清(当时 40 岁)及其子刘新(当时 8 岁)在八里坌由马偕领洗,同年 11 月 4 日澄清嫂(时 25 岁)在洲里受洗。我未查出他进牛津学堂的正确日期,历年刊行的《台湾省神学院校友名录》也没有他的名字(台湾省神学院就是淡水牛津学堂的后身),或许他是秀才学生,就学方式和期间与一般学生有所不同。 我翻阅《马偕日记》,注意到一则记录: 1890 年 11 月 10 日及 11 日,马偕在旅行中巧遇一位 64 岁土牛的塾师,名陈大龙( Tan Tai-leng ),不仅持有旧约圣经、诗册及新约问答书,且表白其信仰(我会另找机会谈他的故事,见《教会史话》 661 )。这人曾听过秀才(指刘澄清)及中港传道陈参( Tan Sam ,就是陈禧年,参见《教会史话》 660 )十个礼拜日的讲道云。接下记述:传道澄清,自 9 岁至 20 岁就师读书, 22 岁当秀才,开塾共 20 年,经刘琛(传道)之开导, 40 岁就近我。澄清住在新港的很多年曾是教会的大敌( a bitter enemy )。 我再引录日记一则: 1896 年 7 月 8 . 9 . 10 日晚,在淡水牛津学堂有「天路历程」( Pilgrim's Progress )三幕演戡,饰演主角「基督徒」( Christian )的正是刘澄清。 我应该也不需要重述马偕的《中西字典》(参见《教会史话》 23 ),其汉字编列是由连和与刘澄清所负责的。我也应该谈澄清的事奉经历及其后裔,但有些事 未查明(欢迎读者的指教),今不多述。我曾谈了竹堑教会早期的发展(《教会史话》 565 ),刘澄清曾是其传道无误。《淡新档案》里有「新竹县申报县内教堂及教士清册」(如光绪 18 年 11 月初 8 日及 19 年 2 月 24 日申报),记「卑县内义学左边,有英国教堂一座,系华式,堂内并无洋人,仅有华教士刘澄清,系苗栗县人,挈其妻室子女在内居住」等字样,澄清应该也是苗栗教会首任传道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秀才礼拜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