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收藏趣闻收藏是人之天性,不过各人因兴趣不同,地位不同,收藏方式也有所不同。虽然他是一位有名无实的收藏家,但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其他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其实...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老片真空石雕花砚留念外,其他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收藏趣闻
收藏是人之天性,不过各人因兴趣不同,地位不同,收藏方式也有所不同。由于 ... 所处的特殊地位,许多书画家、收藏家对他都有所馈赠,可是他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可收礼,即使收下也要缴公,因此 ... 是一个过眼云烟的收藏家。虽然他是一位有名无实的收藏家,但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
石砚与墨盒
... 是当代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一生爱用毛笔,故以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毛泽所用的青石砚,特别大,腰圆形,长约26厘米,用此大砚台很合乎 ... 的性格。大手大脚,大笔挥洒,在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写出震撼中国的大文章,此砚也有一份功劳。
建国之始, ... 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曾亲手刻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白石老人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 ... 的敬爱,遂连同书画赠送给同乡人。 ... 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其他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 常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若带着砚台办公,既要磨墨,分量又重,十分不方便,于是出差时改用墨盒,他常用的是一方小铜墨盒。20世纪60年代 ... 到杭州视察,住进汪庄招待所,所领导知道 ... 爱用毛笔批阅和起草文件,特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方铜墨盒。 ... 见此擦得锃亮的大墨盒爱不释手,他爱写大字,原来的墨盒太小, ... 笔不方便,于是当他即将离开杭州时,提出以自己原有的小墨盒交换大墨盒。汪庄招待所负责人说:“主席要此墨盒,也是为了办公方便,你拿去用好了。” ... 不愿随便拿公家东西,最后还是以小墨盒换了大墨盒。
齐白石的书画
齐白石是当代国画大师,他的画至今还是收藏家高价位梦寐以求的藏品。齐白石与 ... 既是同乡又是忘年交。据有关史料记载,1950年春 ... 邀请齐白石做客中 ... ,留他共进晚餐,吃的当然是富有湖南风味的家乡菜肴。 ... 边吃边对齐白石说:“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两人小名都叫‘阿芝’。你我可以称得上是乡同名兄弟,你年长,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听了 ... 一番风趣的话语,齐白石情不自禁爽朗地笑了起来。 ... 接着说:“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收藏你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
齐白石回家后,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 ... 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 ... 。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王樾等人来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谈起送了两幅作品给毛主席的事。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绝路不由自主“啊”了一声,原来此联写错一个字。出自清代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名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了“云”。齐白石经张伯驹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毛主席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我竟然送他一幅错字对联,不但对毛主席不恭敬,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张伯驹忙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才平静下来。
其实 ... 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老片真空石雕花砚留念外,其他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对于“天”改“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之后,各书法家写此联时,皆以“云是鹤家乡”为准,原来的“天”字反倒被人忘了。
印章的点点滴滴
自古以来藏家墨客皆爱玩赏印章。 ... 虽是党的主席,但他同时也是诗人和书法家,所以也和历代文人一样,同有玩赏印章之雅好。
1946年1月28日, ... 寄函柳亚子,信上就提到印章:“……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
柳亚子何以会赠送印章给 ... 呢?1945年8月, ... 赴重庆谈判,与20年之老友柳亚子重逢山城。柳亚子《赠毛润之老友》七律送 ... 后,又向他索诗。毛于离别重庆前的10月7日将《沁园春?雪》抄录给柳亚子。柳赞曰:“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乎。”当时 ... 没带印章,无法在词上钤印。柳亚子当即向 ... 表示“赠印两方”。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 ... 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 ... 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 ... 。故 ... 回信提起柳亚子赠印事。
在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下,胆敢给 ... 刻印,真有 ... 头之险。但曹立庵却掷地有声地说:“我人虽是肉长的,刻印刀却是铁铸,为 ... 刻印何惧有之!”除了此君,1948年有篆刻王之称的谢梅奴,也冒着生命危险,在满街飞驰逮捕 ... 人的警车呼啸声中,在深更半夜错暗的灯光下,飞笔走刀,为 ... 著名的《沁园春?雪》刻下30多方印章。当时长沙尚未解放,篆刻王是以自己的热血和铁笔为我国刻下第一组 ... 诗词篆刻艺术品迎接黎明,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艺坛佳话。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另外,著名书法家邓散木也以寿山石为 ... 刻印一方。此印独出心裁,有两大特点。一是将“ ... ”三字横刻,他还将“泽”字的三点从左边挪到右下端。原来“毛”字笔划较少,与繁体字笔划多的“泽东”二字排列不协调,邓散木这一大胆创作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二是此印为龙钮大印,顶部空琢双龙,并刻边款,这一珍贵文物现陈列于韶山 ... 纪念馆。
钱君匋也是一位当代著名篆刻家。1954年,钱君匋在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任副总编。一天,他应邀赴中 ... , ... 笑着与他握手说:“你刻的印非常好,谢谢你。”原来钱君匋曾为 ... 刻过一方“ ... 印”白文印。此后, ... 又通过上海博物馆请钱君匋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 收藏的故事很多,其实醉翁之意在酒,他的许许多多的珍贵收藏品绝大多数皆交公处理。但却通过各种收藏活动,交了很多方方面面的朋友,与一大批党外名家和国际人士进行了友好交流。这些藏品、礼品实为 ... 一生革命活动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所以他的藏品都具有广博深邃的内涵和特殊的文物价值。
编辑: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