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黄百韬被...击毙后,蒋介石的一句话成了内部笑话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被我军击毙,他并非黄埔系将领,蒋介石却在他的葬礼上冒了一句“黄埔精神不死!”
原标题:黄百韬被 ... 击毙后,蒋介石的一句话成了内部笑话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 ... 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 ... 及民国 ... 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也是国民 ... 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黄埔军校成就最大,出人才最多的是从1923年至1926年陆续入学、毕业的一至四期学员,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共双方的高级将领。但这些学生平均在校时间只有半年,只能勉强完成一些队列、射击、投弹等最基本的军士级的军事训练,刚刚脱离“新兵”阶段。这个时期的黄埔军校,带有速成教导队的性质。无论军事还是政治,说他们能够学到多少了不起的本领,那都是不客观的。
那么,黄埔军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呢?关键就在于它恰好处在一个重要的时代转折的节点上。
1926年7月,第四期学员还没有毕业,北伐战争就开始了。这场战争——由于打到帝国主义、打到军阀的口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由于北洋军阀的极度腐朽,由于 ... 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的支持,由于北伐军中的 ... 员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再加上苏联的大力支持(包括军火和军事顾问)等因素,一开始就气势如虹,几个月的时间就从珠江流域发展到了长江流域。
虽然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最终由于蒋介石叛变而失败,但北洋军阀 ... 却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变成了国共两党,而国共两党的军事干部有许多出身于黄埔军校。
大部分的黄埔生,因为追随蒋介石而被历史淘汰了,他们或者被击毙,如张灵甫(黄埔四期)、邱清泉(黄埔二期),或者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如杜聿明(黄埔一期)、李仙洲(黄埔一期)、宋希濂(黄埔一期),等等。
实际上,在 ... 政权被推翻之前,“黄埔神话”就已经破产了。抗战时期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就很瞧不起黄埔生,认为他们以“天子门生”自居,目中无人,但打仗却不行。
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被我军击毙,他并非黄埔系将领,蒋介石却在他的葬礼上冒了一句“黄埔精神不死!”这很快就成了国军内部的一个笑话,被解读成“黄埔学生不死(或被俘,或逃跑),死的都不是黄埔学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