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大家这时可能就有一个疑问,当时印度派了17万大军直接占领了东巴,为何不直接将东巴并入印度,反而扶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呢?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也不会同意印度吞并东巴。所以当印度占领东巴以后,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不得不宣布从东巴撤军。印度未能将孟加拉国这一地区纳入印度版图,对印度来说不但失去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的恒河三角洲,还使印度向东北方向扩张受阻。

印度作为南亚区域大国,1947年从英属印度独立建国以后,开始了一些列的扩张行动,企图恢复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版图。比如出兵克什米尔、收回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领土、占领麦克马红线以南领土,并对周边小国进行渗透和控制。为了克什米尔领土问题与巴基斯坦发生数次战争,1962年中印战争的爆发使两国关系恶化,但是印度对于成为南亚甚至世界大国的梦想一直未放弃,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际,出兵占领东巴基斯坦,并使东巴从巴基斯坦脱离,成立孟加拉国。  大家这时可能就有一个疑问,当时印度派了17万大军直接占领了东巴,为何不直接将东巴并入印度,反而扶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当时印度的计划是肢解巴基斯坦,并没有将东巴并入印度的打算。 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被分为东巴和西巴,中间隔了一个印度。而东巴和西巴从东西两侧对印度形成夹击之势,使印度在前两次印巴战争中不能放开手脚,以防东巴从背后突然袭击。所以,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印度为第三次印巴战争进行了长期的动员准备工作。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所以,此时的印度只是想通过肢解巴基斯坦,达到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而不是吞并东巴。  第二、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不允许印度这样做。 印度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摸清了东西方国家对印巴冲突的态度。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带有 ... 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印度取得了苏联的支持。随后印度 ... 英迪拉·甘地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进行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虽然印度当时有苏联的支持,但是美苏处于对抗阶段,从英迪拉·甘地访问美国的情况来看,最起码美国要反对印度吞并东巴。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也不会同意印度吞并东巴。所以当印度占领东巴以后,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不得不宣布从东巴撤军。  第三、印度和东巴宗教信仰不同,难以达到融合的目的。 当时印巴分治的时候就是按照宗教信仰不同划分的,东巴地区人口约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56%,并且83%以上的居民信仰 ... 教。如果东巴地区并入印度,那么印度人口中 ... 的比例将大幅提高,并且印度和信仰 ... 教的巴基斯坦长期发生冲突,难以实现信仰两种宗教居民的融合,这不但不利于印度的稳定,还有可能爆发冲突。 第四、印度缺乏强大的实力和胆魄。 印度虽然在实力上明显要强于巴基斯坦,但是以印度当时的 ... 来看,东部地区部署了17万兵力,明显高于东巴的9万军队;而在西线印度投入30万兵力,与西巴的25万兵力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印度此战的目的主要是在东线,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东巴地区,但是印度并没有像俄罗斯这样的魄力,在面对国际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停战协议,从东巴撤军。  印度未能将孟加拉国这一地区纳入印度版图,对印度来说不但失去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的恒河三角洲,还使印度向东北方向扩张受阻。目前印度和东北地区仅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东北地区存在比较强的独立倾向,一旦管理失控,如果再有外来势力加持,那么东北地区很有可能从印度独立出去。 印度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但是自从印巴分治以后,印巴对抗就消耗了印度相当多的精力。后来孟加拉国的独立,从地理格局上使印度难以独占南亚大陆,使印度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本文标签: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国际社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