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解密: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原因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动乱多事的安南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早在公元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就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篡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陈朝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公元1399年,他又把陈日昆杀掉,次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汉苍共理朝政。

  胡一元自称是帝舜的后裔,遣使奉表到明朝,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胡汉苍为陈明宗之外孙,因此暂时登基理政,当时明朝正值“靖难之役”,建文皇帝无暇它顾,对胡一元的请示置之不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派官员到安南通告,公元1403年,胡汉苍遣使者到南京朝贺,同时请封。朱棣命礼部讨论此事,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请详加考察。于是4月15日,朱棣命行人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汉苍奏章真伪与安南民意,杨渤等人受胡氏重贿,与安南国内之耆老名宿共同为胡汉苍 *** 。当时,朱棣对胡汉苍的惟命是从也十分满意,遂于11月命礼部郎中夏止善等人赍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朱棣的态度却很快为一个意外事件所改变。1404年8月,一个名叫裴伯耆的安南陈氏旧臣突然来到南京,这个裴伯耆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怀陈朝,不满胡氏政权的倒行逆施,于是来明朝乞兵复国。这位裴伯耆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于杨渤等人的说法,裴伯耆自称胡一元篡位时,他的父母家人同时遇害,他当时正在东海领兵作战,得知变故,逃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才来到明朝。裴伯耆在殿上向朱棣哭诉:“臣不才,窃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伏望陛下哀矜。”裴伯耆的话虽然颇为煽情,但朱棣并未被打动,因当时明朝的军事重点是北方,朱棣正准备北伐,无意在南方构衅,何况安南究竟是陈氏还是胡氏掌权,只要是臣服于明朝,并无多大区别,因此朱棣仅命赐裴伯耆衣食,对出兵之事却只字不提。

  令朱棣意想不到的是,刚过了十几天,老挝宣慰使刀线歹居然派人送来了前安南国王陈日亘之孙陈天平。陈天平当初在家国剧变时并未被杀,他曾一度招兵复仇,但很快为胡一元所败,从者四散。陈天平逃匿谷中,转投老挝,然老挝无力相助他复国,遂送陈天平到明朝。陈天平来到明朝后,当廷向朱棣哭诉:“贼臣侵思明府,夺其土地,究其本心,实欲抗衡上国,暴征横敛,酷法淫刑,百姓愁怨,如蹈水火,陛下德配天地,亿育四海,一物失所,心有未安,伐罪吊民,兴灭继绝,此远夷之望,微臣之大愿也。”

  陈天平的一番话,声情并茂,朱棣深为所动,但他并不了解这个陈天平的来历,也不知其陈氏之后的身份真伪,于是命赐陈天平府地,月支俸禄,暂住下来。年底,安南胡汉苍遣使来朝贺,朱棣特命陈天平参与朝见,安南使臣见到陈天平后,皆错愕,或有下拜者,朱棣始知陈天平确为陈氏后人,于是决定帮他复国。次年初,朱棣先礼后兵,命监察御史李琦、行人王枢赍诏问罪于胡汉苍,命他自陈其事,1405年6月,安南使臣随李琦等人返回,表示愿意返还以往侵占各处,“迎归天平、以君事之”,对于胡汉苍“甘心”将王位让人,朱棣自然十分感动,也对他作出了适当安排,特颁诏:“朕当建尔上公,封以上郡,传之子孙,永世无穷”。

  对于胡汉苍的“恭顺”,朱棣其实也有疑惑,曾认为“虑尔习于变诈,或未尽诚”,但又以为当时应以“布思信怀远人为务”,正好,胡汉苍又派人奉表云:“臣亦当率国人逆于境上”,面对胡汉苍的一再输诚,朱棣终于打消了疑虑。

  陈天平之死和南征决策

  1406年1月,朱棣要陈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聂聪陪同,并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护送。朱棣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汉苍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

  3月,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丘温,胡汉苍派陪臣黄晦卿等人前来迎接,还以牛酒犒劳护送的明军,卑辞云:“属有微疾,已约嘉林奉迓矣”。黄中等心存疑惑,派骑兵四出侦察,也未发现可疑之处,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军过隘留、鸡陵,进至芹站,周围山道险峻加上大雨泥泞,队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雾之中,安南军队伏兵四出,鼓噪之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一名安南将领隔涧遥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

  安南伏兵并不与明军交战,只是突入队中,将陈天平虏走,黄中等人出于意外,又迫于形势,无力抵抗,只好眼看着陈天平被杀,但大理寺卿薛品因职责所在,义不偷生,中伏后即自经而死,行人聂聪也死于乱军之中,黄中等人引兵而还

  事情发生后十五天,朱棣才得到黄中等人奏表,这位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大怒若狂,他感到自己受了愚弄,吼道:“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带头应命:“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请仗天威,一举歼灭之。”7月1日,朱棣在奉享太庙后,返回奉天殿,他思虑再三,终于定下了出兵安南的决心。三天后,朱棣登殿点将,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统率大军八十万远征安南,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都指挥同知程宽、指挥佥事朱贵为神机将军,都指挥同知毛八丹、朱广、指挥佥事王恕为游击将军,指挥同知鲁麟、都指挥佥事王玉、指挥使高鹏为横海将军,都督佥事吕毅、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同知江浩、都指挥佥事方政为鹰杨将军,都指挥佥事朱英、都指挥同知金铭、都指挥佥事吴旺、都指挥同知刘塔出为骠骑将军。由这份名单可以看出,远征军将领多是随朱棣起兵“靖难”的功臣宿将。

  成国公朱能是“靖难”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时,与张玉共为王府指挥使,自东昌之役中张玉阵亡以来,朱能一直是朱棣的头号股肱之臣,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更是难得的帅才,“虽位列上公,却从未以富贵骄人”,深得军心,远征军其他将领也都是一时之选。

  大军出发前,朱棣特颁谕旨,说明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恶在必获,其胁从及无辜者必释,罪人既得,即择陈氏子孙之贤者立之,使抚治一方,然后还师,告成宗庙,扬功名于无穷。”

  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0月2日,南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37岁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强,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师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无比。朱能“勇决得士心”,他死后,军中一片哀哭。远征军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仅31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主动承担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他一面飞章奏报朱棣,一面率军南进,六天后,远征军由凭祥度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军情紧急,朱棣命张辅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代替朱能统率全军,并以明初常遇春病逝,副将李文忠建大功的事迹予以鼓励,希望张辅不负所托。

  张辅首次征服安南

  张辅,字文弼,系“靖难”名将张玉之长子。朱棣起兵时,他从父力战,因功升为指挥同知。张玉在东昌战死后,张辅袭爵,随朱棣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受封为信安伯,禄千石。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张辅不愧为名将之后,深通攻心为上的道理,进入安南境内后,他命人先将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条罪状写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顺流放下,安南军民见到榜文后,人心离散。

  华音阁主 中国陆军大校 [加为好友] [引用] 3楼 2008——6——27 12:18:57明军兵分两路,京畿兵、荆、湖、闽、浙、广西兵由张辅率领,出广西凭祥;另一路明军由蜀兵、建昌、云南、贵州兵组成,在沐晟率领下出云南蒙自,两路明军斩关而进,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败安南之伏兵,进占新福,于白鹤江胜利会师。胡氏父子料不到明军进展竟如此神速,大惊之下,倾全国之兵号称二百余万(《明史·张辅传》谓安南兵众七百万,显系夸大),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伐木筑寨,绵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桩,征发国内所有船只,排列在桩内,所有江口,概置横木,严防明军攻击。张辅大军进入富良江,先命骁将朱荣进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沐晟军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张辅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胡氏父子则厚集兵力于多邦城,企图据险顽抗。

  多邦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张辅下令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大丈夫报国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惮重赏。”将士踊跃应命。明军趁夜攻城,都督佥事黄中,率敢死之士数千人,越重濠,缘城而上,指挥蔡福等人奋勇先登,大军万炬齐明,随后跟进,安南兵惊措之下,矢石竟不得发,纷纷败走城下。明军攻入城中,安南兵驱大象出阵,誓死拒战,激烈的巷战中,明军几呈不支。张辅“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斩其帅二人”,明军追至伞圆山,尽焚缘江木栅,俘斩无算,终于攻克了坚固的多邦城。

  12月,明军经激战,又克安南东西二都,安南吏民崩溃,各州县纷纷纳款于明军,张辅辑吏民,抚降附,分遣别将李彬、陈旭掠地,来归者日以万计。胡氏父子进退失据,乃悉焚宫室,亡命海中,继续与明军为敌。1407年,明军水陆并进,清远伯王友等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张辅命降将陈封攻击,大败之,尽夺其舟,遂定东潮、谅江诸府州。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来战,明军迎头痛击,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溺死者无算,江水为赤。张辅在咸子关筑城,命都督柳升镇守。3月,安南军队残部搦战于富良江,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5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至此,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篡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朱棣大为欣喜,群臣亦入贺曰:“黎贼父子违天逆命,今悉就擒,皆由圣德合天,神人助顺。”朱棣则说:“天地祖宗之灵,将士用命所致,朕何有焉。”为胜利冲昏头脑的明朝君臣,这时一改初衷,不再寻找所谓陈氏子孙之贤者,而是另谋在安南开设三司及郡县。6月1日,朱棣以平安南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张辅班师回京后,朱棣特于奉天殿赐宴,晋封张辅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

  明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平定安南,主要是因为胡氏政权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朱棣应陈天平之请,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之贤者,这当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欢迎,亦不失为仗义之举,但得胜后自食其言,草率地决定将安南内属,却是明显的失策。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安南虽曾多次成为中国属地,但自五代吴权以来,已独立成国,一旦直属中国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阶层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谓从此进入多事之秋。

  朱棣对胡氏父子十分宽容,只将他们二人及少数近臣关押,胡澄、胡芮等人皆获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抚却没有使安南平静下来。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简定起兵后,自称日南王,后为招揽人心,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最初,陈季扩曾以陈氏宗亲的名义派人到明朝讨封,不料因使臣无礼,触怒了朱棣而被杀。朱棣在张辅支持下坚持武力进讨的方针,调发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和成都三护卫军共四万人,由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再征安南,不料这次战局却非常不利。12月,沐晟在生厥江与安南叛军激战,因轻敌遭到惨败,参赞军务的兵部尚书刘俊突围不成,自经而死,交趾都司吕毅、参政刘显等人皆战死,安南形势大乱。

  1409年2月,朱棣迫不得已,再度启用张辅督师,发兵二十万与沐晟协同作战,这时的朱棣正准备北征蒙古,因此要求张辅必须尽快平定安南事态。

  “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张辅这时对安南形势已成竹在胸,他并不急于前进,而是在叱览山伐木造舟,“招谅江北诸避寇者复业”。待形势稳定后,张辅才率大军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击败安南军。安南乱军聚集战船六百余艘,退保江东南岸。张辅率领部将陈旭等以水师进攻,乘风纵火,大破其众,擒其将帅二百余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将阮景异又以战船三百艘迎战,复为明军所破。11月,张辅乘大胜余威,派指挥朱荣、蔡福等率步骑兵先进,自率舟师为后继,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屡败叛军,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凶简定,连同他的党羽一起送往京师,次年1月,张辅又削平其它各处变乱,斩首数千人,筑成京观以镇服安南人民。

  陈季扩退屯乂安,继续抵抗,张辅飞檄向朝廷告捷。当时明军第一次北征正好遇到重大挫折,同是“靖难”名将的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率十万大军北征本雅失里,结果在胪朐河遭蒙古军伏击,丘福等皆阵殁。朱棣震惊之余,又见张辅获胜,认为安南不足为患,于是召回张辅,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北征蒙古。

  1410年,朱棣亲征漠北得胜而归,陈季扩趁机派使臣胡彦臣入贺并求封,朱棣一时高兴,特授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其属官分授都指挥、参政等职,然而陈季扩的本意是求封为安南国王,朱棣的诏旨既不能令他满意,遂继续称兵作乱。由于明军主力北上,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无法讨平陈季扩。1411年,为了彻底平定安南之乱,已经腾出手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三征安南,迫令“陈季扩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则以武力讨平之。

  一向主战的张辅到任后,立即部署进兵,安南人民此时对张辅颇为忌惮,加上明军重兵抵达,局势开始发生有利于明军的变化。张辅到任,首先申明军令,都督黄中素来骄横,屡违节度,张辅斩之以徇,由此官兵惕息,无敢不用命者。7月,明军大破安南将阮景异于月常江,缴获战船百余艘,生擒安南元帅邓宗稷等,又捕斩别将数人。次年8月,安南叛军以战船四百余艘,分作三队,在神投海邀击明军。张辅以锐卒冲其中坚,明军以钩牵连敌船,作殊死战,从中午鏖战至傍晚,大破敌军,乘胜进抵陈季扩的老巢乂安府,安南军民降者相继。

  1413年冬,张辅与沐晟会师于顺州,与安南军在爱子江决战。此役,安南兵仍然以象阵为前驱,明军按照张辅的部署,一矢射落象奴,二矢洞穿象鼻,群象皆返奔,自蹂其众。明军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人乘势继进,矢落如雨,安南兵大败。1414年1月,明军进至政平州,安南兵残部屯暹蛮、昆蒲诸栅,悬崖侧径狭窄,骑兵不得前进,安南兵遂以为明军必不敢轻进,而张辅却与将校徒步行山箐中,夜四鼓掩至其巢,出其不意大破安南军,擒阮景异、邓容等。陈季扩只身败走老挝,张辅命指挥师佑率兵追击,连破老挝三关,终于在蒙册南磨将陈季扩活捉,与其妻子一起械送京师。至此,安南全部平定,张辅以叛军所占城地,设升、华、思、义四州,增置卫所,留军镇守而还,此时正好是朱棣二征蒙古的前夕。

 

  在明军的武力镇压下,交趾虽然再次平定,但明朝官吏不善于安抚,内部又勾心斗角,安南民心不附,为尔后的变乱埋下了祸根。1418年1月,安南清化府俄乐县土官巡俭黎利召集各部在兰山会盟,起兵抗明,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明军无力镇压。1416年,朱棣迁都北京,明朝的经营重点逐渐北移,交趾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解密: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原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梦见摔跤赢了

    周公解梦梦见摔跤赢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摔跤赢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油渍是好预兆吗 – 周公解梦

    油渍是指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污。端木蕻良《被撞破了的脸孔》:“﹝他﹞身上穿着缎袍,丝面沾满了油渍,香烟从不离口。”在日常生活中,油滴在人们的衣服上是常有的事儿。梦见身上或衣服上有油渍,表示你现在做的事可能会铸成大错,提醒你慎重考虑。梦见有油渍的盘子、器皿、工具,则是在提醒你近期要少管闲事,避免给自己惹来麻烦,造成损失。梦见磨、磨盘、研磨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3. 端午祝福语_端午节祝福语搞笑版_端午祝福

    亲,端午节很快就要到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祝福语搞笑版”,欢迎参阅。端午节祝福语搞笑版1、棕子好甜怡人醉,共诉人情酒一杯,道上一句祝福语,端午生色星光辉,道路平稳无妨碍,心静安宁乐相随。祝您和家人端午节快乐!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4. 四种不同风格的户外婚礼策划方案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种不同风格的户外婚礼策划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婚礼乐章响起后,在所有来宾的注视下,新人一起走过幸福之路,宣读结婚誓约,许下了彼此相守一生的诺言。婚礼简洁自然,给宾客留下了甜蜜温馨的回忆。泳池婚礼适合小型规模、年轻人居多的婚礼,可以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带来清凉之感。露台仪式主题鲜明,西式晚宴格调高雅,在燃放的焰火和来宾的祝福中,新人拥吻,将婚礼推向...。

  5. 珍罕吉语钱:“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

    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新莽铸币吉语钱,十分罕见,存世量极其稀少”。其中这枚“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在笔者所看到的钱币图录中均末被告载入,其收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6. 梦见拨草_周公解梦梦到拨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拨草好不好

    做梦梦见拨草好不好?梦见拨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拨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拨草,交友方面亮起红灯。梦见自己和很多人一起在拔草,尽管自己运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总有很多热心人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未婚女性梦见自己在除草,早年婚姻不顺利,需要晚婚才可以。病人梦见自己在除草,还需要继续和疾病斗争一段时间才可以转好。原版周公解梦梦见拔草,忧官事。

  7. 【乱撺】的意思是什么?【乱撺】是什么意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侯元一个吃酒,人家多乱撺起来,潞兵乘乱,大队赶来,多四散落荒而走。」★「乱撺」在《汉语大词典》第804页第1卷804参见:乱撺乱撺是什么意思乱撺luàncuān方言。

  8. 【鹿幦】的意思是什么?【鹿幦】是什么意思?

    《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郑玄注:「幦,覆苓也。」孔颖达疏:「苓,即式也。」鹿幦的拼音lùmì鹿幦是什么意思鹿幦lùmì鹿皮所作的覆苓。

  9. [专家点评] 明文徵明 古寺清阴图

    [专家点评]明文徵明古寺清阴图明文徵明古寺清阴图,设色纸本立轴纵67厘米,横24.5厘米。布景甚近而趣超,设色似华而气逸。无一笔一点不含意致。小楷则当代一人,画则以仿宋之龙眠,元之松雪未让焉,然乃小幅徵仲。但小幅或精工、或草草,雅无不绝尘者。一入大幅则不称尺,固有所短也。王司寇元美评伯玉司马文小而致,徵仲画将无是耶。

  10. 吃水果有四禁忌

    ■忌饭后立即吃水果:饭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吃水果忌不漱口:有些水果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残渣易造成龋齿。■吃水果忌不卫生:食用开始腐烂的水果,没彻底洗净消毒的果品,如草莓、桑椹、剖片的西瓜等,容易发生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