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名家名品]“四方四隅,皆为我大,而无大于我”-八大清朱耷草书欧阳修书锦堂记清朱耷行书录禹王碑文清朱耷行书临古法帖清朱耷行书轴清朱耷五言行草联清朱耷行草石屋诗清朱耷草书轴清朱耷行草轴清朱耷行楷册页清朱耷行书册页清朱耷行书轴清朱耷行书斗方清朱耷行书信札清朱耷临褚遂良圣教序清朱耷松石萱草图纵184.5厘米,横92.1厘米。
[名家名品] “四方四隅,皆为我大,而无大于我”-八大
清朱耷 草书欧阳修书锦堂记
清朱耷 行书录禹王碑文
清朱耷 行书临古法帖
清朱耷 行书轴
清朱耷 五言行草联
清朱耷 行草石屋诗
清朱耷 草书轴
清朱耷 行草轴
清朱耷 行楷册页
清朱耷 行书册页
清朱耷 行书轴
清朱耷 行书斗方
清朱耷 行书信札
清朱耷 临褚遂良圣教序
清朱耷 松石萱草图 纵184.5厘米,横92.1厘米。
清朱耷 松鹤芝石图 纵188厘米,横102.1厘米。
清朱耷 秋林亭子图 纵160.6厘米,横78厘米。
清朱耷 山水册 纵26.5厘米、横19.5厘米,
清朱耷 杂画(之一) 纵23.8厘米、横37.8厘米。
清朱耷 野凫图 纵68厘米、横27.3厘米。
清朱耷 松谷山村图 纵54厘米、横47厘米。
清朱耷 双禽图 纵132.5厘米、横38.5厘米。
清朱耷 菊石图 纵32.5厘米、横25.5厘米。
清朱耷 蕉竹图 纵118.9厘米、横33.4厘米。
清朱耷 寒林钓艇图 纵197.5厘米、横57.3厘米。
清朱耷 翠竹图 纵24.3厘米、横34.8厘米。
清朱耷 鹌鹑图 纵19.3厘米、横19厘米。
八大山人名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个山,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宁王朱权之九世孙。据说他曾阅览元代书画家赵子昂手书的《八大人觉经》,若有所悟,便以“八大山人”自号,八大意为“四方四隅,皆为我大,而无大于我”。明亡以后,正处青年时期的朱耷由于本身是明贵族的后裔,怀着一种怀念明王朝和憎恶清朝统治的复杂心情,削发为僧。他对佛学领悟颇深,一时门徒上百,听其讲法。后不知何故,“裂浮屠服焚之”,弃佛从道,隐居于南昌天宁观,取道名道朗,字良月。然而,道家“清净无为,超然无我”的境界并未能使朱耷彻底摆脱对故国的怀念,故又离观,浪迹天涯,寄情于山水之间。一日,大书一“哑”字于其门,自是对人不发一言。常于酒酣时纵兴泼墨,尺幅之间,挥洒如帚。终于忧忿中去世,享年80岁。
朱耷工书法,行楷学王献之,纯朴圆润,自成一格。其绘画颇受董其昌影响,他的山水画从临摹董其昌着手,上窥倪云林、黄公望,却又不固守陈法,而自出机杼。朱耷尤擅画水墨花卉禽鸟,如芭蕉、怪石、花竹鱼鸟之类,笔墨简括,形象夸张,不求形似,而自得其神韵。所写山水意境冷寂,空漠阴惨:所画鱼鸟孤傲不羁,每作“白眼向人”的怪状(如图)。他在书画上题款时,将“八大山人”四字联缀成“哭之”或“笑之”二字,并常配以充满压抑、悲愤、不平和绝望之情的题诗,寄寓着对江山易主却无力回天的失国之痛和对权势者奴颜婢膝丑恶嘴脸的冷笑。如《题画》一首:“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不写宋山河。”以宋喻明,流露出深深的依恋故国的思想感情。受朱耷影响较深的郑板桥曾作诗评:“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朱耷水墨画对后世的写意画影响很大,为“扬州八怪”及吴昌硕、齐白石等所师法。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