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茅盈祖师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出生于今陕西咸阳。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 据《梁书•陶弘景传》记载:“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 出身名门,神仙世家 茅君,名盈,字叔申,南关人也。《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十月初三出生,出生时红霞盈天三日,故取名茅盈。汉宣帝元康二年,有司奏报浙江丹阳句曲山有茅真人,中昼飞升,万姓瞻睹。 据《云笈七签卷九十六 赞颂部赞颂歌》载,茅盈高祖父名叫茅濛,字初成,学道于华山,丹成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乘赤龙升天。当时童谣唱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天升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那时正痴迷于寻求神仙长生之道,听到这些童谣,以为当中的“盈”字是指自己的“嬴”姓,相信自己能够得道升天,于是将腊月改称为“嘉平”,以应童谣,又派徐福带领童男童女,入海中寻找蓬莱仙山,以求神仙之药。《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载,茅濛师从北郭北阿鬼谷先生。 图片截取于《中华道藏• 茅山志卷之五》 曾祖父,茅偃,字泰能,是茅濛的第四子。时值秦昭王的时候,官至舍人,后来做到车骑校尉、长平恭侯等职位。祖父茅嘉,字正伦,仕秦庄王,为广信侯。“始皇即位,嘉辅帝室。当庄襄王时也,以嘉为德信侯,使招置宾客游士,欲并天下。始皇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始皇使嘉将兵攻之,有功焉。卫迫东都,嘉又克讨,皆平之。始皇壮嘉志节,赐金五千斤。二十五年,秦大兴兵,使嘉攻燕辽东,得燕王而还。又遣嘉定荆,江南地皆降,是年置会稽郡,嘉将兵于会稽而亡。始皇哀其忠,因以相国礼葬之于长安龙首山西南。嘉有六子,并知名于时,始皇皆官爵承先,并各赐姓。”茅嘉第六子茅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愿农巷,茅祚即茅盈的父亲。茅祚有三子,长子茅盈,字叔申;次子茅固,字季伟;三子茅衷,字思和。 恒山学道,拜师王君 十八岁即入恒山学道,前后二十年。这才道成归乡。 关于茅盈祖师学道经历,不见典籍记载,据《云笈七签》等书说学道于西城王君。《尚书帝验期》曰:王母之国,在西荒之野。昔茅盈字叔申……茅君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乞长生之道曰:盈不肖之躯,慕龙凤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积朔之期。王母愍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搏桑帝君,授我以玉珮金珰二景缠练之道,上行太极,下造十方,溉月咀日,以入天门,名曰《玄真》之经,今以授尔,宜勤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释以授焉。 北岳恒山(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茅盈少秉异操,天才颖烁。矫志萧抗,行迈远逸。不营闻达,不交非类,独味清虚,恬心玄漠。十八岁即入恒山学道,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采取山术而饵服之。 茅盈祖师于恒山修道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太玄玉女梦中指点茅君“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君师,子奚不寻而受教乎?”茅君于是大喜,斋戒三月,拜访王君。 后随王君学道二十年,从王君西至龟山,拜见西王母。茅盈禀告西王母说:“盈小丑贱,生枯骨之余。敢以不肖之躯,而慕龙凤之年,欲以朝菌之质,窃求积朔之期。虽仰远流,莫以知济,津途坚塞,所要无寄。常恐一旦死于钻放之难,取笑于世俗之夫。是以昔日负笈幽林,贪师所生,遂遇王君,哀盈丹苦,见授治身之要,服气之法。于是静斋深室,造行其事。师重见告,以盈身非玉石,而无主于恒。气非四时,常生于内。正当率御出入,呼吸中适。和液得修,形神靡错。感应思积,则魂魄不滞。理合其分,气甄其适,乃可形精不枯。宅不可废也。若使精神疲于往反,津液劳于出入,则形当日凋,神亦枯落,岁减其始,月亏其昔矣。宜便妙访,求其长易之益。”西王母曰:“子心至矣!吾昔先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太帝君见遗以要言,汝愿闻之邪?于是口告盈以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盈拜受所言,稽首而立”。又告盈曰:“夫金珰者,上清之华盖,阴景之内真,玉佩者,太上之隐玄,洞飞之宝章。得其道者,皆上陟霄霞,登遨太极,寝晏高空, ... 紫虚也。向说元始天王、太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书》,玉佩金珰之文章也。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法,惟令授诸司命。子玉札玄挺,录字刊金,黄映内曜,素书上清,似当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矣。此道后别当付于子也。然不先闻明堂玄真之道,亦无由得《太霄隐书》也。 九霄万福宫太元宝殿内三茅真君像(道教之音 蓬莱外史) 学道归来,不忘孝道 茅盈祖师得到西王母真传之后,于是辞师回家。自己说是在恒山北谷学儒俗之业,当时年龄有49岁了。茅君学道归来之后,父母都还尚在,见到茅盈回来,怒道:“你这个不孝子,不在家供养双亲,一心痴迷妖妄邪术,浪荡四方,真是荒唐!”说着,举起拐杖就要打。茅盈赶忙跪下,叩头谢罪道:“并非孩儿不孝,只是此身受天命,应当得道,故此才离家入山,世事难以两全,虽然未能在双亲身边晨昏定省,但是仰仗道力,却能使父母长寿康健,家门平安。孩儿学道已成,不可鞭打,此事非小,恐有意外发生。” 茅盈父亲听见儿子这么说,怒不可抑,举起拐杖就打,但见那杖打在茅盈身上,顿时断为数十截,如箭一般激射而出,射进墙壁柱子里面,应声而穿。茅父见状大惊,茅盈道:“刚刚向父亲禀告过,就是担心这种情况,任何东西打在我身上,都会有损毁。”茅父道:“你说你已经得道,那可以起死回生吗?”茅盈答道:”若是死的人作恶多端,罪孽深重,那就不可以复生;若是横遭劫难,短命夭折之人,我就可令他死而复生。” 九霄万福宫(道教之音 蓬莱外史) 茅父听见这么说,便说出左近已死者的姓名,问茅盈谁可以复生。茅盈便施法召来社公相问,茅父只听得中庭有人声应对,但却看不到人影。茅盈问道:“此村中已死去的诸人,有谁够资格死而复生?”众人皆听得社公答道:”某某可起。”茅盈便道:“那你便快去办理相关事宜,随后我便命人开棺掘尸。”到了晚上,社公回来答话:“事情已经办好了,这就可以掘墓发棺了。” 于是茅盈将事情前后告诉死者家人,将坟墓挖开,看那死者,只见死者双目睁开,身体已能活动,就是还不能说话,大家赶忙将他抬出,送回家中休养,三日后,已经能够坐起身,言语如常了。如此,茅盈一共救活了数十人,这些人都活了十年才又死去。 茅盈有两个弟弟,二弟名固字季伟,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三弟名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两位弟弟将要上任之时,乡里亲友数百人一齐来送行,相聚欢宴,茅盈也在场,他对在座的人说道:“我虽然没有做二千石之官,但也当有神灵之职,三月十八日那天,我便要去上任,各位能来送我吗?”在座众人都相互点头道:“茅君得道为仙官,我们一定会来相送。”茅盈又道:“承诸位厚意,感激不尽,到那日,各位只要来了就好,千万不要再带礼物,我自有馈赠与大家。” 到了那日,茅家门前数顷之地忽然自动变得平整洁净,寸草皆无,又有青缣帐幄,忽然出现,下面铺以白毡数重,可以容纳数千人之多。远近村民都被这一奇观惊动,顿时四下传开,来送行的人多不可数,数倍于前日送茅盈弟弟之时。 元符万宁宫(道教之音    蓬莱外史) 等到宾客都到齐了,茅盈也如常人一样,言笑招呼。众人虽然不见有人奔走整治,但却见金盘玉杯,自动便到面前,各种奇肴异果,美酒珍馔,从所未见,无人叫得出名字,仙乐飘飘,声动天地。众人见此情形,无不豫乐欢畅,人人醉饱。 第二日,迎接茅盈的仙官来到,文官则朱衣紫带,有数百人,武官则甲兵旌旗,器仗耀日,有千余人之多。茅盈便与父母宗亲辞别,登上羽盖车而去,麾幢幡葢,旌节旄钺,有如帝王一般。众仙官所乘之车,都由龙虎麒麟、白鹤狮子所驾,种种奇兽异禽,闻所未闻,飞鸟数万,翔覆其上,流云彩霞,环绕左右。迎接队伍离开十余里之后,忽然之间,全部消失不见,众人见状,莫不感慨叹息。 感化二弟,三人得道 茅盈为仙官之后,治于句曲山。句曲山中有神仙居住的洞室,茅盈便在此中住下,山下百姓为茅盈修筑庙宇来奉事之。茅盈曾经托身神像,坐在帐内与人言谈,出门的时候,或者带领人马,或者化身为白鹄而去。若有人身患疾病前来祈求,就煮鸡蛋十枚放于帐中,片刻,鸡蛋便从帐中一一掷回,祈求之人将鸡蛋拿回家,剖开来看,如果中间没有蛋黄,那病者就会痊愈,如果中间有土,那病就不会好了,就以此作为征候。 庙中又常常有仙乐异香,奇云瑞气,茅盈来的时候,有仙乐环绕,前后导从,茅盈自天而下,有时会逗留数日才走。住在附进的人,仰赖茅盈之德,从无水旱疾疠,螟蝗之灾,山上也不生剌草毒木,虎狼之属,当时的人,便因此称呼此山为茅山。 元符万宁宫露天老子像(道教之音    蓬莱外史) 后来,茅盈的两个弟弟年老体衰,到七八十岁了,便弃官委家,汉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南下找到茅盈。 茅盈教他们修炼,却老还童,两人便在茅山洞中修炼,历经四十余年,也得道成真。 据《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说,至汉平帝元寿二年八月巳酉,太上老君派遣五帝使者,持天帝符节,以白玉版黄金刻书,加九锡之命,拜茅盈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理吴越生死之藉。又派遣使者以紫素策文,拜茅固为定录君,茅衷为保命君,三人皆为上真,故又号三茅君。大茅君茅盈的府邸在赤城玉洞,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极,总括东岳,司命司禄。中茅君和三茅君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统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总括岱宗,领生记生,位为地仙九宫之英,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茅山崇禧万寿宫上清宗坛(道教之音    翟静) 《三茅真君加封典事》也有“窃以茅氏之宗,仙源甚远。大茅君盈,次固,次衷,兄弟三人,岩栖谷隐,精炼道真,累功积行。得到之后,领括群仙,受事太极,司命岳府,考校乎吴越之境,留治乎赤城之山”。 《后汉书•郭太守传》附有《茅季伟传》,后汉流行《茅山父老歌》,又作《三茅歌谣》,即颂咏三茅事迹。•陶弘景编定《真灵位业图》即称大茅君茅盈为“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称中茅君为“句曲山真人定禄右禁师茅君”、“右禁郎定禄真君中茅君”,列太清左位和第六中位;称三茅君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第六左位。 宋时,太宗真宗封他们为“真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 三茅真君成道后,道著万物,流润苍生,德加生灵,俱获其情。百姓有求,无不感应,默佑之恩,众口皆碑。句曲山留传已久的歌谣说:“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三神乘白鹤,各治一山头。召雨灌旱稻,陵田亦夏柔。妻子咸保室,使我白无忧。白鹄翔青天,何时复来游?”道经赞其曰:“孝悌通于神明,恩泽被于家国”。 三茅真君曾经乘白鹤会集茅山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时人称句曲山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经书称赞是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灾害不起,后人为纪念其功德,立庙奉祠,时称“白鹤庙”,遂改句曲山为茅君山,简称茅山。尔后,四方信士来此敬香,踏访仙踪。年复一年,一直延续到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 《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之二十四》有《三茅真君诀》“神养于气,气会于神,神气不散,是谓修真。子不离于母,母不放子,子母共守,长生不死。”《正统道藏洞神部》收录有《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一卷》、《正统道藏洞真部》收录有《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 茅山德祐宫三茅真君(道教之音 蓬莱外史) 三茅真君宝诰 天人道德,仙圣真师。孝悌通于神明,恩泽被于家国。隐恒山而悟道,栖句曲以升天。主岱宗恒霍之山,职赤城华阳之洞。劫运阴阳而统斡,雷霆水泽以兼司。接二弟之英资,授登真之祕诀。咸领神仙之籍,共膺玉册之荣。德博幽明,仁霑普率,随机赴感,誓愿弘深。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地仙上真、定录右禁、冲静德佑妙应真君、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冲惠仁佑神应真君、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 (道教之音根据《云笈七签》、《茅山志》等资料整理而成,转载请标注来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茅盈祖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别称「 ”霞城”,张家口最大的县,名字竟来源于一座不出名的山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面积5238平方公里的赤城县是河北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但是关于这个县名字的来历却有不同的说法。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哪些说法,是怎么一回事。赤城县滴水崖「”赤城”一词见于正式的建制得追溯到元朝时期在此设立的「”赤城站”,所谓「”站”的意思是通往元大都途中的一个驿站。但在更早的

  2. 茅山的雪

    茅山的雪淼镇附近的居民,自古就有一个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很少有人在山上乱砍滥伐,所以茅山上的植物特别多,野花野树,郁郁葱葱,山上有不少棵很有些年头的大树。我们在山路上慢慢前进,这个时节并没有上山的人,脚踩入松软的积雪上,也不太滑,整个茅山已经一片银白,从远处望去,能看见的只有几棵顶着白雪的大树,其他矮小的事物,都被白雪所覆盖。

  3. 茅山和尚

    茅山和尚天明寺坐落的山叫茅山,很多香客以为这里一定有道士,其实叫茅山的地方未必有道士,这里只有和尚。我们径直上山取水,上去是三个人,下来的通常只有戒嗔一个人,戒痴、戒尘这两个小和尚只是假借取水的名义出来玩而已。无名的山,无名的寺,无名的水,野花,野草,白粉碟,便是小和尚戒嗔的生活之处。

  4.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了凡弘法学会译整—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俗话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所以太上真是无量的慈悲,祂不用繁琐的言语,只用一句话来点醒;提示人们于见色起心的时候,不可不从心源处,来及早的禁止断绝这种隐微又深邃的恶业啊!所以太上说这句话的用意,实在是博大精深,而且是用心良苦啊!

  5. 三茅真君的传说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三茅真君原来是出生在咸阳南关的三兄弟。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中茅君和三茅君仅为地仙。三茅真君传说1、茅盈传说。

  6. 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茅盈祖师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出生于今陕西咸阳。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十月初三出生,出生时红霞盈天三日,故取名茅盈。《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载,茅濛师从北郭北阿鬼谷先生。关于茅盈祖师学道经历,不见典籍记载,据《云笈七签》等书说学道于西城王君。

  7. 三月十八:大茅君回家选仙的日子

    三月十八,是茅山一年之中最为神圣日子。与其他的名山不同,这既不是主神圣诞也不是民俗节日,而是祖师大茅君与其他仙圣“回盼”茅山的日子,他们回盼的目的则是选仙度人。每年大茅君的回盼,也是检校学仙们的功勤,精纯者得到保举,迁转位业成为太平仙官,而那些荒于道业的学仙则有被逐出洞天的可能。点明了三月十八不仅专为好道者而设,亦是百姓登山祈福之日。

  8. 华佗与茅山黄精的传说

    华佗想,一个本就柔弱的女子,在深山老林度过三年,没吃没喝的,非但没有饿死,身体反而长得异常健壮,若非吃到灵丹妙药,不可能如此。尽管华佗有一身功夫,但也有几处被其抓伤,最终将她制服。华佗向姑娘解释:自己是一名医生,不是来害她的,而是来救她的。经过华佗劝导,姑娘跟他回到住处。只是华佗觉得,“黄鸡”不像个药名,便给它起了个药名,曰:“黄精”。如此,茅山黄精的名气就更大了。

  9. 九天监生司与保胎诸神

    神霄派亦以济世度人为传教宗旨,并将保护生命、监生护胎作为一个重要的使命,从而设立了九天监生司这一神灵机构,主管生育保胎之事。九天监生司主神有九天之帝、太一、帝君、主录、司命、五帝、圣母、司马大神、延寿益算君、回骸起死君、储福定命君、监生大神、送生童子、六甲保胎符吏、九天一切真宰等,他们皆列位于神霄派神系之中。

  10. 南斗六星君的传说

    南斗六星君,正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南极长生大帝玉...王,是南斗六星君的顶头上司。因此南斗六星君的六宫都隶属于南极长生大帝管辖。后民间流行“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的说法,道教吸收后将南斗六星神格化,成为司命主寿的六位星君。专门奉祀南斗星君的庙宇称南斗星君庙。南斗星君度人长寿的故事三国时魏国有个叫管辂的是个术士,最会相面。

随机推荐

  1. 梦见许多狼

    周公解梦梦见许多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许多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以刑致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xíngzhìxíng【解释】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出处】《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例子】无【相关】百度“以刑致刑”

  3. 经常做这6件事的人,肝脏可能已经受损了,别再继续

    如果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负担,此时肝脏功能就容易下降明显,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肝脏疾病。为了防止肝脏正常受损,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勿经常生气。

  4. 杜姓分布

    当代杜姓的分布戴姓女孩名字_姓名测试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七省区,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为杜姓第一大省。

  5. 孕妇梦见生娃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生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生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带有瑚字的成语

    包含有“瑚”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铁网珊瑚——比喻搜罗珍奇。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了。瑚琏之器——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7. 揭秘:为何说马超配不上“五虎上将”之名?

    >首先,这个不配“五虎上将”之名的人就是马超。虽然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料记载中马超都是不亚于吕布的猛将,即便是《三国志》这一正史中,陈寿也给出了马超之勇不亚于吕布的评价。阎行开始试图用长矛刺马超,但可惜矛折断了,紧接着阎行又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是将马超来说。但是,纵观马超的一生,不仅差一点被普通武将阎行斩...,更是一位智谋欠佳的武将,所以笔者认为他名不副实,也不配“五虎上将”之名。

  8. 揭秘包拯的老婆是谁?包拯死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包拯简介:包拯的老婆是谁?宋代著名清官包拯的老婆董氏是一位有名的贤内助。包公清廉的一生离不开包拯的老婆的默默支持,“包青天”的荣誉中有董氏一半的功劳。  包拯的老婆是谁?包拯的老婆董氏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读书识字,知书达理。她与包拯成婚后,对包拯说:“大丈夫当为君上...

  9. 古代文臣最重死谥“文正”,其实得其谥者不过二十八人而已

    更有一代名臣司马光提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另外得“文正”最有名的是后世文臣的标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过得“文正”谥号第一人也是北宋名臣王曾。>其实最初一字谥最贵,“文”也没有固定搭配,得到是莫大的光荣。唐代宗本想给宰相杨绾拟定的谥号为“文贞”,苏端极力反对,最终只好将苏端贬到广州,谥杨绾为文简。其实总观中国历史谥为文正这不过28人而已!

  10. 敖闰的神话故事:西海龙王的故事 西海龙王的儿子

    西海龙王,中国神话中的人物。是四海龙王之一,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四灵之一。西海龙王敖闰的故事传说青海称作“西海”的故事。草原大旱的消息传到天庭后,玉皇大帝当即指派青沙龙前往西海,解除旱灾。青沙龙受命后,带领家眷随从腾云驾雾飞降九天,来到西海,从此被称为西海龙王。当时,普天之下均遭恶旱,其他江海无法救援,玉皇大帝只能命令西海龙王就地解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