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语悟禅性

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人到山上参禅,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问道:“荣的好,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和尚,药山就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小和尚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我们用拳头无缘无故地 ... 一拳,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从前在灵山脚下住着一位樵夫,他虽终日以打柴为生,但却一心向佛。这一天他从集市上卖柴回来,便背着香袋来到智藏和尚的住处问禅。他见到智藏禅师便问道:“你认为有天堂和地狱吗?”智藏回答他:“有。”“有佛法僧三宝吗?”樵夫又问道。“有。”智藏回答道。樵夫又问了好多问题,智藏都回答说:“有。”樵夫犯起嘀咕来:“禅师这样回答恐怕错了吧?”智藏认真地打量樵夫一番:“你是否遇见过哪一位高僧?”“是的,我曾拜会过定慧禅师。”樵夫如实答道。“那么定慧是怎么对你说的?”禅师接着问。“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樵夫也接着回答。智藏指了指窗外说道:“你看这满山,世俗的人说有,向佛的人说无,你认为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樵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智藏又问:“你有妻子儿女吗?”“有。”樵夫不假思索,应声回答。这老和尚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智藏又问:“定慧禅师有妻子儿女吗?”“无!”樵夫愣住了,你这老和尚不会是拿我开玩笑吧!智藏并不理会,捋了捋胡子微微笑道:“定慧说‘无’就对了。”有与无都是相对的,在禅者看来,一切东西从物质上说是有,而从精神上说又都是无,因为他们的境界是超越了一般的有与无的概念的。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一次在出诊路上遇到一位僧人,于是请教:“什么叫禅?”僧人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一旦学会了参禅,就不用怕死了。”在僧人的提示下,王田前去参访南隐禅师。南隐禅师说:“禅并不难学,你既然是医生,就应该好好对待病人,这就是禅!”王田似懂非懂,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说:“医生不该把时间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去照顾你的患者吧!”王田不解的思索着:这种开示,怎能祛除怕死的心理呢?当他第四次参访时,抱怨说:“有位僧人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患者。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请教您了。”南隐禅师微笑着说:“要知道‘无’是真理,你善待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就会脱离生死挂虑。从忘我到无我,就是禅心显现了。”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么能入禅呢?只有参透了“无”的真谛,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才是绝妙的禅境啊,只要懂得了这些,又何必去强调是有还是无呢?光涌饱读诗书,聪明伶俐,虽不是出家之人却很喜欢参禅悟道。这天他去拜见久负盛名的仰山禅师。仰山看到光涌前来,劈头就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光涌回答:“我来看望您老,给您请安!”仰山就问:“既然是来问候我的,那你看到我没有?”“看到了。”光涌不假思索。仰山接着又问:“你看我像不像驴?”光涌回答:“您不像驴,可是也不像佛!”仰山接着问他:“既不像驴,又不像佛,那像什么呢?”光涌反问道:“为什么您非要像个什么呢?何况这像驴和像佛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像什么,随便想好了。”仰山禅师听到这里,吃了一惊。这光涌还真是不简单,他虽然不是出家之人,却对禅理悟得如此深透。仰山常常用这个话题去考验别人,被考者不是执着佛相,就是执着世相,或者执着于一个“空”字。像光涌这样无所执着,无所顾虑,不为世俗观念所羁绊的,还是第一人。仰山禅师不得不对光涌刮目相看。他不禁赞叹道:“我用这个问题来考问别人,十几年来没有一个人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只有你的回答最为完美。你很了不起,我愿意收你为我的真传弟子,把我几十年的修行正果传授与你。”光涌点头答应了,从此他在仰山门下一心修身禅定,最终成佛。佛与驴都是世俗人眼中的事物,真正成佛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佛,在他们的眼中佛与驴是没有差别的。这就是所谓大悟的境界。凡人做事总是脱不了俗,那又能如何获得大悟呢?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地狱天堂无变异,春回杨柳绿如丝。——唐·香严智闲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语悟禅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问佛--同性能否相爱

    有了佛,便能与他对话。我是个虔诚的人,问佛:“请告诉我可以同性相爱吗?”“曾经有一位向佛的王子,但他禁不住情欲的诱惑,放不下感情的包裹,因为有一个很爱很爱他的女孩。”佛说,“有一天,他来到我面前问我该怎么做,我问他那个女子是不是真的很爱他,他说是的,很爱很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一样爱。”佛看着我,说道。

  2. 他人的修行之法 不一定适合你

    西堂智藏,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智藏和尚突然话题一转,问道:“你有妻子吗?”智藏和尚趁机开示:“我说有与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3. 佛语悟禅性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在僧人的提示下,王田前去参访南隐禅师。仰山禅师听到这里,吃了一惊。光涌点头答应了,从此他在仰山门下一心修身禅定,最终成佛。佛与驴都是世俗人眼中的事物,真正成佛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佛,在他们的眼中佛与驴是没有差别的。

  4. 并州太原尼智藏画地藏感应记

    并州太原尼智藏画地藏感应记宋太原尼智藏,特事地藏菩萨,欣求西方净土。舍钱二百文,画阿弥陀像,左右胁士,地藏、观音二体。安置房舍,信心礼供。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大风吹破人屋,尼之屋舍,同坏毕。心生忧恼,祈念地藏菩萨,瞻仰虚空,遥见一物,飘飖在虚空,数数放光如电。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语朋友曰:「地藏菩萨导吾于净土,明日决定往生。」烧香散花,唱三尊名号,各一百八遍,端坐向西,合掌而逝。

  5. 王田私属

    王田私属,中国汉代王莽改制时以诏令形式规定的对全国耕地和奴婢所加的名称。新莽代汉,托古改制,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下诏,宣布将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属,都不准买卖。新莽的这一措施,五均六筦意在缓和土地兼并和防止农民奴隶化。新莽只好在始建国四年下令买卖土地、奴婢不再治罪,承认了这项改革尝试的失败。地皇三年新莽崩溃前夕,最后废除了关于王田、私属的法令。

  6. 善恶有无之间

    善恶有无之间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王田精于医术,但仍有不少病人去世,因此每天都惧怕死亡的阴影。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

  7. 有无妙说

    对于一个悟道人的来说,说有说无,都没有障碍,因为他已超越有无,说有说无,只应机而说,没有丝毫执著。再说,天堂和地狱在宗教情操上说是有;佛理来说是心缘相;在佛本体上说是无说。唯有超越宗教情操和佛理,才能进入本体的真空、妙有。这话一说,肃宗顿时无话可说,接不上腔。光涌的回答,举重若轻、无名无形,正是那个不可言说、譬喻的究竟。

  8. 西堂智藏

    西堂智藏,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智藏和尚突然话题一转,问道:“你有妻子吗?”俗士非常不解,说道:“有啊。”智藏和尚趁机开示:“我说有与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9. 有没有

    西堂智藏是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智藏住持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智藏和尚道:“有天堂和地狱吗?”>那人的许多问题,智藏和尚一律回答说有。>那人不以为然,不屑地说道:“和尚,这么说恐怕不对吧?”>“难道你有不同的看法吗?”智藏和尚很感兴趣的样子。>俗士非常不解,说道:“有啊。”>智藏和尚又问道:“径山和尚有妻子吗?”

  10. 谈佛说禅悟人生~ 善恶有无之间

    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着。“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对于他们来说,有还是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行事与做人。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

随机推荐

  1. 身体缺「 ”铁”,多吃这3种食物,或许能让身体「 ”铁”充足

    说到「”铁元素”,想必大家并不会对其陌生,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它。不仅我们用的很多工具,离不开铁元素,就连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有铁去参加,否则,身体的某些活动,还真的不能够正常运行。那么,铁元素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其实,它主要是一些重要酶、蛋白的原材料,没有它的存在,这些酶和蛋白,还真没有办法正常运行。所以,如果我们的身体缺乏这类元素,就应该想着及时去补充。具体的补充方式,就

  2. 梦见筷子断了有什么含义_周公解梦梦到筷子断了有什么含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筷子断了有什么含义好不好

    筷子断了,表明自己的工作前景将会堪忧,或者是不堪工作压力,或者是自身能力不够,但有同事借给你一双筷子,则是好事,表明困难来临时,会得到同事的帮助。另外,梦见自己的筷子被别人借跑了,这个暗示著在工作和学习中将会用竞争对手出现,您将会受到排挤,丧失吃饭的工具,要多加注意!!!

  3. 披发文身是什么意思?

    【拼音】pīfàwénshēn【解释】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出处】《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例子】禹入裸国,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相关】百度“披发文身”

  4. 心累了的 ... 空间说说-感人的情话

    但有时候,脸皮的厚薄程度,是求爱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5. 夏侯渊真的一点本事都没有吗 为什么刘备瞧不起他呢

    难道三国时期的大将夏侯渊真的是一点本事都没有吗?之后,夏侯渊在曹操军营中的地位一路飙升,成为一代大统领。即使夏侯渊是曹操军中的一员大将,但是却在刘备的眼中是分文不值的存在。因为夏侯渊的这个做法,导致刘备更加的瞧不起他了,反而更加看重张郃。>>通过对夏侯渊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夏侯渊只不过是一个好的将领而已,但在刘备的心中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刘备就是从心底里一直都是瞧不起夏侯渊的!

  6. 人中旁边有痣代表什么 女人人中有痣 男人人中有痣_看相大全

    人中旁边有痣代表什么女人人中有痣男人人中有痣人中旁边有痣代表什么嘴唇到鼻孔之间的区域包含了面相上的五个区域,「人中」「左仙库、右仙库」「食仓、禄仓」,让我们来看看在这几个区域长痣各代表甚么意义吧人中是面相里非常重要的部位,不管是个人的人品、个性、与子女之间的互动、事业、财运。男命人中有痣,克子息,子迟。男人人中痣相图解,在面相中通常把人中认为是生命的枢纽。

  7. 祝福老公生日快乐的话-感人的情话

    亲爱的老婆生日快乐,让爱陪伴我们一直到永远。祝自己生日快乐十四、虽然时光飞逝,但对你的爱未曾消减;虽然季节变换,但你依旧是我的永远。亲爱的老婆生日快乐,感谢你默默无悔的付出,愿我永远的爱能换得你永远的笑。老婆生日快乐日志希望您多多保重身体快乐地度。生日的烛光中摇曳一季繁花,每一支都是我的祝愿:生日快乐!

  8. 猫界考核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黑猫决定不和白猫争先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会,猫界的年终考核开始了。  黑猫暗自高兴,自认胜券在握。回想自己一年多来,每天坚守工作岗位,苦练捕鼠基本功,逮捕老鼠进六百只,可谓是猫界一名大将。而那条白猫,每天晃晃悠悠,吃喝玩乐,偶尔才抓条老,一年下来抓鼠条数不过百只。因此,黑猫每天高枕...

  9. 61岁男子,昏迷入院,一小时后离世,提醒:这玩物害了不少老人

    血栓,被称为「”隐形...手”,默默的夺走人们的生命!血栓,是心梗、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共同发病机制。血栓的死亡率,高达全球死亡人数的54%,是一个极其夸张的数字。深夜,一名男子,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此刻,该名患者已经昏迷,并且,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检查发现,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率快,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脏彩超及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提示——肺栓塞。遗憾的是,经过抢救,一小时后,患者

  10. 光绪三题金匾

    工部大臣想来想去,想到了光绪皇帝乃一朝君主,只要他来题写,自己也能在万岁爷面前赏个脸。又过数日,光绪皇帝也来颐和园,他一见宫门上的大匾没了,便质问工部大臣是咋回来。到了晚上,光绪住在了颐和园的玉澜堂,他想重新为宫门题字,可一连写了十几张纸,都不甚满意。"光绪指指龙案说:"联想再题字,只是不佳。光绪一连半个月到王木匠家向老人求教,写字大有长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