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地区。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封建统治的斗争。罗城县的解放就得到了仫佬族人民的有力配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1.春节春节为一年诸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仫佬族风俗禁忌仫佬族的民间禁忌并不多,重要的是年节的十一禁忌。
仫佬族的由来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单一民族,其时间大约在宋代。
据历史记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以桂州琳洞地置罗城县,先隶融州,后属庆远府。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地区。
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检司、镇和寨堡等机构,利用当地头人任职,把流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人民须向朝廷交纳夏秋两税。
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有“冬头”,由大家推选,负责筹粮收款。“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 以下又分“房”,实际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组织。
1912年后,设立团总、保董、甲长等,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后,随着 ... 势力的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乡长兼任民团队长及小学校长,实行所谓“三位一体”、“五户连保”的反动统治。仫佬族中一些“乡老”、“族长”也往往上通官府,下揽族权,左右与土匪勾结,强迫群众遵守“乡约”、“族规”,竭力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封建统治的斗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批先进的仫佬族青年参加了中国 ... 领导的柳北抗日挺进队和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罗城县的解放就得到了仫佬族人民的有力配合。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为一年诸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限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年节的活动有许多与汉族相似,只不过各有各的讲究,他们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初二用香纸敬财神,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灯,年节结束。
2.二月春社
二月春社日,家家户户舂糍粑, ... 鸡祭祖,接新媳妇回家。全村进行春祭,各家各户凑钱买猪,抬到社王庙宰 ... ,每户派一位代表参加,敬祭社王时,将猪肉分成若干份,用竹子串联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在社王庙的两旁。祭完社王,各人将一串猪肉带回家,如果这一年春社在春分之前,民间认为年成好,有剩有余,代表们先饱吃一顿,剩下的串肉再分给各人带回去。如果春社在春分之后则年成不好,大家要省吃俭用,先分再吃,把猪肉全部分到各家各户去吃,煮黄花(一种灌木花)、煮黄色糯米饭供神,全家食用,民间认为,可减少小白蚂蚁之害。
3.三月清明
三月清明节,全村 ... 猪祭“婆王”,然后各家各户扫墓。这天家家户户 ... 鸡供祖,做艾粑粑,在门口插两枝柳条。
有的地方在三月初三祭婆王(又称花婆),称“花婆节”。
4.牛生日
农历四月八是牛生日,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得干干净净,给牛吃好料,这天不使用牛,给牛放假休息,这一天还宰鸡宰鸭,备酒备肉供奉“牛栏神”,用枫树叶汁蒸黑糯米饭祭祖先。黑糯饭先请牛吃,然后人才吃。在大门上插枫树叶,以驱蚊蝇。
怒族有哪些传统节日_民俗预测5.祭真武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包粽,门口挂菖蒲、艾枝;酒雄黄、洒在屋阶;放雄黄水缸并用来擦手;用石灰水洒在屋外墙根,拾田螺煮吃,民间认为,可防治疮疖。村中请法师穿红色法衣到田垌驱虫保苗,在田边插“令”字三角彩旗。两人抬一只纸船前行,法师跟纸船后作法,游完田垌将纸船放在河边烧,将烧完时扔进河中。农历五月初五,又是银姓仫佬人敬祭真武神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 ... 鸡宰鸭,到真武庙祭拜,从早到晚,饮烟不断。
6.其他节日
“六月”是仫佬人祈求保佑,免去虫害、旱灾,五谷丰收,生意兴隆的节日。1911年以前,还要供祭蝗虫神,驱蝗保苗。
七月初七是仫佬人的祖先节,这天 ... 鸭,祭祖,接祖先回家,七月十四,再次 ... 鸭,祭祖,送祖先。在这七天里,家家户户香台上早晚焚香、供酒肉、祭祀祖先后才用餐。七月初七这天,还要祭祀那些无家可归,无子孙祭祀的野鬼,将当夜吃剩的饭菜撒在路边。
仫佬族风俗禁忌
仫佬族的民间禁忌并不多,重要的是年节的十一禁忌。
1、忌天亮才起床。大年初一这天要天未亮就起床,不然的话这一年田土会崩垮。
2、忌打破东西和拨火,否则缝衣断针锄地断锄。
3、忌扫地。大年初一不得扫地,否则钱财将被扫出去,今后不再招财。
4、忌吃青菜。大年初一不得吃青菜,否则鸟兽会把地里种下的玉米挖起来吃掉,今年没有收成。
5、忌吃荤。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
6、忌洗衣物。大年初一不得洗衣物,否则福气将被洗掉,今后清贫如洗。
7、忌 ... 、 ... 。大年初一 ... 是将自己的力气送给别人,使别人体魄健壮,自己的身体却因此而虚弱了。 ... 将自己的运气送给别人,被者将交 ... 好运, ... 者将倒霉。
8、忌劈柴。大年初一不得劈(逼)柴(财),否则财神爷被这么一吓之后再也不登家门了。
9、忌早开门。大年初一不能一清早就打开大门,要待日出雾散之后才开门;否则邪气会进到屋里来,人丁不兴旺。清早日出之前均从后门或侧门进入。
10、忌卖干柴。大年初一只能卖生柴,卖买双方都有好彩,卖者有生柴(财)出售,表明家庭富裕;买者能生柴(财)。
11、忌炒豆子。大年初一炒豆子,家里的小孩会生疮、生疖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