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由于张友鸾的豁达,此画才得以成为张恨水极少保存下来的画作之一。而张恨水所以能够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由于二者之间在人生态度上有某种共识。因此,他不仅不会生张恨水的气,而且还“为之泫然感激”呢。>张恨水>另有一事,也把张恨水重情重义的文人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张恨水的妻子周南与之有同好,因此二人相契最深。叶古红祖籍四川,喜欢与文人交往,常在家中与朋友欢聚,纵情诗酒,张慧剑称他为“诗医”。

作者简介: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朋友之间以画互赠或合作,亦如诗词唱和,也是文人雅好之一种,借以抒发各自的情感或怀抱。 >张友鸾在《老大哥张恨水》中曾提到一件往事:“记得一九四四年,我有个朋友做重庆伪社会局长,要找我去做主任秘书,一天到我家来了三趟。在那个社会里,贿赂公行,主任秘书就是给局长接受苞苴的,其‘官’不高,其‘缺’甚肥。 >张友鸾 >恨水听说此事,立刻画了一幅松树送我,上面题词一道:‘托迹华巅不计年,两三松树老疑仙。莫教堕入闲樵斧,一束柴薪值几钱。’他送来时,知道我已谢绝,就要把画扯去。我却觉得互相勖勉,正见交情,还是接下来留作纪念。” 由于张友鸾的豁达,此画才得以成为张恨水极少保存下来的画作之一。而张恨水所以能够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由于二者之间在人生态度上有某种共识。张友鸾认为,他们都受到两晋和晚明文人的影响,都有一点狷介之士的狂放不羁,嫌弃官场生活,不肯入仕为官。因此,他不仅不会生张恨水的气,而且还“为之泫然感激”呢。 >张恨水 >另有一事,也把张恨水重情重义的文人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与中医叶古红是至交,两家来往很多。叶的妻子魏新绿是北方人,喜欢京剧,常有票戏演出之举。张恨水的妻子周南与之有同好,因此二人相契最深。叶古红祖籍四川,喜欢与文人交往,常在家中与朋友欢聚,纵情诗酒,张慧剑称他为“诗医”。 >叶古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冬,张恨水因故滞留南京,在叶家过除夕,多年后,他还记得当时“三五人来围坐把盏,即席赋诗”的情景,可惜,诗已“不复尽忆”,只剩下“已无余力忧天下,只把微醺度岁阑” 一句。不知是否那一次相聚,酒酣之际,张恨水答应为叶古红画一幅红叶长轴,但因忙于报纸编辑和小说创作,一直未能兑现。后来,叶古红因病去世,张恨水感到有些对不起老朋友,遂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画了一幅《红叶图》,并约张萍庐、张慧剑同去凭吊,并将这幅《红叶图》焚于墓前,以告慰老友。 >谢玺璋:《张恨水传》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张恨水读书文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