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轼:"千里共婵娟"是写给情人的?答案的背后,却是感人的另一幕

魏国的一门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也是留名千古的历史人物,但较之宋代眉州苏门三父子的心手相连、同心同德,曹氏血亲之间的猜忌、多疑、相斗,很是令后世人诟病。特别是曹丕逼着其弟曹植写成的《七步诗》,成了兄弟不和的反面教材。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明是一胞兄弟,为何要这样手足相残、彼此不容呢? 权力是一把匕首,政治是一柄魔杖,欲望是一杯毒药,可令利欲熏心者神志不清,欲罢不能,导致朋友相欺、兄弟相嫉、父子相残,古往今来不乏其例。 有人说,苏门三父子的情感故事,正彰显了中华孝悌文化,而苏轼与苏辙的兄弟友爱精神,更可堪为"中国好兄弟"的典范。他们彰显了一种家庭和谐力和社会正能量,值得中国人铭记和传承。 特别是苏轼与苏辙一生不离不弃、相携相护相依相念的兄弟之情,打动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心。 苏轼和苏辙到底是怎样的"中国好兄弟",从而让后人敬仰并且传颂呢?对此研究者颇多,心得亦是不少。现择其精要,归结于下。 苏轼和苏辙所拥有的地位以及历史上的成就,乃至名气,几千年来鲜有能及者。两人都是宋朝"国家高级干部",行走于庙堂之上,能与帝王共商江山社稷发展的政治人物,处在上层建筑的集权顶端,具备了一定建议权和话语权,因而,两人都是风口浪尖上的时代人物。 除此之外,苏轼和苏辙的文学造诣和文学精神,更是将他们推到了领袖代表的巅峰上。特别是苏轼,时至今日,俨然宋朝乃至中国的文化符号,在当时处在文化领袖的位置上,令人高山仰止。 而这两种重要的身份,共同体现在了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身上,算是空前绝后,无以复加了。 正因为如此璀璨夺目的光环照耀,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给兄弟二人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和煎熬。但最终"兄弟连心其利断金"地战胜了各种困苦和艰难,收获了心灵圆满和兄弟情深。 历史上,关于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故事很多。 其一,友爱。 兄弟二人从小到大一起读书写字,亦亲亦友,他们知己般的相知、相惜、相携情义,古今罕见。当苏轼放任外官时,苏辙总是想方设法地主动申请外放到离兄长最近的地方做官。苏轼亦是相同的想法和做法。比如,熙宁六年(1074),苏辙调到齐州任职,第二年,苏轼毅然放弃回京的机会,自愿请调到密州工作,因为这样便于与同在山东的兄弟相聚。所谓人生聚散两依依,不管相隔有多遥远,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相聚在一起,诗词唱酬,畅享人生。每当别离时,两人总是难分难舍,掩面而泣。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说的就是此种情形吧! 其二,知心。 苏轼和苏辙的唱酬作品中佳作无数。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以诗词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表达情感。苏轼外放到陕西凤翔做官的那一年,将兄长送至开封地界才依依惜别的苏辙,心中一直牵挂着路上奔波的胞兄。一日,他又想起了当年进京赶考路经渑池时的情景,此刻,兄长已经到了当年他们豪情题诗的地方了吧?不由得黯然神伤,文思泉涌,提笔写下了《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孤独地行走,孤独的心情,兄长是否也沉浸在这孤独中?后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诗词唱酬,是中国文人交心知心的一种沟通方式,即兴、畅想、感怀,自由、奔放、热烈,容易引发心灵共鸣。苏轼与苏辙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多。闻名于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苏轼在中秋节这天思念胞弟苏辙时的佳作,他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直以来,因为本词文辞太美,情感炙热,感人肺腑,不少人便将"千里共婵娟"的主角幻想成了一位美妙的女子,将其作为爱情词看待,实则为兄弟唱酬、遥想表达思念之作。 其三,共进。 做官之人,行走于仕途,坎坷艰难可想而知。两兄弟亲密不分的感情,成为他们彼此扶持前行的动力和基础,也成为他们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同朝为官,共荣共进容易,要在挫败时做到无怨无悔地退很难。特别是苏轼不太"安分守己",其八斗高才和鲜明政论,经常招人嫉妒而惹出事端来,冷不丁地就被贬黜出京城,且有时一贬再贬。这个时候,有着冷静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的苏辙,总不时地提点兄长"三缄其口",别太过张扬,别妄言乱行。但是,禀性难移的苏轼,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仕宦生涯几起几落,饱受政治折磨。遇到困难,苏辙总是在兄长身边;遇到需要,苏辙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好兄弟"吧! 其四,牺牲。 "乌台诗案"是苏轼官场上最大的挫折。这桩本来被苏轼政敌断为"文字狱"的铁案,在苏辙及苏轼朋友的多方努力下,最终化险为夷。而苏辙"免去官职为兄赎罪"的动人故事,成了千古美谈。在狱期间,因为信息的误传,导致苏轼以为大限将至,触景生情,写下了两首感人肺腑的诀别诗,其中两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集中体现了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深情。最终,两人以同时遭贬了结了此案。元祐年间,苏辙荣升尚书右丞,而苏轼再遭政敌排挤,于是主动请求外任,苏辙与兄长同心同气,也连上四道札请求外任。苏辙这种甘于牺牲前程、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一生俱存,对兄长、对家族、对朝廷事业皆是。 其五,相通。 文人多率性,豪放不羁。喜欢交友的苏轼,生前欠下了一些笔墨账,苏辙知道后,便弥补了这些遗憾,代为续上文字。其中一笔账是差欠海南读书人姜唐佐的。被流放到儋州的苏轼结识了这位才气逼人的年轻人,当场赠其"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诗句,祝愿其早日高中成名,并许诺,如若姜唐佐能蟾宫折桂,他便赠予其一首完整的诗歌。然而,姜唐佐高中归来时,苏轼已病逝一年有余。苏辙听闻此事后,义不容辞地替兄长补全了这首诗:"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此外,还包括参寥和尚的墓塔铭等诗文许诺,苏辙都代兄履诺完成。这应是信用与承诺的崭新境界了。 苏轼去世后,苏辙将兄长家人接到家中一起生活。有史书提及,当时苏家上下两百余人一起生活,这是苏家繁荣与热闹的象征,也是苏辙履责与担当的体现。苏辙在《东坡墓志铭》中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当苏辙走完七十三年人生历程后,再次与兄长携手并肩,夜夜共话诗书——他们被葬在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再也不分离了。 只有后来人会在"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的声声轻唤中一次次被感动得怆然泪下。

苏轼:"千里共婵娟"是写给情人的?答案的背后,却是感人的另一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沈括为何死后无人给他写墓志铭?他亲眼看见「 ”飞碟”,你相信吗?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沭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二十三岁中进士。沈括科技能力一流.天文、历法、农桑、水利、医学、...工程、地质、数理化,无一不懂,属于不世出的通才。

  3. 苏轼与王弗:人生路上没有了你,几多坎坷几多风雨

    据说,宋神宗曾问他的大臣:「”当朝人物,哪一位可以跟李白比呢?”一个大臣回答说:「”苏轼跟李白差不多”。我们不去评论到底是李白还是苏轼更好些,但凭此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确是个卓越之才。苏轼生活于政局变幻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但人生征程起伏曲折,「”崎岖世味尝应遍”。尽管如此,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道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坦然超脱的情怀。

  4. 苏轼过惶恐滩,因为「 ”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

  5.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6. 苏轼调侃好友怕老婆,还写了首诗嘲笑他,其中一成语流传至今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7. 天才苏轼一生坎坷,都是因为没管住自己的嘴?

    苏洵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的美好愿望而改变。苏辙形象苏轼克制了一段时间,却终究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御史形象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审理",御史台查找到批评新政的"讥刺诗"一百多首,以及其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嘲笑程颐,引来强力反击有所反省并不等于认同,特别是反省的结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与自己的性格不符,苏轼断然否定了这种反省。

  8. 欧阳修在扬州建平山堂,苏轼为何在此大发感慨?

    北宋的欧阳修与苏轼很有缘分。

  9. 他的诗你肯定背过,他的苦逼你未必理解

    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受难,或者两个都在受难。苏轼给我们的印象很乐天,很豁达,那是他用有趣的灵魂去对冲身体的苦难,硬把悲情的人生活成了段子。有比较,才知道陆游比苏轼惨得多。陆游的身体和灵魂都很苦逼。苏轼——一个坐过牢的人,都没他苦逼。陆游考了很多次,很多次都不行。总体上看,不是能力不行,是运气不行。

  10. 赵匡胤制定一个家法,宋朝的一种家畜差点被吃到灭绝

    历来国家之法大都是决定国家性质的治国之法。

随机推荐

  1. 梦见大海和船

    周公解梦梦见大海和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海和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老婆被抓

    周公解梦梦见老婆被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婆被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轻视眼神

    周公解梦梦见轻视眼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轻视眼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很多馍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吃鸽子有什么好处?鸽子的营养价值

    乳鸽含有较多的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快创伤愈合。鸽子的食疗价值鸽子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素有“一鸽胜九鸡”之称,而且还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鸽子的肉、蛋、血、屎皆可人药,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乳鸽清蒸食用,对神经衰弱、健忘失眠、体弱阳痿等症有良好的疗效。鸽肉对产妇、体弱患者、老年人具有明显的滋补和改善体质的功能。鸽蛋2枚,煮食之,可预防麻疹。

  6. 让人心疼的一句话 爱就爱了,接受拒绝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伤感情话请关注:让人心疼的微博语录让人心痛的经典语录14、...那头,又是沉默,该放手,却难割舍。

  7. 挤奶之态

    社交宴会结束后,彼得责问他的好友:“您怎么总是对人打躬作揖的,成什么样子?”>“您想挤奶,就得在奶牛面前弯下腰,知道吗?”好友马上回答他道。

  8. 市长鼓掌

    美国堪萨斯城前任市长史密斯先生曾经对人们说起这样一件往事:“有一次,我参加美国市长代表团前往法国访问。到了巴黎,我获邀参加一个盛大宴会。席间,主人盛情邀我演讲。我站起来一直讲了15分钟,可是连一点掌声和笑声都没有。我只好绝望地坐下,静听另一位先生慷慨激昂的法语演说。每当他说完一段,就是满堂掌声。我也跟着大家一齐鼓掌。后来邻座的同伙往我耳边低声说:‘市长,如果我是你,就不鼓掌了。那个人正在转译你的演

  9. 高考陪考比种地还累?做好这3招,家长们才能帮考生考高分!

    需不需要给孩子多吃海鲜类补补脑.......针对家长们的问题,我们整理了几个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与家长,能够顺利健康应对考试期。很多家长都偏信认为海鲜类与核桃含有ω-3脂肪酸,认为多吃这类食物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在考试期间发挥。ω-3的确是大脑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类的大脑细胞增殖在幼年时就已经完成,即便成年后再进行补充大量ω-3脂肪酸也并不会给大脑细胞带来太明显变化。

  10. 姓名看你是否旺夫旺妻–宝宝起名

    旺妻或旺夫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有些人结婚后,运势就特别好,飞黄腾达,这可能是他或她的另一半旺了自己,那咋知道对方是否有旺夫或旺妻呢?下面姓名网为大家介绍姓名看你是否旺夫旺妻(天格算法:姓+1。地格算法:姓名末2字笔划相加,若名字只有一字的朋友就是名字最后一个字加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