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尤三姐到底是贞洁烈女还是轻薄女孩?

  尤三姐对柳湘莲含情脉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三姐情深款款,自见过柳湘莲,便发誓非此人不嫁。先不言柳湘莲的人品好坏,且说尤三姐的爱情,是不是有些暗恋的情愫,或者说是纯粹的一厢情愿呢?人家柳湘莲还不知你是谁呢,你便暗自以身相许,世界上的爱情有这么唱和的吗?贾宝玉和林黛玉情深似海,那是人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你尤三姐对这个柳湘莲一点儿都不了解,却暗地里情思绵绵,是不是对自己也有些太不负责任呢?

  尤三姐责备尤二姐嫁给贾琏,是一时冲动甚至是有些糊涂。而尤三姐自己却将暗恋的情愫放大到非彼不嫁的地步,是不是比尤二姐尤过之而不及呢?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分地责备尤三姐,毕竟尤三姐的年龄比尤二姐小,比林黛玉也大不到哪儿去。豆蔻年华,待字闺中,少女思嫁,正是做梦的年龄。试想,哪个少女没有过渴求「白马王子」的美好梦想呢?德国诗人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尤三姐的这个暗恋情结,是符合妙龄少女的心理。既有暗恋情结,又曾励志嫁他,何况后来又拔剑自刎,以死辩清白,便刚烈得令世人有些惊目了!

  柳湘莲在尤三姐的壮举中,不由地大惊失色,大叫:「三姐,我妻!」为什么男人非要等到失去了才想到爱呢?既然与三姐订了亲,这婚姻之约怎能轻易地说退就退呢?看来,尤三姐和柳湘莲均属于性情中人,一个是大意许身,一个是轻意退亲。一念之差,造成悲惨结局。

  林黛玉说:黄金万两财虽重,知己一个也难求!尤三姐之所以敢于以身相许,一方面自持身居豪门,另一方面当然也是禀承花容月貌,自信不会输与他人。可是,把贞操视作比生命还要紧的封建社会,就像吞噬青年男女的一张巨口。二人还不曾相恋呢!还未来得及哪怕表白一下心中的爱慕之情呢,便在匆忙之间花落人亡两不知了!尤三姐只赚了一个贞洁烈女的好声名,换来的却是一死一伤的悲剧结局。

  尤三姐一死,令读者拍案惊叹。读者众人都忍不住向这一位纯情少女,投去一瞥同情的目光。然而,究竟尤三姐死时,到底是不是清白之身呢?

  从尤三姐醉酒戏贾珍那出戏上看,三姐是个英烈女子,戏得大快人心,戏得有理有据。三姐的戏,即是作者的鞭挞,也代表读者的心声!

  说实话,尤氏姐妹在我的心目中确实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对她俩的评价颇高。姐姐极善,以至于柔弱似水,大有宏德之美。妹妹性烈如火,但又十分正直侠义,天真纯情,充满幻想。然而如此两位美少女,在作者笔下,为什么又颇具争议呢?

  二姐被贾琏偷娶之后,作者曾有这样的叙述:「虽然如今改过但已经失了脚有了一个『淫』字,凭他有什好处也不算了。」从作者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二姐是个「 *** 」,而不是淑女。二姐自跟了贾琏,才决定改「恶」从善。原来二姐先前曾经勾引贾珍,与姐夫做下「不才」之事,贾琏同志宅心仁厚,不计较二姐失身之嫌,因而欣然纳之。

  三姐戏过贾珍,闹过贾琏之后,二姐、贾琏、尤老娘加上尤三姐,四人坐到一起,三姐说了一段话:「姐姐今日请我,自有一番大礼要说。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从前丑事,我已尽知,说也无益。」从这段话中看出,三姐当着贾琏这个姐夫的面,并不避讳「从前丑事」。如果仔细品味当时的情形,三姐作为一名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居然开放大胆得如此可以。二姐都已经嫁给贾琏了,你当着姐夫的面提「从前丑事」什么意思?不要说清朝时的人还极其封建,就是现代人,也不至于讲得出此血奔,如此露骨吧?

  尤二姐被王熙凤赚入大观园后,王熙凤对二姐说:「妹妹的声名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有些首尾… …」王熙凤当着尤二姐说的这段话,分明在暗示:尤二姐在贾家其实是任人可欺的,无论主子怎么横加指责,她都不敢分辩一二。如果二姐真的「和姐夫有些首尾」,那么完全可以嫁给姐夫得了,又何必嫁给贾琏呢?作为一夫多妻制的封建社会,贾珍除了不能娶秦可卿之外,其他任何与他有染的女子,不是尽可以囊收怀中吗?这不明显是书中的矛盾之处吗?

  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尤三姐在尤二姐临死前托梦说:「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可以说,这是尤三姐对姐妹俩在贾家的生活做了最后的总结性发言。看来,尤氏姐妹罪莫大焉!我们全部都被作者凄美的故事迷惑了,原来二女「使人家丧伦败行」,系贾门寄居之「 *** 」也!不少朋友在分析二姐三姐是否处女的时候,曾进行过激烈的辩论,结果还是分不出谁对谁错。然而细读章节,用作者的叙述和人物语言去验证,我认为,论辩尤氏姐妹是否处女,完全是极大的荒谬,因为尤氏姐妹离烟花女子已经差得不远了!你看,人家都自称「淫奔不才」了啊!

  然而,拿尤氏姐妹的对话和心理与林黛玉相对比,很明显,作者对这两位人物的语言把握得不够到位。我们想像不出淫奔之女如何会像尤二姐这样善良,也想像不出尤三姐为啥做着天真无遐的少女梦,同时又从心里自责着自己「淫奔不才」?既然知道自己生前「淫奔」了,又如何还痴心妄想嫁与柳湘琏呢?甚至还拔剑自刎呢?

  二姐、三姐俱是从乡下投奔贾家而寄人篱下的民女,身份就像刘姥姥一样,是富贵人家眼中的下流。在贾府里,贾珍父子窥视他们的美貌,贾蓉举动轻浮,甚至当着众人跟她们的调情、戏谑,再加上口头上不检点,未免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至于谣言是否真实,谁都没法拿出真凭实据。书中也没有相关情节,以至于使红学家们称之为「留白」。只是这些「留白」委实得太过了一点,不仅让读者无法放开思绪,相反却引起争议。谣言到了贾家主子的口嘴里,自然沾风就是雨,当着面、背着人都可以口无遮拦了!作为区区百姓,二姐、三姐只有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了。

  我想面对大清朝的封建社会,一方面作者不可能彻底地从封建意识中解放出来——毕竟曹雪芹不是现代人。同时,贾珍作为贾宝玉的堂哥,为人处世十分圆滑,他不像贾赫那样处处遭人厌弃,而是做人十分低调,很会周旋人际关系,因而,在贾府中的人缘是非常有口啤的。作者之所让尤氏姐妹二自责,有可能是在维护家族利益。贾珍的可恶,是从读者的心目中生发出来的,而不是从作者的笔墨中直接表达出来的。就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都被脂砚斋命其删节,很明显这是在避免家丑外扬吗?「擅风情,禀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是对秦可卿的责备,而不是对贾珍的鞭挞。这句责备,跟尤三姐「你我生前淫奔不才」的自责又有什么区别呢?

  试想,一个被人欺辱的女子,她会不会像林黛玉一样,朝朝暮暮地对月流泪,对花伤心呢?而一个真正淫奔的女人,她贪图的是荣华富贵,既然贪「淫」,她就会创造一切能够淫奔的条件,必然对「淫」字极其隐讳,以至于整天大言不惭自己如何得清白自洁了!

  二姐不具备「淫奔」的泼悍,三姐不具备「淫奔」的狡黠,很明显是被诽谤和中伤的。三姐的总结性发言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经过人为扭曲的。何况作为青春少女,尤三姐的觉悟也至于那么「高」呢?当然,《红楼梦》历经多次传抄,谁能保证书中内容不会被人修改呢?

  《红楼梦》中的尤氏姐妹塑造的是很成功的,在读者眼中,作者的笔墨似乎无法左右众人的印象。每位作者都是一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透视不到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作者作为封建社会的男人,一个家族利益的维护者,曾经没落的贵族子弟,也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所无法企及的吧!

  实实在在地讲,撇开作者的笔墨,我认为尤氏姐妹永远都是清白无辜的,她们的清纯、善良、坚贞是贾府众人所无法比抑的。

尤三姐到底是贞洁烈女还是轻薄女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曹雪芹曾写到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所担任的官职是兰台寺大夫以及巡盐御史。由此可见,巡盐御史一职必然十分不简单。巡盐御史的设立在我国古代,盐作为一样生活必需品,始终被朝廷牢牢的管控。

  2. 贾敏对林黛玉做了一件事,使得她一直有自卑心理,变得多愁善感

    林黛玉因其母贾敏去世,外祖母因怜惜她,遂派人来接,前去贾府住一段时间,恰逢都中起用旧员,贾雨村托关系求林如海帮他官复原职,而林如海也答应相助,还让贾雨村带着林黛玉前往贾府。林黛玉进入贾府这件事,曹雪芹用了很细腻的笔法来刻画,借黛玉进贾府,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三春、王熙凤等人悉数的引出来了,令读者对她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不过这里,曹雪芹重点想突出的还是黛玉这位女主角。

  3. 王夫人暗示王熙凤陷害林黛玉,凤姐却在关键时候,保护了林黛玉

    王夫人对于林黛玉,从一见面,就不喜欢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有的感受。如此,王夫人一看到林黛玉,长得又那么像贾敏,马上就想起当年与贾敏之间种种不愉快的事,有了这样的心理,你想想,她能对林黛玉好。在抄检大观园之前,王熙凤曾劝谏王夫人把那些大了的丫鬟们放出去,好缩减开支,王夫人听到这话后就表示了反对意见,并暗示王熙凤,该放出去,应该是林黛玉。

  4. 红楼梦里的她,出场隆重,结局惨淡,反映了曹雪芹的一个失误

    《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结果,这说明今天我们所见的红楼梦全本,是作者多次改动的结果。有些情节是后来加进去的,有些人物角色曾做过互换,有些情节曾被删去,所以前后不是很连贯。开篇序言还说,红楼梦还有其他几个名字,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等。其实,红楼梦就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之上添加的。今天我们就以第四十八回至第五十二回为例,来分析一下,曹雪芹的「”增删”过程。第四十八回到第

  5. 陈晓旭小传:《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自己也活成了林黛玉

    陈晓旭小传:《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自己也活成了林黛玉1987年,央视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播出,火遍大江南北。剧中很多演员一举成名,陈晓旭就是其中一个。1965年10月29日,陈晓旭出生在辽宁鞍山。

  6. 林黛玉陈晓旭姓名解析_姓名测试

    林黛玉陈晓旭姓名解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细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窗……20世纪80年代,搬上荧屏的电视连续剧87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大江南北,剧中扮演林黛玉的青年演员陈晓旭也因此为成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备受瞩目。2007年2月23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为尼,皈依佛门,法名妙真。陈晓旭和其第二任丈夫郝彤,将价值亿万的商业公司转交给其他人经营,由于两人婚后未育,倒无后顾之忧。

  7. 陈晓旭已逝去,曾言"林黛玉林妹妹的形象太根深蒂固"

    20年之后,87版《红楼梦》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而陈晓旭却接连遭遇生病、出家、逝世,和林妹妹一样香消玉殒。彼时,陈晓旭已从台前转至幕后,弃演从商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她以商界精英的形象示人,还将这种困惑道与雷玲:“出演林黛玉只是我人生很小的部分,其实我还能胜任更多的角色和身份,只是林妹妹的形象太根深蒂固,大家不给我机会。”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在深圳病逝,年仅41岁。

  8. 细说梦文化之林黛玉梦违命抗婚 – 周公解梦

    今天,小编将带您走进细说梦文化之林黛玉梦违命抗婚。睡梦中,黛玉看到自己的父亲做了官,要将她许配人家,但那人并不是宝玉,而是继母的一个亲戚。你该选择怎样的老婆帮男人选老婆的梦境–周公解梦

  9. 红楼梦

    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简称为“脂本”。此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程甲本。

  10. 闺范二13(烈女1)

    返回目录奉天二窦奉天窦氏二女。以激其不逞之怒。[白话]奉天二窦奉天(地名)住着二名姓窦的女子,年长十九岁,年幼十六岁,从小就有志气,操行清白,且容貌美丽,姿态端正。考证史料,古往今来流传的事迹,如琼州二韩,眉山二师,胶州二王,长沙二尹,嘉兴二钱等女子们,都是遇到强盗不愿受污辱,为保全贞洁而死的烈女,虽非同姓却多不胜举。

随机推荐

  1. 简短感人的情话,Without you,I am nothing.

    你要知道,当你想我的时候其实我也在想着你,这样你的思念便不会孤单。我觉得就这样看着你也是一种幸福。当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你向左时,我知道你一直向右。与子相携,一直慢慢到老。爱你不长,只一生。无论天涯海角,你永远走不出我的心。

  2. 梦见“房间、卧室”是什么意思

    梦见你在卧室,即使你的行为看起来和「性」毫无关连,但这些梦很可能仍然指向你或许美满,或许说来令人伤感的性生活。假如你发现梦中的卧室和现实生活不尽相同,那么,从卧室的布置风格,通常可以看出你对性的态度,或是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梦见自己在父母的卧室,可能暗示著父母的性观念,至今仍然对你造成某程度的影响;也许场景回到你儿时的房间,那值得思考的是,你会不会以童年的经验来处理现在的亲密关系?

  3. 梦见死去的夫妇

    周公解梦梦见死去的夫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去的夫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新益求新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xīnyìqiúxīn。

  5. 海涛法师说故事5 魔王当弟子

    魔王当弟子有一天,阿难在树林间坐禅,忽然觉得心神无法入定,有些问题想请教佛陀,便来到佛陀的住所,请佛陀开示。

  6. 午餐最好不要带绿叶蔬菜

    午餐前半小时,最好吃些水果。米饭是最好的主食,如果再加入含优质植物蛋白的豆制品,营养就会更全面。要带的蔬菜在烹调时炒至六七分熟就行,以防微波加热时进一步破坏其营养成分。回锅肉、糖醋排骨、肉饼、炒饭等最好别带,因为它们含油脂和糖分较高。也不要带剩饭剩菜,因为它们更容易变质。

  7. 浓荫蔽日是什么意思?

    【拼音】nóngyīnbìrì【解释】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浓荫蔽日”

  8. 白色瓷砖贴图素材图片大全 瓷砖的五点保养技巧

    白色瓷砖贴图素材瓷砖,磁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堿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保养知识招数一:陶瓷光亮如新用白醋和柠檬果皮。

  9. 都是弑兄逼父,杨广恶名远扬, ... 美誉天下

    那我们的主人公杨广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但是他们留下的名声不同,提到杨广,那就是无道,提到...,那就是明君,为何他们做过同样的事情,为后世留下的名声不同呢?事实上,杨广没有那么的昏庸,...也没有那么的廉明,只不过后世为了标榜明君与寻找反面教材,一个被人民举到天上,一个被贬到低下。

  10. 口坠天花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