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莽末期,“连年灾蝗”、到处揭竿而起。但那只是一个强盗横行的年代,还不能称之为群雄逐鹿。因为那也是一个英雄匮乏的时代,造反者的心胸,只能容纳一餐饱饭、一点家当、一个容身之地,于是抢劫、杀戮、掘墓、流窜、叛卖、内讧……等等,公然上演、乐此不疲。面对这个不了的残局,大众瞩目刘縯,认为只有刘縯可以收拾。

刘縯的确是当时最为杰出的领袖,他也顺应民心,挺身而出。可他没有完成夙愿,历史选择了他的弟弟——。

不过,刘縯生前是刘秀的引路人、心灵的支柱;刘縯死后,刘秀中兴汉室的好长一段路上,还沐浴着刘縯的光照和庇佑。在刘秀没有自己的谋臣、勇将和武装的创业前期,当时的有志之士说起刘秀,一直是“刘伯升兄弟”,说到刘秀必然先想起刘縯。刘縯已经死了,刘秀却成了“刘縯和刘秀兄弟俩”的代表!可见刘縯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刘縯字伯升,的九世孙。“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

刘縯认为时机成熟、可以起兵的时候,绿林、赤眉等已经扰动天下,各地小股起义众多,甚至出现了一支由女子迟昭平领头的“数千人”的起义武装。可能迟昭平就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女强盗”吧。

尽管“寇盗锋(蜂)起”、数量达“数十万人”,王莽仍没有放在眼里,还觉得这些人不过是寻常强盗、不足以动摇他的“大新”统治。直到刘縯在南阳起兵,虽然只有七、八千人,但王莽恐惧了。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刘縯和其他所有强盗的区别:

>

(一)刘縯是汉朝的宗室子弟,与王莽的矛盾不可调和;

(二)刘縯提出了政治要求:“复高祖之业”,其目的不是抢劫财物活下去,而是推翻莽新政权、光复汉家天下;

(三)刘縯一开始就自称“柱天都部”,以“文书、号令、旌旗、部曲”来建立正规军队,彻底改变了起义军乱糟糟不成军阵的乌合局面。例如赤眉军打仗先染眉毛以区别敌友的小儿科手法。

(四)刘縯有战略眼光,与其他起义者结盟合力,改变了小股武装互不联络、各自为战的局势,王莽不能再轻易地各个击破。

(五)刘縯攻城即据守,点滴蚕食。与以往流寇攻城以后、先抢劫再逃跑的作风不同。

(六)刘縯招降纳叛,莽新地方官员不再因为义军的滥杀官吏而殊死抵抗,甚至会临阵倒戈。比如刘縯从刀口下救出的原棘阳县令岑彭,后来是刘秀军中少有的、可以独挡一面、功勋卓著的名将。

那时,樊崇的赤眉军在北方山东一带。刘縯与之结盟的,是从原来绿林军分化出来的下江兵、新市兵,以及另外一支武装平林兵。下江兵的主要将领王常仰慕刘縯,因此下江兵支持刘縯。而平林兵、新市兵的流寇习气十分严重,放纵无约束,与刘縯纪律要严明的治军思想格格不入。

在众兵云集、急需确定统一指挥权的时候,平林兵、新市兵选择了平林兵里的“中层干部”、同样是刘氏宗室子弟的“更始将军”刘玄,只因为刘玄懦弱无能、根本约束不了他们。并且,他们先暗中沟通好了,才召集包括刘縯在内的领导层,告知大家要立刘玄为“天子”。

虽然南阳义军和下江兵拥戴刘縯、不服刘玄。但刘縯看问题更透彻,他认为:当前的大敌是王莽,因此只要是刘氏宗室做领袖、顺应民心就可以,但不要称皇帝。只打出了三百里的小地盘,称个王爵确立指挥权,也足以控制各部将领了。

况且,消息不通,不知道樊崇的赤眉军是否也拥立了刘氏子弟?否则两个刘氏皇帝,必然要相攻伐,使王莽坐收渔利。不如暂且称个王爵,如果赤眉军拥立的人贤明,我们就归顺他也没什么妨碍;如果我们拥立的人贤明,等打败王莽、让樊崇服从后再称帝也不迟。

刘縯的意见当然合理,取得了多数与会者的赞同。可惜这不是研究会议、而是通报会议。刘縯的意见,显然刺痛了决议者,新市兵的悍将张卬拔出剑击着地耍无赖。为避免迫在眉睫的自相残杀,刘縯让步了。

于是,急匆匆在沙滩上搭个台子,刘玄登基做“更始皇帝”了。他“南面立,朝群臣;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杀死王莽、迁都长安后,刘玄“居长乐宫,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俛首刮席,不敢视”。莫说帝王威仪,连常人常态也没了!接见迟来的将领时,刘玄更是口不择言,煌煌庙堂上直接就问:“抢劫了多少钱”(掳掠得几何)?

刘玄竟是这么个东西!下死力拥立他的又是些什么东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毁之。刘縯在无赖如张卬、投机如李轶等小人堆里,怎么善终?他越包容、忍让,越显得小人们无地自容。只好谋杀了他,这不需要理由!

刘秀“性勤稼穑”、“直柔”、“好图谶”、“雅不喜听音乐”,是个“谨厚”人,刘縯说他像刘邦那个老实巴交、梦想劳动致富的哥哥刘仲。

刘縯准备起义时,刘秀在干什么?“卖谷于宛”,去南阳卖粮食了。刘縯被杀后,刘秀会怎么做?他立即跑到刘玄跟前表忠心、也不敢给哥哥戴孝!

不过,刘秀卖完粮食,给哥哥买回来一些兵器,为哥哥起义时用。又首先加入队伍,安慰胆小的人。哥哥被杀了,他不敢说什么,却从此一个人独处时不食酒肉,常常夜半哭泣、泪湿枕席!他在带兵时,还是遵守哥哥的前规,纪律严明不掳掠。

当邓禹、冯异劝他脱离刘玄自立时,他不敢答应;朱祜又劝,刘秀竟吓唬说让“纪检委”审查朱祜。刘秀实在没有与生俱来的超人胆略和气度,甚至当了皇帝也小家子气。刘邦是喝着酒唱《大风歌》、永远免除沛县的赋税;刘秀是和家乡的老妇人说笑闲聊、只免除父亲生前久居的南顿县(今河南项城)一年的赋税。

南顿父老说免十年吧?刘秀说那可不行!父老说再商量商量、做皇帝的不能太小气了!刘秀也笑了,说最多免两年、不能再多了!

刘縯:真正打好中兴基础的天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聊聊中国古代嫡长子身份的皇太子

    嫡长子,往往被认为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皇帝制度确立以后,嫡长子即位的太子并不是很多。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太子就是汉惠帝刘盈。影视作品中的汉景帝和晁错第二个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太子是汉景帝。西晋王朝的疆域第五个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就是傻子皇帝汉惠帝司马衷了。总之,嫡长子的身份看似非常明确,少了很多的争议。至于非嫡长子身份的皇太子,等回头我们慢慢梳理吧!

  2. 面对蜀地的不同态度,可见曹操为何赶不上刘秀,拖延症必须要改

    最终太学生刘秀举兵起义,排除万难,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一统天下。刘秀四十岁之前,便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重任,曹操六十八岁致死都只有半壁江山。01刘秀没有天子的负担,曹操却有。不过当时老刘家经历了两百年的统治,子孙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可是王莽篡汉彻底改变了刘秀的命运,倒不是说刘秀反对王莽的统治,而是王莽的新政伤害到了老刘家的利益,这才逼得老刘家起兵造反的。

  3. 王莽真是个"穿越人"?

    如果说古代真的有穿越者,那王莽一定是嫌疑最大的那个人。自从王莽改制以来,历代史学家对王莽的争议就不绝于耳。有人说他是富有远见的改革家,也有人说他是充满了现代思维的穿越者。

  4. 汉代墓葬为什么「 ”十墓九空”?墓里没有机关?海昏侯刘贺因祸得福

    相信关注考古发掘的人都听过一句话「”汉代墓葬十室九空”。粗略统计,西汉时期诸侯王、列侯的人数约为400人,东汉时期则超过了1000人,数量无疑是庞大的,然而,他们的陵墓大多已被盗,能完整保留到现在的墓葬屈指可数。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以为,汉墓距离现在时间较为久远,不能保留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许多汉墓都是在两汉时期被盗掘的。两汉时期著名的盗墓人就有王莽、董卓与曹操。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5. 「 ”明章”先声还是「 ”三国”伏笔?漫谈东汉「 ”度田事件”成败得失

    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是为汉光武帝。然而东汉建政之初天下未定,全国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刘秀扫平关东,平复陇右,攻略川蜀,又经过了长达十三年的征战,终于在建武十二年(36年)实现了全国统一。

  6. 光武帝刘秀平蜀之战:水陆并进,这才是中原王朝入川的最佳路线

    「”天府之国”最早是关中的专用名词,尤其是在郑国渠修建完工后,关中便成为秦朝统一中国的最大助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屡经战乱的关中逐渐残破,受都江堰滋润数百年且不受兵灾的四川之地随即独享了「”天府之国”的称号。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昔人常言蜀道难,说得就是四川与外界之间的交通条件很差。但在四川内部,其交通条件还是十分便利的。所谓「”浮水转漕之便”,说的就是四川利用长江及其支流岷江

  7. 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阀门——门阀制度,开启了中原混战模式

    门阀制度,起源于东汉,鼎盛于两晋,消亡于隋唐。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总称。门第可以看做是高高的台阶和门槛,阀阅则可看成是门口两边的柱子。这个简历中的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值得注意,这个九世孙也可以说是刘秀当时的名片,有了这个强大背景和名片,刘秀立国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可以说是门阀中人了。其次,东汉门阀政治的开端也可以从开国之前刘秀与郭圣通的政治联姻看出端倪。后册立为皇后,史称光武郭皇后。

  8. 说一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位阴谋家

    1、伪忠伪孝---王莽王莽夺权不像曹操刘裕们一样「”野蛮”,他可是儒家子弟,必须众望所归,皇帝主动禅让。所以在他达到一定地位之后,上骗皇后,下媚百姓,哭了一场又一场,最后登上人生巅峰。掌权后他的改革措施几乎复古西周的周礼制度,土地盐铁林木啥的收归国有,官名稀奇古怪,复古以前的币制…反正他的改革措施一切向书本看齐(不愧是太学高材生),一切以他的理想看齐。去你的土地兼并问题和阶级矛盾。更始政权(绿林军

  9. 这个喜欢种菜的老汉,后代竟然出了四位开国皇帝

    今天说的这个老汉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名叫刘煓,也叫刘执嘉,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年后,刘煓娶妻王氏,生了伯、仲、季三个儿子和一女儿,王氏因病去世后,刘太公又续娶了一位李氏,生下了小儿子刘交,这样,刘太公就有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大儿子刘伯、老二刘仲、老三刘季、老四刘交,女儿刘氏。

  10. 东汉开国第一大将,领导对他的评价是差强人意,一人能顶一个国

    在前文《这个皇帝擅长搞暗...,连...汉军两员大将,气得刘秀都坐不住了》中,大鹏也曾经说过。光武帝刘秀除了运气特别好之外,文学造诣也不低,经常出口成章,其创造成语的水平不在孔圣人之下。像什么披荆斩棘、得陇望蜀、举足轻重、推心置腹、危在旦夕、旗鼓相当、置之度外、乐此不疲、克己奉公……这些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都出自光武帝刘秀之手。不过,今天大鹏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差强人意。

随机推荐

  1. 夏季避暑以热抗热最降温

    另外,加强耐热锻炼,提高体温调节功能,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热症发生。

  2. 中日黄海大战明明北洋水师惨败,为何美英观战调查员却说中方小胜

    就在中日双方在...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洋舰队也没闲着,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北上,担任护送清军增援...的任务。9月16日,吸取了丰岛海战的教训,丁汝昌这次亲自带队,率领舰艇18艘,护送5艘运输船,共4000人的清兵抵达鸭绿江口大东沟。9月17日上午8时,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挂出龙旗准备返航。而此时,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也正在向大东沟方向搜索敌舰。

  3. 梦见三角凳 梦见三角凳什么意思

    梦见三角凳是什么意思?梦见三角凳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三角凳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坐在三脚凳,会受到诬陷,或因病动手术。梦见站在三脚凳上,被迫做不好的事。

  4. 关于黄文炳家灭门案的研究

    宋江浔阳楼题诗,只是书写胸怀,展现抱负,不料被通判黄文炳看见,黄文炳认定宋江写的诗是反诗,告诉蔡九知府。蔡九知府把宋江捉来,下在大狱,也因此连累了戴宗。宋江逃脱后,率领众弟兄...到黄文炳家,给他来了个灭门惨案。黄文炳回来的路上,被张顺和李俊活捉,被李逵割肉、挖心而死。好汉们喝了黄文炳的心做的醒酒汤,算是出了一口恶气。黄文炳陷害宋江是要以此邀功,请太师蔡京的儿子蔡九知府给他升官,并没有别的意思。

  5. 不要舍不得过期食品危害多

    专家表示,非法售卖的过期食品大多比较便宜,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切忌不要贪图小便宜。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广大市民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不要购买无出厂日期、又未注明保质期的食品。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市预防医学会专家提醒大家:请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和食用过期食品,以防食物中毒。一旦发现生产和销售过期食品的不法厂家和商家,请立即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6. 圣诞贺卡祝福语

    圣诞贺卡祝福语1、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得像炉子上的茶壶一样,虽然小...被烧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口哨,冒着幸福的小泡泡!

  7. 匕鬯不惊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ǐchàngbùjīng【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例子】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近义词】秋毫无犯【相关】百度“匕鬯不惊”

  8. 梦见自己床上有水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床上有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床上有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买玉米吃

    周公解梦梦见买玉米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玉米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繁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繁”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繁”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生齿日繁——生齿: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起来。以简驭繁——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不厌其繁——厌:嫌。不嫌繁杂;不嫌麻烦。食少事繁——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同“食少事烦”。以简御繁——御:治理,统治。以简便的办法去对付复杂繁多的事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