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为何不与大清和谈?并非为名节所累,而是客观条件欠佳

在我初次阅读崇祯皇帝的相关传记时,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又傻又倔,拒绝大清的和谈,明朝怎么会闹到灭亡的地步呢?” 这种说法其实非常可笑,一看就是大清入主中原之后散布的假消息。 由于大清是异族,所以在说起入主中原的原因时,总说是在为崇祯皇帝复仇,要干掉李自成。而在说起明清之间的战争时,又把战争原因强加给大明。 按照当时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大清热爱和平,一直想找机会与大明和谈,然后帮着大明一起收拾流寇。可崇祯皇帝又傻又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与大清和谈,所以我们只能被动选择战争。 对于这种论调,我们只要看看基本的历史事实就能知道:明清之间的战争,都是由大清主动挑起的,大明一直在被动应战,玩「 ”城墙大炮”的防守战术。 大清想和谈的消息是假的,那么大明想和谈的消息是真的吗? 这个恐怕是真的,在流寇日益肆虐的时候,朝堂上传出来一种声音:我们应该与大清和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矛盾,此所谓「 ”攘外必先安内”。 「 ”攘外必先安内”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有集中大部分精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当前的事。如果精力分散,其结局很有可能是「 ”鸡飞蛋打一场空”。 可上述假设,只是从最理想的结果来看。如果从现实出发,我只能说:提议与大清和谈,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如果与大清和谈,大清就会安分守己地待在北方吗?如果与大清和谈,每年就不用承担北部边防的军费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这种一厢情愿,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 六国都曾积极与秦国和谈,可现实是:无论秦国是否答应和谈,他们都没有停下过东进的步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打仗比和谈更能够方便快捷地攫取利益。在六国没能打痛秦国,没能提高秦国打仗成本的前提下,所谓的和谈不过是抱薪救火而已。不但不能遏制秦国的野心,反而为秦国提供了经济、政治和 ... 资源,进一步加强了秦国的实力。 真正成功的和谈,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像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和谈。 虽然南宋和谈遭受了很多非议,过程也有许多波折(包括岳飞被 ... )。但从结果来看,南宋和谈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宋金之间实现了长久的和平。 南宋为何能与金国成功和谈?显然是因为南宋拥有划江而治的实力,金国进攻南宋必然得不偿失。在这种背景下,双方才能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虽然在和谈过程中,南宋吃亏更多一些。 如果明末某位官僚敢说:我能保证实现和平,就像历史上的南宋和金国一样,我估计整个大明朝堂都会把他供起来,因为这是佛祖才能做到的事啊。 此时的大清,已经降服了蒙古和 ... ,毛文龙也早就进棺材了;此时的大明,已经几乎丧失了野战能力,内部流寇不停地闹腾。 再看军队,明末最强大的军队是关宁军,可关宁军面对大清的进攻,主力连城门都不敢出,让敌人一再率军深入长城,烧 ... 掳掠一番从容离去,就这种水平,怎么和谈? 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指望一纸协议就能如何如何,那未免也想得太美了。 和谈的消息传来,翰林院修撰黄道周立刻表示反对,而他反对的点也很实在:敌强我弱,现在搞和谈不是一厢情愿吗?在这种背景下达成的协议并没有什么用,难道我们敢削减北部边防的军费吗? 无论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使款矣、成矣、久矣,目前宁远、锦州、遵化、蓟州、宣府、大同之兵,何处可撤?而遽谓款建虏后可撤兵中原以讨流寇,此亦不思之甚矣!——《国榷》·卷九十六。 黄道周说话挺实在,但没把话说完:无论是否与大清和谈,无论和谈是否能成功,北部边防的军费都是不能减也不敢减的。 和谈是杨嗣昌的建议,那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事,早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就发生了袁崇焕被捕下狱,祖大寿率领关宁军不告而别的事,军阀本质暴露无遗。 此时祖大寿虽然已经不是关宁军首领,但关宁军首领是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换言之,此时的关宁军,依然不听崇祯皇帝的调派。 如果崇祯皇帝与大清和谈成功,并借机断掉关宁军的供应,会发生什么事?没饭吃的人会做什么事,大家可以尽情发挥。 如果事情真发展到了这一步,那崇祯皇帝就是标准的没事找事。 支持和谈的人,大都喜欢回避现实问题。除了杨嗣昌之外,后来又有一个陈新甲提议和谈,可陈新甲提出和谈已经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事了。 此时的大明虽然还没灭亡,但与后来的南明相比,也就是难兄难弟的水平。 在此之前的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清取得松锦会战胜利,李自成攻克了洛阳,张献忠攻克襄阳。 到了崇祯十五年,能老实听话的实力派,也仅剩孙传庭一个了。而就在这一年,孙传庭也被李自成打垮了。 此时的大明,不要说没有与大清相提并论的资格,就连与李自成、张献忠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左良玉和高杰等人不还是 ... 军吗?可他们只是挂着 ... 军的牌子而已,其行为与王朝末期的军阀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神仙之外,谁还能救大明? 在崇祯皇帝执政的十七年时间里,长城以北逐渐统一,长城以南逐渐分裂;长城以北逐渐集权,长城以南逐渐衰弱;长城以北所控制的军队越来越多,长城以南所控制的军队越来越少。 这就是现实利益,可偏偏有人喜欢用孤立的眼光看待历史。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段话:「 ”我大明终其一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话说得很提气,给人一种纯爷们儿的感觉,可这是事实吗?显然不是。 无论和谈是否能成功,其根据都是现实利益,而不是什么名声和气节。喜欢有事没事谈名声和气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喜欢装大尾巴狼。 想当初,大明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开始扶持蒙古牵制后金(当时还不叫大清)。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大明开放广宁镇为通商口岸,方便蒙古与大明进行贸易。除此之外,大明每年都向蒙古首领林丹汗赠送白银,最初只是千两,随后逐年增加,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达到十二万两。 这就是传说中的「 ”不纳贡”?当然了,名义上的确不是纳贡,可具体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千万不要被网上流传的段子误导,什么「 ”不和谈”,只是没资格和谈而已。如果能和谈,能纳贡,能赔款,大明肯定也不会放弃的,毕竟名声总不如命重要。 ​

大明为何不与大清和谈?并非为名节所累,而是客观条件欠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10.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随机推荐

  1. 关于创业的励志名言 成功一定有 ... ,失败一定有原因-感人的情话

    金钱有用尽的时候,名声有消失的时候。唯一人的创造才能永久留在人间。六、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苏轼九、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托马斯曼十六、不要听信免费开处方的医生之言。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2. 最新关于青春最有个性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六、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 形容家人之间感情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形容家人之间感情的成语骨肉相连骨肉至亲骨肉亲情唇齿相依血浓于水相亲相爱举案齐眉(1)一往情深(2)一唱一和(3)谊切苔岑(4)张敞画眉(5)海誓山盟(6)流水桃花(7)天长地久(8)至死靡它(9)淡水交情(10)情深潭水(11)桃花潭水(12)地久天长(13)寸草春晖(14)范张鸡黍(15)义结金兰(15)北风之恋(16)比翼双飞(17)碧海青天(19)莫逆之交(2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

  4. 芳龄是什么意思

    芳龄是什么意思参考资料一:芳龄是什么意思女子的年龄。称女子青春之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燕台小乐府》:“京师女儿美如玉,最妙芳龄十五六。”

  5. 胡震亨的诗 胡震亨的学术观点

    >胡震亨的学术观点>1、胡震亨认为文学的盛衰与政治、政局的休戚相关,是一种相互平衡的关系。胡震亨认为盛唐、中唐同为唐朝诗歌的繁荣期的观点超越了严羽和高棅标榜盛唐贬低中晚唐的观点,具有进步意义。>2、胡震亨认为中国文论之“兴”的本质在于物对心的触发感通。

  6. 土耳其屠 ... 大批亚美尼亚人

    土耳其内政...塔拉特-帕夏批准可随意“放逐”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大多数为...教徒,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只占人口的少数。如果亚美尼亚人面临的命运真的仅仅是被放逐的痛苦,他们倒可以谢天谢地。可事实上,亚美尼亚人是被赶到一个隐秘的地点,迅即遭到...害。亚美尼亚人已经当了几个世纪的替罪羊。1914年1月,土耳其军队中的成百名亚美尼亚人被指控有间谍行动,被解除武装,处决。

  7. 两个求职者

    >>他们虚拟了两份求职者的履历表:汤姆和保罗。>>>>于是研究人员将履历表和推荐函送给一些大公司,然后让他们的人事主管挑选,最后问他们汤姆和保罗谁更有可能被录用。原来,推荐函中对汤姆的批评,反而使人事主管们觉得其中对汤姆的赞美更为可信。因此汤姆会居于有利的位置。

  8. 梦见信封梦到信封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信封好不好

    梦见买信封,表示惦记远方的亲人朋友。梦见帽子梦到帽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帽子好不好梦见黄色和绿色的信封,则标志幸福。已婚男子梦见绿信封或黄信封,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愉快。未婚男女梦见绿信封或黄信封,预示将要结婚。原版周公解梦见信封者,―友。《周公解梦》信封长者,居髙位。这里不仅包括生命自身,还表示人的健康。

  9. 【凉森森】的意思是什么?【凉森森】是什么意思?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雪花飘到脸上,凉森森的,又轻又软,特别舒服。」★「凉森森」在《汉语大词典》第7860页第5卷1405参见:凉森森凉森森是什么意思凉森森liángsēnsēn清凉貌。

  10. 马上要到三伏天了,坚持"三个原则"防寒入体

    夏季体质调养不同体质人群在"三伏天"的表现和症状都不同。这是因为夏天气候炎热,汗出过多,而耗气伤津,对于老人、体质虚弱之人尤应如此。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总的来说,在"三伏天"要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还要结合自己不同的体质科学地度过烦恼的"三伏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