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名道姓:十三、姓名与典型_姓名测试

  十三 床上的思想家和不配姓赵的Q哥——姓名与典型

  提起“小气鬼”、“小抠儿”吝啬之徒,人们往往会想起它们的代名词“铁公鸡”和“葛朗台”。

  “吝啬鬼中的吝啬鬼”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葛先生悭吝成癖,尽管手中拥有家财百万,可在花钱上从来都是分毫必较。他一年四季只穿一双呢袜,一条短裤,他从小买肉,吃的东西全是佃户送来抵租的。他的仆人长脚拿侬在他家服务了20年,葛朗台才发狠赏她一只旧表。他给为他带来30多万法朗陪嫁和遗产的妻子的零用钱从不超过6法朗,他对女儿的最慷概之举是在她生日时为她点上两支蜡烛。他临死前告诉女儿的最后遗嘱是:“把一切都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正如李健吾在《欧也妮·葛朗台》译本序中所述“葛朗台和所有作品中的吝啬鬼一样,灭绝人性……他是一个活在一个观点上的人,机警、狡猾,少交往,利用一切发财的机会,成为吝啬鬼中的吝啬鬼。”

  随着巴尔扎克作品的广泛传阅,如今“葛朗台”这个人名除了特指小说中的那个怪老头外,又成了普天下悭吝鬼的代名词。

  人名学领域有许多象葛朗台这样的变异现象:作品中有确定所指的人名,常常由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与原指之人发生某种偏离,出现了人名的“泛化”。如“诸葛亮”这个人名,除了指历史上那位“羽扇纶巾”的汉丞相外,还常可作为通名用,象“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里的“诸葛亮”,就是指象诸葛亮一类的聪明人了。说他如“活着的 ... ”、“中国的福尔摩斯”中的“ ... ”,“福尔摩斯”,也正是由人名专指变成普通名词使用的。

  脱离语言学范畴,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姓名学领域的这种变异可概括为:当某个人或某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或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特殊反响时,他的名字便不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特定符号,而是具有了某种社会特征,化作了“社会符号”。

  姓名与典型这一章所要研究的典型,即是这些既是个性又拥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物群体。笔者将这种人物群体作了分类归纳,发现他们基本上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文学作品,二是历史人物,三是神话传说,四是社会生活,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作一概要论述。

  A 从文学形象中脱胎的典型姓名

  关于典型一词的涵义,《说文·土部》释曰:“型,铸器之法也。”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为范,以土为型,引申为典型。”现指同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则指“作者用典型 ... 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表现人的阶级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中那些杰出的典型形象如阿Q、维特、奥勃洛摩夫,就是本文所说的典型姓名。

  1992年三、四月间,我国有好几家电视台同时播放了一部根据俄国作家冈察洛夫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改编的电视剧《奥勃洛摩夫一生中的几天》。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奥氏,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基本的穿衣脱鞋之类的小事也不能自理。长大后,他总是懒慵慵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在心中订了许许多多整顿庄园的计划,但这些计划从未走出他的脑子,走出他恋恋不舍的床铺,年复一年,时间就让他在床上打发了,计划始终未能付诸实施。后来,他与年轻美貌的奥尔迦谈上了恋爱,可是,就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也难撼奥勃洛摩夫根深蒂固的惰性:他荒唐地认为恋爱是件“很艰苦”的事情,不如躺在床上来得舒服。于是,这段爱情也象他的许多计划一样不了了之了。

  随着奥勃洛摩夫这个形象的产生和传播,如今,奥勃洛摩夫这个人名,已跨过所有的语言障碍,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懒惰”一词的代称,这个人名还揭示了人类生活的这么一种精神现象:当人生活在一种安于现状的情境中,实际上就意味着一种惰性的产生,这种惰性的膨胀,就会腐蚀人的意志力和创造力。正如提起堂·吉诃德,人们就会想到沉湎于脱离实际的幻想的一类人,提起哈姆雷特,人们就会想起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之辈一样,奥勃洛摩夫之名以其典型的概括力,成为懒惰成性者的最好诠释,如果您身边也有那么位不思进取,整日东游西逛,不事正业的某公,请您向他大吼一声:“警醒吧,你这个中国的‘奥勃洛摩夫’!”

  把视线回收到国内,中国文坛上最为著名且又具有“国际概括力”的名字,恐怕非阿Q莫属了。鲁讯先生在他的小说《阿Q正传》序言中几乎花了90%的笔墨来喧染阿Q这个姓名的来龙去脉,作为姓名研究者,这无疑是一份难得的佳肴,兹引例如下:

  序中,鲁迅先生主要讲了为阿Q做传的四难,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在此略而不引。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也很光,因为他与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也肃然,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比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著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铜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们都叫他阿Qiu,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iu,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说‘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难关。我曾经仔细想,阿Qiu,阿桂还是阿贵呢?倘若是八月生的,或号月亭,则叫阿桂;若有兄弟叫阿富,则其名必为阿贵了;《新青年》提倡洋字,便叫阿Q算了等等。这里不是要分析阿Q这个姓名的来历,而是要拿阿Q这个姓名所孕含的“社会”意义来开刀。

  阿Q,正如先生所说,是一个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名字,看到阿Q这个名字,人们就会想到辛亥革命前后,落后的农民以及其他被损害被侮辱的下层人民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安慰的“灵丹妙药”——精神胜利法。阿Q是由当时许多同阶层人物身上抽出的精神归纳出的晶核。先生做《阿Q正传》时说,是要做一篇“速朽”的文章,殊料,阿Q这个人物不仅没在那个时代“速朽”,而且一直活到现在,并且会与整个人类共生共灭。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会在自己的思想库中提得另一份“阿Q”精神——谁没有“阿Q”过呢?

  在中外文坛上,象“葛朗台”、“阿Q”这样的典型姓名比比皆是,兹举几例:

  红娘:男女婚恋介绍人的代称。

  武大郎:矮小、无能、猬琐之人的代称。

  林黛玉:年轻美丽而又体现弱多病女子的代称。

  李逵:鲁莽者的代称。

  刘姥姥: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婆的代称。

  孔乙己:无能、无用知识分子的代称。

  王熙凤:在家主事能干泼辣之女性化身。

  羊脂球:自尊、善良却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化身。

  福尔摩斯:神探化身。

  鲁滨逊:漂流者代称。

  维特:殉情少年代称。

  保尔:身残志坚化身。

  汤姆大叙:黑人代称。

  B历史人物中的典型姓名

  翻开卷帏浩繁的中外史卷,我们常能从中发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掩卷四顾,然后再想想当今社会中的形形 ... ,我们又会发现,许多历史人物会自然而然地徘徊在你的周围,深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你去报栏阅报,常会发现《今日海瑞》、《咱厂有个“诸葛亮”》之类的文章;你突兀地闯进朋友家,人们会惊呼:看,半路 ... 出个程咬金;你给病人治愈绝症,人家会送你一幅:“再世华佗”的锦旗。

  历史人物中的典型姓名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这里呢,给大家选出两个代表来剖析。一位是妇孺皆知的汉丞相诸葛亮。围绕诸葛亮身上的“躬耕南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空城退敌”、“联吴抗曹”等等出神入化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诸葛亮这么一系列杰出的言行举止,使他直到今天还被当作“智谋”的化身活在人们心中。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若有人被冠以“今日诸葛亮”的美称,也还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呢。

  作为“智勇”、“谋略”化身的诸葛亮,为何超出历史上所有其他的王侯将相,成为代代人的楷模呢,台北1985年出版的《斗智——三十六计》一书前言中的一段话道出了个中缘由:

  “计谋好比无形的刀子,深深隐藏在人的脑子里,要使用时,便会闪亮亮地露出刀尖。不仅军人,就是政治家、商人和学者都需要它。善于使用计谋的,使治世变乱,乱世成治,穷变富,贱成贵,颓局可以扭转,晴天能起风雷。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必有计谋。人人都站在战斗行列,一疏忽便会被人挤倒。肯动脑筋想计的人,他始终站在主动地位,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几无处而不适。”

  智谋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知识。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命运的角逐中取得胜利。因此,智谋也就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诸葛亮乃大智大谋的化身,既然智谋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可想而知,诸葛亮这个名字就自然而然地随时随地涌现在人们的眼际,谁当了“今日诸葛亮”谁就能事半功倍,事业有成,谁无勇无谋,愚笨无为,就只好看着其他的“诸葛亮”们出人头地了;当然,要是你没有“诸葛亮”那么的急智,又会常常被人笑话成“事后诸葛亮”。一般的平庸之人中能算上个“臭皮匠”,落上三分之一的名誉“诸葛亮”称号,也还能被人奉若智者呢。当然,你要是自作聪明,常常以为自己智勇过人,而事实又并非知此,人们便会给你一个外号:“赛诸葛”。嘲讥你胆敢与诸葛亮一比高低,我倒要为你的行为找个好借口,你若实在无能当个“诸葛亮”,不妨还是把“赛诸葛”的外号接受过来,做错了事,你只须对人们说:“我这叫,‘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呢!”——虽然愚怯,还是大智大勇“赛诸葛”嘛!

  历史人物中的第二位代表我选择希特勒。有一本书叫做《战争狂人——希特勒》,似乎是解力夫著的,这个题目正合吾意,希特勒这个名字,实质上就是战争狂人的代称。

  二战结束后,在德国,希特勒这个名字连同他那撮黑黑的小胡子,那幅“万”字纳粹标志,那种种暴跳如雷、手舞足蹈的丑态和那声声“嘿,希特勒”的叫喊迅速摄取了全德国人的心。就是这个小个子黑胡子的人,用他那双青筋暴乱的手,绞断了世界和平的橄榄枝,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数十万 ... 人被他残酷 ... 害,几百万犹太人被他赶到集中营,几千万无辜百姓被他操纵的战争机器卷成堆堆尸骨,希特勒这个名字对当时纳粹德国人来说是灵魂,是精神支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的代名词,而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则是战争狂人, ... 人恶魔,盗世奸雄,历史以公正的利剑最终裁决了希特勒这个名字的含义的是后者,但是,当今,仍有不少德国青年手持“纳粹”小旗,口中叫着:“嘿,希特勒”,做着让“希特勒”灵魂回归的美梦。我们把这个臭名昭著的名字作为典型姓名,是在说明名字与典型的二重性的同时,也正是要人们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战争胎儿的复苏,要警钟长鸣!

  中外的历史人物,只要是青史留名的,几乎都能视为代表某种社会符号的典型姓名。鉴其数众,谨列几例:

  关公:义气的化身。

  黄忠: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毛遂:自荐人的代称。

  包公:刚正无私的清官代称。

  岳飞:民族英雄化身。

说名道姓:二十二、女性姓名撷贝_姓名测试

  秦桧:残害忠良的卖国贼的化身。

  鲁班:能工巧匠的代称。

  华佗:神医的代称。

  荆柯:壮士的化身。

  贝多芬:乐圣的代称。

  邓肯:舞蹈者的代称。

  哥伦布:发现者的代称。

  爱迪生:发明者的代称。

  南丁格尔:白衣天使化身。

  苏格拉底:哲人的代称。

  马克思:信仰共产主义者的代称。

  拜伦:诗人的代称。

  安徒生:童话的代称。

  达尔文:科学家的代称。

  C 语传说中的典型姓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中学时代学过的语文课目,已多如过眼烟云,渐渐淡忘了,唯有这首《木兰诗》,至今仍能一字不拉地背诵出来。这里面固然有诗本身朗朗上口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花木兰这个女扮男装的巾帼英雄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们那颗幼小的心。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一个勤劳、勇敢、正直的女性形象。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身经百战,十年荣归,后不愿接受朝庭的赏封,回到故乡,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正如豫剧一段唱腔所唱的那样,花木兰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征战南北,屡立战功,比下去许多热血男儿。如今,“花木兰”三字已脱离其名字本身所指,成为巾帼英豪或“女扮男装”者的代称。奚青的小说《天涯孤旅》中这样写了一个绰号“花木兰”的姑娘:

  “按一位女友的话说,我是骁勇加浪漫型的女性。读初中时,我是校滑冰代表队队员,别的姑娘都滑花样或速滑,我觉得不过瘾,常常跑到高中男运动员那儿打冰球。一次和外校举行冰球比赛,我们校队人手不全,一个主力队员又摔伤了。我和体育老师咬咬耳朵,女扮男装下了场。不知是我走运,还是我比男运动员更灵巧一点,我竟接连射进对方门里三个球!这下子我出了名,同学们不再叫我蓝华,而是叫‘花木兰’了。”

  人们叫蓝华“花木兰”,是因为这位“骁勇加浪漫型”的姑娘“女扮男装”,类似于花木兰的“代父从军”,这个故事说明,“花木兰”不仅出现在战争年代,在和平时代也常常能“显山露水”呢。

  记得前几年全国报刊新闻评奖,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创办的一份小报《改革信息报》一篇名叫《千里马找伯乐》的杂文,在评论档里夺了魁,评论里讲的“伯乐”其实已不是那个传说中的伯乐了,而是那些善于识别人才,任用推荐人才的智者的代称。

  伯乐,春秋时人,善相马,其相马经为“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战国策·燕策二》载:“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千倍。”为什么骏马在伯乐还顾前三个早市都没卖掉,而在伯乐看了几眼后立即以千倍的价卖掉呢?这是因为世人不识马,而伯乐独识,但世人知伯乐相马之名,故伯乐还顾之马则是好马无疑了。后人多以“伯乐一顾”、“伯乐一盼”、“伯乐顾”来推崇伯乐的相马之术。

  伯乐会相马,后人又以物借人,将那些善于识辩好才孬才的人来比作伯乐,并希望得到当世“伯乐们”的识别和举荐,可是,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真正能够长出伯乐那双眼睛的人毕竟太少了,于是历朝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在诗词赋中唱叹时运不济,才屈能限,希望身边能有伯乐,能站在他厚实的肩臂上,为朝中所见所用。

  正因为如此,到了当代,有了“厚脸皮”的人提出“千里马找伯乐”的建议,才被人们奉为一味新的妙药,津津乐道。是的,千里马——人才太多,而伯乐——识别人才的能人太少,为了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在 ... 建设中大显身手,我们的“千里马”们应该放弃几千年被动地等待“伯乐”来认辩的办法,主动出击,毛遂自荐,自己去寻找“伯乐”,这样,供需双方齐努力,不愁你的才能得不到施展。

  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典型姓名来源丰富,几千年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座库存半足的姓名宝库,我们从中信手一撷,就能提溜出一串串这样的典型姓名来,兹例举几个:

  维纳斯:美女的象征。

  亚当:代称男人。

  夏娃:代称女性。

  西施:美女的化身。

  陈世美:对妻子妄恩负义的男子的代称。

  秦香莲:被地位上升的丈夫抛弃的妻子的代称。

  牛郎、织女:两代分居的夫妇代称。

  孙悟空:神通广大者的化身。

  猪八戒:笨蠢丑者的代称。

  杜康:酒和酒神的代称。

  观世音:救世主代称。

  阎王:催命人代称。

  钟馗:驱魔镇邪的神明化身。

  D 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姓名

  在中国,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一天,是法定的“学 ... 日”,到那天,大街小巷,城市农村、工厂学校都挂起了一幅幅“学 ... ,见行动”、“二轻系统学 ... 小组”、“北京大学学 ... 小组”等横幅,有的帮人修电器,有的为服务单位送货上门,有的给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用品,更多的则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岗位学 ... ”活动。看到那种种生动活泼的画面,许多人都很有感触地说:“如今的 ... 真是越来越多了。”

  在国外 ... 其名也有一席之地,美国西点军校就曾挂出 ... 的大幅照片,要求学员们以 ... 为榜样,学习 ... 的敬业精神。

   ... 这个名字日益成为世界通用的“助人为乐,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在当今社会,恐怕没有哪个名字象“ ... ”一样具有如此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 的事迹人人皆知,在此不用我赘述了,人们从“新时代的 ... ”张子祥、李润虎等人身上已能看出,“ ... ”这个名字已日益脱离其本身所代,转化为一种精神符号了。

  这里,我想通过“ ... ”这个名字,来分析一下典型姓名的生命力问题:前段时间,有人开展“ ... 到底能活多久”的问题讨论,结论是,这个名字将与人类永存。这个讨论和结果,又给我们的典型姓名提出了一个问题:典型姓名到底能“典型”多久呢?我个人认为,既然典型姓名已具有了普通名词和社会符号的功能,那么,只要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循着日益丰富多彩的轨迹发展,典型姓名的寿命将会与文化、社会共同走向将来。当然,这里还没有一个标准——裁定历史人物的标准,因为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在的人,将来的人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历史人物,而历史人物的评定标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典型人名的所代必将受制于史学家的“度量衡”,如曹操自被敬尊朱儒理学的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刻画为奸雄之后,几百年来,人们都把曹操这个名字当作“奸雄”的代名词。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一代英才 ... 同志以唯物主义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给当代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曹操这个人要辩证地看。”如是,此后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观念又发生转变,至少不再以“奸雄”二字来评价曹操了。历史评判可以改变典型姓名的含义,但典型姓名毕竟因其本身的典型事例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评判的标准变了,典型人物的事情却改变不了,对他的改变只不过是另换一个新的公正的名词代替罢了。

  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姓名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冷不丁地就被人使用到你身上,这类典型姓名的范畴一般很难定夺,如在你的朋友中间,若是某甲与某乙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也许彼此双方都会被别人的姓名来相应解释,另外,典型姓名本意只能代表这个典型的一个突出方面。如李逵只能代表鲁莽,却不能代表他的讲义气、重孝义的其他特点,而现实中人呢,往往也只有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或一定的氛围内具有某种特点,而这种特点又不能概括他整个人,因此典型姓名作为“社会符号”的普遍使用也是有条件、有限度的;而且不一定是恰当的。如你在这一群人中算得上又高又瘦的,别人或许叫你为“萧伯纳”,而在另一群比你更瘦更精的人中,又有可能被称为“穆铁柱”,这种现象在姓名学领域没有分析的武器,只有求助于社会学、心理学,在此就不离题太远了。

  建国以后,相声《买猴儿》中曾塑造过的一个名叫“马大哈”的人物,相声演出后,只要你做事稍一粗心,就会有人送你一个“马大哈”的外号。直到今天,这个名字还盛用不衰。赵树理曾在1956年第13期的《文艺报》上发表文章说:“自从《买猴儿》流行以来,有些人遇上马马虎虎满不在乎的人,常用半开玩笑半抱怨的口气说‘你真是个马大哈’”。粉碎“四人帮”后,王蒙又多次提到这个相声,他认为“马大哈”成为“共名”,是何迟同志的创造,而且认为“解放以后,小说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象相声《买猴儿》里的‘马大哈’那样活在人们的口头上,被普遍接受。”

  “马大哈”名是三个概念的缩写——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实在太多了,而“马大哈”这个名字以其高度明确的概括力包容了这三个特点。因此才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且广为使用。

  “ ... ”也好,“马大哈”也好,均是源于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姓名,象这样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名字信手便能采来一打,在此,亦举几个例子:

  马列主义老太太——满口马列主义,满脑子个人主义的一类人代称。

  张海迪——身残志坚者代称。

  张铁生——不学无术者代称。

  步鑫生——开放之初改革家代称。

  山姆大叔——美国代称。

  姚文元——文痞代称。

  陈景润——攻克科学难关的知识分子代称。

分页导航

  • 说名道姓:二十八、姓氏百花园
  • 说名道姓:二十七、笔名谈
  • 说名道姓:二十六、绰名漫笔
  • 说名道姓:二十五、说号
  • 说名道姓:二十四、说字
  • 说名道姓:二十三、外国姓氏谈趣
  • 说名道姓:二十二、女性姓名撷贝
  • 说名道姓:二十一、姓名的民族融合与冲突
  • 说名道姓:二十、命名的时代差异
  • 说名道姓:十九、姓名的社会烙印
  • 说名道姓:十八、姓名贵贱论
  • 说名道姓:十七、姓名与宗教
  • 说名道姓:十六、姓名与法律规条
  • 说名道姓:十五、姓名与制谜
  • 说名道姓:十四、姓名与诗联
  • 说名道姓:十三、姓名与典型
  • 说名道姓:十二、姓名与典故
  • 说名道姓:十一、姓名与影射暗寓
  • 说名道姓:十、姓名与梦寐
  • 说名道姓:九、姓名与祸福卜算
  • 说名道姓:八、姓名与禁忌
  • 说名道姓:七、姓名与避讳
  • 说名道姓:六、同姓名琐语
  • 说名道姓:五、姓名字义上的特殊性
  • 说名道姓:四、姓名字形的特殊性
  • 说名道姓:三、姓名语音的特殊性
  • 说名道姓:二、古代命名仪式谈
  • 说名道姓:一、姓氏索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名道姓:十三、姓名与典型_姓名测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秦庄襄王的皇后 秦庄襄王历史评价

    秦庄襄王又名嬴子楚、嬴异人,是秦国君主,秦始皇的父亲、秦孝文王之子。秦庄襄王一生与吕不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吕不韦不仅帮助他成为国君,甚至将姬妾送给他做夫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的皇后>赵姬,秦始皇生母,秦庄襄王夫人,赵国邯郸人。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其为帝太后,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

  2. 那些情话,让我们一辈子忘不了

    他不负众望获异地的一级大学录取,她始终不敢表白。那一刻,看到这句话他是有些难过的。然而,他不知道,那天她一直在等他,等他来牵她的手。

  3. 北齐皇帝列表

    北齐皇帝列表及简介  北齐文宣帝高洋  简介:高洋,生于529年,字子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自550年——559年,共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的同母弟。  幼时其...

  4. 清热去火的食物 西瓜皮的功效和作用

    下面我来说一下清热去火的食物“西瓜皮”。西瓜皮的功效及作用西瓜皮它为性凉,味甘。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西瓜皮的营养价值西瓜皮中含蜡质及糖。果汁含瓜氨酸、甜菜碱、苹果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西瓜皮的选购西瓜皮的外层果皮常卷成管状、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片块,大小不一,厚0.5至1厘米。以外皮青绿色,内皮近白色,无杂质者为佳。以上食物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感谢关注knowchinesefood。

  5. 孕妇梦见迷路了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迷路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迷路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海洋馆的海豹

    周公解梦梦见海洋馆的海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海洋馆的海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到缺少东西,梦见缺少东西,缺少东西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缺少东西,梦见缺少东西,缺少东西相关的周公解梦缺少是富有在梦中,缺少意味着不怕缺少,成功通过了生命中的这段考验,所以匮乏的日子将会结束。梦见缺少粮食,意味着会得到钱财,会有很多购买粮食的钱,能选择有益的生意或工作。梦见朋友或其他人缺少某种东西而极不方便,自己很快能得到这些东西。梦见敌人缺家里所需的东西,灾难会临头。商人梦见缺少商品,会成为百万富翁。病人梦见断了药,身体很快能康复。

  8. 给我爱人说的情话

    我爱你,就是将我自己交给你,把我自己当成人质交给你,从此,你有伤害我的权力,你有抛弃我的权力,你有冷落我的权力。

  9.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1、雪梅-卢梅坡(南宋):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写冬天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雪刘长卿柳宗元日暮苍山远,千山鸟飞绝,天寒白屋贫。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元·黄庚《雪》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10. 中华吉祥画与传说:麻姑

    麻姑是中国传说中有名的女寿仙“麻姑献寿”是民俗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王方平有个妹妹叫麻姑,是个漂亮姑娘,年龄十八九,穿着绣花衣服,光耀夺目。>四川著名的“鬼城”丰都城平都山上有个麻姑洞,传说麻姑曾来平都山访问仙人王方平就住在这个岩洞里,还留诗一首。>民间又传说王母娘娘三月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酒,献给王母,这就是所谓“麻姑献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