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念佛的现世感应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故此卷叙现世感应。一、见 ... 生念佛得福《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 ... 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二、陈企念佛却鬼予同郡望江陈企,尝妄 ... 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盖成佛之渐也。望江士人周宪叔为予言之。三、邹宾王念佛梦觉予尝劝镇江士人邹宾王以西方说,且言若无闲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谟阿弥陀佛十遍,亦得。宾王信之,其夜遂梦与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惧间,遂念阿弥陀佛至十声乃觉,岂非佛以此坚其信心乎?四、张继祖念佛荐亡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乳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五、刘慧仲念佛安寝予旧相识刘慧仲,湖州长兴人,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慧仲至诚高声,念一百八遍,当夜遂安寝。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寝。以此见佛力广大,无所不可。此予序所谓安静形神者也。六、阮嫂念佛眼明予同郡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阴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但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定可必矣。岂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寿乎?何其寿之多也!金坛士人张延芝为予言之。八、邵安抚念佛脱难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呼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 ... 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九、念佛风疾不作予近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欲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予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十、梦中念佛脱恐惧予于梦寐中有恐惧时,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未尝不即安稳,或即觉醒。足以见佛与菩萨,威神之速如此,但办信心,效无不应。十一、念佛屋不压死有一老妇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妇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妇之上,得不压死。此念佛之效也。妙定居士为予言之。十二、念佛痁疾遂愈有官员李子清,寄居秀州,颇好道家,尝从学于予。前年久苦痁疾。予告云:“但恐子清不信,若信之必效。”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药。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常以《净土文》置于袖中。十三、念佛痼疾皆愈梁氏女两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亦念佛,久病遂愈。见第五卷。十四、绣佛舍利迸出赣州廉中大夫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绣方及半,舍利迸出。其亲戚郑逢原为予言之。十五、佛像常有舍利真州钟离少师宅,自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常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出《宝珠集》。十六、梦佛遂得聪辩隋慧思禅师,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其后聪辩过人,祥瑞不一。出《往生传》。十七、念佛治病得愈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十八、念佛孙儿免难予乡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阿弥陀佛所感也。——《龙舒净土文》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念佛的现世感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波德莱尔写《恶之花》彼罚款

    波德莱尔是法国近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工艺画家之家。父亲在他6岁时去世了,母亲也随即改嫁,家庭的不幸使波德莱尔从小养成了孤僻的性情。1857年,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出版了。一些评论者认为《恶之花》有伤风化,甚至有人向法院提出诉讼。>半个世纪后,高尔基也高度评价了波德莱尔的创作与反抗精神,说他是“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2. 【新年祝福语】网络新年祝福语

    新年第一天,祝一步步高升飞龙在天,一年年幸福龙凤呈祥!春风敲响了新年的大门,春雨滋润了新年的雄心,春雷唤醒了新年的壮志,春花装点了新年的温馨,祝福你在红火火的新年里,财源滚滚,小年快乐!收藏阳光染红灯笼,给新年多一点温暖,摘下彩虹点燃烟花,给新年多一点浪漫,送出问候包上祝福,给节日多一点音符,小年将至,祝你唱响幸福。

  3. 愤恨不平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成语解释: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4. 温柔的近义词

    温柔的近义词温柔暖和温存温情温顺温文温和和气和善和煦和缓温暖儒雅和顺轻柔优雅讲理柔和幽雅(形容词)温和柔顺。(作主语)烈性厉害蛮横粗鲁暴躁粗暴凶悍狂暴

  5. 郑板桥巧行酒令

    郑板桥不当县令后回扬州闲居,常和诗朋画友聚会。一天,郑板桥家里又来了三位客人。饮酒间,清客提出要行个酒令,离任道台说:“就来个拣字行吟吧。”>>他们各自摸出骨牌一看:清客得“溪”字,离任道台是“淇”字,长者得“湘”字,郑板桥是“清”字。>>郑板桥向长者示意,要他劝几句。>>最后,郑板桥指指“清”字吟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掉清边水,添心变成情。不看君面看壶面,不看人情看酒情!”

  6. 潜蛟困凤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ánjiāokùnfèng【解释】比喻被埋没的贤才。【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潜蛟困凤”

  7. 鬼道众生的故事:金手指

    金手指有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鬼神,长了一只金色的手。>这个拥有金手指的鬼神非常善良,每当他见到过路人饥饿焦渴的时候,他便伸出那只金手,给他们甘露,并且变出钱财,满足行人的迫切需要。>>「我以前是个很穷的女人。」金手指鬼神便开始讲述他前世的因缘。>>在一个叫做罗楼的国家中,金手指的前世是个贫穷的女人,她靠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每天早起晚睡,不停地干活,却只能够勉强糊口而已。

  8. 水仙花的传说故事

    春节过后,等花开败了,爸妈就会把花清理掉,把种水仙的小盆收好等来年再用。后来,家里的老人们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水仙的故事。玉帝遂命人把水仙交给这个年轻人种植,让他依靠卖水仙花为生。年轻人按老者说的话将水仙种在沙坝上,水仙顷刻之间布满了整个石坝,不久便开出了馥郁的水仙花。后来,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都把水仙花当作了富贵之花,每到农历春节前后便放在家中观赏,以求祥和顺泽之意。

  9. 一枕黄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zhěnhuángliáng【解释】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例子】他规划的远景不过是一枕黄梁罢了。【相关】百度“一枕黄梁”

  10. 贝壳人

    这点,贝壳人并不知晓。自从生下贝壳人以后,他们再也没有生育过。一旦贝壳人蒸发掉,那么国家就会成为别人的国家。国王的大臣,一个名叫内脏的人说,贝壳人是国家的不幸,让国王和王后蒙受耻辱,让国家处于两难的境地,这是上帝之手顽皮的结果。让一个丑陋的贝壳人掌管国家,只能陷国家于危难。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贝壳人已经葬身海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