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西安事变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人,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实际上,孙铭九当时只是负责外围的协助工作,真正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其实是王玉瓒,辽宁黑山县人。这时,孙铭九的第二营也加入了战斗,最终将蒋介石的侍卫全部击毙。事后,张学良为了表彰王玉瓒的捉蒋之功,奖励了他5000块钱,还提拔他为东北军第15旅43团团长。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西安事变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人,是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
实际上,孙铭九当时只是负责外围的协助工作,真正打响第一枪并活捉蒋介石的,其实是王玉瓒,辽宁黑山县人。
王玉瓒从小习武,练得一身好武功,后来又考入了东北讲武堂,因此很快就被张学良看中,当上了张学良的保镖。
历史客栈给大家介绍过张学良的“四大保镖”,王玉瓒虽然不在其列,但张学良对他的信任也丝毫不亚于“四大保镖”。
西安事变时,王玉瓒正担任张学良的卫队团第一营营长,另外,第二营营长就是孙铭九,第三营营长叫贾陶,是个地下党员。
当时,蒋介石到西安后,住在华清池(听听这个地方,老蒋也真有情趣),还带着二十多个贴身侍卫,负责守卫华清池的内大门,而负责外大门的,就是王玉瓒的第一营。当然,此时的王玉瓒还不知道张学良的真正用意,就尽心尽力地保护蒋介石,毕竟这是比张学良还大的最高领导啊!
此时的张学良,其实对蒋介石还抱有幻想,希望能说服他一起抗日,就在12月7日那天去跟蒋介石说:“日寇侵略我国,步步进攻,继东北沦陷之后,华北名存实亡,最近绥远又在告警,国家民族之存亡已到最后关头,非抗日不足以救亡,非停止内战举国团结一致不足以抗日,继续剿共绝无出路……”
张学良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哭了起来,但蒋介石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在张学良晚年时也说过,他跟蒋介石最大的矛盾就是这六个字——“攘外必先安内”。
蒋介石最后给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个选择:第一,服从“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17路军全部开赴陕甘前线,进剿陕北苏区;第二,如不愿“剿共”,就将东北军和17路军调赴江苏、安徽和河南,让给中央军去“剿共”。
张学良和杨虎城见实在说不动蒋介石,只好执行B计划——兵谏。
12月11日下午,张学良把王玉瓒叫去,很严肃地说:“命令你,去华清池把蒋 ... 请进城来。”
到了这个时候,王玉瓒也已经知道了张学良跟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就义无反顾地说:“蒋的侍卫二三十人,池外宪兵也不过数十人。我以步、骑两个连三百多人的兵力包围他,保证请来!”
张学良沉默了片刻,说:“明天,你死我死都说不定,要有思想准备,做好行动部署。”最后,张学良又吩咐说:“要改穿蓝色的棉军装,以便跟蒋的身着黄色军装的侍卫有所区别,免得夜间动手时误伤自己人。”
第二天凌晨两点,王玉瓒向部下传达了捉蒋命令,说:“外面的人一律不准进入华清池;逮捕一切从里面出来的人,包括蒋介石。”
安排完毕后,王玉瓒带着一连连长王世民、排长马体玉等人悄悄进入大门,发现一个蒋介石的卫士正在来回巡视,王玉瓒举起枪连开三枪,将卫士击毙,也正式宣告了捉蒋行动的开始。
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放古代那绝对是大内保镖,因此反应非常迅速,一听见枪响,立刻组织反击,二十几个人竟然将王玉瓒的部队火力压了下去。这时,孙铭九的第二营也加入了战斗,最终将蒋介石的侍卫全部击毙。
正是这些侍卫的死战,为蒋介石的逃跑争取了时间,等王玉瓒冲进蒋介石的房间时,早已不见了他的踪影。王玉瓒的冷汗都下来了,要是让蒋介石逃走了,那自己肯定是死罪难逃!于是,王玉瓒赶紧让大家四处搜查。
此时,天已经亮了,蒋介石被发现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乱草丛中,王玉瓒和孙铭九都跑了过去,将蒋介石押到了张学良的面前。
事后,张学良为了表彰王玉瓒的捉蒋之功,奖励了他5000块钱,还提拔他为东北军第15旅43团团长。
后来,在淞沪会战中,王玉瓒的部队千里赴戎机,打得极为惨烈,王玉瓒也被晋升为副旅长。
1949年底,王玉瓒在云南第23荣誉军人教养院担任院长,率部起义,重新回到了阔别18年的东北老家。
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ashaohua10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