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史记﹒ 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 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札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徐人高 其谊,为筑台...
《史记﹒ 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
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札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徐人高
其谊,为筑台以表之。”
吴季子挂剑是2500多年前,古人之间一段诚实守信的佳话。
吴季子名札,吴王诸樊之弟,受封延陵(今常州)做“延陵季子”;春秋战国时期鲁襄公二
十九年,吴季子出使中原列国,途经徐国都邑(今徐州境内),受到徐君盛情款待,二人
一见如故,相视为知己,徐君要季子佩剑留念,吴季子答应出使归来将以剑相赠。
一年后季子返徐,孰料徐君竟已作古。吴季子悲痛之余,为实现诺言,便将宝剑挂在徐君
墓侧的杨柳树上,永为纪念。徐君墓就被称为“挂剑台”,吴季子诚实守信的故事也成为千
古美谈,成为人们进行诚信教育的“典范”。
历经千年风雨,挂剑台原址徐州城南云龙山西坡仅存一石丘。今人结合山势地貌,在现墓
冢前修一两层石质平台,上层置一鼎,造景石墙,上刻“延陵吴季子兮不忘故,脱千斤之
剑兮挂丘墓”。墓冢左侧设一凉亭,亭中碑刻“挂剑”典故。挂剑台入口处一高峻的石牌坊
耸立在苍松翠柏间,上书“季子挂剑台”5个金色大字。
“吴季子挂剑”教人传颂诚实守信的美德。为中华民族诚信精神的象征。古老的诚信佳话,
伴随挂剑台感召后人。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