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大家好,我是闲淡说历史。本文内容均为作者个人对电视剧《走向共和》的见解,欢迎大家讨论点评。《走向共和》第一集中,袁世凯头回拜见李鸿章时,遇到了李府的侍卫——马三俊。袁世凯非常江湖气的问候了一声:三俊兄弟!

大家好,我是闲淡说历史。本文内容均为作者个人对电视剧《走向共和》的见解,欢迎大家讨论点评。 《走向共和》第一集中,袁世凯头回拜见李鸿章时,遇到了李府的侍卫——马三俊。袁世凯非常江湖气的问候了一声:三俊兄弟! 就是这么个「 ”三俊兄弟”,临到被卖还在帮助袁世凯数钱。袁世凯评价他自己说,一生爱人才,爱交朋友。当然目的也很清晰,就是培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军队势力。作为淮军旧部,马三俊一直是李鸿章的贴身护卫,心腹干将。当李鸿章试图把枪杆子交到袁世凯手中时,三俊也被委派过去。 这里李鸿章派三俊跟随袁世凯去带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替李鸿章「 ”看着”袁世凯;第二层意思是帮助袁世凯建立新式陆军,也能给自己谋个仕途。 其实李鸿章应该也预料到了区区马三俊看不住袁世凯,但绝对没有想到三俊会违反纪律被处死。很多人说,袁世凯 ... 马三俊就是为了排除异己、 ... 鸡儆猴,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闲淡君认为,袁世凯 ... 三俊,其实有以下这几层意思。 其一、朝廷要查,事情遮不住,要有所交代 先来看一下马三俊致死的理由: ... 民女,行凶 ... 人。 ... 民女其实并非出自本愿,行凶 ... 人更是替人背锅。因为马三俊是淮军旧部,淮军征战太平军期间,烧 ... 掳掠奸淫民女之类的事儿没少干,乃至于形成了惯性,也未必受到制裁。所以以淮军旧部的思维来看,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大事。但事情已经传到朝廷清流派翁同龢等耳朵里,于是弹劾袁世凯(实则是弹劾荣禄),所以上头要查,事情遮不住了,必须要有所交代。 其二、 ... 鸡儆猴,严明军队纪律 马三俊到死之前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自己未必觉得会死。因为他相信仗着自己是李鸿章的亲信,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就掉脑袋。 其次,马三俊行凶之时,积郁了诸多不满。不满袁世凯的冷落,甚或也不满李鸿章对自己的安排,同时也不满于和红儿一别两地的处境。诸多不满积攒起来,和弟兄喝着闷酒,喝到最后失去理智,酿成大祸。而此时刚好给了袁世凯一个明正典刑的机会:谁的后台,能比马三俊更硬?违反了军纪照样要处理,更遑论其他人。 其三、重新站队 袁世凯在剧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投机分子,近乎 ... 的站队。 ... 马三俊,等于和李鸿章切割,向荣禄纳了投名状,证明自己「 ”是荣中堂”的人。 在此之前,他还向李鸿章表示过自己是李鸿章的人,后来也向翁同龢献过媚。总之,在他而言,想有所成就,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站队。前来查案的御史表示,单凭荣禄处置后,荣禄又把锅甩给了袁世凯。 其四、排除异己 马三俊本来就是李鸿章派来的人,既是帮助自己,也是看着自己,刚好趁此除掉,以绝后患。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袁世凯必 ... 马三俊无疑。虽然袁世凯 ... 马三俊或多或少有私人想法在里面,但从长远来看,马三俊的死正式标志着小站新式陆军体系与旧式淮军体系彻底分道扬镳,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先进的军队体系的开始。不知道你对此事的看法如何?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本文标签:李鸿章袁世凯中国近代史马三俊历史清朝历史洋务运动北洋军阀辛亥革命太平天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