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众所周知,「”人尽可夫”是一个贬义词,一个让很多男人想入非非又极其反感的贬义词。可是,「”人尽可夫”这个词,开始的时候,意思并不坏,只是后来变坏了。而「”人尽可夫”这个词语的出处,则牵扯到一个指使女婿...岳父的荒唐闹剧,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败坏的坏人坏事。「”人尽可夫”的典故出自《左传》: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

众所周知,「 ”人尽可夫”是一个贬义词,一个让很多男人想入非非又极其反感的贬义词。可是,「 ”人尽可夫”这个词,开始的时候,意思并不坏,只是后来变坏了。而「 ”人尽可夫”这个词语的出处,则牵扯到一个指使女婿 ... 岳父的荒唐闹剧,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败坏的坏人坏事。 「 ”人尽可夫”的典故出自《左传》: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 ... 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 ”父与夫孰亲?”其母曰:「 ”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 ”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 ... 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 ”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在解释这段话之前,先说一下历史背景。祭仲是郑国的大夫。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掌握实权的大夫,是很有势力的,三家分晋的韩、赵、魏,就是大夫。祭仲呢,也是郑国一位有实力的大夫。 当时,郑庄公在病重之时,想立次子姬突为继承君王之位,但遭到大夫祭仲的强烈反对,祭仲反对的理由当然也很充分,就是废长立幼必招祸乱,最后,郑庄公立姬突为君的想法,硬是让祭仲给搅黄了,这也可以看到祭仲的影响力。 郑庄公死后,长子姬忽继位为郑昭公。但是,次子姬突的舅舅是宋庄公,宋庄公看到姬突没有继承王位,就是把姬突和祭仲都接到宋国,然后威逼利诱祭仲帮助姬突夺取王位,并约定,事成之后,郑国的军队归祭仲掌管。果然,在祭仲的运作下,将郑昭公赶下了君主宝座,姬突荣登王位,是为郑厉公。 郑厉公即位之后,深感祭仲专权,感到朝政被祭仲把持,自己的王位都受到威胁。于是,郑厉公暗中指使祭仲的女婿雍纠去刺 ... 祭仲。这事,雍纠的老婆雍姬知道了,就跑回娘家纠纠结结地对母亲说:丈夫与父亲,到底哪一个更亲?雍姬母亲果断地说:这世上的男子,都可以做一个女人的丈夫,而父亲却只有一个,这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有了母亲的这个分析,于是雍姬就对父亲祭仲说:雍纠为什么不在家中设宴而要在郊外宴请父亲您啊,我对这事感到很蹊跷,特地向您禀告。有了女儿的提醒,祭仲就是明白了雍纠的阴谋,于是,祭仲抢先动手 ... 了雍纠,陈尸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给雍纠收尸,恨恨地说:这么重要计谋,竟然让自己的老婆知道,死了活该!当然,既然事情败露,郑厉公的国君也是当不成了,只能逃命到蔡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人尽可夫”的原意,是天下男人都可能以做自己的丈夫。也就是说,女子嫁人,可以在天下男人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做自己的丈夫。有很多的选择。 而现在,「 ”人尽可夫”的意思已经成为贬义,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把天下男人都当自己的丈夫对待。也就是说,现在「 ”人尽可夫”的意思,基本上就是用来形容 ...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差不多就这意思。 抛开「 ”人尽可夫”的语义演变不谈,这个故事,确实带给人们许多的感慨。 这郑厉公指派人暗 ... 祭仲,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简直是荒唐透顶。这天下能够当刺客的人,也不止一个吧?为什么偏偏要选择祭仲的女婿雍纠?让女婿去刺 ... 岳父,好玩么?结果,还不是让雍纠的老婆跑到父亲那里告密?害得雍纠丢了性命,自己也把君主的宝座给弄丢了。 或许,在郑厉公这样天天玩政治的人看来,就只有争权夺利,什么亲情之类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是的,政治斗争从来就是残酷的,这里不会给亲情留下什么空间。否则,就无法解释,历史上争夺皇位时有那么多的兄弟相残的故事,甚至,为了争夺皇位,父亲 ... 儿子,儿子 ... 父亲的事,也并不鲜见。 在这个故事中,雍姬既是祭仲的女儿,又是雍纠的老婆,因为卷进你死我活的残酷政治斗争,雍姬只能在父亲与丈夫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这,对于雍姬来说,是最大的悲剧。 中国的历史,历来是处处充斥着男性霸权,女性总是处于边缘化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史书上不会记载,雍姬的丈夫被父亲祭仲 ... 死后,对雍姬后来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也没有写雍姬后来的人生命运。我们只是知道,当时的雍姬在丈夫与父亲之间,选择了站在父亲一边。 一位女子,一边是与自己有肌肤之亲的丈夫,一边是与自己血脉相亲的父亲。最后,雍姬选择了父亲而舍弃了丈夫。 这,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似乎是正当的。毕竟,血浓于水,骨肉亲情肯定胜过肌肤之亲。用故事里的话说,就是「 ”人尽可夫”,而「 ”父一而已”。 然而,女性之后男性,是「 ”人尽可夫”,那么,男性之一女性,显然也是「 ”人尽可妻”了。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刘备「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说,因为「 ”人尽可妻”,那么,妻子是比不上手中兄弟的。兄弟吗,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使是结义兄弟,也是珍贵不可多得的。而妻子呢,「 ”人尽可妻”,天下女人多了去了。 更有甚者,吴汉想要归顺刘秀,却偏偏娶了冤家对头王莽的女儿为妻,吴汉为了表达归顺刘秀的决心,就是绝情地亲手斩 ... 自己的妻子,虽然吴汉的做法,是如此不顾夫妻之情,却千百年来传来美谈,成为长演不衰的剧目。 恩爱夫妻,在骨肉亲情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样的历史文化,是正义还是诡谲?这折射出来的人性面目,是光辉还是狰狞?
本文标签:历史人尽可夫人性父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