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多闻天王简介

  多闻天王(毗沙门天)

  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原本是印度神话中的神明——俱毗罗。梵文是「多见闻」的意思。也因为毗沙门是佛教护法的「四大天王」之一。所以也叫「多闻天王」。在密宗里面,毗沙门不单属于四大天王,也属于十二天中护守八方的八方天之列。

  多闻天王无论在四天王或者八方天里,都配置于北方的位置。而多闻天王本来就是印度之北的「喜马拉雅山」的统治之神。多闻天王曾经历经千年苦行,之后从他的祖父——创造之神大梵天手中取得了北方守护神的地位。同时还获得象征财宝之神的飞天马车「普刹伯卡」(Puspaka)。从此多闻天王的「守护与财宝之神」的地位便正式确立。

  多闻天王本是恶鬼族人。在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鬼族人还包括了「罗刹」与「夜叉」。多闻天王同时也是统治「楞迦岛」(Lan-Ka),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的国王。但是后来的罗刹之王,亦是多闻天王的同父异母兄弟,残暴的「Ravana」因为拥有打倒众神的力量,而夺走了多闻天王的宝车Puspaka,还将多闻天王赶出楞迦岛。多闻天王百般无奈,只好回到自己所守护的喜马拉雅山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多闻天王又带领着他的部众夜叉,与毗湿奴(印度教的三大神明之一)的化身罗摩(Rama)联手战胜自己的哥哥所率领的罗刹兵团。所以多闻天王也有战神的地位。

  因为这个故事,佛教也将原属四大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配置于须弥山的中腹,并且让他镇守北方。

  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佛寺也特设别院供养。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多闻天王被中国军人遵崇为 「军神」、四天王之首,单独立庙祭祀。到了宋代,军中供奉毗沙门天之风更盛,几乎每支部队的驻营地都建有天王堂。后来,这种对毗沙门天的崇拜随着中国佛教流传到了日本。使日本出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毗沙门天降主」的越后军神上杉谦信,他的军旗就画着「多闻天王」。他率领的黑骑兵在川中岛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风林火山」四军的五次激战,使他扬名后世,也使军神毗沙门天的名字更加响亮。

  在中国,多闻天王除了是四大天王之一的身份外,又多了重身份叫做托塔李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独健(即杨二郎)也是神通广大,妻子是吉祥天女,另外一个女儿也是天女,属佛门中之豪门之家。

  在日本,多闻天王被纳入了日本民间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间转说曾有一间供奉「多闻天王」的寺庙,寺中僧侣只要将钵抛向空中,就可以获得食物,向「多闻天王」祈求,手伸入袋子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白米。

  多闻天王是谁?多闻天王如何成为四大天王

  多闻天王是谁: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大神,四天尊王之一。据民间传说,此尊王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早在印度古代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北方多闻尊天王。因坊间传闻此尊王常去听 释尊 说大乘佛法,所以故称‘多闻’。

  尊王率领夜叉、罗刹等护持着娑婆世界都北方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尊天王, 普天身护法像,是中国大乘佛教寺庙中“天王殿”中的伽蓝,一般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慧伞(又称慧幡)左手握持神鼠——吐宝鼠。“毗沙门”梵文译音,翻译为“多闻"。尊王据须弥山天北方世界,尊手持慧伞,用以降伏魔众,护持众生修行资粮。

  北方多闻尊天王护法,按照仪轨来说,是八地菩萨示现的护法身,也是北方多宝佛的化现,因此是僧宝、出世间护法。在本质上,虽然与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是一体,但由于示现不同,我们也不能简单将他们混淆为一。因为四大天王属于世间护法,不在皈依境范畴内,而毗沙门护法,则示现为出世间护法,属于皈依境内的皈依对象。

  北方多闻尊天王有无尽的天龙八部、各路神祇等侍从。北方多闻尊天王普天身护法像,中国大乘佛教寺庙中一般总是身色如旃檀黄金,一面二臂。右手竖立把持各种珍宝镶嵌装饰之幢,左手捉持能变吐无尽宝藏之吐宝鼠。面色微怒。尊王的装扮十分华丽。头戴饰有黄金和宝石的宝冠,上尊身被珍贵的珠宝缀满,尊身后两条飘逸的绿丝绸帛带蜿蜒至莲花座上。尊右手持着标志性的胜幢,象征尊王带给善众的财富和快乐,以及风调雨顺中不可缺少的珍贵雨露。左手托着一只雪白吐宝鼠,象征能赐无尽财宝。尊王的爱骑是一位红鬃白狮子将,狮口大张,且能吐出各种珍宝财物,解救一切贫穷困苦众生。

  北方多闻尊天王威光赫奕,犹如十万太阳所出光芒。可以变化各种身相,应修持者需要,而能赐予财宝以及降伏魔众等各种感应。若能如法供奉及修持北方多闻尊天王护法法门、念诵赞辞及咒语,不但可以增财旺运、招财进宝,还可以消除来自各方面的障碍和不顺,满足众生一切愿望。

  北方多闻尊天王有大福德,守护善众的资粮。如果能恭敬礼拜供奉,并精进持诵其咒语,长行慈悲喜舍善行利乐一切众生,藉由本尊财宝天王的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速能相应。同时若想消灾解厄、求取财富、增进福祉,只要诚心祈求北方多闻尊天王,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闻天王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李夷简简介_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_李夷简与多闻天王刺青_李夷简,字易之

    李夷简早年为郑县丞,贞元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元和时,拜御史中丞,弹劾京兆尹杨凭贪污僭侈,杨凭被贬临贺尉,至交亲人无敢相送,独徐晦送之于蓝田。李夷简推荐徐晦为监察御史,徐晦不知为何升官,李夷简说:“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

  2. 多闻天王简介

    多闻天王简介  多闻天王(毗沙门天)  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原本是印度神话中的神明——俱毗罗。梵文是「多见闻」的意思。也因为毗沙门是佛教护法的「四大天王」之一。所以也叫「多闻天王」。在密宗里面,毗沙门不单属于四大天王,也属于十二天中护守八方...

  3. 多闻天王是谁?多闻天王如何成为四大天王

    多闻天王是谁?多闻天王如何成为四大天王  多闻天王是谁: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大神,四天尊王之一。据民间传说,此尊王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早在印度古代史诗《玛哈帕腊达》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北方多闻尊天王。因坊间传闻此尊王常去听 释尊 说大乘佛法,所以故称&lsq...

随机推荐

  1. 梦见别人家漏雨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家漏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家漏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赵括简介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生平

    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赵孝成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

  3. 本愿寺显如:让织田信长头疼不已的金和尚

    得知此事的本愿寺显如非常愤怒,显如表示这种藐视佛陀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小编不知,本愿寺显如到底该称为和尚、和样、和撞、和唱、还是和幛呢?

  4. 梦见自己抱着小女孩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抱着小女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抱着小女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养痈成患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ǎngyōngchénghuàn【解释】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出处】《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例子】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做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成患。【相关】百度“养痈成患”

  6. 拿破仑第二次被流放

    1815年8月2日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俄国一致同意由英国人作出关于囚禁拿破仑的决定,于是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这也是拿破仑第二次被流放,直到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

  7. 梦见换新鞋

    周公解梦梦见换新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换新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送给朋友的情人节祝福短信

    让它带给你我最真挚的祝福:祝你情人节快乐!长相思,晓月寒,晚风寒,情人佳节独往还,顾影自凄然。挥不去的暮色,几悉思念,道不尽的千言,真心的祝福,悄悄地告诉你,我想念你,一声亲切的问候,情人节快乐!情人节幸福快乐!给你发个短信,祝工作顺利,爱情甜蜜,大把大把嫌钞票,快快乐乐得爱情。有爱的幸福到老,没爱的爱情就到。

  9. 伯道无儿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ódàowúér【解释】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出处】《晋书·邓攸传》:“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例子】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相关】百度“伯道无儿”

  10. 善用时间的智慧

    科学研究已证实一项事实,进行一项工作,计划上花的时间越多,整个工作所需的总时间便越短。做任何有益健康的事,都是善用时间。反使人感到挫败和焦躁,并且严重地浪费时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