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贝多芬和歌德绝交

1812年,德国当时文艺界的两个巨人 贝多芬和歌德,在风景如画的波希米的浴场帕烈兹相遇。 贝多芬是歌德作品的崇拜者,曾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因此,贝多芬见到了欧德,心情很是激动。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灵感与力量。但是,这一次见面使贝多芬大失所望。他们愉快地见面,却怒气冲冲地分手了。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当贝多芬正和歌德热烈叙谈时,皇后、太子和侍臣来到了他们身边。贝多芬对这些皇室贵人,历来非常厌恶,因此当皇太子装出很热情的样子向他脱帽致敬,皇后也跟着亲热地向他点头招呼时,他却把头一昂,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一样。但是歌德却不同了,他受宠若惊似的,赶忙抖抖身上的灰尘,整整自己的衣领,把帽子脱下拿在手中,然后迎上前去,向皇后、太子弯腰致敬。 >看见歌德这种卑躬屈膝的样子,贝多芬只觉得先前心目中这位诗人的伟大形象顿时土崩瓦解。当那群皇室贵族浩浩荡荡地走过去之后,贝多芬几乎用吵架的声调对歌德说:“你不是我想象中《葛兹》、《浮士德》的作者,你是一个可笑的庸人。”歌德听后,连耳根都红了。 >从此,他俩再没见过面。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贝多芬和歌德绝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

  2. 歌德:最重要的事

    歌德在莱比锡上大学的时候,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姑娘。歌德真的去了,按照朋友给的地址,找到了老鞋匠。歌德把自己的故事说了说,问老人有什么建议,是不是年轻时候也碰上过类似的事情。“那么,”歌德焦急地问,“您从来就没有给她表达过一星半点?她知道您对她的暗恋吗?”老人很认真地盯着歌德,一字一句地说:“最重要的事其实就是,你爱着的人很幸福,无论这个幸福,是不是你给她的!”

  3. 辛酸少年贝多芬

    为人豪爽,有个性,他算是贝多芬家族中出色的人物。贝多芬的母亲据说是出身名门,死了丈夫再嫁给约翰的。好景不长,贝多芬刚刚过完3岁的生日,他的祖父因病逝世了,时为1773年12月24日。他把贝多芬当成了“摇钱树”。小贝多芬吓坏了,求助地望着妈妈。贝多芬8岁那年,约翰认为儿子可以为他赚钱了。童年的日子是值得留恋的,可是贝多芬的童年没有伙伴,没有童年的欢乐。

  4. 德国诗人歌德逝世

    在185年前的今天,1832年3月22日,德国诗人歌德逝世。歌德,1749年8月28日生于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歌德创作第一高峰在青年时代,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自由体诗歌《浮士德》初稿。网络配图后来,歌德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又从事政务工作,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由于歌德涉猎较为广泛,思想活跃,写作时而捡起,时而抛下,断断续续,其风格也随之变化。

  5.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维也纳首演

    在208年前的今天,1808年12月22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1808年的12月22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这是贝多芬九大交响曲里面最著名的一首曲子。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提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声音,这就是著名的“命运的叩门”。著名的“命运的叩门”,是对解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最简短而又最形象化的注释。

  6. 世界级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

    在246年前的今天,1770年12月16日,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诞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这里离法国边境不远,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8岁开始登台演出。21岁,他写了一首言志的歌曲《自由人》,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由的事业。26岁时,就创作了3首奏鸣曲。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这个特别的听音器,至今还保存在波恩贝多芬博物院里。

  7. 失聪贝多芬的首演音乐会

    1813年12月8日,即将丧失全部听觉的贝多芬指挥了自己的第7交响曲的首演音乐会,这是在维也纳大学举办的一场慈善音乐会。贝多芬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8. 历史上的今天3月26日 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逝世

    1827年03月26日乐圣贝多芬逝世在187年前的今天,1827年3月26日,乐圣贝多芬逝世。由于家境贫困,贝多芬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因而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他17岁时,母亲去世了,年轻的贝多芬作为一家之主,同生活顽强地作斗争。《第九交响曲》成了交响乐作品中的不朽之作,而贝多芬也被誉为“交响乐之王”。音乐上的成就并没有使贝多芬摆脱贫病的境地。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伟大而痛苦的一生结束了。

  9. 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诞辰

    在268年前的今天,1749年8月28日,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诞辰。网络配图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1832年3月22日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终年83岁,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作家之一。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当时德国文学的伟大成就,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歌德的努力而达到的。歌德还是德国抒情诗的创始人,一生写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

  10. 质疑摩西的时间线:被谋 ... 剧作家马洛作品中的线索

    1593年5月29日,...的线人理查德·贝恩斯正式指控著名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亵渎神明.寄给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诉状写道:“包括克里斯托弗·马洛关于他对宗教的可恶看法和判断以及对上帝话语的蔑视的意见.……他肯定摩西只是一个杂耍者,一个赫里奥特,沃尔特·雷利爵士的人,能做的比他更多.摩西叫犹太人在未到应许之地的时候,在旷野走了十一年,要叫那些知道他大部分诡计的人灭亡,这样,百姓心中就有永远的迷信.

随机推荐

  1. 滕王阁序赏析几个写景的句子。 | 历史新知网

    一、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王通(号:文中子)之孙.祖父王通,号文中子,是隋末著名学者,著作甚多.从祖王绩,则是隋末唐初对唐代诗歌有开创之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父亲王福畤,任太常博士.家风使然,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举,对台策,很受考官吏部员外郎皇甫常伯的赏识,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一次

  2.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

  3. 极为难得的神秘馆藏高丽青瓷高清大图资料流

    极为难得的神秘馆藏高丽青瓷高清大图资料流如果你从剑桥市中心北向南,沿圣约翰街、三一街、国王广场一直到川平顿街,会见到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属于剑桥大学的菲茨威廉博物馆。高丽青瓷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镶嵌法提高了瓷器的装饰效果,开辟了高丽瓷器独特的境界。高丽青瓷色彩独特,刻纹...多样,造型优雅,民族情趣浓厚,畅销国内外,博得了世人赞赏。

  4. 研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研”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研精致思——专心研究,尽力思考。研精苦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同“研精阐微”。研精钩深——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同“研精竭虑”。研精阐微——研究阐明精深微妙之理。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研京练都——指文思缜密而迟缓。研机综微——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

  5. 玛尼石的故事 _益喜仁钦

    在我无数次的高原旅途中,见过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玛尼堆,他们有的如“和日石经墙”早已闻名世界,有的初具规模,有的还只是几块石头,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以后,每当我看到玛尼石,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带着露出手指的毛线手套、手持凿锤的一双手,总能回想起听到老人家回答后的那种震撼。

  6. 美丽只是一层皮

    古典美女(资料图)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青楼女子,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倾家荡产来亲近她。有一天,斯蕊玛得了不知名的急症,意外地过世了。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伤心不已,伤心的程度远超过自己亲人的死亡,即使不认识斯蕊玛的人,也会莫名地啼哭。王舍城的悲伤与混乱,不费一兵一卒,立刻就平息了。

  7. 铁人抗金兵

    现在,嵩山地区还流传着“铁人抗金兵”的故事。敌人的阵角立即乱了起来,纷纷退却,岳军乘胜追击,...得金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民族英雄岳飞,高举抗金大旗,与金兵奋战的一个场面。>岳军抗金胜利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但在胜利回师之时,中岳庙出征抗金的四位道人,怎么也不见归来。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四道士,监院和庙内道长,特称神库四角的四铁人为四道人的化身。

  8.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 ... 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 ... 他?

    朱棣为什么要...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朱棣画像>解缙被冤...>永乐八年,任广西布政司参议的解缙入京奏事,当时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并不在京中。朱棣为此大怒,以“无人臣礼”罪将解缙下诏狱。>解缙上疏汉王朱高煦越礼之事,惹火朱棣,最终导致他被贬。显然解缙支持立皇长子朱高炽。于是,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让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等了5年,换来的却是死亡。就这样,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被冤...。

  9. 白璧微瑕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áibìwēixiá【解释】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例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近义词】美中不足,瑕不掩瑜【反义词】完美无缺,白璧无瑕【相关】百度“白璧微瑕”

  10. 爲什麼天皇一下令,負隅頑抗的日軍立即投降?

    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朋友“石山下”。我們常講追究侵華責任,要把帝國主義分子和普通日本人民分開,然而,哪裏有什麼愛好和平的日本人民,有的只是熱愛天皇的日本人民,有的只是愚忠愚孝的豺狼虎豹。這種文化和體制製造出來的,沒有一個是無辜的。1945年,日軍各條戰線都在急劇惡化,琉球戰役剛剛打完,日本大本營預計美軍會進攻本土,便加快了本土武備的整理。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日本陸軍的本土防禦部隊已擁有23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