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翻查史料,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战争岁月,“双枪老太婆”确有其人。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说:《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真实原型有三人,分别是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双枪老太婆”的威名一时传遍了西南各地。因为她是华蓥山游击队的组织者、培训者和指挥员,亦被当地百姓称为“双枪老太婆”。也是“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

看歌剧《江姐》、老电影《烈火中永生》,读小说《红岩》,除了让人记忆深刻的革命先烈江姐、许云峰以及叛徒蒲志高、特务头子徐鹏飞外,侠义神奇的“双枪老太婆”,一定不会被人忽略。 尤其是影片中,“双枪老太婆”左右开弓击毙企图逃跑的叛徒蒲志高,那场景绝对震撼,令人激动不已。 事实上,在中国诸多区域,对年纪稍长的老妈妈,人们习惯赋予戏谑中带有尊敬的“老太婆”之称谓。 但小说和戏剧中的这位“老太婆”,并不是一位简单的中老年妇女,她是对敌作战手持两支枪的“双枪老太婆”。 翻查史料,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战争岁月,“双枪老太婆”确有其人。 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说:《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真实原型有三人,分别是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她们三人都是 ... 员,都参加和指挥了华蓥山地区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除邓惠中牺牲外,刘、陈二人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而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与《红岩》中写的“双枪老太婆”则不是一回事。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小说《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改编,剧中的“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时间由解放战争时期提前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讲述了一个流传在华鉴山地区的传奇惊险的恩怨情仇故事。情节多是源于生活的虚构。 (剧照) 真实生活中,被冠以“双枪老太婆”称号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川的三位,还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双枪老太婆”,她即是抗战时期曾国民 ... 称为“游击队之母”的赵洪文国。 史料记载,赵洪文国是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本名洪文国,丈夫姓赵,因此她以赵洪文国知名世间,当地又多称“赵老太”、“赵老太太”。 抗日战争时期,赵洪文国屡挫屡战,支持其三儿子赵侗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华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 但后来,这位“赵老太太”和她的儿子都蜕变成了人民的敌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49年4月,赵洪文国由抗日女英雄沦落为与人民为敌的女匪首。她与头目们秘密策划“反征粮”暴动,一次残忍 ... 害了300多名 ... 官兵和老百姓。1950年2月,赵洪文国在率部攻打什邡县城时被 ... 战士活捉。我西南军区军法处因其民愤太大,判处时年70岁的她 ... ,于当年“三五反运动”中被枪决。 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陈联诗,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曾是晚清秀才。她毕业于岳池县女师,1923年与 ... 员廖玉璧结婚后,一同去东南大学求学,并参加了“五卅运动”。1932年, ... 岳池特支委派廖玉璧、陈联诗夫妇在魏家沟组建游击纵队,开展武装斗争。 他们的队伍打出“川北赤卫军”旗号,在华蓥山和资马乡一带开展活动。1932年10月,四川军阀杨森的主力部队去资阳参与刘湘和刘文辉的交战,廖玉璧夫妇决定乘杨森后方空虚之机举行暴动,夺取岳池县城。 不料因秘密泄露,陈联诗遭到抓捕。1933年经党组织营救,陈联诗出狱,再次投入新的武装斗争。 (老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演员胡朋饰演的双枪老太婆) 1935年2月,陈联诗丈夫廖玉璧也遭军阀杨森诱捕并被 ... 害,头颅被悬挂在岳池县城门洞的高墙上。陈联诗抑制内心的仇恨,赶回华蓥山,斩香发誓,要继承廖玉璧的遗志,孤儿寡母闹革命。 一年后,陈联诗受命出任川东北临工委赤卫队三支队支队长,转战于岳池、武胜、合川、营山、大竹、渠县、西充和垫江八县一带的深山密林中。 这支对外号称“华蓥山游击队”的队伍,在陈联诗带领下,神出鬼没。他们 ... 特务、劫军火、袭敌船,常常出奇制胜,使敌人闻风丧胆。“双枪老太婆”的威名一时传遍了西南各地。 新中国建立初期,陈联诗因工作无意失误受到不公正处理。直到1982年,党组织终于为她 ... ,并恢复其 ... 员的身份。 再一位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邓惠中,原名张惠中,又名张若兰。她1904年生于四川岳池县。16岁时与邓福谦结婚,随夫姓更名为邓惠中。 1939年入党后,她一直做地下工作。1947年,被组织派去川北学习军事,回来后发动群众练兵、习武。邓惠中虽缠过脚,行走不便,但仍然坚持组织军事训练。 后来她参加了华蓥山地区的岳池、武胜起义,并为起义筹备资金、购买武器弹药。因为她是华蓥山游击队的组织者、培训者和指挥员,亦被当地百姓称为“双枪老太婆”。 1948年8月,邓惠中因叛徒告密被捕,1949年11月在渣滓洞大屠 ... 中,母子同时殉难。 还有一位女英雄刘隆华,又名刘冰,当年曾任华蓥山游击队第五支队的政委。也是“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 1935年,当时只有14岁的刘隆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市巴县(今巴南区)女中。1938年,她进入新华日报工作并入党,1944年被组织安排到延安接受培训。1945年,和周恩来等领导人乘坐同一架飞机回到重庆。 接着,党组织派她出任华蓥山游击队第五支队政委。1948年,她带领五支队300人首次在观阁作战,一举击溃敌人,缴获十一只 ... ,还有冲锋枪、马枪等物品。 之后,刘隆华多次联络各地的民间武装斗争,牵制敌军,全力配合 ... 解放大西南的正面作战。 (刘隆华) 1949年初,刘隆华从华蓥山撤下,来到南川开辟第二战场,任綦江中心县委 ... 兼南川县委书记。解放后,刘隆华一再在重庆市党政机关工作。2004年因病去世。 如今,“双枪老太婆”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抹不去的英雄符号。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双枪老太婆历史红岩军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