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闭关九年的华裔女行者感言

假设一般的修行人平均一天修一个小时,闭关后则一天可修十四个小时。这样下来,闭关三年修法的时间,等于一般人修四十二年,更何况闭关时全副精神都在修行上,没有俗事分心,效果当然不只十四倍。期盼佛教界能兴起闭关的风气。------阿尼洛卓一位闭关九年的华裔女行者感言!撰者简介:阿尼洛卓(Ani Lodro Lhamo,俗名李佩光)为台湾省政治大学英文文学学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佛学硕士。通藏语及英语,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的中文翻译,并于2008年2月24日圆满其个人的第3次的3年3月的闭关。目前担任美国纽约噶玛林闭关中心女关房指导上师,〔福德海〕双月刊会长。闭关感言 --- 阿尼洛卓今年三月圆满了第二次三年三月闭关后,慈辉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先生(已故)邀我写一点闭关感言。盛情难却,也就答应下来了。但忖思连良久,不知何以为言。暂且就从闭关的因缘说起吧。一九九二年闭关中心(大宝法王噶玛巴北美洲根本道场--噶玛三乘 ... 寺属下的噶玛林闭关中心,关房指导上师为堪布卡塔仁波切,编者注)开始第一期关前,我就很想参加,无奈因缘不足,只好作罢。但我并不因此放弃,心中仍打算闭下一期关。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中,致力于藏文的学习,以准备入关,因为关房中所有的法都是以藏文修的。一九九六年终于如愿进关,内心至为喜悦,就此告别世俗生活。此时我对于出家已有极大的渴望,迫切盼望闭关后能如愿出家。关房的生活极为紧凑,从早晨四点到晚上十点,每日修四座法,另外共修早晚课。起初的四个月修四加行,即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忏悔法、积聚资粮曼达供养、及上师相应法,每一法均须圆满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次。接下来的三个月修玛尔巴、密勒日巴、或冈波巴上师相应法(每期闭关修其中一法),然后顺序修金刚亥母本尊法、那洛六法、胜乐金刚,最后修红观音。这些法都是白教之噶玛噶举传承的重要法门。我们每修一法即先聆听指导上师尊贵的堪布卡塔仁波切讲解法本。仁波切对于教理及实修均有深湛的认识与经验,我们修法上的任何问题或困难,他都能一一为我们解决。他卓越的指导使我们得以在佛道上逐渐深入。他以深切的悲心和耐心调服我们,视我们犹如子女,极为关爱。他所赐予的一切我至心感恩。上师是加持的根本,唯赖上师慈悲的引导,方能在菩提道上无误地前进。佛陀所传下来的教法之所以能延续到今日,主因历来不断有修行者精进地修持,并将修行的 ... 及经验传给弟子。若仅有教理而没有实修的内涵,则佛法名存实亡。我深自庆幸今生有福德因缘闭关,将世俗的一切放下,专心修行。三年的闭关时间虽不算短,但自觉仅在菩提道上走了一小步。佛法是至宝,此生得入佛门,若不好好把握,岂非入宝山而空手回。世间法难道有任何妙方可以使人得到完全的自在解脱吗?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再闭一次三年关,并从创古仁波切受出家戒。关房的同修多半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良好职业。他们为参加闭关放弃职业,求法的热诚,令人感动。虽然各人程度不尽相同,但多能努力用功。有些生了大病,而仍以坚忍的毅力持续精进,实为其他行者的榜样。仁波切也常常鼓励我们,修行必须放下对于衣食的执着,专心办道,即使身体有了病痛,也应藉此而修自他交换﹝即观众生之病皆入己身,以己病代众生之病。观己之功德皆令众生获得﹞精进不辍。上师适时的智慧甘露,是滋润修行的甘泉。仁波切曾开示我们,要检定自己修行是否有进步,不在于是否见光见影,而在于贪瞋痴烦恼是否减少,且更加慈悲。闭了两次关,可以感觉到真正用功的同修,都应证了上师的话。佛法在他们心中已起了转化的作用,他们的执着减少了,心胸更开阔了,对佛法的信心也增长了。许多闭完关的同修都说,闭关是他们一生中最有意义,获益最大的事。我深有同感。这几年来很深刻的一个感想就是,修行人一定要把握时间好好修行。今生有机会修而不努力精进,来生是否仍有修法的因缘就很难说。想精进修行最好是闭关,若无法闭长期关,至少也应多闭短期关,譬如周末关。假设一般的修行人平均一天修一个小时,闭关后则一天可修十四个小时。这样下来,闭关三年修法的时间,等于一般人修四十二年,更何况闭关时全副精神都在修行上,没有俗事分心,效果当然不只十四倍。期盼佛教界能兴起闭关的风气。一般人认为,要积聚福德,应多行布施等善,是这固然十分正确,但是许多人没有了解到,修行本身就能积聚无量的福德,同时也能积聚无量的智慧。又有些人认为,要行菩萨道救渡众生,就不能老是闭关。其实修行本身就是渡众,因为修行是以利众为发心,以利众作回向,因此众生必能因行者的修持而得到利益。况且若自己仍只是凡夫,所俱的慈悲与智慧自然有限,若能断除诸缘,专心修持,直至证菩萨位,再去广渡众生,则所能做的利益必极广大。佛法所说的法性本空,法相如幻,并不是凭知识上的了解就能使人得解脱,而是必须实修实证才能起作用。如法而修,是佛法的命脉,愿诸佛友痛下决心,勇猛修去!* 以上是阿尼洛卓的心得刊登于《慈辉行迹》第3册及2004年12月第80期《福德海》双月刊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闭关九年的华裔女行者感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魏忠贤的故事:独揽朝政,残杀忠臣,兴建生祠,败亡身死

    客氏见魏忠贤身体健壮,仪表堂堂,便不再与魏朝相好,转而移情于魏忠贤。后来,魏忠贤便独占客氏,认为魏朝终是祸患,便假传圣旨,派人在其发放凤阳皇陵的路上勒死了。但却成了魏忠贤独揽大权最大的障碍。但客氏比魏忠贤心毒,百般教唆,认为不能留下后患。魏忠贤闻知大怒,遂放恶狗活活将王安咬死。当时开列黑名单已成为一大风气,东厂西厂魏忠贤都照单抓人,并将他们处死。

  2. 拉维尼乌姆和阿尔巴·隆伽

    尤鲁斯把拉丁姆的首府迁到了阿尔巴·隆伽,并继续向外扩大国土。不久,拉维尼亚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西尔维乌斯,这个孩子成了拉丁奴斯的唯一孙子。尤鲁斯死后,拉丁姆国民推举西尔维乌斯为新的君主。西尔维乌斯执政期间,继续兴建城市,开创了一个辉煌的阿尔巴王国。拉丁姆大地上出现了以阿尔巴·隆伽为中心的三十余座城市间的联盟。

  3. 死后皈依(图文)

    >死后皈依在靠近山东的地方,有个人名叫王之弘。他的女儿嫁给一个叫崔轨的人,但才刚新婚没多久,很不幸的崔轨就生病死了。在崔轨死后十几天,有一天晚上,他的妻子觉得好象听到崔轨说话的声音。崔轨向岳父和妻子说:「如果在我的牌位设食,要用素食,因为我已经皈依佛教了!」而且,他告诫其妻,要常常礼佛诵经,多行善积德。

  4. 若隐若现的意思

    若隐若现的意思若隐若现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有福而长今。”隐;不能读作“rěn”。隐;不能写作“稳”。若有若无隐约可见一目了然黑白分明有时形容景色似有似无;有时形容记忆模糊不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①前方有几个人影;若隐若现;不知是干什么的。②远处似乎有一处灯光;隔着小树林若隐若现的。

  5. 宋高宗为什么 ... 岳飞

    宋高宗为什么...岳飞?岳飞的罪名完全是秦桧一手炮制的,这就是事件的政治背景。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宋高宗。像岳飞这样的人物,绝对不是一般的诬陷可以陷害得了的,如果查无实据,不可能成案。那么宋高宗为什么...岳飞?事实上岳飞的案件的确查无实据,如果没有高宗的默许,岳飞是不可能被...头的。也就是说,高宗是支持...岳飞的。以当时的政治形势,岳飞在...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很有可能击

  6. 元恶大憝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uánèdàduì【解释】元恶:首恶;憝:奸恶。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出处】《尚书·康诰》:“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例子】【相关】百度“元恶大憝”

  7. 和女朋友怎样过圣诞节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圣诞节”这个西方国家的大节日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生活里扎下了根。情侣们是过圣诞的主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圣诞还有其他重要节日一样,被情侣们过成了情人节。本来就是嘛,情侣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表达爱意的机会的,许多爱撒娇办嗲的女孩子早早就给bf出了难题,今年圣诞节送什么礼物给我?bf就要挖空心思搜寻圣诞礼物了。我以前跟男朋友过的圣诞节。

  8. 佛陀光明

    净饭王对世尊说:“世尊,我是佛的父亲,佛是我的儿子。现在我还活着,见到了佛祖的样子,但是只见外表,而无法看到您的内心,你在王宫中做太子的时候,相士们都看到你有三十二相,现在你已经成佛,你的光明已经超过过去百千万倍。但是佛陀涅磐之后,众生怎样才能看到佛祖威严的身体和色相呢?怎摩能知道佛祖的光明呢?所以我现在请求佛祖为了我,也为后世众生来分身演说佛法。佛祖听了这话之后,便显出色身三昧神通,露出五色光,

  9. 梦见交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交税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交税是什么意思梦见交税,通常与成功、信誉、财富等含义有关。梦见躲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见逃税,通常暗示着你处境不太顺利,需要想方设法寻找对策。梦见交税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10. 具蹼救弟

    《白莲花论释迦牟尼佛广传》八禅定品具蹼救弟久远之前,梵施国王手下有一大臣,释迦牟尼佛当时曾转生为大臣之子,因其手足指间有蹼相连,故而被称为具蹼。具蹼有一弟,因指间无蹼相连就被唤作无蹼。此时有一天尊则将此讯息告诉具蹼道:“你兄弟正遭遇违缘,你理应垂念、拯救他。”当时之无蹼弟弟即是后来之静住夜叉,当时之罗刹女即是后来之蓝色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