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应该解开的韩姓大族之谜

  在史学界流传着一句话,“二韩佐辽定天下”。

  “二韩”不是指两个人,是指两个家族,其一是韩延徽家族,其二是韩知古家族。

  韩延徽被视为辽太祖的谋主,相当于诸葛亮对刘备的意义。他辅佐了从太祖开始的四代皇帝,辽国的一切大政方针,战略指向,契丹建国初期的一切规章制度均出自其手。

  韩知古曾经是辽太祖皇后述律月里朵的家奴,月里朵发现他很有才干,便推荐给了太祖,从而受到重用。他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政绩或军功,只是对于稳定前来归附 *** 的情绪、安顿 *** 的生活起过重大作用。他的儿子韩匡嗣最高职务达到了辽南京留守(今北京),但他对宋作战的时候吃了大败仗。可是,耶律皇家都庇护他,原因是除了他和述律后情同母子的关系之外,他还是当时最高明的医生。再就是他有一个了不得的儿子。

  当年,宋太宗灭掉北汉,拿下太原,挥师北上,准备乘胜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时,代替他守卫南京城抗击宋军的是他的儿子韩德让。韩德让大将风度,安抚军民,调度有方,在今北京高粱河一带和宋军决战,打垮了几十万宋军,宋太宗腿上还中了两箭,慌忙中,手下的将士拼命把他扶上了一辆驴车,才急匆匆地逃回了涿州。而且,成功地指挥了南京保卫战。这些可以称得上是辉煌的政绩军功,还不是韩德让的主要功绩。他入住宫帏肩负守卫皇宫,保护萧太后母子安全,登堂入室成为萧太后公开的情人才是他的主要功绩。

  不要以为这是笑话,辽国太后执政必结好执掌军权的大臣才行。当时的太后萧燕燕刚30出头,儿子辽圣宗才12岁,如果不是韩德让出面镇压反抗萧燕燕的势力,萧燕燕再有才能恐怕一时半会儿也稳定不了朝纲。后来,韩德让执掌军政大权,击败了宋朝的“雍熙北伐”,几年后,他和萧燕燕率军挥师南下,在澶州促成宋辽之间签署“澶渊之盟”,从而造成南北120年的和平局面,这是他的主要功劳。

  韩知古——韩匡嗣——韩德让家族的墓地,位于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尽管女真金朝在攻下辽上京时候,对韩知古家族墓地的地上建筑进行了破坏,但没动地下,所以,解放前后均有重要文物出土,韩知古一门基本情况通过出土文物已经搞清楚了。

  韩延徽历事四朝,即辽太祖、太宗、辽世宗、辽穆宗,在当时一直担任辽的最高的行政长官“政事令”,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活到78岁去世,被追赠为“尚书令”。在辽穆宗的主持下被埋葬在“幽州鲁郭”。可是一千多年来人们始终不知道幽州鲁郭确切在哪里,当然也就不知道他的家族墓葬怎样了,由于史籍缺载,韩延徽后世的情形就不得而知了。韩延徽这“延辉”二字是他行于世的字号,他的字为“藏明”,而他确切名字叫什么,辽金史专家们还争来辩去。

  1981年6月6日,北京八宝山殡葬管理所在院里的东侧施工打地基,忽然,发现了一座气势雄伟漂亮的墓门,立即通知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派马希桂、傅公钺、黄秀纯到现场主持发掘。

  到了现场一看,墓道已经破损,在那个年代文物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文物发掘主要配合单位施工的情况下,连墓道都没能完全清理出来,只清理出墓道门前2.9米一块地方,直接便打开了墓门。根据当时的探测,墓道总长为9.8米,墓门的墙全是由磨砖砌成的,从底至屋脊通高3.5米。

  墓门的正面结构是仿木构的,顶部是用板瓦砖铺砌而成,瓦当不是单独镶配,而是在板瓦状的砖前端雕刻而成。整个墓门均白彩做底,黑彩勾出门框,檐椽以下各部件全部涂成朱红色,斗拱,枋,柱用黑彩勾出轮廓,拱眼用墨勾画花卉。十分的漂亮。

  打开墓门,进入墓室,先是一段甬道,甬道东西两壁抹一薄层白灰,上面绘着满堂壁画,但还没高兴多久,待将电接过来开灯照看,才发觉因剥落太甚,只能隐约辨认出,似东西壁各绘一官吏,头戴展角幞头,身著束带红袍,脚蹬皂靴,面向北侧,拱手端立。带着些许遗憾,前行打开墓室门进入墓室,见墓室是用青灰色单面绳纹砖砌成,单室穹窿顶,平面呈圆形,直径3.18米。墓室门与墓门以甬道连通,墓室周璧起券,先砌横砖13层,再砌竖砖11层,直至顶部,壁与顶起券处,还加砌砖雕莲瓣影作12个。上部的彩画还鲜艳夺目,洒脱精炼。

  在对室门的北壁上绘的一幅壁画,正中是三扇花鸟围屏一座。红色边框中绘盛开的山茶花,两只山雀在飞翔追逐。围屏两侧各绘一名侍女,西侧侍女高鬓广袖,从围屏后翘首张望。

  东西两壁各绘三幅壁画,每幅绘画侍女一人,间绘飞禽、花卉、方桌、衣箱、衣架等。北侧的一幅,绘一持乐侍女,双髻垂鬓,著圆领长袍,头微向北侧,手抱琵琶,南侧的一幅,绘一持钵侍女。西壁北侧绘一衣巾侍女,高髻,脸向南,身微侧,正 *** 出右臂转腕向后拢发,左手持红花包袱,身后侧置衣箱衣架,中幅绘的侍女,手部漫漶不清,不知所持为何物,身侧置一桌,南幅仅能辨认一侍女大致轮廓,西部均以漫漶不清。

  墓室穹顶正中绘莲花,四周用八条红色弧形宽垂带将穹顶分成八格,每格内绘白色飞鹤一只,间以流云,穹顶下部四周分绘头顶生肖象、身着宽袖长袍的人物十二个,均面对室内,拱手端立。

  此时勘测出墓室自起券处以下全部被淤土填塞,用了许多人力将淤泥清除后,发现墓室后部有砖砌束腰棺床,几乎占据了墓室的整个北半部,清理时,随葬遗物有的在棺床上,有的在棺床正前方,有的在棺床前西侧。根据墓室早被淤土填塞情况看,失落在棺床前的一部分随葬物,原先都应放置棺床之上。棺床右侧前方置墓主人韩佚墓志一方,无盖。左侧南方置韩佚妻王氏墓志一合。

  在棺床正中前沿部位上,砌小砖台一个,小砖台左侧发现有木盒与铁锈朽迹,并有少量骨灰,原来这里是存放有骨灰盒的。墓主人是火葬的。未见尸身和随身饰物,还是有些美中不足。

  然而,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发现墓志就是最大的收获。

 

  捶拓后展读墓志才知道,墓主人韩佚是韩延徽的孙子,曾经担任过营州(今辽宁朝阳)刺史、工部尚书、上京副留守加太保。爵位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他的父亲为韩德邻,是韩延徽的二儿子。他祖父韩延徽的名叫韩熲。韩佚墓志里明确他葬于先茔幽州鲁郭里,可目前八宝山殡葬管理处东部韩佚墓一带并没有鲁郭里这个地名,但一路之隔的南面,曾有一村名称为“鲁谷”,郭与谷音相近,应该是鲁郭,在近千年的称呼中变为鲁谷,在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应该解开的韩姓大族之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经邦论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īngbānglùndào【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出处】《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例子】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群音类选·》【相关】百度“经邦论道”

  2. 衔尾相随造句_衔尾相随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衔尾相随xiánwěixiāngsuí衔尾相随的意思和解释:衔:马嚼子;尾: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衔尾相随的出处《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衔尾相随的例子衔尾相随造句衔尾相随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3. 圣诞祝贺词

    在我眼里,圣诞节是传递祝福的浓情纽带,愿你圣诞快乐,幸福永远!一份真情常驻心房,在这圣诞来临之际,提前祝你幸福荡漾!圣诞节之后更要快乐!圣诞节来临之际,祝你幸福平安!

  4. 梦见记者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

    周公解梦梦见记者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记者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38条经典精辟的伤感短语句子-感人的情话

    世界那么大,有人肯陪你,是多大的情分!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剩下的只是身体,在人间过著不得不过的日子。那心中留下的只是情,不是爱。

  6. 感动的生日祝福语

    我都会在日历的这一天恭祝您生日快乐!我的挚友,祝生日快乐,新的一年中好运、健康、快乐!

  7. 【林杪】的意思是什么?【林杪】是什么意思?

    晋·陆机《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萦回出林杪。」清·方文《秋雨柬齐介人》诗:「霁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沙汀《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林杪的拼音línmiǎo林杪是什么意思林杪línmiǎo树梢,林外。

  8. 两头鸟

    两头鸟>>古时候,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作“迦喽嗏”另外一个头叫作“优波迦喽嗏”。>>有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波迦喽嗏醒着,一阵风过,把旁边一棵摩头迦果树的花吹到两头鸟身边。>>优波迦喽嗏想:“我现在虽是独自吃这花,但吃到肚子里,我们两个头都会免除饥渴,长精神、长气力。”>>过了些日子,两头鸟在一个地方看见一朵毒花。>>于是优波迦喽嗏便睡了。

  9. 梦见遗产_周公解梦梦到遗产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遗产好不好

    做梦梦见遗产好不好?梦见遗产,预示你会得到遗产工继承精神上的财富。梦见放弃了遗产,则表示将来你会受到儿孙的折磨。梦见钱财金钱发财_周公解梦梦到钱财金钱发财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钱财金钱发财好不好女人梦见继承了遗产,自己遭陷害。已婚女子梦见继承了藏匿的遗产,双亲会离开人世。梦见遗产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到已经去世的姥爷留给我一套北京的70平米的房子,梦里觉得得到了很大一笔遗产。

  10. 元宵祝福语_元宵节微信祝福语送同学_元宵祝福

    元宵节到处充满著喜悦祥和的氛围。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微信祝福语送同学”,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元宵节微信祝福语送同学1.喜庆元宵佳节,我祝你:日圆,月圆,圆圆如意。祝愿元宵节快乐!元宵节微信祝福语送同学1.用真心包裹汤圆,用快乐作为调料,用真诚的祝福作为炉火,煮一碗汤圆送到你的嘴边。元宵节微信祝福语送同学1.花灯映金,圆月如璧,繁光远缀天,人生繁华有几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