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深度解析修故宫的人怎么把故宫修歪了

说到故宫其实还真的是有超多的话题可以说的,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故宫的建筑问题吧,话说故宫的建筑好像修歪了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也是很有说法的,下面就给大家来深度的解析解析!

古人建城,首先要建立一个“中心台”作为城市的几何中心,从西周到辽金宋,城市的中心始终在不断变化,人们经常说的“中轴线”自然也是在中原大地上不断漂移,直到元代,蒙古铁骑扫荡四方,忽必烈建立的元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才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洪武初年,大将徐达陈兵元大都城下,数万明军在齐化门填壕登城而入,元顺帝落荒而逃,出于诛灭元朝气数的想法,徐达秉承朱元璋的旨意,悄悄地做了几件大事:

1、把大都的居民一个不留地驱赶到河南开封;

2、迅速从全国各地 ... 以充实北平人口;

3、彻底毁掉元宫。(明朝萧洵著《故宫遗录》)

之后,元大都城垣虽被废弃,但并没有被完全拆除,扔保留了一小部分,主要起到拱卫城池的作用。北平此后成为燕王朱棣驻地,城市的基本格局也几乎没有变化。明初皇权斗争日趋激烈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击溃朱允炆后登基为帝,是为明太宗(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朱棣重视经营北方,并且北平是自己的“龙兴之地”,最终决定于1416年开工修建紫禁城,1421年正式迁都京师。

那么,当年朱棣下令在元大都城市格局下修建的故宫,真的如题目所说的那样修歪了吗?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题目中的“修歪”是什么意思。

故宫与很多皇家城池一样,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要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也要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并且作为皇家园林要成为整个城市的中轴线。

众所周知,如今北京的中轴线是指南起永定门,往北经过正阳门、紫禁城、景山、钟楼、鼓楼,全长大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连接南北城的主线,即便今天,这条中轴线依旧起着脊梁的作用,仍旧口口相传。

而所说的“歪”指的是故宫中心的中轴线与地球的子午线不重合,地球的子午线有无数条,但每一条都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这个线是抽象的。换句容易理解的话说,题目指的“修歪”,意思就是故宫不是“正南正北”朝向。

果真是那样的话,北京曾经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帝都,在紫禁城里面南背北称帝的33位皇帝的宝座都“坐歪”了,我们今天的北京城也就不是正南正北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继续往下看。

发现故宫“修歪”过程

夔中羽在退休之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在2004年仍旧负责测绘工作时就发现了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当时他是为了设计航拍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时,在仔细观察了《北京卫星影像图》、《北京航空影像图》之后,才发现问题的。

发现问题之后,他仔细确认了使用的地图的正确性,但仍害怕手中的地图是不是绘制错了,于是又买了很多本北京市地图,当中还包括北京交通游览图,最后确定,中轴线确实逆时针方向偏离了一点,也就是说北京城的房屋建筑布局,凡是按照中轴线建造的,都稍微偏向东南方向,不是正南正北。

这个问题的发现,犹如一声惊雷炸响了夔中羽紧张而又敏感的神经,他为防万一,不再局限于手中的地图,毕竟事关重大,他决定亲自去实地测量,用实际行动证明古人的智慧是高超的,用实际行动证明古人的计算精确度是不存问题的。

夔中羽和专家一起,根据世界时区划分、当地时间差以及当日时差等多重关键因素确定了太阳经过永定门的正午时间。

随后,夔中羽就和专家们开始实地进行立竿见影实验,他们在永定门甬路中央立一根2米长的杆子,然后再甬路中心线向北的地面上画一道长6米的直线,当时间到达正午,太阳刚好经过永定门中天之时,杆子留下的影子形成的阴影线与之前所画的线之间的夹角,就是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也就间接说明了故宫修“歪”了。

并且,夔中羽和专家们经过精确测量与计算,最终发现中轴线偏离了子午线达两度十几分,按这种偏离的角度计算,那么从永定门开始的中轴线到了钟楼,就已经偏离子午线达到300米了,这样的偏差,不可谓不离谱。

但话又说回来,古人的测量技术真的那么不堪入目吗?要知道唐朝的学者曾在河南非常准确地测量到子午线,并且从河南考古复原的北宋皇城模型就可以看到皇城中那条笔直的中轴线。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有很多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重大成就,比如春秋时期就有哈雷彗星的记录(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战国时期出现天文著作《甘石星经》、汉武帝时期制订完整历法书《太初历》、东汉张衡解释了月食,并且发明地动仪、唐朝僧一行大师 ... 《大衍历》,并且用科学 ... 实测子午线长度、元朝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还主持编定《授时历》。

当然,古人还有很多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这里没有一一列出,可以说古人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以中轴线偏离子午线应该不是测量计算方面的错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故宫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原因,主流的有三种说法

1、地球南北极移动说。

地球上各处的经、纬线以及方位角都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从元朝大都建立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七百多年,地球在绕着太阳螺旋向前绕着银河系运动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小幅度变化,这在天文学上称为极移、章动、岁差,根据天文学资料,极移会影响到地面经纬度的细微变化。

2、指向元上都说。

夔中羽和专家们考虑到古代很多建筑都会和远方的地方建筑有一定关系,所以不再寻找自然和技术测量方面的原因,转而向人文方面着手,也就是说,会不会当初确定中轴线时就是人为故意的。

之后,他找到了几张北京至内蒙的地形图,当他把地图展开以后,他惊奇地发现,北京的中轴线往北延伸,竟然直指古开平,而那里正是忽必烈的龙兴之地。

元朝的时候是两都制,一个是元大都(如今的北京),另一个是元上都(今内蒙锡林郭勒正蓝旗上都镇),当初元朝城池总设计师刘秉忠会不会按照当时统治者的思想,为了体现两都统一,故意采用大都与上都的连线作为中轴线?

3、取东南朝阳面。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古人在修建建筑物时都会与风水有关,正南正北的建筑不符合阴阳理论,古代讲究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阳极生阴、水满则溢,凡是中式建筑都会稍微偏向东南,不会正南正北,因为正南正北的建筑不仅普通人家坐不住,即便帝王将相的皇家园林,也是坐不住的,很不吉利。

另外,看到有人说是现代人的测量时所用的北京时间不是故宫当地的时间,这种说法应该算不上主流观点,古人的智慧毋庸置疑,但现代的专家GPS定位用的那么熟练,应该不会无知到不清楚北京时间,相信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肯定早就考虑进去了,不会那么不堪吧。

总之,虽然当初修故宫的人把故宫修歪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没有影响到如今北京的快速发展,元、明、清,这些朝代只持续一两百年就灭亡,也不会是因为皇帝在故宫里“坐歪”了的原因,中轴线上那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历史文化古迹还会随着时钟的转动,奔流向前。

深度解析修故宫的人怎么把故宫修歪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梦见牙齿掉了是怎么回事 – 周公解梦

    梦见牙齿掉了是怎么回事,以下是有关介绍,来看看吧。梦见牙掉了,象征着想减肥。梦见牙掉了,原来的坚固的信念可能动摇了。梦见复苏代表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2. 不尴不尬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gānbùgà【解释】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例子】外甥女少不得的是我们养着,牛姑爷也该做出一个主意来,只管不尴不尬住着,也不是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近义词】骑虎难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反义词】泰然自若,左右逢源【相关】百度“不尴不尬”

  3. 王子的爱情02

    当特使一字不差的把话带给法里顿王时,法里顿王立刻明白了沙挪威王的用意。

  4. 梦见老母猪

    周公解梦梦见老母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母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带有橘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橘”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橘化为枳——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淮橘为枳——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逾淮之橘——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

  6. 选择婚礼花童三大注意事项

    选择婚礼花童注意事项:第三,一般小花童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身花童的花篮里会放有婚戒,如果花童过小,可能会弄丢婚戒,所以尽量在放婚戒时选择假的,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上面给大家介绍的选择婚礼花童三大注意事项,大家在选择婚礼花童时,一定要多注意哦!

  7. 命中注定要离婚,她通过学佛改变了

    命中注定要离婚,她通过学佛改变了我应该是一个业障深重的人,这表现在我在婚姻上。婚后,陆续有四位算命先生给我算命,说我28岁时必定离婚。>愿天下所有与我相似的“怨妇”们醒来,感化自己、感动父母、公婆、感动丈夫、感动孩子,营造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生港湾!>————点评————>不幸福的人家,确实多怨妇、嗔妇、贪妇、悭吝妇、嫉妒妇、唠叨妇、虚荣妇……

  8. 伊藤博文:协助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叛乱,是英国犯下的最大错误

    谈及太平天国...失败,人们往往认为基本都是湘军之功,而忽略了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其实,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英国人介入深度超出我们想象。没有英国等的介入,曾国藩或许能够镇压太平天国,但时间绝对要大大延迟。

  9. 嘉庆突然暴毙,一道遗诏的问世,竟揭露了乾隆的真实身世?

    康熙晚年,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其余众皇子的争权夺利变本加厉地搬上了台面,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除了...之外,剩余主要参与争斗的有大爷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等,最后四爷胤禛成功问鼎,即雍正。雍正上位后,为避免后代皇子重蹈覆辙,他创建了一种制度,即秘密立储。也就是说天子在登基之初,会留好遗诏,遗诏中写有继任者的名字。值得一说的是,清朝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一道遗诏的问世,竟揭露了乾隆

  10. 范长生的生平简介,范长生的人物事迹

    范长生的青少年时代,正值时期。平定后,朝廷为免再生事端,将涪陵五千余户强行迁往成都,其中即有范长生一家。饱受战乱与歧视之苦的范长生,也加入了天师道,长期住在成都西山(青城山)。范长生对流民起义军十分同情,亲自出山,以其天师道首领的声望,为其筹集粮秣,招募兵马,给予了李氏队伍有力支持。李雄因敬慕范长生的才德和威信欲让位于范。此时的范长生已是耄耋之年,李雄则年方三十,老少同心,君臣和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