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齐桓公迫于形势,只好答应了。戎狄侵略燕国,管仲和齐桓公一同进入燕国作战。可在管仲的周旋之下,齐桓公还是没有丢失霸主的颜面,最终双方以签订盟约收场了。管仲在齐桓公称霸以后,还屡次阻止他再往前走一步。管仲为齐桓公的霸业做了这么多事情,能跟他一起名垂青史,不足为奇了!

每次提到春秋霸主齐桓公,管仲的名字总是绕不过去的。管仲是公认的齐桓公之智囊、大管家,那么在齐桓公的称霸道路上,管仲到底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能让自己同君主一起名垂青史那,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史记》里的记载。 一个国家想称霸,自身富裕强大是必须的,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和《史记管仲列传》记载,管仲就制定了让齐国富裕强大的政策。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大海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管仲成为相国以后,大力鼓励百姓去海里捕鱼,晒制食盐,同时对这些项目加以税收。这样,齐国的百姓多了几条生财之路,齐国也多了充实国库的途径,整个国家都富裕强大了。 齐国从齐僖公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了,齐僖公也有小霸主的称号。后来经过齐襄公的折腾,国力虽然没有太大的衰减,可齐国的名誉和信用是一落千丈,管仲就从恢复国家形象开始着手了。 齐国有个邻居叫谭国,齐桓公当年逃亡的时候,没有得到谭国的接待,管仲就提议以此为借口,发兵吞并了谭国。这是个一举两得的举措,一则可以向天下昭告,那个强大的齐国又回来了,二则是确确实实扩大了土地面积。 在这之前和之后,齐国几次发兵攻打鲁国,占领了鲁国不少土地,鲁国迫于无奈,要跟齐国割地求和。没想到在签订合约的中间出了差错,鲁国的将军曹沬拿着匕首把齐桓公给劫持了,要求齐桓公当场答应归还鲁国所有土地。齐桓公迫于形势,只好答应了。 这个突发事件是管仲和齐桓公都没有料到的,恢复了自由身后,齐桓公万分的气不过,就想反悔并且 ... 掉曹沬泄愤。可管仲的反应明显要快很多,他告诉齐桓公,被人拿着匕首放在脖子上确实不好受,可要是因为这个反悔,会让天下人觉得您没有信用,不如把坏事变成好事,借这个机会,重新树立一个讲信用的大国形象。 齐桓公也是很有头脑的人,就依照管仲之言,把侵占鲁国的土地如数归还了。这头鲁国得到了一度失去的土地,那头齐国在诸侯中赢得了言而有信的名声,你想,在被人挟持之下的承诺都能兑现,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从此就奠定了齐国称霸的信用基础。 管仲并不是只有嘴上功夫,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戎狄侵略燕国,管仲和齐桓公一同进入燕国作战。齐桓公因为私事攻打蔡国之后,趁机南下攻打楚国,管仲也随军前往。 这次楚成王比较横,他质问齐桓公,平白无故的,干嘛发兵来打我楚国。齐桓公这个时候只能靠管仲了,管仲开始翻陈年旧账,说楚国好些年没有给周天子进贡了,我们是代表天子来征讨的。另外周昭王曾经死在楚国的边上,这些账我们来算一算。楚成王虽然很机灵的把周昭王之死撇的一干二净,可还是不得不承认不给天子进贡是错误的,表示以后一定恢复进贡。 这次南下攻打楚国,虽然最终双方并没有真正交手。可在管仲的周旋之下,齐桓公还是没有丢失霸主的颜面,最终双方以签订盟约收场了。 齐桓公称霸以后,渐渐有点得意忘形,甚至有了想取代周朝的想法。管仲站在局外看的清楚,此时不是夏末和商末,现在晋国、秦国和楚国都有实力同齐国抗衡,因为劝不住齐桓公,他就在种种场合下极力同齐桓公周旋。 有一次齐桓公组织诸侯聚会,周天子派人送来厚礼,准许齐桓公不用跪拜。齐桓公正想借这个事情让自己地位更高人一等,准备答应,被管仲拦住了,最终还是跪拜了谢恩。 另一次齐桓公会和诸侯,他当众表示,我现在南征北战、东伐西讨的,让诸侯之间的关系稳定,让天下太平,夏商周的开国之君做的事情我都做到了,我想要去泰山封禅。管仲听罢赶紧上前阻拦,在齐桓公坚持要封禅的情况下,还是连哄带骗的没有让他如愿。 还有一次,周襄王的弟弟发动叛乱,攻打王室,管仲受命带兵前去平叛。因为给天子解了围,周襄王就想用上卿之礼来对待管仲。管仲明白,这上卿之礼是诸侯才能接受的,如果自己成了上卿,就把齐桓公的位置抬到和周天子齐平了。他赶紧推辞,最后接受了下卿之礼。 总结一下吧,管仲让齐国富裕强大起来,管仲让齐国恢复了曾经的霸气和信用。管仲在齐桓公称霸以后,还屡次阻止他再往前走一步。如果齐桓公真的往前走了一步,被晋国、秦国和楚国等国联手击败,那一世英名就会改写了。 管仲为齐桓公的霸业做了这么多事情,能跟他一起名垂青史,不足为奇了!
本文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齐国君主春秋战国历史楚国中国历史军师东汉汉朝西汉周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