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网友问: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主要吃什么?一天三顿都是肉吗? 这个问题,我就比较在行了,因为我姥爷的2个兄弟,一直到现在还在内蒙古放牧。

  现在当然饮食非常丰富了,在更早物资贫瘠的时候,生活还比较原始。但是,有一点是需要知道的,游牧人从来都不是以肉类为主食的,牧羊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每天都吃手抓肉。

  就是蒙古牧民也很少杀羊吃,只有重要节日和贵宾来了,才会杀羊吃。一般来说在新巴尔虎旗,需要20亩地,才能养一只羊,而一个牧民家庭有300——400只羊才能,相对富裕的养活全家,这样1户牧民就需要6000——8000亩草场。

  但是一场严重的大雪,或者一场严重的口蹄疫,都有可能让一个游牧人瞬间变成乞丐。维持一定的羊群数量,非常重要。也许一个冬天过去了,就会冻死一半的羊。如果吃肉,也会注意是杀无法生育的母羊,过多的公羊,或者是无法熬过冬天的弱羊。

  但是,轻易不会去杀羊吃,游牧人主要依靠乳制品和粮食为主食。不要以为蒙古草原深处,就没有种植庄稼,只是规模不大而已。

  如果每天吃羊,全家人一年就要吃掉100只羊,所以要吃利息,也就是乳制品,不能吃本金,也就是过度杀羊吃肉。冬季吃冻死的羊就可以了,春天羊太廋,夏天羊在上膘,秋天又要收集过冬的草料。

  同时,游牧人还需要更多的羊毛,搓绳子,编织,还有缝补帐篷,还有贩卖换成现金,以及使用羊毛和活羊交税。

  清代赵翼编写的《檐曝杂记》记载:食酪,蒙古之俗,膻肉酪浆,然皆不能食肉也。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穷夷,但逢节杀一羊而已。

  怎么可能有人一天三顿都是肉?虽然别人是游牧民族,也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均衡啊。除了肉,还有酥油茶,有青稞面,有囊。特别是牛奶和奶制品,那可是除了肉之外游牧民族的最爱。

  其次,更正一个说法,古代的游牧民族中蒙古族在公元12世纪以前,是一天两顿的哦,不是一天三顿。在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游记》中记载:一路上,在早晨他们给我们一些喝的东西或者小米粥。这足以证明在古代,游牧民族早餐是基本不吃肉的。提及蒙古族,有人将食物按颜色分为白、红、黄、绿、黑五大类。“白”为白食,为奶及奶制品。“红”为红食,是肉类及其内脏。“黄”为黄食,指从动物脂肪或牛奶中提炼的脂肪。“绿”为绿食,即各种能在本地生长的绿色蔬菜。“黑”是黑食,指不加奶的茶,白水,肉汤等。若要认真考究,可以查看《饮膳正要》。

  确切来讲,肉食肯定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主食,但也不是一天三顿都是肉,还有很多辅食作为补充呢!

  一、肉食是游牧民族的主食

  蒙古饮食场面

  就拿曾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大帝国的蒙古族来说,其饮食也以肉食为主食。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记录蒙古族 “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彘、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河源之鱼。牧而庖者,以羊为常,牛次之。非大宴,不刑马。火燎者十八九,鼎烹者十二三。其饮,马乳与羊牛酪。其味盐一而已。”简单理解就是,蒙古人多数时间吃肉,这些肉食有的靠打猎获取,有的则是宰杀自己牧养的牲畜,且以牛、羊等大型动物为主,除非大型宴会才会杀马,百分之八九十的肉食都是火烤,百分之一二十的会采用烹煮的方式加熟,喝的就是马奶和牛羊酪了,不过都离不开盐这味调味剂。此外,《蒙古秘史》中记载,圣主成吉思汗取得天下后,宴请功臣时用的是全羊庆功。这些都足以说明肉食无疑是古代游牧民族的主食。

  二、肉食之外的辅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西北面食花线馍馍

  虽然蒙古人以肉、乳为主要食品,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记载,蒙古人的饮食中“亦有一二处出黑黍米,彼亦煮为解粥”说明当时蒙古人的饮食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非肉类食物。公元1221年,意大利人普·兰迦尔宾奉教宗英诺森四世命,出使蒙古,在其《出使蒙古记》中记载蒙古人“用水煮小米饭,但由于煮得稀薄,只能喝而不能吃。”这说的其实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粥了。 蒙古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其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官员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了当时蒙古人的各色菜肴和面点类饮食,其中非肉类比例占到百分之三十。其他游牧民族也是荤素搭配,上层贵族的饮食中肉类食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下层人民,不过素食都是其饮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层人民素食则占有很大比例, *** 地区的藏族人民的青稞面、青稞酒;西北地区传统馍馍都是很好的例子。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稍微懂点现代养生学的人都懂,肉类与非肉类食物搭配才能为人体提供更为丰富的多种营养搭配,更加有利益于身心健康。

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主要吃什么?一天三顿都是肉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探究古典时代斯基泰人的游牧文化

    武器是斯基泰的生存法宝。斯基泰传统的...斯基泰是非常典型的武士文化群体。斯基泰人的盔甲也是多种多样。领土地域的改变同样改变了这个游牧民族的文化、经济。其实他们的游牧文化在此时已经消逝殆尽。越来越衰败的斯基泰人退出了大国的地位。萨尔玛提亚人成为乌克兰平原的霸主,取代了斯泰基人的地位。

  2. 蒙古族、普什图人及爱尔兰人在世界上的分布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帝国的扩张。)成吉思汗时期蒙古草原上的总人口在170万左右。截止2019年1月蒙古国人口约为32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约为650万,俄罗斯约为90万,另外韩国、美国;捷克、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及哈萨克斯坦也有部分蒙古族。)二,普什图族。

  3. 还记得初中历史课的朝代歌么?那么中国历代国号是怎么由来的呢?

    相信大家在初中历史上都学过朝代歌,内容虽然简短,但是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概述,内容如下: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

  4. 史书上不愿意承认的朝代,对中国没有丝毫贡献,反而带来了灾难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古代的社会就进入了封建王朝。

  5. 张耕华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吕思勉两位都是纯粹的历史学者,但都非常关心社会现场,其著述之命意,常希望在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而非纯粹为史实而考证史实。论者常常关注陈、吕两位治史上的前一方面成就,而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其实,这是他们治史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珍贵的学术遗产。

  6. 秦汉到魏晋胡汉关系探究:从敌视对抗到共存互利

    用来抵抗胡人侵扰边疆的汉长城,俨然成为了历史分割线,将汉地社会与边疆社会彻底隔离开来。呼韩邪降汉,胡人内迁中原根据《汉书·匈奴传下》记载,胡人被限制于北方边疆的局势,自呼韩邪降汉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原因在于,呼韩邪所领导的匈奴部落,在匈奴内战中落败,这个时候呼韩邪认识到,只有依附汉朝。

  7. 司马氏统一三国,为什么西晋仅存在三十多年?

    西晋虽说完成了统一,但司马炎去世以后,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八王之乱耗尽国家底蕴,使得中原分离的七零八落,司马炎死后二十多年,西晋便走向灭亡。此时的司马昭,他的野心不仅在于皇位,更在于统一三国,趁着蜀汉君臣不和,朝野上一片混乱的时机,他挥师攻入成都,刘禅被迫投降,在洛阳当了人质。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篡夺曹奂的皇位,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晋。总的来说,西晋亡于根基,亡于几位皇帝,更亡在世家的手上。

  8. 佩切涅格:转瞬即逝的突厥化南俄草原霸主

    佩切涅格是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联盟。以至于不同的佩切涅格部队,经常出现在对立的两支军队中。佩切涅格人以威力巨大的弓箭闻名佩切涅格的传统仇敌,是西面的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则越过多瑙河,彻底退出了黑海草原。在此之前,佩切涅格人对帝国已经有了2次大规模的入侵。三年后,佩切涅格再次遭到库曼人袭击,剩下的成员被后者同化或收编。1122年,拜占庭军队再次击败佩切涅格,让他们不再作为独立的自治区存在于世。

  9. 萨尔玛提亚:欧亚草原上的第二代伊朗系霸主

    萨尔玛提亚不是固定的血缘单一的族群,而是数个伊朗语系部落的统称。萨尔玛提亚人的组织结构与斯基泰人类似。通过考古发现,人们注意到萨尔玛提亚人的部分战马有了巨大提升。相反,他们反而成为所有萨尔玛提亚人中最希腊化的那批,并也与临近的博斯普鲁斯希腊人保持密切联系。罗马人将这些骑兵被送往不列颠地区服役,成为了较早前往当地的萨尔玛提亚军团。

  10.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是清朝割让了贝加尔湖?自古以来的定义是什么

    每每提及我国的淡水资源都会让广大网民想起并叹息的名字一一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网友频频惊呼叹惋?

随机推荐

  1. 一个“放”字的千般哲理

    一个“放”字的千般哲理(资料库)有一种养心...叫“放下”。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有一种处事...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有一种办事...叫“放置”。有一种管理...叫“放手”。有一种思考...叫“放飞”。有一种表达...叫“放声”。若不影响他人,不妨放开喉咙,压抑是致病的罪魁。需要注意的是,放声之后应知道何时收声。

  2. 梦见挖坟坑

    周公解梦梦见挖坟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挖坟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誓天指日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tiānzhǐrì【解释】对着天、日发誓。【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誓天指日”

  4. 发奸擿伏成语故事_成语“发奸擿伏”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发奸擿伏 【拼音】fājiāntìfú 【解释】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成语故事】 “发奸擿伏”这则成语的擿是揭发奸邪,使其无法隐藏,形容吏治精明。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

  5. 刘邦的忠实追随者高景侯周苛之简介

    在秦朝时期,是泅水郡的小官。起义以后,也开始跟随起义,一直到,攻破咸阳,推翻秦朝。>后来,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因此封周苛为御史大夫。>周苛作战勇猛无敌,在韩信与魏豹的战斗中杀死了魏豹。>刘邦称帝以后,跟项羽正式分裂。周苛奉命守卫阳,项羽攻破了荥阳,要俘虏周苛。周苛宁死不屈,项羽生气,就烹杀了周苛。>公元前202年,周苛被刘邦追封为高景侯,周苛的儿子周成继承高景侯之位。

  6. 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

    而你又愿不愿意让每一个人都走进你的内心,或者说愿不愿意只留那么一个人活你的内心。有的人爱情是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人LV是不可或缺的。虽说感情可以后天培养,但前提你也得是那块料,一个满脑子只想这下半身那点事的男人是不会有爱的,一个穿梭于各种爱情之中的女人是不会得到爱情的。

  7. 梦见猫吃猫

    周公解梦梦见猫吃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吃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学生个性签名 孤单加上孤单是爱火-感人的情话

    张筱轩七、你就那么爱她吗?十六、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a)因为是女汉子所以又多了一条不哭的理由十七、孤单加上孤单是爱火a)我永远不会挽留任何一个试图离开我的人十八、即使我们不是关系,我也害怕你爱上别人.十九、我很简单,我只有几个爱我的人而已,其他一无所有二十、开学了。张筱轩三十二、删了你,还总是从群里找你,看看你在不在线。

  9. 禅的故事-禅宗的轨迹(上)

    迦叶是佛陀生前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被列为佛祖十大弟子之首。这就是“以心传心”的无言之道,被禅宗看作为“教外别传”。如此,摩诃迦叶成为了禅宗的开山祖师。>就这样,“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从迦叶起传了二十七代,最后传到了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太子菩提多罗。>这才是达到了悟心成佛的宗旨。慧可遇难时,正值一百零七岁的高龄。

  10. 调查显示,联邦土地管理局感到受到威胁

    回复者中的,五分之一的联邦庇护所管理人员报告说,他们的家庭成员或工作人员“受到与资源管理政策有关的威胁或骚扰。”PEER称,近一半(48%)的BLM员工表示,由于资源管理问题,他们的安全面临威胁。这次武装占领持续了41天,目的是让美国...放弃对联邦土地的控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