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朝中期名臣董晋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御史中丞,后外任华州刺史。这时,四镇之乱爆发,前往平乱的泾原镇兵路经长安时发生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变兵在长安拥立朱泚为主。朱泚派兵攻华州,董晋弃城赴奉天跟从德宗,被封为国子祭酒。不久,董晋出使抚慰恒州,回经河中时,节度使李怀光也起兵反叛朝廷,并与朱泚相呼应。董晋在河中对李怀光晓以君臣大义,劝他不要助朱泚为乱。李怀光听从董晋的劝说,虽不满于朝廷,但终不与朱泚相勾结,这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奉天之难平定后,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当时韩滉执政,威权显赫,韩滉仗势陷害右丞元琇,虽朝臣都认为元琇冤枉,但慑于韩滉权势敢怒而不敢言。董晋挺身为元琇极力辩解,颇为朝臣历称道。>贞元五年(789年)三月,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因另一宰相窦参正得宠于德宗,大权独揽,董晋但奉职而已。窦参专政,引起了德宗的猜忌。唐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心感到惶恐,上疏辞职。>贞元九年(793年),董晋被起用为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不久,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李万荣死,德宗授董晋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本来李万荣临死前已让同乡亲信邓惟恭接任,这样,邓惟恭对董晋的来任非常不满,以至发展到谋图反叛。董晋得知后捕 ... 其党羽,囚送邓惟恭到京师,德宗对邓惟恭将功折罪流放汀州,但又怕董晋柔弱不能制御宣武的骄兵悍将,调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其司马管理军务。陆长源执法严刻,多追究镇兵的往日恶行。董晋开始支持他,后来见这样不利于与镇兵的关系,就制止他的作为。董晋又用孟叔度管理财赋,而孟叔度为人轻佻,不尊重镇兵,为镇兵所反感,虽然如此,因董晋谦虚谨填,俭约循旧,使镇兵还大体安定。>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三日(3月13日),董晋在宣武军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德宗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恭惠”。董晋死后不到十日,宣武即发生兵乱,乱军虐 ... 陆长源及孟叔度。>主要成就>纵观董晋一生,其才能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使回纥不辱使命;在韩滉权盛时,挺身而出为元琇辨解;在四镇之乱时游说李怀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时,平息邓惟恭之乱,井抚御其骄兵悍将。>逸闻趣事>唐德宗时,董晋和窦参一同为相。所有的大事都由窦参决定,董晋唯唯服从。窦参逐渐自满傲慢,德宗不满意他。窦参嘱咐董晋,要他向皇帝奏请给事中窦申做吏部侍郎。德宗严肃地说:“这是不是窦参的主意?董晋不敢隐讳,以实话相告。德宗就问窦参的过失,董晋一一回禀。不久,窦参便被贬官。董晋也数次上表请辞,德宗于是将其罢相,改授兵部尚书、东都留守等职。适逢宣武军节度使李万荣病重,他的儿子作乱。朝廷就任命董晋为汴州节度使。董晋受命后,仅带随从十几个人,直赴郑州。汴州(宣武军首府)方面并未派人出迎,董晋的部下和郑州官吏都很害怕,都劝他说:“汴州节度府的都虞侯邓惟恭是应该来迎接的。他不仅没有来,还乘着李万荣病重,攫取了兵权。现在节度使到了这里,他还不来迎接你,他的想法已经很明白了。恐怕咱们得暂时回避一下,以便等待时机。”董晋说:“我奉命做节度使,只能按时到任,怎么可以逗留不前?”大家都担心他有危险,唯独董晋自己恬然自处。到了离汴州几十里的地方,邓惟恭才来迎接。董晋看到邓惟恭连马都没下,记在心里。到了节度衙门,仍然让邓惟恭主持军务。邓惟恭只知道董晋是朝廷派来做节度使的,但摸不清他会怎样做。>邓惟恭本以为他自己应当接替李万荣做节度使,故意不派人接董晋,企图让他害怕,希望董晋不敢到汴州来,没有想到董晋会来得这样神速。董晋这么快地来了,临近了汴州,邓惟恭只好去迎接,但心里怀着鬼胎。董晋以邓惟恭傲慢无礼,图谋不轨的罪名,把邓惟恭发配到岭南。朝廷担心董晋柔弱,又派汝州刺史陆长源任宣武行军司马,协助他管理军务。董晋性格宽厚,待人谦和。每次行事,大多按照旧例办理,使军心逐渐安定。陆长源为人严苛,请求按照自己的意思处理。董晋总是在开始答应,待到陆长源拟好方案后,又扣下不用。董晋委任节度判官孟叔度管理钱粮,此人为人轻浮,不尊重士卒,遭到众人记恨。董晋逝世后十日,汴州大乱,乱军 ... 死了陆长源和孟叔度,并且把他们的肉煮成粥来吃。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朝中期名臣董晋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人失态趣闻:韩愈因恐高吓哭,李白、辛弃疾因为醉酒失态

    失态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词,一个人的时候失态也就算了,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在人前失态,那就是无法磨灭的黑历史了。如果这份失态再加上点儿明星效应,甚至可能永载史册,这个失态就太亏了。那么这帮将文人气节看得极重大佬们,究竟什么情况才失态,失态又是什么样的呢?第一种,因为恐高失态。恐高实际上也不是当事人能控制的。不过韩愈的恐高,当真给大家演绎了恐惧的极限。

  2. 历史趣闻:从悬梁刺股到连中三元,古代学霸那些事儿

    学霸是一类神奇的生物,当你在学习时,他们在学习;当你在玩耍时,他们在学习;当你在睡觉时,他们可能还是在学期。

  3. 细数一下那些你想不到的历史趣闻

    1.嬴政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了3个皇帝.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软弱」的

  4. 看故事,学命理,名人趣闻有真经

    吴佩孚是民国时期威震中原的北洋军阀直系将军。他字子玉,山东蓬莱县人,出身小商人家庭。六岁时入私塾读书,十四岁那年进人登州府水师营为学兵。兵事余暇之际坚持读书自学,还特别喜欢研究术数《六壬大全》、《柳庄相术》、《李虚中命书》之类书籍研究得滚瓜烂熟。没想到中了秀才第二年因得罪当地一个豪绅,被革去功名,并且受到通缉,只得离乡背井,从山东来到北京,在街头设卦摊,以卜卦、算命为业营生。

  5. 民国野史趣闻10则,慈禧,袁世凯......

    慈禧1慈禧准备训练新式陆军,徐世昌向荣禄推荐了袁世凯。这时袁刚花钱买通庆亲王和李莲英,谋了一个浙江温州道员,正做着去江南发财的梦。接到徐世昌的通知后,袁有些不高兴,勉强接受了小站练兵的任务。袁世凯2袁世凯选举大总统时,担心出意外,派军队去恐吓国会议员。这天正式选举时,摄影师点燃镁光粉照相,镁光粉爆炸时,大家以为是炸弹声音,纷纷乱跑。

  6. 博物馆里的趣闻: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

    博物馆里的趣闻: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随着马年的到来,“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其实,“马上体”早在明清时期,老祖宗就玩过了,有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出现在不少明清瓷器上。此外,不同时期的马各有特色,分别有不同的寓意。陈树威说,他还收藏了一对清代晚期浅绛彩帽筒,有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

  7. 黄永年先生藏书趣闻

    黄永年先生藏书趣闻黄永年先生开始收藏版刻书,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那时黄先生还是一位初中学生。民国二十八年己卯黄先生15岁,开始购藏版刻书籍。黄先生藏书早年得力于这样几本藏书掌故著述。此书广见闻,黄先生购书及拓片多受此书影响。黄先生藏书中词籍多忍寒故籍渊源于此。1948年黄先生发表《论宋版书优劣》,指出并非凡宋版书均为校勘精良的善本。黄先生1947年入顾颉刚先生门下执弟子礼。

  8. 韩慎先的鉴藏趣闻

    韩慎先的鉴藏趣闻他每在鉴定为伪作之后,却先不说穿。从此韩慎先鉴定古书画之名,一时传遍南北古玩业。韩慎先有一书画收藏之同道好友,两人年龄相近,鉴赏水平亦相当,可谓是在伯仲与瑜亮之间。韩慎先将达文斋关闭歇业,自己则闭门不出,以明志节,靠变卖收藏、家产勉强度日。四人在北京结集后,准备先到广州鉴定,然后再赴东北,不料临行之前,韩慎先突发脑溢血而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9. ... 收藏趣闻

    ...收藏趣闻收藏是人之天性,不过各人因兴趣不同,地位不同,收藏方式也有所不同。虽然他是一位有名无实的收藏家,但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其他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其实...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老片真空石雕花砚留念外,其他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0. 风水趣闻_风水知识

    风水趣闻伍子胥是如何为苏州古城设计风水的伍子胥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油灯定穴”宋朝“三苏”风水趣事“三苏”是中国宋代闻名于世的才子之家,他们家在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境内,在他的祖上也有一则有趣的风水故事。浙江诸葛八卦村有怎样的风水布局因宗族聚居,依风水建村,这是中国古村落形成的一般规律。

随机推荐

  1. 神秘内蒙古骑兵师:辽沈战役曾奉命阻击敌军

    特别是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第二师,在辽沈战役中与东北野战军主力紧密配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这一大战役发起前,内蒙古骑兵师为保障东北野战军主力进行休整,奉命对沈阳外围新民之敌实行封锁、围困。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10月5日,十纵根据东北野司命令,将骑兵第一师的阻击任务改在半拉门以南地区,沿绕阳河两岸进行运动防御,阻击敌军渡河。

  2. 带有胞的成语

    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同胞共气——喻指亲兄弟。

  3. 梦见米花糖

    周公解梦梦见米花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米花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英雄相惜:林彪對自己與粟裕的評價和比較

    林彪和粟裕都是1907年出生,都在將帥中年齡靠後而排名靠前,粟裕在大將中排名之一,年齡倒數第二,林彪在元帥中排名第三,年齡最小。兩人都出身於地主家庭,身材矮小,不善人際交往。1統兵實力大兵團作戰並不是誰都能指揮的,兵越多管理越困難。解放軍歷史上單獨指揮超過50萬以上軍隊的將領只有三人:林彪、粟裕、彭德懷。解放戰爭中,粟裕時任三野(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實際指揮者)、代司令員,1947年即指揮華東野

  5. 日本人曾对本国战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却让俄罗斯背了几十年的锅

    在俄罗斯境内,有一群人被称为”俄罗斯日裔「”,他们中有一部分是从日本...到俄罗斯境内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时日本战败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被流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后裔。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70万苏军分三个方向向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猛烈进攻。而日本大本营对此竟然毫不知情。其实是因为苏联在对日宣战之后,就切断了关东军同日本本土的通信。而日本当时正忙着把在日本本土遭受

  6. 民国修武三名人(县北三荣)

    民国时期,修武县北有三个出了名的大户,即李固村的常树荣家、马坊村的岳世荣家和西水寨村的都麟荣家,因为三个大户的当家主事人的名字里都带有「”荣”字,因而被称为县北「”三荣”。特意走访了「”三荣”的后人及知情人,基本弄清了「”三荣”的兴衰家史。李固村常树荣常树荣约生于1871年。小时候家里贫穷,地是租种五里源马大户家的,住房则是四处窜房檐。他成家后,不甘心这么继续穷下去,就凭自己的苦干巧干加俭吝,硬是

  7. 香蕉的食疗功效更胜苹果

    常言道,“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然而,据最新研究证明,对老年人而言,香蕉比苹果对健康更有益。老人每天一根香蕉,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身体更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香蕉的食疗功效更胜苹果解压力:香蕉中富含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每隔两小时吃一根香蕉等高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控制血糖,避免压力型狂食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空腹吃太多香蕉,否则易引起高钾血症。因为高钾血症对心脏和肾脏也有损害。

  8. 延安整风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改正错误、提升自己,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而延安整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9. 营养师都是这样吃粗粮的

    粗粮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等谷类、干豆类以及薯类食物。但老人和孩子由于胃肠功能较弱,粗粮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粗粮“细做”,既改善了口感,又有助于消化,还不会损失太多营养。粗粮细做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多种食材混合烹调,以丰富营养。熬粥是最方便的粗粮细做形式:可将小米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粥。小米煎饼、小米粉馒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10. 51 知恩报恩

    51知恩报恩临济禅师向亲教老师黄檗禅师告辞他去。黄檗禅师当场就打临济禅师一拳,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回打他一巴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