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兰台说史•研究生考试风波背后的百年学历危机

考研的热潮终于过去,泄题的风波方兴未艾,最新的考研意向又引发了社会热议。在最新一届的考研党中,为了找工作而考研的人数占据最多。顾名思义,应当走向学术研究的“研究”生,在学子心中却是这样的定位,除了中国传统的读书至上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学历的来历 笔者相信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不过,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虽然重视教育,却没有今天的“学历”概念。科举考试对参考学子的要求不在于其读书的学校,而在于其家境是否清白,祖上几代有没有犯法的男子或者再嫁的寡妇。只要被证明“家世清白”无论你是耄耋之年的老翁,还是垂髫少年都可以参加,每通过一次考核就可以升上一级。至于你是某个私塾的学生还是国子监的天之骄子在终点线面前都不重要。 而士子们通过这么多考试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当官,再不济也可以通过“生员”的身份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而相对来说,无论是隋唐的诗赋取士也好,还是明清的八股取士也罢,考试的内容,实质只是一个筛选的门槛。以至于大量的“读书人”只是将书本作为功名的敲门砖,升官发财之后,就扔在一边去了。 范进中了秀才之后,其老丈人特别叮嘱过他,你已经和外面那些平头百姓不是一个等级了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在那个半蒙昧的时代,大学代表着理性和文明。相比中国的科举制度而言,欧洲的大学的教育出发点是完全不同。毕竟八股也罢,诗赋也好,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没有多大用处,还是作为筛选的门槛而存在。而大学在中世纪一开始出现就有了分科。比如学法律的出去之后负责给领主当法官,学神学则可以加入教堂。对他们来说在大学中学到的东西至关重要,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而在当时的欧洲大学里教书的教师就是硕士(master),不过和今天已经成熟的大学体系不同,当时并没有严格意义上高于一般学士的职位,所以master的意思在当时就专指在大学里授课的教师们。直到今天master在英文里除了硕士外,也可以指导师、长官、大师。 图卢茨大学是第一个通行硕士学位的大学 1233年的罗马教皇批准任何在图卢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人都应该被允许在其他大学任教。这算是最早的学位概念,即你的学术水平在所在院校获得认可并且得到证书,那么你在其他院校也可以获得相等地位。15世纪之后,英国大学又逐渐地把博士这个概念给独立出来,作为高于硕士的学历,最后逐渐发展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但是其根本并没有改变,正如学历在中文当中的意思一样指的是你的学习“经历”而非科举那样追求的是“结果”,可以说这是现代大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一个不同。而这点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引入在中国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学历和工作 晚清“立废科举以广学校”的措施,让中国彻底告别了陪伴它千年的科举制度。但千年科举历史给大众带来的“官本位”思想依旧难以根除。而且,另一些现象也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这种意识的流传。在计划经济下实施的是“统包统分”以及“包当干部”的政策。即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费用全部由国家来承担。但是学生毕业后要接受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国家干部或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任职。 过去包分配的政策让中国人对大学趋之若鹜 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自然被普通人视为“吃公家饭的”、“铁饭碗”。从某种意义上,也被视为等同于传统进入权力体系的“官”。因此,当时的大学生堪称“天之骄子”是真正的宠儿。获得高学历成为一个平民子弟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公平也最便捷的途经,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筛选。很多人也因此将当时的高考与古代“科举”相提并论。 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可能是全世界最重的没有之一 而到了今天,本科生已经不足论为奇了,大学生更是被不少人视为“毕业即失业”的存在,于是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一部分人开始崇尚起了“读书无用”,认为只要学到一门上好的手艺,就可以比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薪资都多。 但是,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维根深蒂固的中国,大部分人都对这种理论还是嗤之以鼻。虽然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公务员岗位依旧需要大学文凭。而在很多地区,哪怕公务员的收入只有两三千依旧可以获得极高的地位。哪怕你是个月入百万的老板,在一些地区思想较为保守的人的心中,地位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科员。 让绞尽脑汁甚至花费数百万让让子女去海外“镀金”就是为了“吃皇粮” 从图上的数据可知,研究生参加国考,面临的竞争比大专生小了一半,优势相当明显。 既然本科生已经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那么我们更上一层楼不就行了!不少岗位要求是全日制研究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趁热打铁去考研,失败了也无非一年,成功了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正是这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想法让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长。而对于不那么热衷于“吃皇粮”的家庭来说,考研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希望获得更多竞争优势的学子 如前所述,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国人大多过着等待分配的日子。在笔者父母那代人的年轻的时候,“失业”是在书本上的名词,只要这个人不是有先天的残障或者实在无可救药的懒惰,总能得到一份工作,但工作是否令自己满意,那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后来的国企改制,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社会的竞争可以如此激烈。和早已适应并且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措施的欧美不同,中国人接受这个的时间过于短暂让习惯了计划经济的人们有点接受不了。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迅速富裕起来,但是过快的发展速度却让不少人慌了手脚 1990年中国教育部门已经有规划,配合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就提出2010年高教发展目标:在校生增加到950万,毛入学率达到11%左右。随后的两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呼声逐步升高,当时的教育部相关部门也就扩招问题进行过不同形式的研讨,并开始加快招生计划增长节奏。根据“高考扩招之父”汤敏的解释,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1998年正是国企改革带来大规模工人下岗的时候,当时估计全国有1500万下岗工人。如果这些年轻人不进大学,他们就会直接跟下岗工人竞争,市场就业是有限的,在很多领域内下岗工人竞争不过年轻人。 “高考扩招之父”汤敏 大学生的数量增加了,但是合适的岗位数量却没有跟上,这在进一步强化了竞争烈度的同时,也让“毕业即失业”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心头病,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子。更糟糕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当初报考的热门专业如今已经不再吃香了。当年报考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成了冷门,这让很多当年高考得意的优秀学生哭笑不得。 因此,就业压力的增加让许多学生希望继续留在自己熟悉而舒适的校园而不是出去闯荡。考研对这些学生无疑是个不错的出路,一旦成功便可以增加学历上的竞争优势。而大学玩了三年,最后一年拼一下又可以多混几年,对于有着拖延症以及对未来不自信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对那些错过了当下热门的学生而言,考研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不抓住它简直天理难容! 太多人有着太多的理由去考研,但是大部分都和传统给中国人带来的思维有关 学历制度在引进中国的时候是被寄予希望去改变传统中国现状的,经过百多年的历史,在改变了中国的同时又被中国改变。“学历”重新变成为了象征“终点”的证书和随之带来的优势。这才是研究生考试一系列风波背后值得深思的东西。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兰台说史•研究生考试风波背后的百年学历危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2. 这所刚挤进双一流的大学,原来过去六百年都是云南省文化中心

    今日有暇,来到云南大学老校区校园内闲逛。云南大学的原校址,明弘治年间就开始作为云南贡院。全省的秀才每三年一度来省城参加乡试。李定国把永历皇帝接到昆明之后,这里短暂的作为永历驻陛之所,行使皇宫的功能。云南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云南王唐继尧是云南会泽人。会泽院前面的台阶共95级,象征九五之尊。云南大学在民国时期曾被评为亚洲最好的十五所大学之一。沉沦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是双一流B类大学。

  3.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4. 曾经的「 ”中华大学”,52年院校调整被拆分,如今仍是211重点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布局中,并没有以中国大学或者是中华大学为名的大学,但是在中国近代,却有一所以中华大学为名的高校,而且还是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而这所大学在历经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主体被武汉的一所211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所继承,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个私立中华大学的历史。中华大学的师生们将中华儿女无所畏惧的爱国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5.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是一个时代的抒情,也是北大特有的浪漫。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6. 清华和北大,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贾樟柯不甘心,把片子拿到北大。他回忆,放映结束后,北大学生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和农民工问题。多年后,他反复和记者描述:那是北大特有的认同。4000多名北大学生点起扫帚当火把,走上街头,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十年代的北大,属于诗人和摇滚歌手。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歌迷组织,北大崔健后援会。从北大东门出来,向北500米,便是清华西门。相对于北大的自由不羁,这里的风格更冷静务实。

  7. 民国最后的才女,如何以零分数学进入北大,胡适为何要帮其争取

    民国时期,是新思想和旧文化交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不再只是等待着嫁人,不少女性解放思想,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求学、留洋、参军等,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曾以0分的数学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8. 辽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宿舍,1983年

    】辽宁大学是我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该校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入学。本组图片的拍摄者卡特·贝莱杰女士,于1983年至1984年在辽宁大学留学。卡特·贝莱杰女士介绍,当时辽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宿舍是二人一间,中国学生宿舍是十人一间。当时,辽宁大学的崇山校区内住有本校职工及当地居民;外国留学生的生活区相对独立。【辽宁大学留学生楼门前的操场,正在打排球的女留学生。

  9. 他是百年前的天才学霸,哈佛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被胡适推崇

    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起初他打算做电机工程师,后来又想成为物理学家,而到了1914年的时候,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毕业,他获得了数学术士学位,梦想当个数学家。他在数学课程中获得过两个100分和一个98分,多年保持了康奈尔大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1915年,赵元任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选修音乐,直到几年后,赵元任依然保持着对哲学、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

  10. 近代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81人名单

    近代中国人才辈出,因此,在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就汇集了在文、理、工、医等各学科方向能够独当一面的卓越人才。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成立,然而直到20年后的1948年3月,才正式召开了院士评议会,当选出首届院士,共81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合影具体名单如下:姜立夫,数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

随机推荐

  1. 梦见树上结满杏

    周公解梦梦见树上结满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树上结满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抹角转弯】的意思是什么?【抹角转弯】是什么意思?

    【抹角转弯】的意思是什么?【抹角转弯】是什么意思? 【抹角转弯】的意思是:★「抹角转弯」在《汉语大词典》第8420页 第6卷 437抹角转弯mò jiǎo zhuǎn wān(抹角转弯,抹角转弯)见「抹角转湾」。 抹角转弯的拼音mò jiǎo zhuǎn wā...

  3. 梦见太阳升上来

    周公解梦梦见太阳升上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太阳升上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蕉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蕉”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蕉”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覆鹿寻蕉——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5. 乳腺增生,都是这6个「 ”元凶”捣的鬼!学会3招,逃出增生魔爪

    如果夫妻生活过少,那么也会导致乳腺增生。改善乳腺增生办法:1、从生活习惯入手,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少吃油腻,高糖高脂肪食物,戒烟戒酒,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操劳。

  6. 优柔餍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ōuróuyànyù【解释】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出处】语出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例子】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优柔餍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相关】百度“优柔餍饫”

  7. 梦到嘴巴,梦见嘴巴,嘴巴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嘴巴,梦见嘴巴,嘴巴相关的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嘴,会得到爱情。梦见自己的嘴变大了,经济要受损失。梦见吃滚烫的东西烫伤了嘴,要生重病。

  8. 36条 ... 空间说说爱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两个人都爱深时,一点点矛盾都会让人受伤很重。但有感情,还是相互宽解和容忍吧。爱一辈子没有不吵架的,但底线是不分手。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蚌因身上嵌入沙子,伤口的...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你有你需要去爱护的人,好好去过你该过的人生。

  9. 梦见泉水:渴饮山泉,无忧无虑

    见泉水者,主有吉。泉水洗澡,险亊临。梦见临泉,忧除,大吉。泉水,清冽而甘甜。要是一位男子梦见泉水的话,多预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且他会把自己的幸福分给别人,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是一位女士梦见泉水的话,多预示她的儿子聪明而健康,而且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一位少女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梦中她临泉而立,泉水清澈而明亮,并发出叮咚的响声。很显然,少女一直过著无忧无虑的生活,她纯洁而善良。

  10.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真想让他死吗?还是另有深意?

    关于荀彧之死,不同史书有不同记载: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因为曹操在加九锡这件事情上,与荀彧产生了分歧,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后汉书》和《魏氏春秋》中都提到:是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荀彧打开一看,便服毒...了。那么曹操送这个空盒子究竟有何深意?是真的是要赐死荀彧吗?太史慈故乡东莱属曹,这说的是该当归来。那么曹操这次送空盒又是什么意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