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德故事:鸠摩罗什东土传法

鸠摩罗什塑像(图片来源:资料图) 龟兹国又迎来了一个平静的黄昏。  国师官邸内,却出人意料地爆发出一场争吵,这对恩爱夫妻究竟怎么回事呢?  “你为什么非要出家,去过冷清的寺院生活?究竟为什么?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国师鸠摩炎迷惑不解地问。  “并非你有过错,只是我不属于这个荣华世界,我的归宿在佛法。前日出城游玩,看到坟间枯骨纵横,猛然悟到:贪欲乃一切苦难的根本,欲望之火猛如地狱之火,终究会将一个人烧成白骨,零落荒草间。我不想如此,不想再受欲望无尽的煎熬,我不能不出家,不要管我。”身为龟兹王妹的妻子坚决地说。  “哎!早知现在,何必当初!”鸠摩炎叹息。他想到自己当初为逃官位离开天竺(印度次大陆)来此,不想被龟兹王拜为国师,又被王妹选做丈夫,强迫成亲,只得又过起富贵生活。现在自己习惯了,妻子又想出家,教他如何是好呢?  “正因为有当初,才有现在。”妻子寸步不让。是的,当初她若不亲历温柔富贵,不曾在欲海中恣意漫游过,现在怎能深知其苦呢?又怎会抛弃尘世荣华一心出家呢?  “你出家,孩子怎么办?”鸠摩炎拿出最后一张牌。”  “孩子自有其命运,非你我能管得了。”  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儿子鸠摩罗什身上。小罗什已听了许久,每句话他都细细想过,他望着烛光中母亲的面孔,没有说话。他其实也有与母亲类似想法,只是没讲过。听人说起,他在胎时,母亲的悟性要高出平时几倍,并忽然之间自通梵语,在法会上设问发难,必定穷根究底,众人纳罕,罗汉达摩瞿沙说:“一定是怀上了智子,这些表现就是比丘在胎之证。”智子不就是他么?想来想去,他没理由连累母亲。  父母见他表情如常,便知他不看重世俗情感,争吵暂时停歇。没想到,几天后母亲突然发誓:若不能剃发出家,就不吃不喝。鸠摩炎最初不以为意,直到第六天晚上,看她气如游丝,一害怕答应了她。第二天便受戒,她修习禅法,心无旁鹜,证得了小乘初果(欲流果)。  罗什七岁时,终于也效法母亲,出家修行。他聪明绝顶,日记千偈,三万余言。师傅的讲解,当下便通晓,对于常人难以觉察的隐微之意,他也洞若观火。  九岁时,罗什随母亲渡过辛头河,到达罽宗宾(克什米尔一带),随名德法师槃头达多学习。达多是国王从弟,为人才识高明,学问广博,名被诸国。罗什随他学了《杂藏》及中、长二《含》等四百万言的经典。达多常称赞他神俊非凡,消息传到国王耳中,国王便请他入宫, ... 外道论师与他辩论。众人见他年幼,心生轻慢,言语也很是无礼。罗什垂目静听,不急不恼,突然发语,指出其误谬,当即挫败对手。国王赞叹不已,对他特加礼遇,待如上宾。  十二岁时,母亲将他带回龟兹。各国竞相以高官聘请,他不以为意,潜心经典。随后母亲又将他带到月支(中亚古国)北山。那里一个罗汉见他,惊异非常,对他母亲说:“千万要守护好这个小儿,若到三十五岁不破戒的话,他会大兴佛法,超度无数人。若持戒不全,就没办法了,只能成一个才识明达的法师。”罗什母亲听后,觉出了他话中的隐忧。  罗什又到了沙勒国。在寺中,他头顶佛钵,忽然想到:“钵的形体如此之大,怎么这样轻呢?”顿时觉得钵重不可支,不由得尖叫一声将它拿下来。  “怎么回事?”母亲关切地问。  “儿子心生分别,所以钵的轻重便有不同。”他面带惭愧地答道。  两人在沙勒国住下来。罗什念诵《阿毗昙》,对于《十门》、《修智》诸品,无师自通,对《六足》中的诸种问题,也毫无滞碍。消息传开,有个深通三藏经典的僧人喜见对国王说:  “此沙弥不可轻视,大王最好请他开法会。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国内沙弥耻于自己赶不上他,必定加意用功;其二,龟兹王看罗什在我们沙勒国出名,必来与我们交好。这样一来,与佛法于政事均有禆益。”国王当时就答应下来。  于罗什便在法会上讲起《转*轮经》,听者无不心满意足。在说法之余,他还搜求外道经书,对于五明诸学(医术、工艺、论理、文辞、等等)无不精通。罗什平常性情坦率放达,不拘小节,拘守戒法都对他很是怀疑,但他不以为意心安理得。  莎车王子、参军王子两兄弟,将国事委于他人,相继出家。弟弟须利耶苏摩才技绝伦,专攻大乘,他哥哥以及其他学法者,纷纷拜他为师。罗什也投到他门下,两人一见如故,亲密无间。苏摩为他讲解《阿耨达经》。罗什听他说,一切感觉与色相均无自性,本来空无,便奇怪地发问:  “眼、耳、舌、身、意等诸法皆非真实存在。……”苏摩为他讲解。  罗什执着于诸法皆有,苏摩依据诸法由因缘而生的非实有观点,两人往复究诘,花费了许多时日,最后罗什叹道:“哎!我当初学小乘,就象不识金子的人,将鍮石当做奇妙的宝物。”于是转学大乘,广求经典,潜心钻研。  罗什又随母亲到了龟兹的北邻温宿,正赶上国中一个能言善辩的有道之士,手击王鼓,自立誓言:“谁能辩论过我,我 ... 头来谢他。”罗什便用大乘二义来问他。这二义包括,一了义,指经中明说真实之理的,二不了义,指隐蔽实义而为方便之说的。这个“有道之士”听他说完,当下就迷惑不清,便向罗什叩头,请求皈依。如此以来,罗什的名声传遍了葱岭以东、黄河以西诸国。龟兹王再也忍耐不住,亲自到温宿接他回国。  罗什在国中广泛宣讲大乘经典,为众人推论事理,如“诸法由缘而生,没有自性,故为空”,“五阴十八界等感觉与色相皆为名称,而非实有。”听讲者都心下叹服,以为相见恨晚:圣人在自己的家乡仍是圣人。  二十岁时,罗什在王宫受戒,随卑摩罗叉学习《十诵律》。  不久,罗什母亲决定到天竺去——这次没带上他。临行,母亲对他说:  “龟兹不久就要衰败,我走了。你我母子缘分已尽,就此分别吧。大乘佛教,当在东土弘扬,这就全靠你出力了。不过,这对你自身的修证并无好处,你作何打算呢?”  “佛法所传,首在舍己利人,若能开启蒙昧,洗净尘俗,那么,既使我被烧被煮,既使尝遍世间的辛苦,也无遗憾。”罗什望着母亲深不可测的眼睛,认真地说。这么多年来,母亲带他遍游诸国,广求名师,所付辛苦难计算,她所为何来?还不是佛法的传扬?他想起母亲出家时的情形,现在该由他独自承担自己的命运了。现在,又是一黄昏,如十几年前一样美妙,但如今的罗什已非昔日可比了。  母亲含笑而去,不久证得不还果。罗什留在龟兹潜心于经典。龟兹王为他造了金狮子座,铺上大秦所产名贵锦褥,请他说法。  一天,罗什来向国王辞行:“我的老师还没有参悟大乘佛法,我想亲自去开导他,不能在此地久住。”国王竭力挽留。两人正在谈论,忽然有人来报:大师槃头达多自远处赶来了。国王惊喜非常:“大师为什么这么远来光顾呢?”达多答道:“听说弟子悟得非常之理,再则大王弘法殷勤,所以特意前来。”这正合了罗什的心意。  罗什这次做起了老师,他讲《德女问经》,大体是说前后因缘虚而不实。达多问道:  “你到底从大乘中看出了什么奇异之处,而如此推崇它?”  “大乘佛法深微清净,阐明‘有法皆空',小乘则偏执不周,缺漏甚多。”罗什答道。  “你说有法皆空,实在是可怕至极,怎能舍掉有为法而爱空无呢?听我和你说:当初有个狂人,让纺线师纺线,说越细越好。纺线师加意工作,纺出的线细如微尘,狂人仍嫌太粗,纺线师忍无可忍,指着空中大怒道:‘瞧,这是细线!'狂人圆睁双眼:‘怎么看不见?'纺线师说:‘这种线细极了,我这么高明的工匠尚且看不见,何况他人呢?'狂人大喜,命他将线交与织工,织工也仿效纺线师的做法,最后二人都受到赏赐。可实际上呢?空无一物。你的空法,也和这差不多吧!”达多振振有词。罗什听后,便连类陈说,往复推辩,经过一个月,才使达多信服。他最后叹道:  “老师不能理解,学生反过来进行启发,这句话于今庆验了。”接着便向罗什施礼,拜他为师。并说:  “你是我的大乘老师,我是你的小乘老师。”  罗什的神俊之名越传越盛,每年佛法大会,各国国王都在座侧长跪,让他踏着登座。罗什的名声也传到东土:他向东传法的日子来临了。不过,这一过程的开始却不幸地沾染了血腥。  当时,前秦的苻坚正占据关中,前部王及龟兹王的弟弟来朝拜他,劝他平定西域,苻坚心意未决。建元十三年(公元377年),太史禀奏:“西方出现新星,应有德智不凡的人来辅佐中国。”苻坚暗想:“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莫非就是这两人吗?”建元十七年,鄯善王、前部王又劝苻坚出兵。第二年九月,苻坚便派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带着前部王、车师王等,统兵七万,征伐乌耆、龟兹诸国。临行,苻坚在建章宫为其饯行,对吕光说:  “帝王都是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我更以爱护苍生为本。此次出兵,难道是为贪图别的吗?不,我不过是渴望贤才。西域有鸠摩罗什,深通佛法,精晓阴阳,为那里学者的宗师,朕甚是想念。一旦攻克龟兹,就赶快把他送回来,贤哲是国之大宝,吕将军切记。”  罗什在龟兹,预感到灾难近了。他劝国王白纯:“国运将衰,敌兵将至。日下人从东方来,最好恭敬相待,千万不要抗其锋芒。”白纯不听,率兵与吕光作战,鲜血与刀光在太阳下闪烁飞溅,最后白纯战死,吕光攻克龟兹。  吕光初见罗什,见他年纪尚轻,便对他的智慧器量产生怀疑,对他百般戏弄,并强迫他娶龟兹王女为妻。罗什拒不接受,言辞凄苦。吕光将眼一瞪:“算了我的小大师,你的操行怎会超过你父亲呢?强硬推辞,不是装给我看吗?”随后叫人让他饮下浓酒,将两人关在密室中。罗什被逼无奈,只得破了节操。吕光有时让他骑笨牛劣马,想让他摔下来取乐,——他早已忘了苻坚所嘱。但罗什忍辱含垢,不急不恼,面无异色,吕光才觉出一点惭愧,连忙停下来。  罗什随吕光上路。回头望去,故国已淹没于尘沙之中,听得出空中隐隐的萧瑟之声。他闭上眼, ... 伴着他走了很远,在半睡半醒之之间,他重温了在西域的游荡生涯,嘴角流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猛然,他听到嘈杂的声音:吕光命令,在山脚宿营。他望望天空,对吕光说道:“在这样低的地方驻扎,会弄得狼狈不堪,应在高地停留。”吕光不听,结果半夜下起大雨,山洪暴发,几千人马被冲走。此时吕光才暗暗感到罗什的奇异。罗什又说:“这是凶亡之地,不宜久留。推究运数,应当速归,途中定有福地可居。”吕光不再反对,连夜启程。走到凉州,听说苻坚已被姚苌 ... 害,吕光三军戴孝,痛哭于城南。随后便停在关外建国,年号太安,史称后凉。  太安元年(公元3846)正月,姑藏(甘肃武威)大风,罗什说:“此风不祥,当有奸人叛乱。但极易平定。”不久彭晃、梁谦谋反,寻即破灭。龙飞二年(公元397年),张掖一带的沮渠男成及其从弟蒙逊造反,吕光派庶子吕纂率兵五万讨伐。吕光以为区区乌合之众,再加上吕纂有威武名声,平定是不成头问题的。但罗什却说:“看不到什么有利的征兆。”说得吕光十分丧气。等到吕纂大败而归,他就不能不叹服了。吕光的中书张资极富文采,很受赏识,忽然得病,吕光到处求医问药。有一外国僧人罗叉自称能治,吕光大喜,对他赏赐甚多。罗什知道他在诳骗,便对张资说:“罗叉不能救你,他来只是白添麻烦。冥间运数虽隐晦莫测,也可以事迹验试。”使用五色丝做成绳,烧成灰末,扔进水中,“灰若还原为绳,病就不可治了。”果然灰又成绳,张资一见,心下绝望,不久便身亡。  吕光死了,儿子吕绍继位。  几天后,吕纂 ... 掉吕绍自立为王,称元咸宁(公元400年)。  咸宁二年,有猪产仔,一身三头。又有龙从东厢井中升出,蟠卧殿前,第二天早晨就不见了。吕纂大喜,以为祥瑞,便改殿名为龙祥殿。不久又有龙出现在当阳九宫门。吕纂改其名为龙兴门。罗仲见他这般折腾,禀奏道:  “陛下切不可妄动。猪妖显异,潜龙出游,并非祥瑞:龙是阴类,出入有时,现在屡现?恐生灾祸。依我看来,定有下人谋上之变乱。陛下应克制自己,修身养性,以谢苍天。  吕纂正在兴头止,哪里听得进?他与罗什打赌,以 ... 人为戏,说:  “若为祥瑞,我 ... 一胡奴,若为恶兆,你砍胡奴的头。”罗什输了,自无所谓,赢便要破 ... 戒。  “恐怕不能砍胡奴的头,胡奴将砍人的头。”罗什慢慢说道。他在点拨吕纂,但如此愚钝的人,如何听得出呢?他正在为自己设的赌暗自得意。  不久,吕光的侄子吕超 ... 掉吕纂,立其兄吕隆为主。吕超小字胡奴,吕纂至死不能醒悟。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罗什回想此段时光,心中甚是焦虑:吕氏父子并不弘扬佛法,他们看重的,只是他的阴阳之术,他在凉州只不过一算命先生而已。他只得隐藏自己的深奥见解,无所宣扬。他很遗憾苻坚死得太早,他只能耐心等待。  ... 害苻坚的的姚苌在关中一带建立后秦。因罗什声名远播,便虚心相邀。吕氏则考虑到他足智多谋,放罗什走无异授人以刀柄。入关的希望又成泡影。姚苌死,儿子姚兴即位,又派人相邀。弘始三年(公元401年)三月,广庭中生出连理树,逍遥园里葱变为茝,姚兴以为佳兆,说定有智人前来相助。五月,他派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败,上表请降,姚兴才得以迎罗什入都。罗什终手如愿以偿,在长安他又恢复了高僧面目。姚兴待之以国师之礼,两人对谈,终日不倦,他自己研讨机微妙理,则是终年不辍。  罗什用力最殷者,还是译经。  自汉明帝时佛法东传,经过魏晋,译幽的经论渐多,但支、竺等人所出,文辞、意义多有滞碍。罗什来长安,遇到推崇佛法、立志宣讲的姚兴,可谓万幸,他被请入逍遥园中译经。罗什对经典均已精熟,又懂汉语,译起来十分便利。姚兴又派了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听取罗什的解释。先译出《大品》,译后罗什手持梵本,姚兴手执旧译,互相校对,新出文字,均圆融无碍,众人佩服至极。姚兴以为,佛法玄奥精深,主张向善,确是出离苦海的渡口,驾驭世事的规范。所以也潜心研读,著出《通三世论》,探求因果之理。自王公以下,无不钦佩赞叹他这种作风。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候蒿都笃信因缘业报之说,屡次请罗什在长安大寺讲解。  罗什所译经论,先后有《小品》、《金刚波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论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等等,共三百多卷,为佛法的传扬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当此时,四方义土,万里来投,罗什的名声更加远扬。、龙光释道生,智慧非凡,入关来请罗什决断言语之正误;庐山的慧远,学贯群经,栋梁之才,也向他请教。  罗什译经既多,对译事自然颇有体会。他常为僧叡讲解西方的修辞文体,指出与汉文异同之处,说:“天竺风俗,极重文章体制,文字韵律,以合于音乐为佳。凡朝见国王,一定要有言辞赞颂其功德,晋见佛的仪礼,也以歌唱咏叹为贵,佛经里的偈颂,就是这类文体格式。但是将梵语译为汉文,文采就失掉了,虽能译出大意,但风貌迵异,这就象嚼饭哺人,不但失了原味,还令人呕秽。”这是见道之言,为后世论者称赏。罗什曾作偈颂给法和:“心中孕育明德,流芳遍及四处,鸾鸟鸣于孤桐,清音响彻九天。”共十偈,都是譬喻之辞。罗什嗜好大乘,有志于弘扬。他常对月长叹:“我若下笔作《阿毗昙》,就非迦旃延子能比了。可身处此地,识见高深的人太少,犹如被困孤城,还议论什呢?凄然惨容,只得作罢。他自己的著作,便剩下《实相论》二卷了。他的才能,贯注在传译之中,他常手持梵本,出口成章,落笔不用删削,而文辞婉约,意义显达。  罗什为人神情开朗,傲岸出群,而性情笃厚仁义,心怀众生,谦虚处事。姚兴对他深加推崇。一日,姚兴象参悟了什么玄妙禅机一样一拍头叹道:“哎呀!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到!大师聪悟过人,举世无匹,若一旦辞世,谁人能替代?怎能使法种无后?”于是挑来十名美妓,让他接受。自此之后,罗什便不在僧房居住,而是另造房舍,姚兴供给丰厚的财物。罗什也知道,他的行为已属犯戒,所以每次说法前,先讲譬喻道:“臭泥中能生青莲花,大家采莲花即可,不要取青泥。”大约其中含有某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吧!也有传说,他为了清除在信徒中的坏影响。当众表演,将一碗针吞下,以证明自己道行高深,虽近女色,也不妨事,无德行者,切不可效法,又仿佛在为自己辩护。现代作家施蜇则在小说中写他身上佛性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他潜意识中的人性萌动,这就是见仁见智了。我们更相信他是被逼行事:月支北山罗汉的提醒已是讖语,在吕光手下被逼与王女成婚,他也曾苦苦哀求过。  教罗什戒律的卑摩罗叉来到关中。罗什一见故人,顿觉如同枯木逢春,心境明朗了许多,对罗叉极尽尊敬的礼节。但罗叉总是淡淡的:三妻四妾,哪里见过这种高僧?他暗含讥讽地说道:“你与汉地缘分很重,所以得此厚遇。受法弟子有几个人呢?”罗什明白老师为何不悦,但又不好委过于姚兴,只得面带惭色答道:“汉土境内,经律尚不完备。新出诸种经论,多是弟子所译。如今有三千人随我学法,但弟子业障深重,故此不能得到老师看重。”罗叉也非等闲之辈,他细想其中定有缘故,也就不再为难他。两人重又谈起别后情形,从清晨到黄昏,从黄昏到年夜,两位高僧对床共语,直到太阳重新升起。  春去春来,许多日月过去了。大师已明显地不再年轻,他花费的心血已太多。一天,他忽然觉得体有不适,便说出三番神咒,让外国弟子念诵救护——然而已经晚了。他召集众僧,做了最后一次谈话。  “你我因佛法相遇,然而未及尽心,便又要到后世相见,让人悲伤得无话可说。我才智暗昧,却谬充传译者,所出三百余卷,只有《十论》未及删改,与本义并无差别。但愿我的译作,能流传后世,对弘法有益。现在我立誓:若所出经典无谬,焚身后舌不焦烂。  一席话说得众人暗然伤神。  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 八月二十日,大师圆寂于长安城中,一切与往常都没有区别。逍遥园中点起了火,大师安卧于上。火焰贪婪而又热烈地上下跳动,将大师的骨肉化成灰烬。  只有他那只完整如初的舌头在向世人宣说:大师不愧为大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德故事:鸠摩罗什东土传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2. 皇帝让大儿子辅佐太子,大儿子说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灭了弟弟

    皇帝让大儿子辅佐太子,大儿子说您放心,皇帝一死,他就灭了弟弟文|武品文史古代皇位的传承非常有讲究,一般情况下都是「”立嫡,立长”,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子孙们相互争夺帝位。此外,皇帝因为后宫嫔妃众多,所以子女也很多,这些子女大多都成为诸侯王,分散武将手中的兵权,以此来稳固皇权的统治地位。但是有些皇子的野心较大,在羽翼丰满之后就开始窥窃皇位,所以在皇帝去世之后,就会出现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的闹

  3. 此人带7万兵马出征,凯旋时得知皇帝驾崩,让三军服丧准备称帝

    王鉴认为机不可失,应该尽快出击,速战速决,以免对朝廷造成更多不良影响。吕光却认为,叛军刚刚得到胜利气势非常高涨。不久之后,叛军因为粮草用光准备退兵,吕光立刻带人全力出击,轻而易举的就打败了叛军。吕光在回来的路上,听说了皇帝苻坚去世的消息,立刻停下来让三军服丧,然后给自己加封了很多职位,并且建立了一个年号「”太安”,为将来称帝做了一系列准备。公元396年6月,吕光正式称帝建国大凉。

  4. 十六国历史之五凉:得河西者得西域,得西域者才得帝国雄风

    得河西者得西域,不仅统一的中央帝国能做到,即便是割据河西的地方政权也能做到。而得西域者,才能成就帝国雄风。了解十六国的五凉政权,往往会逼着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河西之地。吕光横扫西域三十余国,实现了前秦对西域的控制,使前秦国土面积达到了鼎盛。西凉政权是汉族政权,其创立者李暠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历经汉匈百年战争,中原帝国在与草原民族的正面较量中,取得了完胜。

  5. 统一北方且国力强盛的前秦为何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只因一人早逝

    对于苻坚,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于「”淝水之战”,我一定熟悉。在「”淝水之战”中,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风声鹤唳”,一个是「”草木皆兵”,可惜都不是好词。事实上,「”淝水之战”被我们一直当作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谢安成了英雄,而苻坚的形象则被完全丑化。那么,这符合历史事实吗?简直就是「”一丑遮百俊”,苻坚不过是因为一次战争的失败,后人就将其彻底地丑化。如果了解苻坚,你就会知道,在苻坚的一生中有

  6. 大德故事:鸠摩罗什东土传法

    鸠摩罗什塑像龟兹国又迎来了一个平静的黄昏。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儿子鸠摩罗什身上。罗什七岁时,终于也效法母亲,出家修行。罗什垂目静听,不急不恼,突然发语,指出其误谬,当即挫败对手。罗什母亲听后,觉出了他话中的隐忧。罗什又到了沙勒国。莎车王子、参军王子两兄弟,将国事委于他人,相继出家。如此以来,罗什的名声传遍了葱岭以东、黄河以西诸国。罗什留在龟兹潜心于经典。这正合了罗什的心意。

  7. 高僧故事:父亲还俗娶妻 母亲携子出家

    鸠摩罗什出生于一个神奇的家庭,他的父亲鸠摩炎原是一位出家人,母亲则是龟兹国的公主,因为仰慕鸠摩炎的才华风范,逼其还俗成婚;然而当这位龟兹公主生下儿子后,却又选择出家修行,最后影响儿子,在儿子出家后携子云游各地,最终自己证得正果,并引导儿子取得流芳千古的成就。妻子身为龟兹王妹,毅然决然地说出这番话。鸠摩炎最初也不以为意,但到了第六天晚上,看见妻子气如游丝,担心妻子由此丧命,值得答应让她出家。

  8. 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

    是一名高僧,叫鸠摩罗什,如今流行的《金刚经》就是他翻译的。道清把鸠摩罗什、玄奘当作两座高高的丰碑,在真实的历史中,两人的地位确实是并驾齐驱。周围小国家慕名求婚的王子络绎不绝,全被她拒之门外。国王只好出面,强迫鸠摩罗炎和妹妹成婚。4年后,她绝食6天,只为出家。鸠摩罗什舌战群僧,挫败众人,名震罽宾。他父亲是被逼婚,他是被诱婚。吕光越来越感到惊异,渐渐被他折服,不自觉地停止了侮辱行为。

  9. 后凉

    后凉,十六国之一。前秦主苻坚统一北方后,于382年命吕光进军西域,西域30余国陆续归附。386年,光自称凉州牧、酒泉公,都姑臧,史称“后凉”。后凉初建时,国势颇盛。后凉与四周各族政权频繁交战,势力渐弱。gt;gt;gt;中国历史纪年表后凉世系吕光太祖懿武皇帝,在位14年。401年,吕超...吕纂,让位于吕隆,隆即位,改元神鼎,为沮渠蒙逊与秃发傉擅所侵逼,于403年降于后秦,后凉亡。

  10.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以非凡的领悟力受到赞誉。由于龟兹周围国家社会、历史的变化,大乘佛教声势日高,鸠摩罗什的思想中出现了和传统小乘之间的矛盾。“时龟兹僧众一万余人,疑非凡夫”,对鸠摩罗什“咸推而几敬之,莫敢居上”。鸠摩罗什是龟兹大乘佛教最初的传播者和推行者,他以对佛教经典的熟知和令人折服的雄辩口才,大力弘扬大乘,贬低小乘,使大乘一度在龟兹占优势地位。

随机推荐

  1. 作福不嫌多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波斯匿王就在王宫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讲堂,并要求朝中的大臣们,也一起发欢喜心供养。一阵悲伤哭泣后,以手抹掉眼泪,向佛陀顶礼,承认自己的过失。佛陀赞叹她是声闻弟子中,信解脱第一的比丘尼。

  2.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

    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对中国古代铜镜真伪辨析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累积和使用的过程。2、中国古代铜镜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中国古代铜镜有四千年的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都具有那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包括文饰、铜质、型制、锈色、厚薄、铸造特点等时代特征。

  3. 喜笑颜开是什么意思?

    【拼音】xǐxiàoyánkāi【解释】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例子】【近义词】笑逐颜开,笑容可掬【反义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相关】百度“喜笑颜开”

  4. 钱松岩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钱松岩先生近七十年的美术教育和国画创作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浓厚的时代生活予以其作品无限生命力,堪称本世纪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钱公的艺术成就,受益于满腔爱国热忱和深厚的文学底蕴。钱松岩先生毕生业精于勤,书卷不释手,书法不离手,诗句常在口,丹青频出手。>>钱松岩先生勤奋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一生深受世人的赞誉和认同,不愧为年青画家的楷模。

  5. 邓骘的妻子儿女 如何评价邓骘

    邓骘邓骘是邓太后邓绥的兄长、东汉名将邓禹的孙子,是东汉时期著名将领、外戚。公元121年,邓骘被宦官诬陷,悲愤的绝食自尽。邓骘的妻子儿女>妻子寇氏,寇恂的孙女。>如何评价邓骘>范晔《后汉书》:“骘、悝兄弟,委远时柄,忠劳王室,而终莫之免,斯乐生所以泣而辞燕也!”“②试观邓骘兄弟,守祖宗遗训,尚知敛抑,而卒为妇寺所诬,横罹大狱,七人毙命,全族遭殃。”

  6. 梦见搭上便车

    周公解梦梦见搭上便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搭上便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安吉丽娜朱莉简介

    因在戏剧《女孩,被打断》中的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被各种媒体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她与布拉德·皮特的关系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8. 那些年我们相信的饮食谣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吴永宁指出,没有发现油炸方便面比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含量更高。其中仅食盐一项,长期过量摄入就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其实,天然的食物也是会掉色的。最近网上有传言说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对此,西安市农业局副局长张贵生明确表示:圣女果不是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

  9. 黄伯韬的宿敌真的是粟裕吗 为什么黄伯韬绝望到拔枪 ...

    当晚8时,粟裕主持召开了华中野战军作战会议。他对第十纵队指挥员明确提出保卫邵伯的作战方针:进攻邵伯的敌人是黄伯韬的整编第二十五师,下辖第四十旅和第一○八旅。黄伯韬则亲临前线,直接指挥炮兵轰击。黄伯韬恼羞成怒。邵伯保卫战至此胜利结束。>黄伯韬的第二十五师在“围歼陈粟共军主力”的...军队中战斗力是相对较强的。

  10. 梦见巧克力 梦见巧克力什么意思

    梦见巧克力是什么意思?梦见巧克力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巧克力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巧克力发酸了,暗示疾病以及不如意的事情快要降临在你身上。梦见自己在吃巧克力,象征爱情方面的新状况。梦见巧克力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有一个在辛苦求职的人,某天梦见自己去超市买巧克力,巧克力有好多种类。有些人不能没有巧克力,如果做梦者每天都吃巧克力,可能暗示要学会克制自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