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爲“中國歷史上的之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

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爲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

中國人的骨子裏,始終存在一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袁了凡認爲,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

在這本書中,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書中的諄諄教誨,對於生活在浮躁喧囂當下的我們,意義尤爲明顯。

⒈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譯文:一切的福田,都在於方寸之間,從心中去尋找,沒有什麼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單單能夠得到道德仁義,也能得到榮華富貴。道德和富貴都能得到,這才是孟子說的“是求有益於得也”。

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馳求,那麼也只能是求索有 ... ,得到全憑命運,道德與富貴都會失去,所以沒有一定益處。

感悟:《論語》中說“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是儒家對於物質追求的看法。孟子所說的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義,但在追求道德仁義的同時,富貴也會隨之而來。

因此,《大學》中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中庸》裏面說:“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只要擁有了道德,富貴便會不請自來。這句話讀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這便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⒉ 改命的開始:反省自己

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餘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譯文:雲谷禪師說,你自己揣測一下能不能中科舉?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說:不應該。中科舉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氣很薄,又不能積累功德來培養後福,而且很沒有耐心,不能容納別人。

我時常用自己的才智來欺壓別人,直心直行,說話很隨意,說了很多錯話。像我這樣福氣淺薄之人,怎麼會中科舉呢?

感悟:上面我們已經講到了,富貴要從心而覓,這就需要反省。能夠反省,這是你改命的之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那命運就無從改起。

曾子爲什麼要每日三省呢?就是怕自己有過錯。所以,反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單單是改命的開始。

世界上有兩種值得稱讚的人,一種是不犯過失的人,但這種人幾乎沒有,誰能說一輩子不犯錯誤呢?還有一種,就是有了過錯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⒊ 做人不要太清高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餘好潔,宜無子者一;

譯文:土地污穢的地方才會有生物,水流清澈的地方常常沒有魚蝦。我清潔過度,這是我不應該有孩子的之一條原因;

感悟:凡是污穢的地方,往往多生物。《菜根譚》:“糞蟲至穢,變爲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爲螢而耀採於夏日。”

糞蟲可謂是最髒的了,但可以生出蟬這種具有情操的昆蟲,而腐爛的草也不乾淨,但卻能生出帶有點點亮光的螢火蟲來。

所以,往往污穢之處,都生有大量的生物。相反,凡是乾淨的地方,生物就很難生長。水很乾淨,魚蝦就會滅絕,這是自然規律。這裏的“潔”更多的是指爲人。

什麼樣的人太潔呢?清高的人。比如《紅樓夢》中的妙語,就是一個清高的人。人不可太清高,太清高就會缺少朋友,與人無法相處,變得孤寡。

《菜根譚》中的一句話:“廉官多無後,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袁了凡爲什麼不能容人呢?根本原因就是太潔了,太清了,所以不能有容人的胸襟。

⒋ 心胸,就是財富

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譯文:這人世間擁有千金財富的,必定是千金人物;擁有百金家產的,必然是百金人物;應當餓死的人,必然是餓死的人物;上天只不過是根據人的材質而定,何曾加了自己的意思在裏面?

感悟:古代聖賢范蠡,三次都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位,又三次散盡家產,三聚三散,傳爲美談。擁有財富的時候,范蠡沒有興奮,散盡家產的時候,范蠡也沒有沮喪,可以說他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我們講:“宰相肚裏能撐船”,意思是宰相的度量特別大。宰相是富貴至極的人物,若心胸小了,他如何能裝這些富貴?

⒌ 效法天道,方能趨吉避凶

易爲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開章之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譯文:《周易》爲君子謀劃,趨向吉祥避開兇險。如果天命是一成不變的,那吉祥怎麼可能趨向,兇險又如何避開呢?《易經》開篇就說,積累善業的家庭,必然有餘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嗎?

感悟:言行舉止符合天道,符合規律,方能趨吉避凶。雲谷禪師跟袁了凡說這句話,意思是命運可以改,否則《周易》絕不會說這句話。天命不是一定的,天命是按照天道的運行規律而變化的。

對於人來說,必須要效法天道,根據天道運行規律而變化,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才能趨吉避凶。

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譯文:即使是命中應該榮華顯貴,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頭;即使是命中應該萬事順利,也要常常存不順的念頭;即使是現在是衣食無憂,也要常常存在貧困的念頭;

即使是人們都敬愛你,也要常常存在恐懼的念頭;即使是家中德望很高,也要常常存在卑微的念頭;即使是你學問非常優秀,也要常常存在淺顯不堪的念頭。

感悟:即使命中很好,也應當做不好想。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後很好,原因多半是因爲人無遠慮。一個家庭即使富貴至極,他終究擋不住只消福不種福。

歷史上富貴至極的無過於帝王之家,凡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數都是窮奢極欲,夏桀、商紂等等,哪一個不是?

比如一個人身體很健康,體質很好,但若他過度消耗,不注意養生,那大病總有一天會找到他。反之,如果他本來就體質好,卻當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樣的愛惜身體,他必定會益壽延年。

古人說,種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決途徑在努力行善,能夠一心行善,福德才會綿遠,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⒎ 因循度日,枉對一生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爲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譯文:一定要每天都知道自己的過錯,天天努力去改,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就是一天安於現狀,一天沒有錯誤可改,就是一天沒有進步。

世上聰明伶俐的人不少,但觀察他們德業都沒有進步廣大的原因,都是因爲“因循”這兩個字,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感悟:歷史上,很多人小時候被譽爲“神童”,但長大了卻跟普通人一樣,沒有任何進步,原因就是“因循”兩個字。反倒是一些普通人,沒有什麼天賦,但通過勤學苦練,相信勤能補拙,最後學有所成,成了一代偉人。

不管做任何事情,抱定一門心思,一輩子用功,不管天賦如何,很少有不成功的。譬如打井一樣,一輩子就在一個地方打,不挪動地方,不見水誓不罷休,一輩子去用功,一定出水。

但是,如果是這個地方挖了幾米沒出水,換個地方再打,那個地方挖了幾米沒出水,換個地方再打,那一輩子都在換地方,到頭來一口井都不可能出水。

改造命運也是如此,天天都在改錯,天天都在反省,天天都在努力,那這個命運就一定能改,如果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就要做命運的奴隸了。

⒏ 知恥的人,才是活得最從容的人

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譯文:知道恥辱對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爲不喪失恥辱之心,這就可稱之爲聖賢之人了,如果喪失掉了恥辱心,那就和禽獸沒什麼兩樣。這就是改過的關鍵點。

感悟:人不知道恥辱了,沒有羞愧心了,這恰恰是世上最爲羞恥的事情,也是人類更大的悲哀。

了凡先生用孟子的話做了一個總結,並加以闡發,以此告訴兒子天啓:恥辱心對人來實在太重要了,你不喪失恥辱心,最終能成聖賢,如果一旦喪失了,那就淪爲禽獸了,這是改錯關鍵中的關鍵,要點中的要點,萬萬不能忘記。

⒐ 不當活死人,活出勇猛心

鬚髮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齧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爲益也。

譯文:要發勇猛心。人們不肯改過,多半是因爲因循守舊,不肯向前;我們要鼓舞振作起來,不要遲疑,不要等待。

對於小的過惡,要如同肉中有芒刺一般,立刻剔除;對於大的過惡,要想毒蛇咬自己的手指一樣,要快速斬斷,沒有絲毫的停滯,這就是《周易》中所說的風雷之所以叫益的原因。

感悟:歷史上的很多偉人,有成就的人,他們原只是普通人,但因爲肯於堅持,有着一顆無法撼動的勇猛心,最終成就他們的偉人夢想。

曾國藩三十歲的時候還在吸菸,三十歲之後立志戒菸,從此之後便永不再吸,如果沒有勇猛心,面對清末如此動亂的境況,曾國藩憑什麼一枝獨秀?

了凡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兒,了凡知道勇猛心的好處,所以力勸兒子,必須要把勇猛心生髮出來,這樣改過才可能成功。

⒑ 別拿着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譯文:如果聽到別人毀謗我就大發雷霆,那就如同春蠶吐絲成繭一樣,自己把自己束縛了。

感悟:對於生氣,網絡上給出的解釋是:拿着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爲什麼要拿着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都是因爲遷怒他人。

中國有無數的聖賢經典,但從沒有哪一本是教人批評別人的,因爲在中國的文化體系裏面沒有自以爲是和怨天尤人的學問。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反求自身,這是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古人的做法。

對於一個反求自身的人來說,外界的毀謗雖然很多,謠言滿天飛,但都變成了他歷練自己的磨刀石,是成就他的東西,他不但不會生氣,不會抱怨,反而會生出感恩心,因爲正是這種毀謗爲他提供了歷事練心的地方,他又怎麼會生氣呢?

⒒ 從心改過的人,方是人中丈夫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譯文:什麼叫從心改正過錯呢?過錯雖然千端萬緒,但歸納起來都是一心造作。如果我的內心不妄動,過錯又如何產生呢?

感悟:從心改過,也是最難達到的改過境界。過錯,千差萬別,不同的人,所犯的過錯也不同,但歸根到底,總不出心性二字。一切過錯,都是邪念,即是邪念,則必然從心而起。如果心念不動,邪念就不會起來,過錯也就不會產生了。

從心改過,是改過 ... 中最根本最直捷最圓滿的 ... ,是更高的境界,能夠從心改過的人,真稱得上是人中丈夫。

⒓ ... 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且爲豔稱而廣述之。

譯文:不要以自己的長處去掩蓋別人,不要以自己的善事來彰顯他人的不足,不要以自己的才華與技能來困擾他人。收斂自己的才華與智慧,虛懷若谷;看到別人的過失,幫着包容掩蓋。

一來,可以讓他自己反省修改過錯,一來可以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見到他人稍微有些長處可取,善事可標,就要向他們學習,並要要交口稱讚,廣爲他人傳播。

感悟:內斂是一種德行,炫耀是敗德,敗德則損福。從事上講,內斂的人,受人尊敬,讓人覺得有涵養;炫耀容易與人結怨,爲人們所忌。

所以,中國有“人不外露”的美德,沒有“炫耀自誇”的學問。看到別人有過失了,有錯誤了,幫着掩蓋起來,給人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成全別人,這是功德之事。

中國之一善書《了凡四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漢武帝為啥一直“不待見”名將李廣

    漢武帝時期有一位抗匈名將,論騎馬射箭,技能遠遠勝過衛青和霍去病,但他的命運卻遠遠不如他們通達,馳騁沙場、打擊匈奴這麽多年,漢武帝卻始終沒有封他為侯。這位將軍是誰?漢武帝選才任人存在不公平嗎?龍城飛將唐代詩人王昌齡曾寫過一首著名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中所謂“飛將”,指的就是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王昌齡說如果有李廣這樣的將軍把守邊關,胡人就

  2. 劉伯溫之死,疑點眾多

    說到劉伯溫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眾人傳言的美句“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正真的歷史的劉伯溫如我們想象中的一般,是個難得一遇的奇才。但就是就是這樣一個奇才讓大家對他個人的事跡還是很是好奇。而劉伯溫之死到現在依然普遍被認為是個千古謎案。眾多歷史文學者講解的版本不一,大家都眾說紛紜。最主要的死因疑點主要分為三個觀點:之一個觀點認為是劉伯溫被朝中敵對的勢力宰相胡惟庸所害死。第二個觀點是認為胡惟庸有可能

  3. 上海抗疫:千年史的回顧

    上海考古歷史6000年、建城史700年以來,勤勞勇敢的上海先民不僅篳路襤褸以啟山林,開創了發祥於松澤文化、廣富林文化的上海古典文明,在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同時,也與入侵自身的病毒(瘟疫)相鬥爭。瘟疫的滋生與環境息息相關,其中戰爭、乾旱與饑餓是瘟疫爆發的三大因素。中國早在殷墟甲骨卜辭中,就以“疾”“鬁”“疥”“盅”“禍風”“疾年”等文字予以記錄。而最早的防疫記錄則見於《周禮·天官·塚宰》:“疾醫掌養

  4. 為什麽古代皇帝的女婿被稱為駙馬?

    現在提起駙馬,大家都會知道是皇帝的女婿,那你知道駙馬為什麽叫駙馬,而不是叫其他的稱為呢?身為天家的女婿,駙馬到底算不算是個正經官職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侃一侃關於駙馬的歷史。駙馬在魏晉南北朝以前,其實不是專指公主的夫婿。駙馬以前是一個正經官職,叫駙馬都尉,成為我們現在熟知的意思還是因為魏晉時期公主的丈夫常被任命為駙馬都尉。長此以往大家為了方便就這麽代稱了。駙馬在秦朝是馬車隊管理員,當時的達官貴族為

  5. “無得士心之人”李自成何以為戰?有才無德,注定走不遠

    《明史》“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這是張廷玉撰寫的史書中,對於李自成的評價。在明末崇禎年間,弊政積重難返。雖然他一心銳意改革,但也終不能扶大廈於將傾。最終,吊死在煤山之上。當時的明朝貪官汙吏橫行,國庫虧空。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農民發起動亂,內憂外患,悲困交加。一、闖王李自成明末迅捷官員馬世奇曾說:“今闖、獻並負滔天之逆,而治獻易,治闖難”。意思是張獻忠與李自成起兵謀反,平

  6. 清代“大挑制度”:范進中舉變瘋,他究竟能當多大的官?

    相信很多朋友在中學的時候都學過《范進中舉》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這部小說的創作者清代的吳敬梓,他在這部作品中辛辣地諷刺了清代人們趨炎附勢又熱衷仕途,捧高踩低的風氣,同時也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那麽范進中舉後究竟能做什麽級別的官員呢?我們在課本中似乎沒有學過。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范進的母親聽到中舉的消息,樂極生悲,暈死了過去,所以范進為母親守孝三年,科舉之路也

  7. 魏延被殺後,第二任漢中都督為何是吳懿,而不是王平呢?

    早在赤壁之戰前後,魏延就投靠到劉備麾下。劉備入川時,魏延因為多次立下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到了公元219年,劉備攻下漢中,晉升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多年。由此,對於魏延來說,也因此成為蜀漢之一任漢中都督。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發生爭執,結果,漢中都督魏延眾叛親離,還被馬超的從弟馬岱斬殺。而這,無疑是蜀漢的一大損失。在魏延

  8. 世上沒有不撒謊的人

    曾擔任谷歌大數據科學家的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茨寫了一本有關大數據的書,叫《人人都會說謊》。這本書裡有個觀點:無論是有意還是無心,每個人都可能說謊。你別覺得這話不順耳,事實就是如此。有時候是善意的謊言,有時候是情不自禁的“自欺欺人”。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撒謊,可能是自信或好高騖遠的想法,也可能是宏大的計劃,卻無法抵擋住誘惑。人們說撒謊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我們就找個偉大人物來說說,民族英雄林則徐是

  9. 為何安史之亂後,各藩王擁兵自重,唐朝反而更太平了?

    安史之亂,又稱天寶之亂,是中國唐朝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了爭奪統治權而發動的內戰,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給唐朝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並且各地藩王開始擁兵自重,唐朝中央集權被極大地削弱,但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反而更太平了,這是為什麽呢?首先,雖然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成為唐王朝的更大威脅,唐朝境內的戰爭卻明顯減少了,朝廷與各藩鎮就像是東周時期天

  10. 明朝滅亡後,如果清朝沒有入關,中國的局勢會是什麽樣?

    明朝末年,神州大地上的穩定被破壞,農民起義軍大規模活動,而在關外,女真人建立了後金,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崇禎皇帝雖然想著要鎮壓起義,延續明朝的壽命,可惜他本人沒什麽本事,手底下的臣子們也和他貌合神離。當袁崇煥和孫傳庭等人死後,明朝的氣數就已經沒了,剩下來的幾年,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攻破北京城。崇禎帝跑到了煤山上面,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至此,明朝宣布滅亡,神州大地

随机推荐

  1. 2011中秋短信专题

    以真诚为半径,用尊重为圆心,送您一个中秋圆圆的祝福……预祝中秋快乐,月圆人更圆!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著。中秋,思念的时节,我将真诚与祝福浓缩至短信,带着关怀与思?月到中秋,分外想你。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天上的月,等有情人来寄望,中秋的夜晚我将明月和星星排成最美的祝福:中秋快乐!

  2. 徐向前的子女后代,现状怎样?

    在全国各地辗转多年,1930年起,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等,期间主要负责反“围剿”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徐向前打了很多的漂亮仗,尤其是临汾战役中,他率部只用了2个月,便拿下了易守难攻的临汾城。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接下来,一起看看徐向前的夫人是谁、子女现状怎样?

  3. 梦见在森林中迷路_周公解梦梦到在森林中迷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在森林中迷路好不好

    迷路有很多隐藏的含义。梦见在森林中迷路:梦见自己在森林中迷路,预示著自己将会被小人欺骗算计,让自己受到多方面的严重损失。梦见与恋人拥抱_周公解梦梦到与恋人拥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与恋人拥抱好不好梦见自己和朋友一起在森林中迷路,预示著自己会因为做不好决定而向朋友寻求帮助,但是未必就能得到帮助。梦见自己和亲人、爱人在森林中走散,预示著自己家庭将会非常和谐。

  4. 西方人不理解,中國五千年王朝史,爲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般來說封建王權統治時間越長,那麼對於國家的影響和禁錮那就越長,而封建王權越是不容易被清除。如英國、日本、泰國、沙特等國家,就是如此,這也是其直接都保留王室的最主要原因。而反之來說,一個國家受封建王權統治時間越是短,那麼其受影響越小,就越容易去除王權,最典型就是美國、澳大利亞、瑞士、俄羅斯等,這也是他們現在都沒有王室的原因了。而這個也有例外,也是讓西方至今想不通,不理解的是,中國作

  5. 梦见破败 梦见破败什么意思

    梦见破败是什么意思?梦见破败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破败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被破坏的景象或是破旧的房子、花园等,有时表示了一种想与眼前的环境脱离,或跟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的愿望;有时则表示了受到伤害后低落的情绪,暗示了支离破碎的伤感心境。待考者梦到住破房子,预兆考试成绩将会很好。单身的人梦到住破房子,则象征爱情方面的运势,爱情必然将会获得成功。

  6. 余味无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úwèiwúqióng【解释】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余味无穷”

  7. 梦见火光是好预兆吗 梦见火光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那么,梦见火光预示什么?火光代表好事接连不断地来临。火光显得明亮而且有流动性,表示朋友们的意图都很纯正。梦见自己赤脚在火上行走,表示你有能力去完成其他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还意味着你的健康状况良好。梦见你受不了火光的照射,表示你的权益会受到损坏,那些表面上是你朋友的人,对你只是阿谀奉承,而心怀鬼胎。女人梦见与女神交谈好吗梦见女神是好事吗–周公解梦

  8. 德川家治:德川幕府第十代征夷大将军

    德川家治,德川幕府第十代征夷大将军,1760年至1786年在位。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梅溪通条的女儿,于幸之方(至心院)。家治自幼就聪明伶俐,在祖父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宠爱长大。>>1760年时,家重让出将军之位后自称大御所,家治因此继承第十代将军。两年后的1781年家治立一桥德川家的德川治济的长男丰千代为养嗣子。>>1786年,家治逝世,享年五十岁。在家治去世后,田沼意次立刻就失势,且马上被罢免老中的职位。

  9. 梦见山坡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山坡,上坡代表着事业和财运上升,下坡代表着事业和财运下降。梦见登山,是步步高升的意思,预示工作上要受到提升,前程远大。梦见下山,地位高的人梦见下山表示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了;地位低的人梦见下山,却意味着可能有机会出人头地。梦见有缓坡的山,体现出女性的信息。梦见站在悬崖边上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10. 梦见“梦见更换衣服”是什么意思

    梦见更换衣服,暗示梦者会努力探听别人的秘密,从中捞到好处。梦见别人更换衣服,提醒梦者日常一定要谨言慎行,防止仇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向自己发动突然袭击。梦见脱衣服,意味着生活奢侈、放荡。梦见主人或上司脱衣服,会受人奴役。梦见敌人脱衣服,对如何击败敌人,整天郁郁不乐,心情会非常忧烦。囚犯梦见脱衣服,预示梦者在服刑期间会受到优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