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乾隆下令出兵伊犁,正式对准噶尔汗国发动进攻。到雍正九年,准噶尔汗国大败清军,清朝阵亡14位副都统级别以上的将领。所以,当乾隆准备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朝廷中很多大臣都极力反对。准噶尔汗国在乾隆十年时,国内开始爆发瘟疫,随后不久,国内因为争夺大汗位置内战七年,国力大幅度削弱。所以,在乾隆用兵,傅恒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支持,他也是最初唯一公开支持乾隆的大臣。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乾隆下令出兵伊犁,正式对准噶尔汗国发动进攻。这是一个艰难的 ... 决定。清朝跟准噶尔之间前后打了八十多年的战争。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双方曾开始交战。这并非一个弱小的部落,它们的势力一度曾扩展到中亚,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只是在名义上保持对清朝的朝贡。 康熙皇帝虽然亲征扫平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但准噶尔汗国并未消亡,事实上后来他们又曾出兵 ... ,只是未能得逞。到雍正九年,准噶尔汗国大败清军,清朝阵亡14位副都统级别以上的将领。这次败仗对清军震撼极大。 所以,当乾隆准备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朝廷中很多大臣都极力反对。可是,乾隆选择开战也不是没有理由。准噶尔汗国在乾隆十年时,国内开始爆发瘟疫,随后不久,国内因为争夺大汗位置内战七年,国力大幅度削弱。乾隆认为这是天赐良机。 但是,战争并非皇帝一个指令那么简单,它需要各方面一起配合,从调兵布局,到将士后勤补给等方面,每一样都需要极为详细的考量。在朝中大臣大部分反对的情况下,军机处大臣的建议显得各位有分量。自清朝设立军机处后,这个机构去取代过去的南书房和内阁,成为清朝中枢的最高机构。 军机大臣都由朝廷高级官员担任,本身有极高的分量。这一年军机处中,有来保、傅恒、刘统勋、纳延泰、汪由敦五人担任军机大臣。其实,从乾隆十九年到乾隆二十年,清朝军机处变动非常频繁。 在此前一年,清朝军机处还有十一位军机大臣,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被调到军营,提前做准备,或者被革职。而来保、傅恒、刘统勋、纳延泰、汪由敦因为各自的身份原因,在开战前都有不同的态度。 对于傅恒来说,他对乾隆一直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傅恒是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的亲弟弟。富察氏家族在清朝开国时就立有功勋。傅恒本人也是从军机处开始,受到乾隆一路特殊提拔,在地方中央,以及内务府皇宫事务中,都有历练,被乾隆培养为讷亲的接班人。 在乾隆二十年的军机处中,傅恒也是较早入军机处,地位比较稳定的人。所以,在乾隆用兵,傅恒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支持,他也是最初唯一公开支持乾隆的大臣。 在开战以后,傅恒亲自统领军机处,从 ... 战略决策到后方物资补给,都要辅佐乾隆做出正确决定。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而且战争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前后持续两年,对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很大的消耗。 所以,乾隆在战后念及于此,还给傅恒在公爵上再授予一等公爵的待遇,只是被傅恒婉拒,认为自己不该得到那么大的奖赏。这种做法当然更让乾隆满意,所以不久后就把傅恒列为紫光阁首位功臣。 而对于像汪由敦这样有功劳的军机大臣,也被封军功三级。汪由敦是 ... 出身的大臣,他是昔日军机魁首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未明确表态。在大事表态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将来都可能要负责任。 尤其是皇帝做主的年代,跟皇帝一起做出决策,将来错了,肯定大臣背锅。如果汪由敦在起初就表态支持,将来如果战败拉出来列清单,他肯定逃不过。 刘勋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在开战后,被乾隆派到西北督促军务,到了前线后,他给乾隆上书,应该避战,躲过敌人的锋芒,结果被乾隆革职。如果不是后来打了胜仗,乾隆心情不错,刘勋统免不了将来要受到更严重的处罚。 所以,汪由敦没有表态,到皇帝真正要开战的时候,就尽力支持,努力工作。至于来保,在开战的时候,他已经75岁。他在起初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在参战后也是十分尽力。 当初乾隆因为地方官员处理准葛尔汗国事务不利,要对那个官员处 ... 时,就是来保拦下的。纳延泰是受乾隆重视的蒙古族官员,只不过经常被乾隆外放处理公务。也正是这些人的支持,对后来清朝平定准葛尔汗国起到极大的帮助。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本文标签:乾隆傅恒准噶尔清朝中国古代史军机大臣历史汪由敦清朝历史突厥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